推進工會法律援助工作
⑴ 工會法律援助辦法的第六章
附 則
第二十五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總工會可以根據本辦法,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具體規定。
鐵路、金融、民航、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會可以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二十六條本辦法由全國總工會負責解釋。
第二十七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⑵ 工會法律援助辦法的介紹
工會援助辦法是全國總工會2008年8月11日頒布的一份工會性規定,《工會法律援助辦法》不僅明確規定了工會法律援助免費,還在機構和人員、范圍和條件、申請和承辦以及資金來源和管理等諸方面作出進一步的明確和規范,亮點頗多。在當前勞動爭議案件快速增長的背景下,《工會法律援助辦法》的出台可謂意義重大。 工會法律援助辦法 日期:2008-08-11 總工發200852號
⑶ 哪些情形可以申請工會法律援助
第一、公民有下列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或辯護人的,可以申請法律回援助或由人民法院指定辯護答:(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第二、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一)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詢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二)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三)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第三、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第四、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須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⑷ 如何做好新形勢下的法律援助工作
一、全面加強基層法律援助機構建設。新形勢下,應著眼於提高法律援助機構的工作效能,在加強規范化建設上下功夫,按照「硬體要硬、軟體不軟」的要求,狠抓法律援助機構的規范化建設,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突出工作重點,進一步健全工作體系,完善制度措施,強化運行機制,實現規范化。
二、全面提高基層法律援助工作人員隊伍素質。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作為一名合格的法律援助工作人員,必須具備與工作任務相適應效果。主要是要加強自學和實踐鍛煉。綜合素質的形成還要靠本人平時不斷地積累和培養,因此,作為一名法律援助工作人員要加強自學,除了努力學習政治、法律和業務知識外,還要學習了解與法律援助工作密切相關的各方面科學文化知識,同時要結合工作在實踐中邊干邊學,掌握工作程序和方法,使自己成為一名新時期合格的法律援助工作人員。
三、建立法律援助經費保障體系。在我國法律援助制度建立之初,首先強調政府的責任非常重要。這是法律援助自身性質使然,也是我國法律援助制度未來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但同時,考慮到我國目前經濟發展的現狀,動員全社會力量都來參與這項施惠於弱勢群體的新興事業,建立以政府為主體,全社會共同參與籌措資金的法律援助經費體系,將更加有利於法律援助制度的建立和發展。在新形勢下充分發揮司法行政服務職能,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對於依法治國,建立社會主義現代化法治國家,具有重要意義,它是國家對法律賦予公民的基本權利的切實保障;是訴訟當事人依法享有權利、實現司法公正的切實保障;它完善了社會保障體系,保障社會穩定和經濟體制改革決策的順利實施;它完善法制,保障法律規定的社會關系的實現。
⑸ 工會法律援助工作站的職能是什麼謝謝!
幫工人維權!
⑹ 法律援助工作有什麼重要意義
法律援助在政府保障公民合法權益、發展社會公益事業,實現「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健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保障人權等方面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其戰略意義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法律援助是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開展法律援助工作,是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黨的十六大「積極開展法律援助」要求的具體體現。「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胡錦濤總書記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理論研討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實現人民的願望、滿足人民的需要、維護人民的利益,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把關心群眾生活、代表群眾利益落實到解決具體問題上,特別是要關心困難群眾的疾苦,為困難群眾謀利,為他們解決好沒有錢請律師、打官司難的問題。開展法律援助體現了我們黨和政府誠心誠意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心繫群眾利益,關心群眾疾苦,努力排憂解難,合乎民意,順乎民心。
第二,法律援助是依法治國得以實現的有力保證。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得到了黨的十五大、十六大報告的認可和憲法的確認。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按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人民主權意味著人民當家作主,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的主人。這是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只有人民的權利得到了保障,黨的合法執政地位才能得以確認,依法執政才能得以實行。法律援助行為以憲法和法律為武器,對黨和政府的行為舉措進行監督,對立法、執法、司法和普法教育提供直接或間接的幫助,增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維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保證了依法治國的順利實現。
第三,法律援助有助於夯實黨的執政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要以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為核心,這是對我黨執政規律的本質認識。我們黨來自於人民、植根於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區別於其他任何政黨的一個顯著標志。我們黨是在與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共同戰斗中誕生、發展、壯大、成熟起來的。黨離不開人民,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我們黨始終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源泉所在。只有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我們黨才能始終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才能從人民群眾中汲取不竭的智慧和力量,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從而不斷鞏固自己的執政地位。
第四,法律援助有利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決定》明確提出:「要適應我國社會的深刻變化,把和諧社會建設擺在重要位置,注重激發社會活力,促進社會公平和正義,增強全社會的法律意識和誠信意識,維護社會安定團結。」公平和正義是和諧社會的重要標志。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原有的利益格局發生變化,從全體人民利益一致,轉向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存在著不同群體的利益要求,利益多元化的格局已經形成。在這樣的背景下,必須充分運用法律手段,協調處理好各種利益關系之間的矛盾沖突,維護合法權益,打擊不法行為,倡導社會正義,營造社會公平。
⑺ 工會的法律援助形式和范圍都有哪些
工會法律援助的范圍,包括五大范圍。
根據《工會法律援助辦法》第八條規定: 工會法回律援助的范圍答:
(一)勞動爭議案件;
(二)因勞動權益涉及的職工人身權、民主權、財產權受到侵犯的案件;
(三)工會工作者因履行職責合法權益受到侵犯的案件;
(四)工會組織合法權益受到侵犯的案件;
(五)工會認為需要提供法律援助的其他事項。
⑻ 在推進工會工作法治化進程中有哪些要求和希望
推進工會工作法治化建設的幾點建議
進一步強化圍繞職工建會模式建設。落實《工會法》明確的「工會是職工自願結合的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是推進工會法治化建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當前要加強對轉變建會模式,切實圍繞職工建會的思想認識與探索實踐,從頂層設計與基層試點兩方面同時入手,在法律法規、政策制度、實施辦法、保障機制各層面加以探索,研究出台符合中國工會實際的圍繞職工建會模式與方法。
進一步強化工會依法維權機制建設。依法維護職工權益是法律賦予工會的職責,也是職工群眾對工會最迫切的希望所在。各級工會必須聚焦「代表和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這一法律賦予的身份,以法律為准繩,大膽地、理直氣壯地維護職工群眾的經濟利益、政治民主權益、精神文化權益,積極適應改革發展、勞動關系、職工隊伍結構變化的新情況、新要求,不斷創新完善工會依法維權機制。
進一步強化工會依法參與協調勞動關系機制建設。勞動權是職工最基本的權利,是工會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重心所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關系市場化、契約化、多樣化,參與協調勞動關系,推進社會勞動關系的協調、穩定,是工會的基本任務之一。要繼續推進集體協商、集體合同及工資談判制度,繼續推進勞動關系三方協商制度,研究制定既有時代特點又符合我國國情的勞動標准體系。
進一步強化工會社會參與機制建設。工會參與國家與社會事務的管理,是工會的一項重要職責,也是工會發揮在法治建設中作用的一個重要方面。要強化工會參與立法和政策制定的機制,各級工會特別是全國總工會、省市一級總工會要組織專門力量,深入研究參與立法與政策制定的工作,精心研究工會的對策,研究要體現宏觀性、連續性、專業性、前瞻性和操作性,從而不斷推動工會法律法規、勞動法律體系的完善。
進一步強化工會幹部培訓機制建設。全面提高各級工會幹部的法律素質,提升依法辦會和依法維權的能力與水平是實現工會依法維權、依法治會的重要條件。要完善工會幹部教育培訓的頂層設計與整體規劃,使廣大工會幹部學法尊法守法用法。要加強工會法律專業人才建設,培養建設工會公職律師、職工法律援助團隊,培養建設勞動爭議仲裁員、勞動爭議調解員和勞動法律監督員隊伍。
⑼ 申請職工法律援助要經過哪些程序
(1)申請。申請人向所在地已經開展職工法律援助的地方總工會職版工法權律援助機構提出職工法律援助申請。申請應以書面形式提出,寫明申請人的基本情況、申請援助事項、申請理由。
(2)審批。工會職工法律援助機構接到申請後,按規定的條件進行審查,並作出是否同意給予法律援助的決定。批准給予法律援助的,應及時指定承辦人。不予援助的,以書面或口頭形式通知申請人。
工會法律服務機構憑《職工法律援助審批表》領取法律援助費用,按與當事人簽訂的《法律援助協議》開展法律援助工作,履行法律援助義務。
⑽ 推進工會工作法治化建設,使工會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規范化、法治化的道路,有沒有相關的書籍
《分工會主席工作手冊》《新編女職工權益實用手冊》《互聯網+工會——現代工會幹部互聯專網思維與改革創新意識屬》《中國職工普法手冊》《新編工會法及相關法律法規解讀與案例剖析》《新編勞動法及相關法律法規解讀與案例剖析》《新編職工勞動權益實用手冊》《現代員工法律意識讀本》《怎樣當一名合格的職工代表——新編職工代表履職能力提升培訓教材》《新形勢下基層工會工作創新實用手冊——中央黨的群團工作精神工會幹部輔導教材》《新編基層工會幹部履職能力提升與綜合業務素質培訓教材》《新編群眾安全監督員培訓教材》《基層工會「雙爭」活動工作指南—— 爭創模範職工之家 爭做職工信賴娘家人》《基層工會「建會、建制、建家」工作實用手冊》《圖解基層工會工作指南》《基層工會工作手冊》《基層工會文體娛樂大全 》《職工代表培訓教程》《工會小組長工作手冊》 這些都是工會方面的書 ,有個叫「中工圖書網」的網站裡面更是品種齊全,希望你去網上搜索一下那個網站,非常棒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