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政府付費
❶ 法律援助要收費嗎
法律援助,是免費的,是不收任何費用的。
《法律援助條專例》第二條 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屬公民,可以依照本條例獲得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無償法律服務。
第十條 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❷ 法律援助中心收費標準是多少
法律援助是不收取費用的。法律援助是指國家在司法制度運行的各個環節和各個層次上,對因經濟困難及其他因素而難以通過通常意義上的法律救濟手段保障自身基本社會權利的社會弱者,減免收費提供法律幫助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申請法律援助的公民,只要符合法律援助的申請條件,均可以作為法律援助的對象。
下面簡要介紹一下法律援助的申請條件:
1、申請人因經濟困難無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經濟困難應參照法律援助實施地人民政府規定的經濟困難標准);2、民事訴訟中,申請人對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等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3、刑事訴訟中,下列情形均可申請法律援助: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4、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5、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須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法律依據】
《法律援助條例》第二條: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公民,可以依照本條例獲得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無償法律服務。
《法律援助條例》第三條: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積極措施推動法律援助工作,為法律援助提供財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法律援助經費應當專款專用,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
《法律援助條例》第十條: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前款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
公民可以就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事項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咨詢。
《法律援助條例》第十一條: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二)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三)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法律援助條例》第十二條: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
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須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法律援助條例》第十三條:本條例所稱公民經濟困難的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和法律援助事業的需要規定。
申請人住所地的經濟困難標准與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不一致的,按照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執行。
❸ 法律援助是免費的嗎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的律師,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人給予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申請法律援助是不需要費用的。
《法律援助條例》第三條規定,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積極措施推動法律援助工作,為法律援助提供財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法律援助經費應當專款專用,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
第二十二條規定,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人員,應當遵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提供法律援助不得收取任何財物。
《律師服務收費管理辦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律師事務所應當接受指派承辦法律援助案件。辦理法律援助案件不得向受援人收取任何費用。對於經濟確有困難,但不符合法律援助范圍的公民,律師事務所可以酌情減收或免收律師服務費。
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包括政府要為開展法律援助提供必要的機構和隊伍保障,提供必要的經費;也包括政府要充分調動廣大律師、社會組織等多方面的積極性,廣泛開辟資金渠道,鼓勵各方面對法律援助提供支持等。這也明確了政府是主辦這項事業的主體,只要確定為法律援助的對象,法律援助的一切經費將由政府支付。
❹ 法律援助,國家補貼律師多少費用
法律援助國家補貼律師的標准各地局部相同。
法律援助案件給律師的費用通常是幾百元的辦案補助,和平時律師收費標准當然是不同的。這個費用不由當事人承擔,由國家財政支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法律援助機構收到結案材料後,應當向指派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師支付法律援助辦案補貼。
補貼的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會同同級財政部門,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參與法律援助機構辦理各類法律援助案件的平均成本等因素核定,並可以根據需要調整。
(4)法律援助政府付費擴展閱讀: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五條第二款和第三款的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法律援助的形式,既包括訴訟法律服務,也包括非訴訟法律服務。主要採取以下形式:刑事辯護和刑事代理;民事、行政訴訟代理;非訴訟法律事務代理;公證證明。
法律援助是法律化、制度化的行為,是國家社會保障制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受援對象為經濟困難者、殘疾者、弱者,或者經人民法院指定的特殊對象,法律援助機構對受援對象減免法律服務費,法院對受援對象減、免案件受理費及其他訴訟費用。
❺ 法律援助收費用嗎
您好!法律援助不收費。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的內律師,容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人給予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 特殊案件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是盲、聾、啞或者未成年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謝謝閱讀!
❻ 法律援助中心要錢嗎
法律援助中來心不收費,如果要辦理自法律援助可以使用手機網路app里搜索國家政務平台,在國家政務平台裡面搜索法律援助機構查詢,就可以查詢到該地區所有的法律援助機構具體詳情。該小程序由國家政務服務平台提供,裡面的信息內容真實可靠。
查詢方法如下:
1、打開最新版網路app。
注意事項:
1、網路app推出的國家政務平台小程序,幫助很多平民百姓解決法律問題。
2、法律援助機構聯系方式會實時更新。
❼ 請問什麼情況下能申請政府免費法律援助
申請法律援助的條件: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的律師,為專經濟困難或特屬殊案件的人給予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法律援助的條件可分為一般條件和特殊條件。
(一)一般條件
一般條件是對中國公民普遍適用的條件,它是指確因經濟困難、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並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自己合法權益需要幫助的我國公民,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二)特殊條件
特殊條件主要指刑事案件被控一方獲得法律援助應具備的特殊情況,主要有以下幾種:
(1)盲、聾、啞和未成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以及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律師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2)其他殘疾人、老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嫌疑人,因經濟困難沒有能力聘請辯護律師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3)刑事案件中外國籍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法院指定律師辯護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❽ 法律援助需要花錢嗎
法律援助,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設立在司法行政部門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的法律服務機構及法律援助人員,為經濟困難或者特殊案件的當事人提供免收、減收費用的法律服務。
法律服務機構,是指律師事務所和基層法律服務所;法律援助人員,是指根據法律、法規和《浙江省法律援助條例》規定實施法律援助的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受援人,是指獲得法律援助的當事人。
哪些人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對象應具備以下條件:
(1)申請事項屬於規定的法律援助范圍;
(2)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自己合法權益確需獲得法律援助;
(3)因經濟困難,無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
(4)住所地在本縣或持有本縣暫住證。
哪些事項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當事人可以就下列事項申請法律援助:
(一)刑事訴訟;
(二)請求給付贍養費、扶養費、撫養費;
(三)請求給付撫恤金、救濟金、社會保險金、勞動報酬;
(四)因公受傷害請求補償、賠償和醫療費;
(五)請求國家賠償;
(六)其他需要提供法律援助的事項。
申請人應向哪個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法律援助案件按下列原則管轄:
人民法院指定辯護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由該人民法院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受理。
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和非指定辯護的刑事訴訟的法律援助申請,由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受理。
非訴訟法律事務的法律援助申請,由申請人住所地或者工作單位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受理。
申請人向其他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的,由受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根據情況決定是否受理。
提供法律援助的形式有哪些?
法律援助主要採取下列形式:
(一)法律咨詢、代擬法律文書;
(二)刑事辯護和刑事代理;
(三)民事訴訟代理;
(四)行政訴訟和行政復議代理;
(五)仲裁代理;
(六)非訴訟法律事務代理;
(七)其他形式的法律服務。
申請法律援助應帶哪些材料?
申請法律援助,應當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書面申請,並提交下列證明、材料:
(一)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證明以及戶籍證或者暫住證;
(二)申請人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或者有關單位出具的申請人及其家庭成員經濟狀況的證明;
(三)法律援助的事項及相關的證明、證據材料;
(四)法律援助機構認為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申請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由其監護人或者法定代理人代為申請。
法律援助的申請程序?
法律援助機構應當自收到法律援助申請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進行審查,作出是否提供法律援助的決定。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應當及時確定法律援助人員,並通知申請人辦理有關手續;對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受援人享有哪些權利?
受援人享有下列權利:
(1)可以了解為其提供法律援助活動的進展情況;
(2)有事實證明法律援助承辦人員未適當履行職責的,可以要求更換承辦人;
(3)以申請有利害沖突的法律援助審批人員迴避。
受援人應履行哪些義務?
受援人應履行下列義務:
(1)如實提供能證明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事實和相關材料,及足以證明經濟困難、確需減免服務費用的證明材料;
(2)給法律援助人員提供必要的合作。
❾ 政府有沒有免費的法律援助提供
當地司法局會有法律援助中心,免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