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服務所提供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的律師,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人給予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法律援助是法律服務中的一種形式,法律援助是免費的。
法律服務包括訴訟業務服務和非訴訟業務服務,是指律師、非律師法律工作者、法律專業人士(包括法人內部在職人員、退、離休政法人員等)或相關機構以其法律知識和技能為法人或自然人實現其正當權益、提高經濟效益、排除不法侵害、防範法律風險、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而提供的專業活動。
法律援助是無償的,義務服務,這是我國的一些制度;法律服務包括面比較廣,並且一般是有償服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條例》規定:
一、具備以下條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可申請法律援助:
1.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自己合法權益需要幫助;
2.確因經濟困難,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公民經濟困難標准由各地參照當地政府部門的規定執行)。
二、盲、聾、啞和未成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沒有委託辯護律師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其他殘疾人、老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因經濟困難沒有能力聘請辯護律師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可能被判處死刑的刑事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律師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三、刑事案件中外國籍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指定律師辯護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Ⅱ 法律服務所屬於法律援助機構嗎
不屬於,但司法局可以指定它辦理相關的法律援助業務
Ⅲ 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
簡單的說,法律援助是法律服務的其中一種形式,法律服務不單指法律援版助。
一般只要提權供了法律上的幫助,(例如律師、公證員等)為當事人提供協助當事人處理法律上的問題,都應當屬於法律服務。
法律援助,一般是指法院為某些特定人群指定律師,(例如傷殘、經濟困難等人)提供的處理法律上的問題的幫忙。
法律援助是國家法律有明文規定只適用於某些人的,而法律服務並沒有明確規定適用的情況或者只適用什麼人。
Ⅳ 法律援助是什麼地方,是律師事務所嗎
北京市來法律援助中心北源京市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隸屬於北京市司法局,負責本市法律援助案件監督、檢查、指導;負責受理、審批民事、行政法律援助申請,受理市級法院指定辯護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受理、審查市級檢察院、市公安局轉交刑事法律援助申請案件,指派法律援助人員實施法律援助;負責公民來訪、來電、網站的法律業務咨詢。 紅橋路口往北200米,東大地街1號,鑫企旺寫字樓,樓頂有顯著標識。
Ⅳ 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務的區別
二者不一樣,區別在於:
1、性質不同
法律援助中心是直轄市、設區的市或者縣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根據需要確定的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機構,法律援助機構負責受理、審查法律援助申請,指派或者安排人員為符合《法律援助條例》規定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法律服務所是依據《基層法律服務所管理辦法》在鄉鎮和城市街道設立的法律服務組織,是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執業機構。
2、援助與服務對象不同
法律援助對象是符合《法律援助條例》規定條件的公民。
法律服務所的對象是基層政府機關、群眾自治組織、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承包經營戶、個體工商戶、合夥組織以及公民。
3、提供援助與服務的人員身份不同
法律援助中心指派或安排執業律師對符合條件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基層法律事務所指派法律工作者提供法律幫助。
4、收費情況不同
接受律師提供的法律援助不需要交納任何費用。接受法律服務所中法律工作者的法律服務需要支付費用。
法律依據:
《法律援助條例》第五條 直轄市、設區的市或者縣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根據需要確定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機構。
法律援助機構負責受理、審查法律援助申請,指派或者安排人員為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第六條 律師應當依照律師法和本條例的規定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為受援人提供符合標準的法律服務,依法維護受援人的合法權益,接受律師協會和司法行政部門的監督。
《基層法律服務所管理辦法》第二條基層法律服務所是依據本辦法在鄉鎮和城市街道設立的法律服務組織,是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執業機構。第三條基層法律服務所依照司法部規定的業務范圍和執業要求,面向基層的政府機關、群眾自治組織、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承包經營戶、個體工商戶、合夥組織以及公民提供法律服務,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法律的正確實施,促進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和法制建設。
基層法律服務所接受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或者鄉鎮、街道司法所的委託,協助開展基層司法行政工作。第四條基層法律服務所按照事業法人體制進行管理和運作,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第八條設立基層法律服務所,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有規范的名稱和章程;(二)有三名以上符合司法部規定條件、能夠專職從業的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三)有固定的執業場所和必要的開辦資金。
Ⅵ 法律援助中心具體能為居民提供哪些服務
法律援助是我國實行的一種司法救助制度,是在國家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的指導協調下,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工作者等法律服務人員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當事人提供減、免收費的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無償法律服務,以保障其合法權益得以實現的一項法律制度。
法律援助中心是政府法律援助機構的正式名稱,由直轄市、設區的市或者縣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根據需要確定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機構。
是由國家撥款設立的專門為需要律師服務但經濟困難無力聘請律師的弱勢群體及其法律規定必須有律師提供法律幫助而自己又沒有聘請律師的特定人員(如刑事案件中: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和死刑的、未成年人犯罪的等人員)提供無償法律服務,而設立的一種專門的法律服務機構。
是否收費
另外,還有一些社會團體及機關法律援助中心,通常有大學院校設立的法律援助中心、婦聯的婦女兒童權益保護法律援助中心、工會的設立的法律援助中心等等,社會公益機構舉辦的具公益性質的中心,這些也是不能收費的。
這些社會法律援助中心都是受司法局設立的法律援助中心指導,社會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員由屬非律師身份的法律學者、法律專家或其法律工作者組成。
Ⅶ 請問法律服務所收費嗎法律援助中心收費嗎
法律服務所,是非律師職業者從事民事代理的機構,他們可以收取費回用。
法律援助中答心,是司法局辦的法律援助機構,由政府撥款,由律師代理,律師代理費由政府負責,故不向當事人收取費用,但當事人須經過審核。
還有一些法律援助中心,如華東政法學院法律援助中心,由學生代理,那麼也是不收費的。
Ⅷ 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的情形有哪些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的律師,為經濟困難內或特殊容案件的人給予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 特殊案件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是盲、聾、啞或者未成年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