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回憶錄
❶ 有個小說一開始送快遞快遞裡面花瓶壞了,那個女的是律師送完快遞救了一個小孩,後來賣菜,那個大神知道
放在收貨點,問問那裡的人嘛,包裹上有張快遞單子,把那張照下來,根本沒有簽字
❷ 請律師代寫一份起訴狀多少錢
請律師代寫一份起訴-2000元之間。
按件收費:
⑴無財產爭議案件:普通民事、經濟、行政案件,不涉及財產的,根據案件性質、復雜程度、工作所需耗費時間等因素,在6000—100000元之間協商收取;外地民事、經濟、行政案件不涉及財產的,代理費不低於20000元 ;
⑵法律文書:代為撰寫、修改、審查法律文書,根據法律文書的性質、難易程度、工作所需耗費時間等因素,每份文書在600-2000元之間協商收費;
⑶律師見證:根據法律文書的性質、所需時間等因素,按每件2000-10000元之間協商收費。
⑷代辦公證:律師代辦公證的事務不同,每件1500-3000元之間協商收費;
⑸律師函及法律意見書:為委託方出具律師函或法律意見書,根據相關事務難易程度、使用目的、工作所需耗費時間等因素協商收費,每份為1500-20000元之間協商收費。
⑹律師調查:按調查事項協商收費。
(2)律師回憶錄擴展閱讀:
根據《律師服務收費管理辦法》:
第二十三條 律師事務所應當接受指派承辦法律援助案件。辦理法律援助案件不得向受援人收取任何費用。
對於經濟確有困難,但不符合法律援助范圍的公民,律師事務所可以酌情減收或免收律師服務費。
第二十四條 律師事務所異地設立的分支機構,應當執行分支機構所在地的收費規定。
第二十五條 律師事務所異地提供法律服務,可以執行律師事務所所在地或者提供法律服務所在地的收費規定,具體辦法由律師事務所與委託人協商確定。
第二十六條 各級價格主管部門應加強對律師事務所收費的監督檢查。
律師事務所、律師有下列價格違法行為之一的,由政府價格主管部門依照《價格法》和《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實施行政處罰:
(一)不按規定公示律師服務收費管理辦法和收費標準的;
(二)提前或者推遲執行政府指導價的;
(三)超出政府指導價范圍或幅度收費的;
(四)採取分解收費項目、重復收費、擴大范圍等方式變相提高收費標準的;
(五)以明顯低於成本的收費進行不正當競爭的;
(六)其他價格違法行為。
❸ 關於法律、律師的電視劇、電影
國外:
十二怒漢
綠里奇跡
肖申克的救贖
刺殺肯尼迪
費城故事
永不妥協
律政急先鋒
變線人生
殺死一隻知更鳥
基地疑雲
國內
激情辯護
法官老張軼事
狀告山杠爺
活著
秋菊打官司
東京審判
民警程廣泉
❹ 誰有關於馬克·吐溫的資料急!!!!
馬克吐溫
(Mark Twain l835~1910)
美國作家。本名塞謬爾·朗赫恩·克萊門斯。馬克·吐溫是其筆名。出生於密西西比河畔小城漢尼拔的一個鄉村貧窮律師家庭,從小出外拜師學徒。當過排字工人,密西西比河水手、南軍士兵,還經營過木材業、礦業和出版業,但有效的工作是當記者和寫作幽默文學。
馬克·吐溫是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說大師。他經歷了美國從「自由」資本主義到帝國主義的發展過程,其思想和創作也表現為從輕快調笑到辛辣諷刺再到悲觀厭世的發展階段。
他的早期創作,如短篇小說《竟選州長》(1870)、《哥爾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1870)等,以幽默、詼諧的筆法嘲笑美國「民主選舉」的荒謬和「民主天堂」的本質。
中期作品,如長篇小說《鍍金時代》(1874,與華納合寫)、代表作長篇小說《哈克貝里·費恩歷險記》(1886)及《傻瓜威爾遜》(1893)等,則以深沉、辛辣的筆調諷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於美國的投機、拜金狂熱,及暗無天日的社會現實與慘無人道的種族歧視。《哈克貝里·費恩歷險記》通過白人小孩哈克跟逃亡黑奴吉姆結伴在密西西比河流浪的故事,不僅批判封建家庭結仇械鬥的野蠻,揭露私刑的毫無理性,而且諷刺宗教的虛偽愚昧,譴責蓄奴制的罪惡,並歌頌黑奴的優秀品質,宣傳不分種族地位人人都享有自由權利的進步主張。作品文字清新有力,審視角度自然而獨特,被視為美國文學史上具劃時代意義的現實主義著作。
19世紀末,隨著美國進入帝國主義發展階段,馬克·吐溫一些游記、雜文、政論,如《赤道環行記》(1897)、中篇小說《敗壞了哈德萊堡的人》(1900)、《神秘來客》(1916)等的批判揭露意義也逐漸減弱,而絕望神秘情緒則有所伸長。
馬克·吐溫被譽為「美國文學中的林肯」。他的主要作品已大多有中文譯本。
❺ 《風雨獨立路李光耀回憶錄(1923-1965)》epub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風雨獨立路李光耀回憶錄(1923-1965)》(李光耀)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ejsoNZK0Z0y_dqFg_PKXsg提取碼:QWCU
書名:風雨獨立路李光耀回憶錄(1923-1965)
作者:[新加坡] 李光耀
出版社:外文出版社
副標題:李光耀回憶錄(1923-1965)
原作名:The Singapore Story
出版年:1998-09
頁數:542
內容簡介
日本軍管政府的統治方式,是讓你不寒而慄而不必借文明行為來偽裝。嚴懲不貸使犯罪活動幾乎絕跡。……有人主張對待和懲罰罪犯應該從寬,認為刑罰減少不了犯罪,我從不相信這一套,這不符合我在戰前、日治時期和戰後的經驗。
作者簡介
李光耀紀事年表
1923年9月16日在新加坡甘榜爪哇路92號住宅出生。1936―1939年1940―1942年 在萊佛士書院和萊佛士學院求學。1946―1950年 留學英國劍橋大學攻讀法律,並在倫敦獲得執業律師資格。1950年9月 同柯玉芝小姐結婚。1954年11月 人民行動黨正式成立,當選秘書長。
❻ 我想找一位專門打醫療官司的律師最好的青春回憶錄神經外科的醫生
不難呀,樓主可以找王冰律師呀,在這方面很有作為。
❼ 靳東主演的新劇《精英律師》遭到不少詬病,有哪些槽點
靳東主演的新劇《精英律師》之所以被詬病,主要還是靳東詮釋這種角色太深入人心了,很難有新的突破,給人一種看回憶錄的枯燥感。
❽ 芬妮·希爾回憶錄的相關讀物
● 莫頓·庫珀:「芬妮·希爾訴憲法」,《Pageant》第14期(1964年6月):第14-20頁。
● 大衛·F·福克松:「約翰·克萊蘭德和《芬妮·希爾回憶錄》的出版」,《圖書集》第12期(1963年冬季):第476-487頁。
● 理查德·H·庫恩:《愚蠢的遮羞布:法庭內外的雲會作品》,紐約:麥克米蘭圖書公司,1967年。
● 查爾斯·倫巴:《淫穢的終結: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北回歸線」以及「芬妮·希爾回憶錄」的辯護律師對它們的審判》,紐約:Random House,1968年。
● 塞西爾·休伊特·羅爾夫:《刪剪中的圖書》:倫敦:Deutsch,1961年。
● 萊蒙德·F·塞巴斯蒂安:「淫穢最品和最高法院:9年的困惑」,《斯坦福法律評論》蒂19期(1966年9月):第167-189頁。
● 佩里·斯圖爾特:《有傷風化出版物特被審理法庭:一種社會體驗》:新澤西克賴斯特徹奇:Whitcombe and Tombs,1965年。
● 埃米爾·W·瓦爾德:「淫穢最品標准再考察」,《南卡羅萊納法律評論》第18期(1966年春季):第497-503頁。
❾ 日本投降後,幫岡村寧次作「無罪辯護」的江一平律師,結局如何
律師是歷史非常悠久的一個職業,現代律師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羅馬、古希臘時期,中國古代也有專門幫忙寫訴狀的訟師。這一職業在歷史的沿革中發生了許多變化,但唯一不變的就是其崇高的地位,因為與法律和正義掛鉤,從古至今律師一直是受人尊敬的職業之一。
最後岡村寧次在1966年去世,享年82歲,江一平則在1971年逝世,享年73歲。這段「跨國友誼」可以說充滿了諷刺,也充滿了時代背景下人性真實的辛辣與無奈。
❿ 布希回憶錄爆光的十大秘聞有哪些
美國前總統布希下台兩年後,終於打破沉默,出版回憶錄《決策時刻》。這部497頁的回憶錄從2001年「911」恐怖攻擊開始,至金融危機結束。布希在書中敘述任內所犯的一些錯誤,包括伊拉克戰爭和卡特里娜颶風風災應變不力。這部回憶錄被視為布希替自己歷史評價翻案的工具,同時也爆出多秘聞。 一,「911」 恐怖襲擊發生時未聽顧問的話 2001年9月11日這一天,布希正在外地視察。當部下向布希報告時,他想,第一架飛機可能不是襲擊,第二架則一定是襲擊了。"而這第三架已經是在宣戰"。布希憤怒了,"我們將找出誰是責任者並狠狠地教訓他們。"布希還寫道,他可以置顧問的建議於不顧。他沒有聽從顧問的建議,毅然決然地返回了華盛頓。他不想躲在隨便哪裡的防空地下室里,而是要在白宮向全體美國人發表講話,雖然這時利用飛機進行的恐怖襲擊依然可能發生。 二,水刑救了英國人的命 布希在自己的回憶錄里宣稱,對三名恐怖分子動用水刑逼供讓英國免於遭受恐怖攻擊,並說不在乎英國人怎麽看待他。三名嫌犯中有一人是策劃「911」恐怖攻擊的基地組織高層莫罕默德。布希說:「我們逮到了基地組織的執行官,3000人死在他手裡。我們覺得他有另一次攻擊的情報,他說要等到律師來才肯回答問題。我說有沒有合法可用的訊問手段?總統的職責就是要保衛國家。」布希以「對極了」形容批淮用水刑逼供的決定。這種逼供手法把人綁住,用毛巾蓋在臉上澆水,會讓人產生溺水窒息的感覺和長期心理陰影。 三,承認未能在伊拉克找到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布希在回憶錄中表示,他承認未在伊拉克找到大規模毀滅武器,他比任何人都震驚或憤怒。關於發動伊拉克戰爭的錯誤,他在接受NBC電視網專訪時說,「道歉基本上是說,那個決定是錯誤的。我不相信那是個錯誤的決定。我認為處理這件事情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出原因,以及哪個環節出了錯,並且改正錯誤。」 他也忽略了從伊拉克迅速撤軍將不可能實現。 四,發動伊拉克戰爭時失道寡助 布希在回憶錄中承認,在阿富汗同塔利班以及基地組織進行的戰爭得到了盟友的支持,但到了伊拉克戰爭開始時,情況已不是這樣。在回憶錄中的相關章節中,布希利用機會,同那些在伊拉克問題上的反對者清算。這些反對者曾公開讓他感到失望:當年的俄羅斯總統普京、法國總統希拉克。只有英國首相布萊爾支持他,但遭到英國民反對。布希對英國民眾埋怨被美國拖入伊拉克戰爭時表示:「英國民眾現在怎麼看待我,並不重要,再也不重要了。老實說,當時怎麼看待我也不重要。」 五,對德國前總理施羅德深感失望 布希回憶錄中寫道,施羅德是"最難進行定論的國家領導人之一",施羅德以對阿富汗戰爭提供的支持,贏得了布希的信賴,但是後來施羅德卻是濫用了這一信賴。2002年1月,施羅德訪問美國期間,布希同他在白宮就軍事打擊伊拉克一事交換了意見。德國總理向他保證說,"在阿富汗做到的事情,也會適用於伊拉克。"布希把這些話理解成對他的支持。不過,隨著德國當年秋季議會大選的臨近,施羅德卻以反對伊拉克戰爭贏得了高分,而之前的約定卻忘得無影無蹤。當年,施羅德同布希之間是一種冰期的狀態。 六,德國高官稱布希為希特勒 布希在書中坦言,另一件事也深深刺傷了他,德國一名內閣成員(他指的是當年聯邦司法部長多伊布勒-格梅林)將他比作希特勒。"我非常震驚,非常憤怒",布希寫道,沒有什麼比德國官方成員說出這樣的話更具刺傷力了。多伊布勒-格梅林駁斥了她曾做過這番比較的說法。不過。德國總理默克爾很快便成了布希在"國際舞台上的親密朋友"。布希寫道,她"可以信賴,親切並且真誠"。 七,曾命令軍方制訂打擊伊朗計劃 布希回憶錄在回憶錄中承認,曾命令美國國防部制訂打擊伊朗核設施的計劃並研究對敘利亞採取秘密軍事行動問題。布希在回憶錄中說,為了阻止伊朗的核計劃,或者至少達到暫時阻止的目的,「我命令五角大樓研究發動攻擊需要採取怎樣的必要措施」。他聲稱,美國永遠不會允許伊朗用核武器來威脅世界和平,對伊採取軍事行動一直是美國考慮的選項,但是最後的選項。他曾與英國前首相布萊爾討論過各種可能對伊朗採取的措施。回憶錄還披露,以色列前總理奧爾默特曾要求美軍轟炸敘利亞的疑似核工廠,美國國家安全團隊就空襲或秘密襲擊的可行性進行了認真研究,但中央情報局和美國軍方認為,要派一支隊伍進入並從敘利亞溜出來太過危險,因此拒絕了以色列的要求。於是,以軍2007年9月對敘利亞單獨採取了打擊行動。 八,曾想撤換副總統切尼 布希在回憶錄中還披露,他曾經考慮替換副總統切尼。在2004年競選連任前,曾考慮由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田納西州參議員佛瑞斯特,取代備受爭議的副總統切尼,做為他的競選搭檔。有人說副總統切尼在實際掌控白宮,那麼他如果替換了切尼,這種說法就會不攻自破。他花了數周時間考慮,最後認為還是需要切尼協助他完成工作。 九,救援卡特里娜風災諉過於人 在內政方面,美國媒體強烈批評布希對2005年"卡特里娜"颶風災民的援救為時過晚。不過,人們讀起回憶錄感到的卻是,對此承擔責任的不是他,而是其他人。比如"卡特里娜"颶風。布希寫道,他不能主動行動,他多次催促路易斯安娜州州長布蘭克,接受聯邦的援助。但布蘭克仍猶豫多時。這樣,被洪水圍困的災民等待了多日才盼來救援物資。將近1500人死亡。 十,「空軍一號」通信設備落後 布希的回憶錄還透露了一個有趣而且令人震驚的的細節:美國總統專機"空軍一號"的通信系統十分陳舊,及時得知信息是困難的事情。機上不設衛星電視,每隔數分鍾,機上電視就同地面失去一次聯絡。"屏幕上不斷下著雪花"。同安全事務顧問賴斯以及副總統切尼的通話也頻頻中斷。作為總統,他只能支離破碎地得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