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退一賠三法律咨詢

退一賠三法律咨詢

發布時間: 2022-01-05 00:46:44

① 請詳解新消法退一賠三

消費者的權益保護一直都是很重要的。新消法退一賠三的規定也是很受消費者關注的。
經營者虛假宣傳誤導和欺騙消費者進行購買的,退一指無條件退款,賠三是指應當賠償消費者3倍的損失。
「退一賠三」保底500元。
對於經營者的欺詐行為,新《消法》將現行《消法》規定的「退一賠一」修改為「退一賠三」,並增加了「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的規定,旨在有效調動消費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積極性,強化經營者的義務。
新《消法》對違法經營者規定了「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相比於現行《消法》中的「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大大增加了經營者的受處罰金額,進一步加大了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保護。
以上就是新消法退一賠三詳解。

法律依據
第五十五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定賠償損失,並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第四十九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② 新消法退一賠三是什麼意思

經營者虛假宣復傳誤導和欺制騙消費者進行購買的,退一指無條件退款,賠三是指應當賠償消費者3倍的損失。

新《消法》對違法經營者規定了「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相比於現行《消法》中的「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大大增加了經營者的受處罰金額,進一步加大了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保護。

(2)退一賠三法律咨詢擴展閱讀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二十四條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消費者可以依照國家規定、當事人約定退貨,或者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

沒有國家規定和當事人約定的,消費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七日後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消費者可以及時退貨,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可以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

依照前款規定進行退貨、更換、修理的,經營者應當承擔運輸等必要費用。

③ 退一賠三需要什麼證據

需要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證據。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3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

也就是說,只有在商家存在欺詐行為的前提下(比如缺斤少兩、掛羊頭賣狗肉等),消費者才可以提出「退一賠三」的要求。故消費者發現賣家有法律規定的違法行為,可依法維權;而對於賣家而言,也應嚴守誠信原則,否則也將受到法律的嚴懲。

證據舉例:

1、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中有存在故意使用不合格的計量器具或者破壞計量器具准確度;

2、騙取價款或者費用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約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務;

3、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品說明、商品標准、實物樣品等;

4、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現場說明和演示;

5、有虛假的有獎銷售、還本銷售、體驗銷售等。

(3)退一賠三法律咨詢擴展閱讀

遭遇網購侵權維權方法

1.遭遇網購侵權時,首先要注意保存相關證據,如截圖、拍照、錄音錄像等。在證據充足的情況下,消費者可以起訴銷售者,也可以起訴生產者。銷售者無法提供產品來源或生產廠家的,銷售者承擔責任;網購平台無法提供商家信息時,也需承擔責任。

2.要了解賣家信息,可以通過第三方平台收集;第三方平台未依法公示的,消費者可要求平台提供。另外,消費者也可嘗試在「全國企業信用信息系統」中作進一步查詢。

3.訴訟地點可以是收貨地所在法院,也可以通過增加被告的方式來增加管轄連接點。

④ 新消法退一賠三詳解

新消法退一賠三一般是指,消費者可以退還貨款,並且獲得商家的三倍賠償。要想退一賠三,必須要在交易過程中,出現了經營者虛假宣傳誤導和欺騙消費者進行購買的欺詐行為,並且商品和服務都存在著缺陷。分為三種情況:
1、存在欺詐行為: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時,存在著欺詐行為的,那麼需要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
2、增加賠償五百以下: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那麼就需要賠償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來進行處理;
3、存在缺陷: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那麼受害人可以要求經營者依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賠償損失,並且可以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新消法對違法大大增加了經營者的受處罰金額,進一步加大了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保護。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二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財產損害的,應當依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承擔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第五十四條 依法經有關行政部門認定為不合格的商品,消費者要求退貨的,經營者應當負責退貨。第五十五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⑤ 新消法退一賠三詳解是怎麼樣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

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定賠償損失,並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5)退一賠三法律咨詢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九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第五十條經營者侵害消費者的人格尊嚴、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的,應當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賠償損失。

⑥ 退一賠三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退一賠三的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存在虛假宣傳等欺詐消費者的行為時,消費者因該行為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支付費用的,經營者應當退還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並按照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向消費者賠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定賠償損失,並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六條: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外,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法律、法規未作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的;(二)在商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三)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四)偽造商品的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篡改生產日期,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五)銷售的商品應當檢驗、檢疫而未檢驗、檢疫或者偽造檢驗、檢疫結果的;(六)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的;(七)拒絕或者拖延有關行政部門責令對缺陷商品或者服務採取停止銷售、警示、召回、無害化處理、銷毀、停止生產或者服務等措施的;(八)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九)侵害消費者人格尊嚴、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的;(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對損害消費者權益應當予以處罰的其他情形。經營者有前款規定情形的,除依照法律、法規規定予以處罰外,處罰機關應當記入信用檔案,向社會公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七條: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熱點內容
檔案法律法規的類型 發布:2025-04-25 20:53:40 瀏覽:134
法律碩士考數學么 發布:2025-04-25 20:52:46 瀏覽:341
法院執行長 發布:2025-04-25 20:38:10 瀏覽:680
2012年福建政策法規試題 發布:2025-04-25 20:33:41 瀏覽:343
衛生繼續教育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25 20:29:52 瀏覽:491
行政法規有關緩刑的監管規定 發布:2025-04-25 19:54:30 瀏覽:702
杭州各法院 發布:2025-04-25 19:53:52 瀏覽:591
廠房租憑合同法 發布:2025-04-25 19:44:14 瀏覽:350
12345條例 發布:2025-04-25 19:41:54 瀏覽:180
制定民法典與國家治理能力 發布:2025-04-25 19:35:05 瀏覽: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