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維東律師
㈠ 我國有哪些比較有名的刑訴法學家
法學家,一般是按照法律部門分類的,分為:理論法學、法律史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專學屬、刑法學、民商法院、訴訟法學、軍事法學。刑訴法學屬於訴訟法學的一個分支。
按照《當代中國法學名家》所載,訴訟法學較為專業的學者有:
「卞建林 常 怡 陳光中 陳桂明 陳瑞華 陳衛東 程榮斌 崔 敏 樊崇義 顧培東 江 偉景漢朝 李 浩 劉家興 龍宗智 沈達明 沈德詠 宋英輝 譚 兵 譚世貴 湯維建 田平安 汪建成 王國樞 王敏遠 王亞新 徐靜村 嚴 端 楊榮馨 張衛平 周國均 左衛民 孫長永 李昌道...」等人。
㈡ 陳衛東的主要成就
自1998年出任中國人民大學訴訟制度及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以來,陳衛東帶領團隊就司法實踐中的一些難點和空白點開展課題研究。在重重阻力之下,陳衛東主持撰寫了《羈押場所巡視制度研究報告》,被公安部採納,於2010年9月13日頒布了《看守所特邀監督員巡查監督工作規定》,稱其「成為我國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的一個亮點」。2007年,陳衛東撰寫了 《我國秘密偵查合法化之辯》,建議將秘密偵查納入法律條款,用公開嚴格的法律程序更好地保障公民權利。2012年,中國刑事訴訟法完成了第二次修改,修改條款之多,范圍之大前所未有,其中「秘密偵查」被寫進法律,「羈押人員投訴權利的保障」也在積極推進中。
陳衛東教授致力於中國的司法改革研究,發表、出版了許多學術論文與著作,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主張,為中國的司法改革作出了突出貢獻。參加了全國人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的一系列改革論證會,參加了中國律師法、中國刑事訴訟法的立法起草與修正工作。
陳衛東教授與英國大使館文化委員會、英中協會、美國福特基金會有著良好的合作關系,先後承擔了美國福特基金會《中國刑事訴訟法實施問題與對策研究》、《中國刑事訴訟法的配套措施與保障機制研究》等項目,目前正在承擔英中協會《保釋制度研究》等一系列課題,主持召開過司法公正與司法改革、司法公正與律師辯護等大型國際研討會。還與美國紐約大學正在合作《刑事審判及審前程序》的課題。
㈢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刑事訴訟法》陳衛東
具體.的.這.個~.問.題你可以去百~度~~打 110 在..搜索.出來的第一個網.站問問哪裡的律師 免費的 希望.對你..的問~題的解決.有.~所幫助
㈣ 中國律師的級別
律師的級別和基本條件分別為:
<一>、律師助理的條件
1、高等院校(系)法律專科畢業生和中等法律學校畢業生見習一年期滿,經考核合格。
<二>、四級律師的條件(具備其中之一)
1、獲法學碩士學位,取得律師資格,經考核合格;
2、獲第二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結業證書,取得律師資格,經考核合格;
3、高校法律本科畢業生見習一年期滿,取得律師資格,經考核合格;
4、高校法律專科畢業生擔任律師助理職務二年以上,取得律師資格,經考核合格。
<三>、三級律師的條件(具備其中之一)
1、獲法學博士學位,取得律師資格,經考核合格;
2、獲法學碩士學位,擔任四級律師職務二年以上,職稱外語考試合格;
3、獲第二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結業證書,從事律師工作四年以上,擔任四級律師職務二年以上,職稱外語考試合格;
4、本科學歷,擔任四級律師職務四年以上,職稱外語考試合格;
5、法律大專畢業,工作年限滿十年,擔任四級律師職務四年以上,職稱外語考試合格;
6、法律中專畢業,工作年限滿十五年,擔任四級律師職務四年以上,職稱外語考試合格。
<四>、二級律師的條件(具備其中之一)
1、獲法學博士學位,擔任三級律師職務二年以上,職稱外語考試合格;
2、高校法律本科以上學歷的畢業生,擔任三級律師職務五年以上,職稱外語考試合格;
3、法律大專畢業,工作年限滿二十年,擔任三級律師職務五年以上,職稱外語考試合格;
4、法律中專畢業,工作年限滿二十五年,擔任三級律師職務五年以上,職稱外語考試合格。
<五>、一級律師的條件
1、擔任二級律師職務五年以上,職稱外語考試合格;
2、法律大專畢業,工作年限滿二十年,擔任二級律師職務五年以上,職稱外語考試合格;
3、法律中專畢業,工作年限滿二十五年,擔任二級律師職務五年以上,職稱外語考試合格。
㈤ 陳衛東的代表論文
1、《論刑事強制措施的立法完善》,《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6年第2期 2、《論立案管轄的立法完善》,《政法論壇》1996年第2期 3、《論律師在刑事訴訟中的作用》,《法學家》1996年第5期 4、《論不起訴制度》,《中國法學》1997年第1期 5、《論涉台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7年第2期 6、《我國刑事訴訟中法官司法調查權的變化》,《法學評論》1998年第2期; 7、《正當程序的簡易化與簡易程序的正當化》,載於《法學研究》1998年第2期 8、《關於死刑復核程序的現狀及存廢的思考》,《中國法學》1998年第5期 9、《偵檢一體化模式研究》,載於《法學研究》1999年第1期 10、《實然與應然--偵檢權是否屬於司法權的思考》,載於《法學》1999年第6期 11、《被告人訴訟權利與程序救濟論綱》,載於《中外法學》1999年第第3期 12、《刑事申訴制度改革研究》,載於《法學家》1999年第4期 13、《中國刑事審判制度的發展與完善》,《中國律師》2000年第2期 14、《21世紀中國刑事訴訟法學前瞻》,載於《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0年第1期 15、《刑事訴訟中的司法資源配置》,載於《中國法學》2000年第1期 16、《刑事再審一審終審制之改造》,《法學家》2000年第4期 17、《我國公訴方式的結構性缺陷及其矯正》,《法學研究》2000年第4期 18、《誰有權力逮捕你》(上、下),《中國律師》2000年第9、10期 19、《論偵查權的司法控制》,載於《政法論壇》2000年第6期 20、《法院主動提起審判監督程序之研究》,《中國刑事法雜志》2001年第5期 21、《刑事二審全面審查原則質疑》,載於《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1年第2期 22、《關於完善我國刑事證明標准體系的若干思考》,《法律科學》2001年3期 23、《控辯式庭審方式的制度保障》,《刑事法判解》第3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2月 24、《中國共產黨與新中國刑事司法制度的創立、發展及其完善》,《法學家》2001年第3期 25、《公訴的價值沖突與衡平論略》,《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1年第3期 26、《論檢偵一體化改革與刑事審前程序之重構》,《刑事法評論》第8卷,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8月 27、《司法公正根植於法官的職業道德》,《南通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第4期
㈥ 陳衛東的介紹
陳衛東,男,1960年7月生,山東蓬萊人,法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訴訟制度及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律師業務研究所所長。1979年考入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系,1983年畢業,獲法學學士學位,同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攻讀訴訟法學研究生,1986年畢業,獲法學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之後攻讀並獲得法學博士學位。歷任助教、講師 、副教授,1997年晉升為教授。2012年12月4日,陳衛東入選2012年度法治人物。
㈦ 陳衛東的個人作品
在《中國法學》《法學研究》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00餘篇,出版專著《自訴案件審判程序》《司法文書寫作教程》《中國刑事訴訟法》《檢察監督職能論》《刑事普通程序》《刑事特別程序的實踐與探討》《刑事二審程序論》《審判監督程序論》等8部,主編、參編各類教材、著作《刑事訴訟法學》《中國律師學》《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民事、行政、刑事訴訟》《刑事訴訟法實施問題調研報告》《刑事訴訟法實施問題對策研究》等50餘部。
1.《刑事訴訟法學》(2003年全國司法考試指定教材),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美國刑事法院訴訟程序》(譯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3.《刑事訴訟法實施問題調研報告》,中國方正出版社2002年版
4.《刑事訴訟法案例分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5.《刑事訴訟法實施問題調研報告》,中國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
6.《審判監督程序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7.《中國律師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8.《腐敗控制論》,中國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
9.《刑事訴訟法學》(全國律考統編教材),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0.《刑事訴訟法及配套規定》,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11.《中國律師制度原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12.《中國刑事訴訟法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13.《中國刑事訴訟法學》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1997年版
14.《刑事二審程序論》,中國方正出版社1997年版
15.《司法文書寫作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16.《新刑事訴訟法通論》,法律出版社1996年4月版 1、《論刑事強制措施的立法完善》,《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6年第2期
2、《論立案管轄的立法完善》,《政法論壇》1996年第2期
3、《論律師在刑事訴訟中的作用》,《法學家》1996年第5期
4、《論不起訴制度》,《中國法學》1997年第1期
5、《論涉台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7年第2期
6、《我國刑事訴訟中法官司法調查權的變化》,《法學評論》1998年第2期;
7、《正當程序的簡易化與簡易程序的正當化》,載於《法學研究》1998年第2期
8、《關於死刑復核程序的現狀及存廢的思考》,《中國法學》1998年第5期
9、《偵檢一體化模式研究》,載於《法學研究》1999年第1期
10、《實然與應然——偵檢權是否屬於司法權的思考》,載於《法學》1999年第6期
11、《被告人訴訟權利與程序救濟論綱》,載於《中外法學》1999年第第3期
12、《刑事申訴制度改革研究》,載於《法學家》1999年第4期
13、《中國刑事審判制度的發展與完善》,《中國律師》2000年第2期
14、《21世紀中國刑事訴訟法學前瞻》,載於《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0年第1期
15、《刑事訴訟中的司法資源配置》,載於《中國法學》2000年第1期
16、《刑事再審一審終審制之改造》,《法學家》2000年第4期
17、《我國公訴方式的結構性缺陷及其矯正》,《法學研究》2000年第4期
18、《誰有權力逮捕你》(上、下),《中國律師》2000年第9、10期
19、《論偵查權的司法控制》,載於《政法論壇》2000年第6期
20、《法院主動提起審判監督程序之研究》,《中國刑事法雜志》2001年第5期
21、《刑事二審全面審查原則質疑》,載於《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1年第2期
22、《關於完善我國刑事證明標准體系的若干思考》,《法律科學》2001年3期
23、《控辯式庭審方式的制度保障》,《刑事法判解》第3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2月
24、《中國共產黨與新中國刑事司法制度的創立、發展及其完善》,《法學家》2001年第3期
25、《公訴的價值沖突與衡平論略》,《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1年第3期
26、《論檢偵一體化改革與刑事審前程序之重構》,《刑事法評論》第8卷,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8月
27、《司法公正根植於法官的職業道德》,《南通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第4期
28.《公正與效率——刑事審判的兩個目標》,《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1年5期
29.《司法公正與律師辯護》,《檢察日報》2001年12月21日
30.《如何保障法官的真正獨立》,《訴訟法學研究》2001年12月
31.《刑事庭審查程序改革研究》,《訴訟法學研究》2002年2月
32.《以法官獨立為核心推動我國法官制度的現代化》,《人民司法》2002年2期
33.《司法改革十年檢討》,《人民檢察》2002年3期
34.《聯合國准則與警察保障人權》,《山東公安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2期
35.《我國檢察權的反思與重構》,《法學研究》2002年2期
36.《司法官遴選制度探微》,《法學論壇》2002年3期
37.《論遏制刑訊逼供的程序保障(一)》,《河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3期
38.《從建立有罪答辯制度到引入辯訴交易——論美國辯訴交易制度對我國的借鑒意義》,《政治與法律》2002年第6期
39.《集中審理原則與合議庭功能的強化》,《中國法學》2003年第1期
40.《英國保釋制度及其對我國的借鑒意義》,《人民檢察》2003年第3期
㈧ 江津的陳衛東律師怎麼樣
這個問題不要在這里問
他不是全國有名氣的律師,即便是無人關注
國人不知道,到當地律師所問問
㈨ 比較刑事訴訟法與新律師法在律師的調查取證權閱卷權會見通信權有哪些不同
關於新《律師法》與刑訴法沖突的沖問題 新《律師法》已於2008年6月1日正式實施,新《律師法》與刑訴法存在多處沖突,刑訴法面臨修改壓力。據了解,有關最高司法機關亦表示將適時出台相關司法解釋。 新《律師法》在三個方面突破了刑訴法的規定,規定了律師會見不需要經過批准,擴大了律師的閱卷權,賦予律師直接的調查取證權。解決了律師會見難、閱卷難和調查取證難的問題,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意味著控辯雙方的關系將逐步走向真正意義上的平等。 刑訴法是憲法62條規定的國家基本法律,由全國人制定和修改;憲法67條規定,在全國人大閉會期間,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全國人大制定的法律進行進行補充和修改,但不得同該法律基本原則相抵觸。律師法不屬於國家基本法律,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和修改。有觀點認為,新《律師法》中則加入了一些新的「刑事訴訟基本程序」規則。這些新規則,無疑給司法機關的日常執法帶來了新的要求。新《律師法》需要執行,刑訴法也需要執行,在具體辦案中,的確會在一定程度上構成「難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民法室副主任楊明侖表示,現在的刑訴法正在修改的過程中。 刑訴法專家陳衛東教授認為,如果法律效力處於上位的刑訴法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