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爭議法律援助
1. 為集體利益打官司可申請法律援助嗎
不可以的。 我國法律援助的對象是我國公民和符合一定條件的外國公民,即經濟困難和特殊案件的當事人。法律援助的條件可分為一般條件和特殊條件。
(一)一般條件。一般條件是對中國公民普遍適用的條件,它是指確因經濟困難、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並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自己合法權益需要幫助的我國公民,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二)特殊條件。特殊條件主要指刑事案件被控一方獲得法律援助應具備的特殊情況,主要有以下幾種:(1)盲、聾、啞和未成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以及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律師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2)其他殘疾人、老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嫌疑人,因經濟困難沒有能力聘請辯護律師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3)刑事案件中外國籍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法院指定律師辯護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的范圍
涉及下列法律事項,符合上述條件的當事人可以申請法律援助:(1)刑事案件;(2)請求給付贍養費、撫育費、扶養費的法律事項;(3)除責任事故外,因公受傷害請求賠償的法律事項;(4)盲、聾、啞和其他殘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追索侵權賠償的法律事項;(5)請求國家賠償的訴訟案件;(6)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法律事項;(7)其他確需法律援助的法律事項。
2. 農民狀告政府找法律援助有用嗎集體士地被政府私自批給個人修建房屋
集體土地被確權為國有 定安村民狀告縣政府不作為南海網 http://www.hinews.cn 2006-05-08 11:26 來源: 商旅報 [發表評論] 海南新聞網5月8日消息:「據族譜記載,自清朝康熙年間我們的祖祖輩輩就在『馬櫓坡』地上葬墓和耕種經濟作物。然而,定安縣政府卻把原屬於集體所有的這塊地確認為國有土地。」5月7日上午,75歲的定安縣定城鎮桐卷村委會新老桐樹經濟社的鄧信堂老人拿出一本已發黃的族譜,指著上面記載的文字對記者說,「去年我們經過訴訟後,海南中院撤銷了縣政府的決定並責令其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可是判決下來5個多月了,縣政府仍沒有作出具體行政行為。對此,我們300多名村民將再次狀告縣政府不作為。」
41畝土地起爭議
新老桐樹經濟社的村民們說,「馬櫓坡」(面積41.19畝)這塊地一直以來都是作為先人的墓地,現該地上仍有190多座墳墓,其間也種植一些樹木和農作物。1968年響應大隊號召,他們將這塊地抽調給大隊建農場使用,但由於當時大隊開會是口頭上作出決定的,沒有文書資料記載。土地被抽調後一直由桐卷大隊使用,1980年原大隊農場解散後各生產隊上調的土地退回原生產隊耕作。
但是,當時新老桐樹經濟社上調的土地由於種樹一時無法歸還,仍屬大隊使用。1983年大隊將該地上的林木砍伐後,林木又再生了樹,桐卷大隊以口頭商議的形式由同是桐卷大隊的桐水坡村管理。在此期間,新老桐樹經濟社多次向桐水坡村要求歸還該土地,都沒有得到解決。村民們為了證實所說的事實,向記者出示了村委會出具的書面證明,證明原桐卷大隊所辦農場是借用他們村的「馬櫓坡」土地。
集體地確權為國有
2005年,新老桐樹經濟社向定安縣政府提交了《土地確權申請書》,請求政府盡快處理,把屬於他們的土地歸還。定安縣政府經調查,「馬櫓坡」在解放初土改時,政府都沒有給任何一方頒發土地所有權證,並召開聽證會進行了調解,但由於各方的意見分歧較大調解無效。2005年4月5日,縣政府根據《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土地所有權爭議,不能依法證明屬於農民集體所有的,屬於國家所有。」的規定,作出了《土地權屬決定書》,確認「馬櫓坡」的41.19畝地為國有,其使用權由政府管理或發包給相關的經濟社使用。
法院撤銷政府決定
接到《土地權屬決定書》後,新老桐樹經濟社的村民們不服,於是將定安縣政府告上海南中院。2005年11月29日,海南中院審理認為,自1968年起該地一直由農民集體經濟組織造林和農民承包造林使用至今,連續使用已經超過20年,且現在仍在使用。根據《海南省確定土地權屬若干規定》的有關規定,在農民集體組織界線范圍內,農民集體經濟組織連續使用20年以上,現在仍在使用的土地及其間的零星荒地,屬於集體所有土地,故定安縣政府作出的《土地權屬決定書》的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適用法律錯誤。法院據此作出了一審判決,撤銷定安縣政府作出的《土地權屬決定書》,並責令定安縣政府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一審判決後,定安縣政府沒有提起上訴,新老桐樹經濟社的300多名村民盼星星盼月亮般地盼望政府能盡快作出新的處理。可是,5個多月過去了,定安縣政府仍未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3. 因勞動爭議可以申請法律援助嗎
符合下述情況之一的勞動爭議案件,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1.請求支付勞動報酬,需要代理但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
2.符合當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法律援助規定的。
關聯法條
《法律援助條例》
第十條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前款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
公民可以就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事項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咨詢。
第十三條本條例所稱公民經濟困難的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和法律援助事業的需要規定。
申請人住所地的經濟困難標准與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不一致的,按照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執行。
4. 為什麼要對弱勢群體實施法律援助
因為弱勢群體沒有保護自己的能力,不像普通人可以用法律手段解決問題,或者是尋求其他的辦法,弱勢群體因為這樣那樣的問題只能讓別人來保護
5. 集體討薪可以申請法律援助嗎
可以的,法律援助對於農民工討薪有綠色通道。
6. 面向困難群體,法律援助案件辦得怎麼樣
1、律師法律援助是指具有律師執業資格的人員對一些經濟困難的當事人提供案件得無償法律服務的行為。
2、法律援助特點是無償性、且對申請人條件也有限制、服務主體是律師。
3、國務院《法律援助條例》對法律援助作出了具體規定:
第二十六條法律援助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以及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紀律處分:
(一)為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人員提供法律援助,或者拒絕為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人員提供法律援助的;
(二)辦理法律援助案件收取財物的;
(三)從事有償法律服務的;
(四)侵佔、私分、挪用法律援助經費的。
辦理法律援助案件收取的財物,由司法行政部門責令退還;從事有償法律服務的違法所得,由司法行政部門予以沒收;侵佔、私分、挪用法律援助經費的,由司法行政部門責令追回,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八條律師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司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給予1個月以上3個月以下停止執業的處罰:
(一)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擅自終止法律援助案件的;
(二)辦理法律援助案件收取財物的。
有前款第(二)項違法行為的,由司法行政部門責令退還違法所得的財物,可以並處所收財物價值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九條律師辦理法律援助案件違反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的,按照律師法的規定予以處罰。
7. 請問集體山林權屬糾紛能申請法律援助嗎
一般情況下不能,這類糾紛不在法律援助受理范圍內,不過如果案件的社會影響較大,性質惡劣,當地政府如果出面的話,法律援助機構可能會特事特辦,不然希望很少。
8. 集體仲裁申請了法律援助還能出錢請多一位律師嗎
針對這個問題回答如下:
一、出錢申請律師,這是當事人的權利,任何人不可剝奪;專
二、如屬果申請了法律援助,而且符合條件,通過得到了法律援助,這時再出錢去另外聘請一位律師,那就說明當事人有經濟能力委託代理人,法律援助機構是不會批准當事人法律援助申請的。申請法律援助成功後又聘請律師的,取消法律援助的資格。
9. 個人仲裁和集體仲裁各有什麼優缺點
個人仲裁的缺點是自己必須要去,集體仲裁的話可以選代表去,其他沒有什麼區別。
《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辦案規則》 第六十三條規定了在集體勞動人事爭議中如何確定勞動者在仲裁程序中的當事人身份。勞動者一方在十人以上並有共同請求的集體勞動人事爭議案件,可以適用代表人仲裁製度。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七條規定「發生勞動爭議的勞動者一方在十人以上,並有共同請求的,可以推舉代表參加調解、仲裁或者訴訟活動」,確立了我國代表人仲裁製度,但該法未對代表人的數量、許可權等具體規定,在實踐中代表人仲裁製度落實困難。《辦案規則》進一步完善了代表人仲裁的規則,並提高了其可操作性。
一、仲裁代表人的推舉條件
1、勞動者一方當事人在十人以上;
2、勞動者當事人的申請請求具有同一性,即具有相同類型的申請請求,且基於同一事實或者法律原因;
3、當事人申請的同一性,屬於同一仲裁委員會管轄且仲裁委員會認為可以合並審理的;
4、仲裁代表人應當從勞動者當事人中推選,且人數為三至五名。
應當注意勞動者可以推舉也可以不推舉代表人,即可以部分當事人推舉代表人;可以全部當事人推舉代表人;無法推舉代表人的,勞動者可以自己參加仲裁活動。
二、仲裁代表人行為的效力
1、仲裁代表人的推舉應當經被代表的勞動者當事人同意,仲裁代表人進行的仲裁活動,對其所代表的勞動者當事人發生效力;
2、代表人變更、增加、放棄仲裁請求或者承認對方當事人的仲裁請求,進行和解的,須徵得被代表的共同當事人承認,其效力及於所代表的當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