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詢風險
『壹』 刑事案件,律師面對的有哪些風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律師代理刑事案件風險很大,輕則能將辦案律師推向違反職業道德或執業紀律的風口浪尖,遭到當事人的投訴,受到律師協會懲戒,遭遇執業過錯賠償等;重則能使一個優秀的刑事律師被吊銷執業證,結束律師生涯,甚至能讓一個成名的大律師淪為階下囚,飽受牢獄之災。所以,刑事律師若想避免使自己陷入不堪的境地,必須知道代理刑事案件存在哪些風險並注意防範。
一、律師在遞交手續時的風險
法律規定,一般情況下,律師憑三證可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那麼,是否意味著律師可以不用向辦案機關遞交手續,直接憑三證到看守所會見?實踐中,根據新刑訴法規定,律師接受委託後,應當及時告知辦案機關。因此,律師在接受委託後,應當先將委託人簽署的委託書、律師事務所公函及律師證復印件,遞交辦案機關,之後再安排會見事宜。根據法律規定,律師可以向偵查機關了解案情,了解嫌疑人關押的地點,如果不到辦案機關遞交手續,就無法了解這些情況。律師只要履行了遞交手續義務,辦案機關及看守所就應當安排律師到看守所會見。這其中存在的風險是,看守所可能會以律師沒有將委託情況告知辦案機關為由,拒絕律師會見。
二、律師會見時,存在被監聽的風險
法律規定,律師會見不被監聽。但這並不意味著律師可以與犯罪嫌疑人無話不談,而這些談話是否可能引發不利於犯罪嫌疑人權利保障的後果?所以,律師在會見時仍要有被監聽的意識。雖然法律規定「律師會見不被監聽」,但實際上否有監聽或監控,律師是無法把握的。因此,律師有義務在會見時把該情況如實地告知被會見人。律師提供咨詢意見,要自覺地接受法律和職業道德的約束,同時也要告知當事人要謹慎地提出咨詢問題。這其中存在的風險是律師與犯罪嫌疑人無話不談所產生的弊端,當事人可能懷疑律師不遵守保密和忠誠的職業道德,從而遭到當事人的投訴。
三、律師向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詢時存在風險
律師在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時,不是什麼話都可以說,什麼問題都可以回答,什麼要求都可以答應的。實務中,在偵查階段律師向犯罪嫌疑人提供咨詢過程中,律師只能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講清所涉罪名的實體、程序法律法規規定,應當讓其根據法律的規定,如實陳述案件事實,而不可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何陳述。如果律師教唆作虛假供述,律師將被投訴、處罰。
四、律師在會見時解答方面存在風險
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明確的問題,比如「我可不可以這樣講」、「這個我要不要講」、「我要不要交代」時,律師一般以這樣的句式來回答較妥:「你這個問題是涉及主觀方面的問題,關於主觀方面,法律是這樣規定的……」,「你這個問題涉及到犯罪對象是否適格的問題,關於這個問題,法律是這樣規定的……」,「你這個問題,涉及到犯罪事實認定的原則,即排除合理懷疑原則的問題,關於這個原則,法律規定和實踐掌握是這樣的……」。也就是律師回答犯罪嫌疑人問題,要用法律條文及法律條文的解釋、法律原則及法律原則的解釋、基本法理、實踐規則等。而不引導、不唆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作虛假辯解。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按律師明確的回答去做而又造成不利影響,其會投訴律師;律師教唆、引誘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怎麼辯解,也會遭到處罰。
五、律師在調查取證時存在有風險
著名刑辯律師王思魯說:「《刑法》第三百零六條像是懸在律師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無疑是刑辯律師執業風險的來源之一,也是許多律師對刑事辯護『保持慎戒』的罪愧禍首」。在偵查階段,律師作為辯護人,是否可以進行調查取證?是否有權將犯罪嫌疑人所提供的作案工具提取而拒不提供?實務中,在偵查階段,辯護律師除「犯罪嫌疑人不在現場、未達刑事責任年齡、系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三類情形」外,不得調查其他證據。如果辯護律師在偵查階段也可以全面展開調查的話,那就與國家機關的偵查權存在沖突。律師取到定罪或罪重的證據,不交出來是隱匿證據,很可能涉嫌《刑法》第三百零六條規定的幫助偽造、隱匿、毀滅證據罪,嚴重的將會被追究刑事責任。如果將對犯罪嫌疑人不利的證據提供出來,那就是違反《律師法》中「律師的責任是提出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罪輕和從輕、免除刑罰的材料和意見」的規定,是違反職業道德,也要遭受行業處罰。
六、傳遞家信中存在的風險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近親屬的話,哪些可以傳遞給,哪些不能傳遞?律師是否可以帶「家書」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看?是不是與案情無關的都可以傳遞?是不是什麼材料都可以讓其簽?實務中,律師不得秘密夾帶家屬的信件、物品進入看守所,不得傳遞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屬要帶給對方的「暗語」,不得讓犯罪嫌疑人簽署與其定罪量刑有關的委託書、授權書等法律文件。
刑訴法擴大了律師會見權,同時對律師的約束也加強了,對律師進出看守所的各種監控和檢查會更加嚴格。有些看守所規定律師不得向犯罪嫌疑人傳遞信件和物品,如果違反了,可能導致其向司法行政部門發出處罰建議書。
有些話有可能是有特殊含義的暗語,律師也要注意,不得傳遞,否則有串供之嫌。有些法律文件,涉及犯罪嫌疑人可能轉移財產,轉移贓款贓物,隱匿、毀滅證據,則不能簽,否則可能涉嫌幫助偽造、隱匿、毀滅證據罪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
七、律師在接待家屬時存在的風險
作為委託人的家屬,有權向受委託的律師了解工作情況。律師是將所有了解到的案情都告訴家屬呢,還是一點都不向家屬透露?不可以將案件細節透露給委託人,更不可以透露給委託人以外的其他人。《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密法》規定,國家偵查犯罪的活動屬國家秘密。律師如果將國家偵查犯罪的活動泄露,可能被認定為泄露國家秘密的違法甚至犯罪行為而遭受處罰。同時,律師如果將案件細節告知委託人,可能會造成委託人因救人心切而去實施串供,偽造、毀滅、隱匿證據等違法犯罪行為,從而對訴訟造成妨害。一旦發生結果,律師難逃其責。
八、律師在案卷使用方面存在的風險
當案件在審查起訴後,律師可以查閱、摘抄、復制全部案卷材料,對這些材料,是否有使用規則?可否復制一套給委託人?可否全部給犯罪嫌疑人審閱?可否上網披露或以其他方式公開?律師可以通過復印、拍照方式復制案卷。原則上應當全卷復制。案卷材料在庭審公開前,不能通過上網等方式公開披露,不能復制給委託人;在庭審公開後,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部分,仍需保密,不得給當事人,不能上網披露。在公開審判前,案卷應屬國家秘密,復印給委託人,屬泄密行為。在庭審公開後,方可公開。如系不公開審理的案件,庭審後仍不允許公開。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內容和情節,在解密前,不得公開。否則,輕則受到處罰,重則被追究刑事責任。
九、律師在核實證據方面存在風險
如何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實證據?是否可以全部展示供其審閱?在實務中律師在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實證據時,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書證、物證、鑒定意見可以直接展示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其核對。對同案犯供述、證人證言等言詞證據應就其中有異議的情節,通過口頭方式進行核實。
對於同案犯供述與辯解、證人證言等言詞類證據,如果直接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審閱,可能使其產生不實辯解,一旦翻供,律師將有面臨誘導之嫌疑。
十、律師出庭辯護存在的風險
在庭審過程中,律師與法官意見很多時候會出現相互左的情況,律師在庭審過程中,應當規范辯護行為,聽從法官指揮,以避免發生不必要的沖突。在與法官意見不一的情況下,應當在表明意見後服從審判長指揮,不當場與審判長對抗。遇到審判程序違法情況,在庭後以書面形式提出。如果不聽從法官指揮,可能會被視為擾亂法庭秩序,導致被驅逐出法庭、罰款、司法拘留、建議進行行政處罰等結果。
總之, 刑辯律師,最講究專業水準、論辯技巧以及個人膽略,是難度以及風險最大,付出勞動最多的律師業務,是律師綜合素質得以全面展示的一種重要方式。
『貳』 資金風險法律咨詢
首先你沒有說清楚你是不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如果不是那就不能算是挪用公款。
其次在行為上有下列情形的才算挪用公款: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挪用數額較大、超過3個月未還的行為。
你對比一下你的行為有沒有以上符合的。如果沒有那就不成立挪用公款,僅僅只是違法了財務規章制度,你應該改正。
『叄』 公司經營范圍咨詢,具體可以做什麼有什麼法律風險
超經營范圍由工商機關管理
『肆』 咨詢一個法律問題
沒有報規報建應該是屬於違反行政法的問題,要補辦手續,嚴重違規的可能要責令拆除,並處罰款------明知有問題還干!不是被脅迫的吧!如果是被迫的話要另說,至少是從犯,從輕減輕處罰!
『伍』 法律咨詢 大家幫我評估下風險 謝謝
先贊一下題主的態度,終於看到有人咨詢法律問題時把案情寫出來了。
先說結論:你涉嫌無照經營、虛假宣傳,無證辦學,違反了《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廣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
但是。
有關部門要是這么較真,街面上一半的培訓班都得關門。
給你點律師收費才告訴你的辦法
必須辦理營業執照,不然不用同行舉報,稅務、工商就會撕了你。但是,你可以辦「教育咨詢」的營業執照,其中的彎彎繞,你自己網路。
打廣告,你別說自己開的是培訓班就行,換個說法。
同行舉報查你水表?你又不是聚眾賭博,造反作亂,網警抓你幹嘛?這事歸工商管,你見過工商有網警的?
哪怕你同行關系硬,工商受理了,他們也得有你開培訓班的證據,你手裡別留收據,別留網課的錄像,誰能證明你開課了?
哪怕工商有證據,最多按照《公司登記管理條例》作擅自變更登記事項進行處罰(罰款1w-10w)。
上門抓你?工商局?你仔細想想可能嗎?
『陸』 法律顧問工作是什麼累嗎有風險嗎
法律顧問工作是什麼:
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而言,具有法律專業知識,接回受公民、法人或答其他組織的聘請為其提供法律服務的人員,以及法人或其他組織內部設置的法律事務機構中的人員,均為法律顧問;狹義而言,法律顧問指接受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聘請為其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律師。
想不累的工作看來是沒有的。想不但當任何風險的工作也是沒有的,就看你自己怎麼看待問題啦。
『柒』 會議認為,咨詢法律顧問,解除服務合同後是否會有法律風險
合同解除法律操作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風險:
1、法律規定「當事人對合同法第九十六條規定的合同解除雖有異議,但在約定的異議期限屆滿後才提出異議並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會支持;當事人沒有約定異議期間,在解除合同到達之日起三個月以後才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當事人接到對方解除通知時如果有異議,認為對方沒有權利單方解除合同的,應及時向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起訴,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如不及時行使將面臨很大的法律風險。
2、法律規定「法律規定或當事人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期限屆滿當事人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 法律沒有規定或當事人沒有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的,經對方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
注意單方有權解除合同的權利存續期間不是無限制的,如果屬於法定解除或約定解除合同的適用情況,享有解除權的一方應當及時行使自己的權利,如果怠於行使自己的權利或錯誤地認為可以在任何時候行使,都會面臨法律上的風險。
3、合同解除時要履行的法定程序:法律規定:「當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第九十四條的規定主張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對方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
在合同的履行過程中,如果確實出現合同繼續履行對已產生一些不利客觀情況,一方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如果能與對方協商解決最好雙方協商,如不能協商成,也要將提出解除合同的通知及時告對方,切忌對合同的履行不管不問或單方擅自撕毀協議。
4、合同解除後的法律效力問題:《合同法》規定:「合同解除後,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請求恢復原狀,採取其他補救措施,並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遼寧震徽律師整理。
『捌』 法律顧問是不是風險很大的職業啊如果給公司提供的法律建議有誤造成的損失都得賠吧
要是只是提出建議是不必損失的,
許多律師都認為,做企業法律顧問工作,只要能
建議律師做企業法律顧問做好以下法律文本工作(寫給企業看,體現律師法律顧問具體工作的最好表現形式): 第一部分:制定《律師提供法律服務文書管理細則》
一、在律師提供法律顧問服務的過程中,根據不同的法律服務內容將製作不同的法律服務文書,為便於法律服務文書的管理和整理,特製定本細則。
二、律師根據法律服務事項製作以下法律服務文書:
1.《法律意見書》
2.《律師風險提示》
3.《緊急情況反映》
4.《律師諫言》
5.《律師工作簡報》
6.《情況說明》
7.《法律信息》
8.《請示》
9.《工作日誌》
10.《法律顧問服務記錄》
11.《日常法律咨詢服務記錄》
12.《談判事項法律服務跟蹤表》
13.《會議紀要》
三、律師法律服務提供的文書分為建議性法律文書、說明性法律文書、請示性法律文書、記錄性法律文書。建議性法律文書指提供律師建議的法律文書;說明性法律文書指對特定問題提供說明的法律文書;記錄性法律文書指對法律服務狀態或過程進行記錄的法律文書,主要用於備案。 四、《法律意見書》主要針對合同、法律文件、其他法律事項涉及的法律問題提供法律分析、修改意見、風險提示、解決方案、律師建議等提供的建議性常用法律服務文書。
五、《律師風險提示》主要對於公司涉及的法律事項不適合出具法律意見書,或者僅需對某種法律風險作出特別提示的情況下,出具的風險提示法律服務文書。 六、《緊急情況反映》用於對公司有重大影響,時間較為緊迫的事項,包括需要及時採取補救措施,或者需要公司緊急作出決策的事項。 七、《律師諫言》是律師服務過程中,發現公司存在的某種普遍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事件,而提供律師建議,用於提示公司防範某種普遍行為。八、《律師工作簡報》按照《律師工作簡報法律服務細則》製作和管理的一種法律服務延伸文書。具有綜合性,包括建議性、說明性和記錄性內容。 九、《情況說明》是律師針對法律問題提供的說明性法律服務文書,為公司了解法律事項的相關情況提供幫助。 十、《法律信息》是律師提供給公司,對公司有影響的新法律、法規、規章、或政策信息
『玖』 如何提升法律服務中的事務技巧和風險意識
這個不好說。
如果工作的時間長了,自然事務技巧和風險意識就提高了。
如果是剛剛參回加工作,首先答,你最好把你工作領域的任務要求了解一遍。搞清楚你的工作要求。
其次,閱讀法律法規和相關文件。
經過上面兩步,基本知識打牢實之後,要積極向同事和其他工作人員溝通交流工作經驗,擴大工作交際圈。
最後,在做事情的時候多思考,謹慎細心,也要多請教他人。注意做完每件事情之後,多總結,多反思。
總之,態度決定一切。如果你勤勤懇懇的態度,努力向上的態度擺在那,即使剛開始會手忙腳亂,不知所措,但是,提升自己一定是志在必得的,早晚都會成為職場中的能手。
加油!
『拾』 律師做法律顧問中有哪些風險需要避免
最重要的是不替客戶做決定,分析利弊做好助手,認清法律工作者的是輔助性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