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精神
A. 為什麼要加強律師職業素養
首先,律師應具有特殊的職業道德。其內容是一種責任規范內容,它只能在律師職業的參與者即律師所肩負的特殊責任中去尋找。律師職業道德的核心是最大限度地維護其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因為律師職業的特殊性在於接受委託,通過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的方式,通過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來實現社會的公正。這就需要律師首先應是一個符合做人底線的人,律師要有好的人品、要有愛心和強烈的責任心。一個品質低劣的人,一個不具愛心的人,一個不具責任心的人,指望他去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指望他去推動社會公正,是不可想像的。
第二,律師應具有特殊的職業思維。律師應該具有法律人獨特的思維方式和優良的思維品質,這源於律師所從事的是一種理性的、推理的、注重高度邏輯性和程序性的法律工作。基於律師在法律認知活動過程中的「唯法是從」精神,就需要律師的思維具有崇法性,保證律師把法律作為判斷一切行為合法與否的唯一價值標准,樹立公平正義的真誠信仰。
第三,律師應具有特殊的職業技能。律師應該熟練掌握法律人特有的法律知識、法律技術和技能,這源於律師所從事的是一種以法律規定或判例為基礎的、具有特殊技術性的法律工作。其一,欲為律師者須掌握相當豐富的法律知識,僅僅通過司考還是不夠的,還要進一步地不斷地鞏固和學習法律知識;其二,欲為律師者須經過不斷的培訓再培訓和實踐再實踐,不斷掌握技術和提高技能,不斷積累經驗;其三,成為律師後還要「或到老,學到老」,保證自己的知識、技術和技能水平不掉隊,與時俱進,適應不斷變化的法律狀態和社會狀態。律師應掌握的職業技能是非常豐富的。基礎的是普通技能,如語言表達、社交和溝通、創新組織、計算機操作等等能力;關鍵的是專業技能,如法律識別、法律解釋、法律推理和論辯、法律程序、證據操作、文書製作等等能力,這其中核心的是掌握追求「法律真」而非「自然真」的邏輯推理和論辯能力。
B. 律師的職業理想是什麼
對於很多從業者來說,從事律師工作的首要目標是維持並改善生活。從這一點來說,律師職業和其他職業一樣,就是一門生計。出於尊重,我們可以講律師形容為法律的捍衛者,就像把環衛工形容為城市美的維護者,把農民形容成祖國的哺育者,把教師形容成辛勤的園丁一樣。
C. 如何培養律師職業精神
1.律師要追求公平正義,維護公民的權利和法律的尊嚴,積極參與社會政治、經濟生活,參與變革,推動民主法治建設的發展。當然,在現在的社會條件下,對律師提出這樣的要求是不是標准太高,要求有些苛刻?我不這樣認為。因為,第一,律師職業群體里的大多數人是受過系統的法律教育和訓練,比別人更多地了解民主法治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比別人能更深刻地理解法的精神和理念。這方面律師是「先知」,「先知」就應該「先覺」,而且要以「先知先覺」帶動「後知後覺」,這樣社會才有進步和發展。第二,相比於工人、農民和廣大的普通百姓,律師職業群體佔有更高的社會地位和更多的社會資源——越來越多的律師進入人大、政協,有的可能還會走上重要的領導崗位,律師在推動社會進步方面更有能力和影響力,理應有所擔當,有所作為。第三,我們現在一直在努力爭取提高律師職業的社會地位和尊嚴。但是,職業的地位和尊嚴不是別人賜予的,要靠自己去爭取。我們北仲的江平主任曾經說:「一個人受社會尊重的程度,主要取決於他的職業在社會政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他能不能夠人民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能不能對社會給予推動,作為社會進步的推動力」。我們非常羨慕那些法治發達國家裡律師所擁有的社會地位,我們可以清楚地說出美國、英國有幾任總統、有多大比例的國家高層出身律師。那是人家爭來的。因為,這些國家的律師在捍衛法律,維護公民權利和社會公平正義中表現出的正直、勇敢、奉獻和犧牲精神,讓社會大眾感受到律師職業的價值和尊嚴。這些年我接觸了很多的律師,感到律師行業整體進步挺大,律師素質越來越高,其中有些人,不僅業務精深,思維水平高、能力強,而且憂國憂民,願意並努力為國家的法治建設,社會的進步發展做奉獻。他們是律師界的希望和驕傲。我希望這樣的律師在整個律師隊伍中越來越越多,形成一股主導性的力量。當然,我們不能要求律師都有濟世救民的公共情懷和勇氣。但是,律師應該有獨善其身的自律精神,做一個遵紀守法,憑本事吃飯,認真負責的好律師。不要喪失底線,為拉客戶、爭案源,就不擇手段,走後門、拉關系,搞腐敗,權錢交易。1875年美國著名律師吉爾頓曾經說「如果律師事務所僅僅變成了一種掙錢的方法,一種盡可能方便而又甘冒任何風險的掙錢方法,那麼律師就墮落了。如果律師事務所僅僅是試圖打贏官司,並且通過向司法機關走後門而打贏官司的機構,那麼這一機構不僅墮落而且腐敗了」。這話對今天的中國律師依然有重要的警示作用。所以律師要團結、要自律,要共同維護行業的利益和榮譽,對那些違反職業紀律的,一定要嚴肅處理。
2.誠信。首先,要做到受人之託,忠人之事。律師接受當事人委託,不管是做公益,還是有償服務,不論收費高低,都要認真、敬業,盡心盡力地履行自己的職責,不要敷衍、糊弄、忽悠當事人。律師無論在仲裁還是在訴訟中,都要遵守規則程序,不講假話,不做偽證,不搞弄虛作假的小動作。律師應該從維護當事人利益出發,促進爭議公正、及時解決,與仲裁員、法官形成良性互動,理性務實地解決問題,而不要從個人的利益、面子出發,玩弄技巧,濫用程序權利挑訟、纏訟、拖延和阻止案件的解決。這不僅損害了自己信譽,也損害當事人的利益。江平主任過去在市律協的會議上所說過,律師要有哲人的氣質,要「憑智慧啟迪人,而不是法律販子,靠倒賣知識,靠一點點法律技巧來賺錢」「你是點撥人家,而不是靠著他的愚昧,靠著他的法盲賺錢」。這些話值得深思。律師是靠信譽吃飯的,誠信是信譽的基礎。如果你的誠信被別人質疑,信譽就不存在了。這方面,我們輸不起。
3.專業。專業不僅指律師不僅有精神的法律知識,懂得與案件相關的業務知識,掌握法律實務技能,還要培養自己科學的思維方法,邏輯思維習慣,理性務實,客觀全面,避免片面性、走極端、意氣用事。律師要大度、寬容,善於與他人溝通合作,而不要心胸狹隘,睚眥必報,剛愎自用。律師是要解決爭議的,不要讓自己的性格弱點成為與矛盾的源頭。律師服務是一種高知識、高智慧含量的工作,律師行業是高度市場化的行業,只有做得專業行業才能發展。中國那麼大,又是世界貿易大國,法律服務的市場很大。國際上很多知名律所紛紛到中國設點,看中的是中國這個市場。我們不缺機會,缺的是能把握住機遇的人才。律師要克服浮誇、浮躁情緒,要靜得下心,沉得住氣、踏踏實實地學習新思想、新知識、新技能,研究新事物、新問題,使自己的業務水平與時俱進,趕上甚至超過國際同行的先進水準。
4.律師要有奉獻精神,熱心社會公益。特別是那些功成名就,衣食無憂的資深律師,更有責任幫助那些剛剛入行的新律師,提高律師行業的整體水平。
D. 律師精神的含義是什麼
用一切合法的手段維護當事人的利益。——哈佛法學院的院訓
E. 律師應該具備哪些基本素質
一、對當事人負責的精神
二、培養不屈不撓、屢敗屢戰,迎著困難上的心理素質
三、尊重同行才能尊重自己
四、遵守游戲規則,嚴格遵循律師執業紀律和執業道德
五、在履行職務過程中,和委託人保持距離
六、在履行職務過程中,要明確拒絕委託人的不正當要求
七、律師作為專業人士,應當有手術刀般的不帶感情的理性思維
八、掌握與當事人溝通交流的技巧
F. 律師的名言名句
1、即使判決並沒有準確地判定過去發生的事實真相,爭端各方只要確信他們受到了公正的版對待,他權們也會自願接受法院的裁判結果。——邁克爾.D.貝勒斯
2、法者,所以禁民為非而使其遷善遠罪也。——歐陽修
3、法律的效力是以它所引起的愛戴和尊重為轉移的,而這種愛戴和尊重是以內心感到法律公正和合理為轉移的。——羅伯斯庇爾
4、受刑者不應被當作受辱者,而應被當作悔過者重新回歸社會。——拉德布魯赫
5、無論何人,如為他人制定法律,應將同一法律應用於自我身上。——阿奎那
6、法律的力量應當跟隨著公民,就像影子跟隨著身體一樣。——貝卡利亞
7、自由是一種務必有其自我的權威紀律以及制約性的生活方式。——李普曼
8、真想解除一國的內憂就應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機會。——亞里士多德
9、對於犯罪最強有力的約束力量不是刑罰的嚴酷性,而是刑罰的必定性……,因為,即便是最小的惡果,一旦成了確定的,就總令人心悸。——貝卡利亞
G. 律師應該具備哪些業務素質
1、正直。正直、誠實為律師執業之根本,律師應該恪守職業道德,鐵肩擔道義,仗義人間。
2、博學。法律服務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厚的專業功底、精通法律、博學多才是律師執業的基礎和源泉。
3、勤奮。了解案情、牢記案情、研讀法律、精心推敲都需要勤奮刻苦的敬業精神,勤奮是律師成功的鋪路石。
4、應變。在辦案過程中,情況往往瞬息萬變,律師必須是頭腦靈活、思維敏捷,准確而迅速地對變化作出判斷和反應,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5、口才。語言是心靈的聲音,是思維的衣裳,雄辯的口才是律師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不論是提供咨詢還是與當事人接觸,不論是在談判桌上還是在法庭上,律師恰到好處的辭令將「強於百萬之師。」
6、文才。從談話筆錄到法庭記錄,從書寫有固定格式要求的合同、分單、起訴狀等法律文書到撰寫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答辯狀、代理詞、辯護詞,無不要求律師有扎實、良好的文字基本功,包括遣詞造句、語法修辭、用文說理等運用能力。
H. 做律師必須要具備的特質是什麼呢
才思敏捷、懷疑一切、勇於挑戰、敢於堅持!
I. 律師警句、格言
這句怎麼樣?
法學是關於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識;是關於正義和非正義的科學.
呵呵,《法學階梯》的一句序言.現在看起來不應該出現在法學著作里,但仍然不能掩蓋羅馬法的光芒.
的確有一些格言說的很精到,一句話足以作為一個命題而研究。下面還是一些羅馬法的,但我覺的過於原則了。
習慣是法律最好的解釋者。
有法律就有欺詐。
法不是針對個別人的,而是為所有人普遍創設的。
法律應當能被所有人理解。
通曉法律不在於了解它的文字表述,而在於掌握它的精神和實質。
法是善良和公正的技藝。
法律的效力在於命令、禁止、允許和懲罰。
法越嚴格就越顯不公。
法則產生於事實。
吸收性法律變通被吸收的法律。
後來的特別法變通先前的一般法。
在法的所有領域特殊變通一般。
新法優於舊法。
後頒布的法律是有效的法。
時間確定行為。
市民法原則不可變通。
神聖約法不可變通。
公法不得被私人簡約變通。
法律可禁止實施某一行為,但如果行為已實施,則不予撤銷。
法律考慮激憤者,激憤者卻不考慮法律。
對法的不知是不可原諒的。
相同的法律根據產生相同的法律規范。
法律在願意時表態,在不願意時沉默。
從個人角度我真的很欣賞馬列說過的一些話,但也許理論就是理論,只能活在理論中。
什麼是憲法?憲法就是一張寫著人民權利的紙。真正承認這些權利的保證在哪裡呢?在於人民中意識到並且善於爭取這些權利的各階級的力量。 ——[俄]列寧:《兩次會戰之間》
公正不是德性的一個部分,而是整個德性;相反,不公正也不是邪惡的一個部分,而是整個邪惡。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
呆板的公平其實是最大的不公平。 ——托馬斯·福勒
在我看來,失手殺人其罪尚小,混淆美醜、善惡、正義與不正義,欺世惑眾,其罪大矣。 ——[古希臘]柏拉圖:《理想國》
J. 律師存在的意義
簡單講,律師的工作同醫生有類似的地方。不同的是,醫生拯救的是人的生命健康權,而律師拯救的是人的人格和尊嚴的權利。自己的權利,不爭取,肯定沒有結果;爭取未必有結果。律師在這個過程中起到的是專業幫助作用,達因律師在這個過程中也是一直本著"受人之託,忠人之事"的原則為每一位需要幫助的朋友提供專業、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任何權力,如果沒有制衡,就會走向腐敗。法官的司法公權力也是一樣。文革期間,取消律師,檢察官很高興;不久發現沒有了律師,檢察官也沒有意義了;取消檢察官,法官很高興,不久卻發現自己也沒有存在的必要,要公安局一家就夠了。對於律師的地位和作用,當時的羅馬帝國皇帝曾經有如下的評論:「首先,所有的律師均為他們的訴訟當事人提供保護,使他們不超越爭訟功利所要求的限度,不超越爭吵的限度,使他們做訴訟所要求做的事情,避免侵害他人。因此如果某個蠻橫的人認為不應當根據理性而要採取謾罵進行爭訟,他的主張就將受到鄙視;實際上,不應當慫恿那些不顧爭訟主題,卻公開地或者狡詐地對自己的對手進行謾罵的人。那些在消解訴訟中產生的疑問並以其常在公共和私人事務中進行的辯護幫助他人避免錯誤、幫助疲憊者恢復精力的律師,為人民提供的幫助不亞於那些以戰斗和負傷拯救祖國和父母的人。因此,對於我們的帝國來說,我們不僅把身披盔甲,手持劍盾奮戰的人視為戰士,同樣認為律師也是戰士。因為那些受託捍衛榮耀之聲,保護憂慮者的希望、生活和後代的律師們也是在戰斗。」從這段話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在當時社會,律師在人們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和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