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受援人
『壹』 法律援助的受援人有什麼義務和責任
法律援助的受援人的義務和責任有:遵守法律規定,按法律援助協議的規定和法律援助承辦人員進行必要的合作;受援人的經濟收入狀況發生變化,不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法律援助機構經審查核實,應當終止該項法律援助。
【法律依據】
《法律援助條例》第二十三條
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人員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向法律援助機構報告,法律援助機構經審查核實的,應當終止該項法律援助:
(一)受援人的經濟收入狀況發生變化,不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
(二)案件終止審理或者已被撤銷的;
(三)受援人又自行委託律師或者其他代理人的;
(四)受援人要求終止法律援助的。
『貳』 申請法律援助的對象和條件是什麼
一、申請法律援助的對象:
我國法律援助的對象的確定,既要考慮到與各國通行的設定法律援助對象條件相統一,同時也要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根據《法律援助條例》等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的立法精神,我國的法律援助對象是指具備獲得法律援助的資格條件並實際獲得法律援助的人。
二、具備獲得法律援助的資格條件是:
(一)具備以下條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可申請法律援助:
1、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自己合法權益需要幫助;
2、確因經濟困難,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公民經濟困難標准由各地參照當地政府部門的規定執行)。
(二)盲、聾、啞和未成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沒有委託辯護律師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其他殘疾人、老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因經濟困難沒有能力聘請辯護律師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可能被判處死刑的刑事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律師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三)刑事案件中外國籍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指定律師辯護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四)經審查批準的法律援助申請人或符合條件、接受人民法院指定的刑事被告人、嫌疑人為受援人。在法律援助過程中,受援人可以了解為其提供法律援助活動的進展情況;受援人有事實證明法律援助承辦人員未適當履行職責的,可以要求更換承辦人。
(五)受援人因所需援助案件或事項的解決而獲得較大利益時,應當向法律援助機構支付服務費用。
三、法律援助的范圍:
(一)刑事案件;
(二)請在給予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和勞動報酬的;
(三)因工傷請求賠償;
(四)殘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追索侵權賠償的;
(五)請求國家賠償的;
(六)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七)其他確需法律援助的。
『叄』 獲得法律援助後,受援人有哪些權利
受援人是指符合法律、法規、規章和法律援助的條件,獲得法律援助的刑事被告人或者民事、行政等法律事務的當事人。受援人享有以下權利:
(1)可以了解為其提供法律援助活動的進展情況;
(2)有事實證明法律援助承辦人員未適當履行職責的,可以要求更換承辦人;
(3)可以向法律援助中心或者悚支行政機關檢舉法律援助承辦人員疏於履行法律援助職責或違反職業道德、執業紀律的行為;
(4)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權利。
受援人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1)如實提供能證明自己合法權益的事實和相關材料;
(2)如實提供足以證明經濟困難,確需減、免收法律服務費用的證明材料; (3)與法律援助承辦人員予以必要的合作;
(4)受援人因所需要法律援助的案件或事項的解決而獲得較大利益時,應當按國家規定的收費標准向法律援助中心支付為其提供法律服務的部分或全部費用。
『肆』 可以申請法律援助的范圍和條件是什麼
可以申請法律援助的范圍和條件是:
1、具備以下條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可申請法律援助: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自己合法權益需要幫助;確因經濟困難,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
2、盲、聾、啞和未成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沒有委託辯護律師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其他殘疾人、老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因經濟困難沒有能力聘請辯護律師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可能被判處死刑的刑事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律師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3、刑事案件中外國籍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指定律師辯護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4、經審查批準的法律援助申請人或符合條件、接受人民法院指定的刑事被告人、嫌疑人為受援人。在法律援助過程中,受援人可以了解為其提供法律援助活動的進展情況;受援人有事實證明法律援助承辦人員未適當履行職責的,可以要求更換承辦人;
5、受援人因所需援助案件或事項的解決而獲得較大利益時,應當向法律援助機構支付服務費用。
『伍』 對受援人撤銷法律援助的情形包括哪些
法律援助人員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向法律援助機構報告;法律援助機構經審查核版實的,應當終止法權律援助並書面通知受援人和案件處理機關:
(一)受援人經濟狀況不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
(二)案件終止審理或者已被撤銷的;
(三)受援人自行聘請律師或者其他代理人的;
(四)受援人要求終止法律援助的;
(五)人民法院撤銷司法救助的。
申請人或者代理申請人對法律援助機構作出終止法律援助的決定有異議的,可以向該法律援助機構同級司法行政部門申請審查。
『陸』 申請法律援助的條件
1、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版的;2、公權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3、公訴案件的自訴人以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注意公民因經濟困難需要法律援助的,要提供經濟困難的證明。
『柒』 法律援助受援人的權利義務有哪些
受援人有權了解法律援助案件的進展情況,對法律援助人員無正當理由拒絕、拖延、終止辦理法律援助事項,收取受援人財物及對承辦的法律援助事項不負責任,造成受援人重大經濟損失等行為,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進行投訴,並可以要求法律援助機構更換該法律援助人員。同時,受援人應當如實陳述與法律援助事項有關的事實,配合法律援助人員的工作,應提供與法律援助事項有關的證明和資料,並保證其真實性與合法性,當經濟狀況發生變化不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時,受援人應及時告知法律援助機構。
『捌』 法律援助對象的條件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條例版》規定:
一、具備權以下條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可申請法律援助:
1.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自己合法權益需要幫助;
2.確因經濟困難,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公民經濟困難標准由各地參照當地政府部門的規定執行)。
二、盲、聾、啞和未成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沒有委託辯護律師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其他殘疾人、老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因經濟困難沒有能力聘請辯護律師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可能被判處死刑的刑事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律師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三、刑事案件中外國籍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指定律師辯護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