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重組相關法律
『壹』 資產重組在實際操作中應注意的主要問題和涉及的相關法律法規
資產重組是指企業改組為上市公司時將原企業的資產和負債進行合理劃分和結構調整,經過合並、分立等方式,將企業資產和組織重新組合和設置。狹義的資產重組僅僅指對企業的資產和負債的劃分和重組,廣義的資產重組還包括企業機構和人員的設置與重組、業務機構和管理體制的調整。目前所指的資產重組一般都是指廣義的資產重組。
資產重組可分為哪些類型?
資產重組分為內部重組和外部重組。內部重組是指企業(或資產所有者)將其內部資產案優化組合的原則,進行的重新調整和配置,以期充分發揮現有資產的部分和整體效益,從而為經營者或所有者帶來最大的經濟效益。在這一重組過程中,僅是企業內部管理機制和資產配置發生變化,資產的所有權不發生轉移,屬於企業內部經營和管理行為,因此,不與他人產生任何法律關繫上的權利義務關系。
外部重組,使企業或企業之間通過資產的買賣(收購、兼並)、互換等形式,剝離不良資產、配置優良資產,使現有資產的效益得以充分發揮,從而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這種形式的資產重組,企業買進或賣出部分資產、或者企業喪失獨立主體資格,其實只是資產的所有權在不同的法律主體之間發生轉移,因此,此種形式的資產轉移的法律實質就是資產買賣。
從產權經濟學的角度看,資產重組的實質在於對企業邊界進行調整。從理論上說,企業存在著一個最優規模問題。當企業規模太大,導致效率不高、效益不佳,這種情況下企業就應當剝離出部分虧損或成本、效益不匹配的業務;當企業規模太小、業務較單一,導致風險較大,此時就應當通過收購、兼並適時進入新的業務領域,開展多種經營,以降低整體風險把握升浪起點 外匯交易怎樣開始?
外匯市場直通車 沒有必賺只有穩賺
從會計學的角度看,資產重組是指企業與其他主體在資產、負債或所有者權益諸項目之間的調整,從而達到資源有效配置的交易行為。
資產重組根據重組對象的不同大致可分為對企業資產的重組、對企業負債的重組和企業股權的重組。資產和債務的重組又往往與企業股權的重組相關聯。企業股權的重組往往孕育著新股東下一步對企業資產和負債的重組。
對企業資產的重組包括收購資產、資產置換、出售資產、租賃或託管資產、受贈資產,對企業負債的重組主要指債務重組,根據債務重組的對手方不同,又可分為與銀行之間和與債權人之間進行的資產重組。
資產重組根據是否涉及股權的存量和增量,又大致可分為戰略性資產重組和戰術性資產重組。上述對企業資產和負債的重組屬於在企業層面發生、根據授權情況經董事會或股東大會批准即可實現的重組,我們稱之?quot;戰術性資產重組",而對企業股權的重組由於涉及股份持有人變化或股本增加,一般都需經過有關主管部門(如中國證監會和證券交易所)的審核或核准,涉及國有股權的還需經國家財政部門的批准,此類對企業未來發展方向的影響通常是巨大的,我們稱之為"戰略性資產重組"。戰略性資產重組根據股權的變動情況又可分為股權存量變更、股權增加、股權減少(回購)三類。
股權存量變更在實務中又存在股權無償劃撥、股權有償協議轉讓、股權抵押拍賣、國有股配售、二級市場舉牌、間接股權收購等多種形式,股權增加又可區分為非貨幣性資產配股、吸收合並和定向增發法人股三種方式,而股權回購根據回購支付方式不同,則可分為以現金回購和以資產回購兩種形式。
『貳』 公司重組的法律性質
屬於新公司.
「公司重組」是指公司為了獲得長期的發展及未來的融資能力而進行的重組活動,具體包括公司的改制上市、兼並、合並、買殼、借殼、企業資產重組、債務重組、人員重組、企業重整及公司的破產等各項活動。公司重組的目的是從企業的自身戰略出發,謀求對公司長遠發展所需的各項資源的優化組合,從而大幅提高企業的運作效率。在中國目前的資本市場上,使用最多的是「資產重組」這個術語,而這個概念有泛用的傾向,並沒有一個相對比較統一的指稱范疇。從專業角度的理解,中國市場上所指的「資產重組」更多地是從資本市場的取向來定義的,其中心是中國的資本市場,即中國滬深股市。而在本文所指稱的「公司重組」更多地是從企業本身出發,是企業為獲得對長遠發展和運作所需的資源進行優化整合所展開的重組活動,中心是進行「公司重組」的各個企業或公司。當然,在中國目前情況下研究「公司重組」不能避開中國資本市場上的「資產重組」。
而新設公司指法人按照國家法律的規定,重新設立公司的制度.由於重組後公司的一些制度發生變化,所以不是原公司.
『叄』 企業債務重組流程是什麼,都有哪些相關的法律規定
困難債務重組體現為雙方當事人之間的談判與協議的過程,法律干預程度較低,與破產程序的「法定準則」及「司法主導」兩大特徵形成鮮明的對比。但是,債務重組既然是當事人之間的協商活動,也應當貫徹、體現法律對締約過程所要求的平等、自願、互利諸原則,以均衡雙方當事人的利益。由於債務重組本身意味著債權人作出了讓步,遭受一定的利益損失,這就更需要人們關注如何在這一協議過程中實現利益均衡的問題。
『肆』 在涉及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的相關法律法規中,有哪些
《公司法》、《證券法》、《關於規范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若干問題的規定》、《非上市公眾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等
『伍』 企業重組依據什麼法律
公司法和企業破產法
『陸』 企業債務重組流程是什麼,都有哪些相關的法律
您好,來企業債務重組的流程包括:自
一、債務重組准備工作。接受委託開展必要的盡職調查,包括對主體資格、法律條件,各當事方的資信以及是否涉訟、存在或有債務等進行調查;協助全面清理負債企業的資產和債務,清查企業所有的債權人、債務性質、債務成因、債務數額、期限、訴訟情況、財產抵押情況、查封保全情況、擔保情況等。債務重組的准備工作是債務重組行動的基礎。
二、確定債務重組方案。分析債務重組存在的法律風險,排除法律障礙,確定有關重組行動的合法性;通過對企業的資產負債情況、生產經營狀況的分析和企業償債能力、盈利能力和發展潛力的評估預測,策劃債務重組方案,確定重組程序和實施步驟。
三、實施重組方案。就重組方案實施過程中的法律問題進行解答,並起草有關法律文件,就債務重組提供廣泛涉及投資、證券、稅務及訴訟等各方面的綜合性法律意見;參加各當事方之間就債務重組進行的談判,爭取為委託人最大限度實現重組目的;參加有關訴訟或仲裁以及執行程序。
四、後續工作。協調各方法律關系,完善有關授權、審批、登記、備案、通知等手續,解決債務重組過程中產生的糾紛和遺留問題。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柒』 企業重組和並購需要注意什麼法律風險
您好:
決策風險目標企業的選擇和對自身能力的評估是一個嚴密謹慎的分析過程,是企業實施並購決策的首要問題。如果對並購的目標企業選擇和自身能力評估不當或失誤,就會給企業發展帶來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主要有:並購動機不明確而產生的風險、盲目自信誇大自我並購能力而產生的風險。
信息不對稱風險企業在進行並購前,必須對並購對象開展詳細的調查,避免因信息不準確而造成的失誤。在我國,信息的取得十分復雜,信息的准確性也難以保證,更難保證其真實度。因此,並購企業可能處在一個信息不對稱的境地,也就很難掌握到真實的情況。常見的一些問題有:主體無資格、搞不清資產債權債務、財務報表弄虛作假、交易程序違法等等。
財務風險財務風險是企業由於並購而涉及的各項財務活動存在不確定性而引起的並購預期與現實嚴重偏離導致的財務困境和財務危機,是各種並購風險在價值量上的綜合反映。企業在並購中可以使用本公司的現金或股票去並購,也可以通過負債來完成並購,但這三種方式都會影響到企業資金機構的變化。如果利用負債完成並購,那就直接改變了資本結構,讓企業本身優秀的資本結構逐漸惡化,影響公司信用評級,也會面臨破產的危險。
文化沖突整合的風險企業是一個有生命的實體,存在著一定的排他性。文化協同是決定購並雙方能否融為一個共同目標、相同價值觀和利益共同感的組織之根本。忽視企業文化差異是導致企業並購失敗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