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姿律師
① 我賣房,對方不過戶,只公證,有風險嗎
賣房對方不配合過戶,只公證,風險大。未進行產權過戶,產權仍然屬於原產權所有人所有。
國家實行不動產的登記制度,規定住房產權屬於房產證登記人合法所有,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協議和公證,不代表住房產權發生轉移。只要沒有辦理過戶手續,住房還是原房主合法所有。
《物權法》規定:
第十四條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自記載於不動產登記簿時發生效力。
第十七條不動產權屬證書是權利人享有該不動產物權的證明。不動產權屬證書記載的事項,應當與不動產登記簿一致;記載不一致的,除有證據證明不動產登記簿確有錯誤外,以不動產登記簿為准。
(1)李英姿律師擴展閱讀:
房產證未夠五年先公證後過戶風險
雖然這種做法一下子可以減少幾萬元的稅費支出,廣東華南律師事務所李英姿律師提醒購房者,這種做法雖然理論上是可行的,但買方要冒著房屋無法過戶的風險。
首先房屋在法律定義上是不動產,與之相關的權利是不動產物權。
根據我國的《物權法》第六條:「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應當依照法律規定登記。」第九條:「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規定房屋所有權的轉讓必須經登記才發生效力,通俗來講,房屋必須經房屋登記管理部門過戶登記,該房屋才真正屬於買方,所有權才真正發生轉移。
雖經買賣雙方公證、簽署房屋買賣合同,該買賣合同成立並生效,雙方發生的是合同之債的債權關系,而在法律上講,物權大於債權,買方只能依據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向賣方主張違約責任,而不能因此而變更物權人。
所以,在買方與賣方簽署購房合同並全額支付相關購房款及稅費等的情況下,如不及時辦理房屋過戶登記,若賣方隱瞞真相並將該房屋再賣給另一方並過戶至其名下,等5年期滿,買方要求賣方過戶已經不能實現了。
此時,買方只能追究賣方的違約責任。也就是說,買房者轉為債權人,只能根據協議追討款項,而不能過戶房產。
而對於賣家而言,在買賣雙方的這層關系中,賣方只要按房屋買賣合同約定履行過戶的義務,基本沒有什麼風險。
② 租房子簽半年合同,我租到第8個月只住半個月,剩下的半個月租金能退嗎
合同里如果約定了可以退租的事項,按租房合同約定辦理,如果沒有約定,就應當履行合同。可以與房東協商處理。
簽了合同就應該履行合同義務,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屬於違約,否則一般來說會承擔一定的提前退租的成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一百零七條 違約責任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一百零八條 拒絕履行
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第一百一十五條 定金
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後,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2)李英姿律師擴展閱讀:
案例:
市民呂先生:幾個月前我租了一套位於二樓的房子,後來樓下開了一家士多店,常常都有人聚集在門口打牌、喝酒,家人的作息大受影響。
雖合同期未滿,但我認為此環境已不適合居住,想向房東退租,但房東認為錯不在己,不肯退還押金。請問我能否向房東要求退租和退還押金?
李英姿律師:本案中,首先要看呂先生與房東簽訂的租賃合同中有無關於合同解除條款的約定,若有,則按照合同約定處理。
若沒有約定解約條款,根據現行法律,除了《合同法》第二百三十一條、第二百三十三條,並無關於租賃合同中承租人解除合同條件的規定。
《合同法》第二百三十一條規定,因不可歸責於承租人的事由,致使租賃物部分或者全部毀損、滅失的,承租人可以要求減少租金或者不支付租金;因租賃物部分或者全部毀損、滅失,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二百三十三條規定,租賃物危及承租人的安全或者健康的,即使承租人訂立合同時明知該租賃物質量不合格,承租人仍然可以隨時解除合同。
因此,除非呂先生承租的房屋居住環境變化達到危及其安全或者健康的程度,呂先生才能直接根據上述條文主張解除合同。
但根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規定,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受損害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重做、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
另外有關瑕疵擔保責任的規定,在交易活動中當事人一方移轉財產(或權利)給另一方時,應擔保該財產(或權利)無瑕疵,若移轉的財產(或權利)有瑕疵,則應向對方當事人承擔相當的責任。
因此,若呂先生承租的房屋確因附近環境變得異常惡劣而不再適合居住,可以主張出租人交付的房屋不符合居住條件,因租賃合同的根本目的不能實現而解除合同。
至於能否退還押金問題,則需看雙方簽訂的合同是否有約定。在房屋租賃合同中出租人一般會在簽訂合同後預先收取一個月的租金作為押金,一旦雙方發生爭議,尤其是承租人提前解約,出租人往往會沒收押金作為違約金。
實際上,押金並不是提前解約的違約金。出租人要收取押金,是為確保房屋交付承租人後在使用過程中可能給租賃物造成的損害能得到賠償才設定的。
因此,不管是正常結束租賃關系,還是一方提前解除租賃合同,只要租賃物沒有受到損害,押金都應該退還。除非雙方在合同中有承租人解除合同的押金不予退還的約定。
實際上,呂先生還可以根據《物權法》中有關相鄰關系的規定,請求樓下的士多店恢復原狀、排除妨害,造成呂先生損害的,還可以請求損害賠償。
另外,除法律手段以外,呂先生還可以向城管等有關部門反映,請求相關部門對士多店的擾民問題進行
③ 房子交了一個月的租金,但是只住了半個月,應不應該退錢.
合同里如果約定了可以退租的事項,按租房合同約定辦理,如果沒有約定,就應當履行合同。可以與房東協商處理。
簽了合同就應該履行合同義務,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屬於違約,否則一般來說會承擔一定的提前退租的成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一百零七條 違約責任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一百零八條 拒絕履行
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第一百一十五條 定金
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後,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3)李英姿律師擴展閱讀:
案例:
市民呂先生:幾個月前我租了一套位於二樓的房子,後來樓下開了一家士多店,常常都有人聚集在門口打牌、喝酒,家人的作息大受影響。
雖合同期未滿,但我認為此環境已不適合居住,想向房東退租,但房東認為錯不在己,不肯退還押金。請問我能否向房東要求退租和退還押金?
李英姿律師:本案中,首先要看呂先生與房東簽訂的租賃合同中有無關於合同解除條款的約定,若有,則按照合同約定處理。
若沒有約定解約條款,根據現行法律,除了《合同法》第二百三十一條、第二百三十三條,並無關於租賃合同中承租人解除合同條件的規定。
《合同法》第二百三十一條規定,因不可歸責於承租人的事由,致使租賃物部分或者全部毀損、滅失的,承租人可以要求減少租金或者不支付租金;因租賃物部分或者全部毀損、滅失,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二百三十三條規定,租賃物危及承租人的安全或者健康的,即使承租人訂立合同時明知該租賃物質量不合格,承租人仍然可以隨時解除合同。
因此,除非呂先生承租的房屋居住環境變化達到危及其安全或者健康的程度,呂先生才能直接根據上述條文主張解除合同。
但根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規定,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受損害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重做、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
另外有關瑕疵擔保責任的規定,在交易活動中當事人一方移轉財產(或權利)給另一方時,應擔保該財產(或權利)無瑕疵,若移轉的財產(或權利)有瑕疵,則應向對方當事人承擔相當的責任。
因此,若呂先生承租的房屋確因附近環境變得異常惡劣而不再適合居住,可以主張出租人交付的房屋不符合居住條件,因租賃合同的根本目的不能實現而解除合同。
至於能否退還押金問題,則需看雙方簽訂的合同是否有約定。在房屋租賃合同中出租人一般會在簽訂合同後預先收取一個月的租金作為押金,一旦雙方發生爭議,尤其是承租人提前解約,出租人往往會沒收押金作為違約金。
實際上,押金並不是提前解約的違約金。出租人要收取押金,是為確保房屋交付承租人後在使用過程中可能給租賃物造成的損害能得到賠償才設定的。
因此,不管是正常結束租賃關系,還是一方提前解除租賃合同,只要租賃物沒有受到損害,押金都應該退還。除非雙方在合同中有承租人解除合同的押金不予退還的約定。
實際上,呂先生還可以根據《物權法》中有關相鄰關系的規定,請求樓下的士多店恢復原狀、排除妨害,造成呂先生損害的,還可以請求損害賠償。
另外,除法律手段以外,呂先生還可以向城管等有關部門反映,請求相關部門對士多店的擾民問題進行處理整治。
④ 如何解決保險拒賠
保險公司無理拒賠怎麼辦?
律師建議:車主應運用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
每年暴雨之後,各地保險公司拒賠引發的訴訟都會層出不窮。對此,本報特約律師廣東華南律師事務所李英姿律師表示,保險公司對合同條款應盡充分告知義務,否則要承擔相應責任。
據介紹,免責條款是指當事人約定的用以免除或限制其未來合同責任的條款。對保險合同中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保險人在訂立合同時應當在投保單、保險單或者其他保險憑證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並對該條款的內容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確說明;未作提示或者明確說明的,該條款不產生效力。
此外,根據合同法的精神,合同是雙方自願達成的合意,除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外,合同的內容可以由雙方自由約定。在保險合同中,只要不違反上述規定,雙方可以自由約定合同的條款以及免責條款部分,法律對免賠的范圍並無作明確規定。
免責條款什麼情況下有效?
若保險人在簽訂保險合同時已向投保人履行提請注意義務,投保人對此並無提出異議,而該條款亦無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根據平等自願原則,該免責條款可以作為保險公司不予理賠的依據。
但是,若該條款本身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或者具有免除保險人責任、加重投保人責任、排除被保險人主要權利的情形,該條款本身無效,即使保險人已盡告知義務,被保險人仍然可以以此作為抗辯理由,保險公司不能據此而免除自身的責任,因此不能拒絕理賠。
暴雨導致發動機進水能否免賠?
根據規定,對於以下情形,應當由被保險人自行承擔的免賠金額,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機動車損失保險中應當由第三方負責賠償而無法找到第三方的;因違反安全裝載規定增加的;被保險人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選擇自行協商方式處理交通事故,但不能證明事故原因的;投保時指定駕駛人,保險事故發生時為非指定駕駛人使用被保險機動車而增加的;投保時約定行駛區域,保險事故發生在約定行駛區域以外而增加的;因保險期間內發生多次保險賠償而增加的。
若被保險人不具有上述情形,且汽車投保了車損險,即家庭自用汽車損失保險,其中保險條款約定賠償范圍應包括暴雨、洪水、海嘯原因造成的車輛損失。因此,確因暴雨而造成的車輛損失,保險人應予以賠付。但往往車損險會同時約定因發動機進水後導致的發動機損壞屬於責任免除情形。此時應對發動機進水的實際原因進行分析,此處發動機進水的免責情形,應當解釋為因人為原因導致的發動機進水,若確因暴雨浸淹導致的發動機進水,則不屬於免賠的情形,應當是在保險人賠付范圍之內。
用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
李英姿表示,在保險理賠中,保險公司拒賠事件時常發生。保險公司拒賠,究其原因實際上問題就出在保險合同本身上,保險公司提供的保險合同中往往會約定了一系列的免責條款,其中可能有部分條款屬於無效條款,但作為投保人對此並無絕對的選擇權,僅有相對的選擇權,因為幾乎所有的保險公司對此部分的約定都是類似的,投保人在明知的情況簽訂合同幾乎也是別無他選。
因此,投保人在購買保險時,盡可能要求保險公司明確對保險合同中的賠付范圍與免責部分的具體劃分。簽訂合同後發生損失的,在索賠過程中遇到保險公司無理拒賠,不能自認倒霉或者拿到部分賠償金額便草草了事,若是實際合法權益受損的,應果斷運用法律手段解決此類保險合同糾紛。
肖艷霞
⑤ 保險公司無理拒賠怎麼辦
每年暴雨之後,各地保險公司拒賠引發的訴訟都會層出不窮。對此,本報特約律師廣東華南律師事務所李英姿律師表示,保險公司對合同條款應盡充分告知義務,否則要承擔相應責任。 據介紹,免責條款是指當事人約定的用以免除或限制其未來合同責任的條款。對保險合同中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保險人在訂立合同時應當在投保單、保險單或者其他保險憑證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並對該條款的內容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確說明;未作提示或者明確說明的,該條款不產生效力。 此外,根據合同法的精神,合同是雙方自願達成的合意,除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外,合同的內容可以由雙方自由約定。在保險合同中,只要不違反上述規定,雙方可以自由約定合同的條款以及免責條款部分,法律對免賠的范圍並無作明確規定。 免責條款什麼情況下有效? 若保險人在簽訂保險合同時已向投保人履行提請注意義務,投保人對此並無提出異議,而該條款亦無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根據平等自願原則,該免責條款可以作為保險公司不予理賠的依據。 但是,若該條款本身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或者具有免除保險人責任、加重投保人責任、排除被保險人主要權利的情形,該條款本身無效,即使保險人已盡告知義務,被保險人仍然可以以此作為抗辯理由,保險公司不能據此而免除自身的責任,因此不能拒絕理賠。 暴雨導致發動機進水能否免賠? 根據規定,對於以下情形,應當由被保險人自行承擔的免賠金額,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機動車損失保險中應當由第三方負責賠償而無法找到第三方的;因違反安全裝載規定增加的;被保險人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選擇自行協商方式處理交通事故,但不能證明事故原因的;投保時指定駕駛人,保險事故發生時為非指定駕駛人使用被保險機動車而增加的;投保時約定行駛區域,保險事故發生在約定行駛區域以外而增加的;因保險期間內發生多次保險賠償而增加的。 若被保險人不具有上述情形,且汽車投保了車損險,即家庭自用汽車損失保險,其中保險條款約定賠償范圍應包括暴雨、洪水、海嘯原因造成的車輛損失。因此,確因暴雨而造成的車輛損失,保險人應予以賠付。但往往車損險會同時約定因發動機進水後導致的發動機損壞屬於責任免除情形。此時應對發動機進水的實際原因進行分析,此處發動機進水的免責情形,應當解釋為因人為原因導致的發動機進水,若確因暴雨浸淹導致的發動機進水,則不屬於免賠的情形,應當是在保險人賠付范圍之內。 用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 李英姿表示,在保險理賠中,保險公司拒賠事件時常發生。保險公司拒賠,究其原因實際上問題就出在保險合同本身上,保險公司提供的保險合同中往往會約定了一系列的免責條款,其中可能有部分條款屬於無效條款,但作為投保人對此並無絕對的選擇權,僅有相對的選擇權,因為幾乎所有的保險公司對此部分的約定都是類似的,投保人在明知的情況簽訂合同幾乎也是別無他選。 因此,投保人在購買保險時,盡可能要求保險公司明確對保險合同中的賠付范圍與免責部分的具體劃分。 肖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