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上虞征地法律咨詢

上虞征地法律咨詢

發布時間: 2022-01-09 20:11:49

1. 征地律師事務所有嗎我們家的土地現在要被徵收了,但是他們並沒有徵地批文,我們該怎麼維護權益

1,找當地的自然資源局,要求他們公示征地的文書。
2,不給公示或者沒有,可以向市自然資源局問問。

2. 關於政府征地有什麼相關法律法規么如題 謝謝了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2.《國土資源部關於完善征地補償安置制度的指導意見》 3.勞動專保障部國土屬資源部聯合通知 4.關於加快推進征地補償安置爭議協調裁決制度的通知 國土資發[2006]133號 5.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 6.《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令 第42號) 7.關於進一步做好基本農田保護有關工作的意見 8.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控制城鎮房屋拆遷規模 嚴格拆遷管理的通知 9.國土資源部、國家經貿委關於發布和實施《限制供地項目目錄》《禁止供地項目目錄》(第一批)的通知 10.凍結非農業建設項目佔用耕地規定 1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12.

3. 關於征地拆遷補償的最新法律法規

根據土地管理法和相關的行政規定,土地徵收補償標准由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附著物補償費和青苗補償費構成。
一、征地補償費用項目
1、土地補償費
用地單位依法對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因其土地被徵用造成經濟損失而支付的一種經濟補償。
2、青苗補償費
用地單位對被徵用土地上的青苗因征地受到毀損,向種植該青苗的單位和個人支付的一種補償費用。
3、 附著物補償費
用地單位對被徵用土地上的附著物,如房屋、其它設施,因征地被毀損而向該所在人支付的一種補償費用。
4、安置補助費
用地單位對被征地單位安置因征地所造成的富餘勞動力而支付的補償費用。
二、征地補償標准
1、各項征地補償費用的具體標准、金額由市、縣政府依法批準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規定。
2、土地被徵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確定(有關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的補償標准):按當地統計部門審定的最基層單位統計年報和經物價部門認可的單價為准。
3、按規定支付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可增加安置補助費。原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的土地管理規定,已經在2013年3月26日《土地管理法》中刪除。
三、征地補償管理
各項補償費用由被征地單位收取後,按如下方式處理:
1、土地補償費、依法應支付給集體的安置補助費、集體所在的青苗補償費和附著物補償費,由被征地單位管理和使用。
2、青苗補償費和附著物補償費歸青苗和附著物的所有者所有。
3、安置補助費的歸屬、使用:
(1)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其管理和使用。
(2)由其他單位安置的,支付給安置單位。
(3)不需要統一安置的,發放給安置人員個人或經被安置人員同意後用於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集體所有的補償費用的使用收益分配辦法:
1、在當地金融機構設立專戶存放。
2、使用情況公開,接受村民監督。
3、分配辦法經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過半數通過,報鄉政府備案。
四、征地補償糾紛
1、補償標准爭議
先由縣級以上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准徵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
2、補償費用分配糾紛
其性質為民事糾紛,當事人為村委會或農村集體經濟和村民,當事人可以通過民事訴訟解決。
3、征地信息公開糾紛
該糾紛屬於行政爭議,當事人可以通過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方式解決。

4. 急!我家要被徵收了的相關法律咨詢

一次性補償。

47,中華人民共和國按照中國的原用途給予補償土地徵用,土地土地管理內法「的中國。容
補償被徵收土地的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附件和青苗補償費。征地補償費,土地徵用耕地平均每年產值前三年的六至十倍。安置補助費標准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的集合,安置的農業人口數,除以單位的土地徵用和移民安置的土地農業人口人均耕地前徵用耕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四到六倍,年產值每公頃土地徵用,安置補助費不得超過徵收為期三年的平均年產值的15倍。

5. 征地補償的標准和法律法規有哪些

征地補償款標准規定應補償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如徵收的土地是耕地,則征地補償款應當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
【法律依據】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
徵收土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保障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徵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並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

6. 法律咨詢:詢問土地徵收問題

現在在全國各地都有這種現象,就是不少地方政府,以「招商引資」的名義徵收大批土地,一般都會有當地村委會將所謂的「土地徵收補償協議」送到農民家中,給點錢,蓋上章了事,根本就不告訴農民補償的標准以及徵收的程序等等,實際上,不客氣的講,養肥了不少地方政府幹部。
征地主體一般就是當地鎮政府,你可以在村幹部給你的協議上看到,誰落款跟你簽協議的,誰就是征地主體。
對於征地的補償,各省市的具體標準是不一樣的,都有各自的征地補償條例或實施辦法。你可以參考「安徽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 」
第三十三條 徵用土地應當按照下列程序辦理:
� (一)擬訂、報批徵用土地方案。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擬訂農用地轉用方案、補充耕地方案、徵用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經市、縣人民政府審核同意後,逐級上報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徵用林地的,應當先徵得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同意。
� (二)公告徵用土地方案。徵用土地方案經依法批准後,由市、縣人民政府將批准征地機關、批准文號和徵用土地的用途、范圍、面積以及征地補償標准、農業人員安置辦法和辦理征地補償的期限等,在被徵用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予以公告。
� (三)辦理補償登記。被徵用土地的所有權人和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之日起15日內,持土地權屬證書或者其他有效證明,到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
� (四)公告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批準的徵用土 地方案,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在被徵用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予以公告,聽取被徵用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征詢意見期限為15日;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報市、縣人民政府批准後,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對補償標准有爭議的,由縣以上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准徵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
� (五)交付被徵用土地。徵用土地的各項費用應當自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個月內全額支付。被征地的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人應當自征地各項費用付清之日起30日內交付被徵用的土地。
� 徵用農民承包的土地的,應當依法辦理土地承包合同變更手續。
� 國家依法徵用土地的,按照規定核減該幅土地農業稅和有關農產品的定購任務。
� 第三十四條 徵用耕地以外的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標准:
� (一)徵用魚塘、藕塘、葦塘、灌叢、葯材地等,為其被徵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6倍。�

(二)徵用果園、茶園、桑園等,為其被徵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7倍;未曾收獲的,為其同類 土地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6倍。
� (三)徵用耕種不滿3年的開荒地,為其所在村(組)耕地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3至4倍;耕種3年以上的,按照耕地補償。
� (四)徵用農民集體所有的建設用地,為其所在村(組)耕地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4至5倍。
� (五)徵用其他土地的,為其所在村(組)耕地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2至3倍。
� 徵用林地的土地補償費標准,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執行。
� 第三十五條 徵用耕地以外的其他土地的,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准:
� (一)徵用農用地的,為其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3至4倍;
� (二)徵用農民集體所有的建設用地的,為其所在村(組)耕地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2至3倍。
� 徵用荒山、荒地的,不支付安置補助費。
� 第三十六條 依照本辦法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徵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
� 省人民政府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提高徵用耕地以外的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准。
� 因采礦造成塌陷需要徵用土地的補償費標准和村莊搬遷、農民安置辦法,由省人民 政府另行制定。
� 第三十七條 被徵用土地上的青苗和附著物的補償費標准:
� (一)被徵用耕地上的青苗,按照當季作物的產值補償;多年生作物,按照其年產值補償;無青苗的,不予補償。
� (二)魚苗放養2年以上的,不予補償;不足2年的,按照放養魚苗費的3至4倍補償。
� (三)用材林、防護林、特種用途林主幹平均胸徑大於20厘米的,按照其實有材積價值的10% 至20%補償;主幹平均胸徑5至20厘米的,按照其實有材積價值的60%至80%補償。�

(四)苗圃苗木、經濟林、薪炭林按照其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2倍補償;尚無產值的,按實際造林投資2倍補償。幼齡林、新造林按實際投資2倍補償。
� (五)房屋及其他附著物的補償費標准,由省人民政府規定。

如果你對補償協議中的補償款感覺不滿意,覺得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可以參照《安徽省征地補償爭議裁決辦法》維護自己的權益。
《安徽省征地補償爭議裁決辦法》
第六條 當事人對征地補償有爭議的,自市、縣人民政府批準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30日內,向市、縣人民政府申請協調。
市、縣人民政府自收到申請之日起60日內協調完畢。協調達不成協議的,市、縣人民政府應告知當事人申請裁決的途徑和期限。
當事人自協調不成之日起15日內,可向省人民政府申請裁決,並將申請書直接遞交省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逾期申請的,不予受理。
第七條 對青苗、建築物、構築物及其他附著物的補償標准有爭議,申請裁決的,由其所有權人提出。
對土地補償費的標准有爭議,申請裁決的,由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提出。
對安置補助費的標准有爭議,申請裁決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的,由被安置人員提出;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其他單位的,由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其他單位提出。
第八條 申請裁決應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書;
(二)申請人身份證明的材料;
(三)市、縣人民政府批準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
(四)經過市、縣人民政府協調的證明;
(五)省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認為應提交的其他材料。
申請人委託代理人提出裁決申請的,應提交授權委託書、代理人身份證明等相關材料。
第九條 申請書應載明下列內容:
(一)申請人的姓名、住址、聯系方法(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二)被申請人的名稱、住址及法定代表人的姓名;
(三)申請裁決的具體事項;
(四)事實、理由與依據。
第十條 省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接到裁決申請書後,在10日內進行審查,符合條件,決定予以受理的,製作受理通知書,並發送申請人;不符合條件,決定不予受理的,製作不予受理通知書,報省人民政府審定後,發送申請人。
第十一條 省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自受理裁決申請之日起7日內,將裁決申請書副本發送批准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市、縣人民政府。
市、縣人民政府自收到裁決申請書副本之日起15日內,向省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提交書面答復和有關證據。沒有按時提交或者不提交的,不影響裁決的進行。
第十二條 當事人認為承辦人員與裁決申請事項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裁決的,有權申請承辦人員迴避。
承辦人員認為自己與裁決申請事項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的,應申請迴避。
省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對迴避申請應及時作出決定,並書面通知當事人。承辦人員的迴避,由承辦機構負責人決定;承辦機構負責人的迴避,由省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決定。

第三章 調查和協調

第十三條 省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對裁決申請事項進行全面、客觀、公正地調查,並收集有關證據。
省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對裁決申請事項進行調查時,調查人員不得少於兩人,並向被調查人出示證件。被調查人應按照調查人員的要求提供有關文件和材料。
調查結束後,調查人員應製作調查筆錄,由被調查人、調查人員分別簽名或者蓋章。
第十四條 征地補償爭議裁決前,應先行協調。
省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協調的,在5日前將協調的時間和地點通知當事人。協調的地點盡可能在申請人的住地附近。
省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協調時,可以請有關單位和個人協助。被請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協助。
第十五條 協調應製作筆錄,交當事人審核無誤後簽字或者蓋章。當事人認為對其陳述記錄有遺漏或者錯誤的,有權申請補正。
第十六條 協調應依據有關法律、法規、並查明事實、分清責任。協調後達成一致意見的,省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製作協調協議書或者協調會議紀要,經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後生效。

第四章 裁決

第十七條 經協調,當事人對征地補償爭議未達成一致意見的,省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根據不同情況,分別提出如下裁決意見:
(一)市、縣人民政府批準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的補償標准合法的,決定維持;
(二)市、縣人民政府批準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的補償標准達到法定標准,但計算有誤的,決定變更;
(三)市、縣人民政府批準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的補償標准未達到法定標準的,決定撤銷該征地補償標准,並責令市、縣人民政府在規定期限內依法重新確定征地補償標准。
第十八條 省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自受理裁決申請之日起90日內,提出裁決意見。情況復雜,不能在規定期限內提出裁決意見的,經省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30日,並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人和被申請人。
省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將裁決意見報省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自收到裁決意見之日起20日內作出決定。
第十九條 裁決應製作裁決書,加蓋安徽省人民政府征地補償爭議裁決專用章。
第二十條 裁決書應寫明:
(一)當事人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工作單位和住址(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及代理人的姓名、職務;
(二)裁決請求、爭議的事實和理由;
(三)裁決認定的事實、理由和適用的法律、法規、規章及其他規范性文件;
(四)裁決結果;
(五)不服裁決,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途徑和期限;
(六)裁決日期。
第二十一條 省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將裁決書直接送達或者郵寄送達當事人。
第二十二條 裁決結束後,省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將與裁決事項有關的全部材料立卷歸檔。

7. 征地方面法律咨詢

如果你家有房產證,說明你家的房產是合法的。
現在,村委會在沒有版針得你家同意權的情況下,將你家合法的房產推掉建了新房,其行為嚴重侵害了你家的財產權利。其行為也觸犯了《刑法》第275條之規定,涉嫌故意損壞公私財物罪,你家可以依法向公安機關報案,要求立案偵查,追究相關人員的刑事責任。

法律鏈接:《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條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8. 你們好,我想請教一個關於土地使用權的相關法律咨詢,謝謝, 情況如下:

農村的土地屬於集體所有。村民的宅基地屬於集體所有其在宅基地上回建築的房屋只有答居住權。如果出售,則不能再獲得宅基地。
如果是徵收補償款的分配,一般按照夫妻共同財產來分配。由於你們已經保全證據證明房屋為你出資籌建。那麼補償款中關於地上附著物部份應當屬於出資人所有。
如果征地,就是全部現金補償,不應當存在土地使用權問題了。如果是另行指定宅基地,那麼你繼母還是有權在宅基地上構建房屋的。
如果你繼母先於你父親過世,那麼這種只享有使用權的土地是不能繼承的。

熱點內容
合同法的發展 發布:2025-02-13 02:27:32 瀏覽:367
鄭幸福律師 發布:2025-02-13 01:59:09 瀏覽:844
哈市鄉村台法律援助熱線 發布:2025-02-13 01:30:42 瀏覽:409
新勞動法試用期工資 發布:2025-02-13 00:53:20 瀏覽:703
寧波新勞動法實務培訓 發布:2025-02-13 00:48:24 瀏覽:645
動畫片刑法 發布:2025-02-13 00:35:00 瀏覽:552
民事訴訟法146條6 發布:2025-02-12 23:28:42 瀏覽:865
巴州司法所 發布:2025-02-12 23:00:17 瀏覽:158
道德經庫恩 發布:2025-02-12 22:45:04 瀏覽:344
行政訴訟法八十二 發布:2025-02-12 22:07:11 瀏覽: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