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嘉峪關法律援助中心

嘉峪關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時間: 2022-01-10 15:34:39

A. 法律援助中心

B. 法律援助中心在哪

在社區

C. 法律援助中心免費的條件是什麼

申請法律援助的案件都是免費的,申請法律援助的條件可分為一般條件和特殊條件。一般條件是因經濟困難(以當地政府部門規定的最低生活標准為准),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並有充分理由證明的公民。特殊條件主要是刑事案件被控一方具有盲、聾、啞和未成年人為刑事被告或犯罪嫌疑人,以及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律師的。
法律援助的范圍:1、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案件;2、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案件;3、請求發放撫恤金、救濟金的案件;4、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案件;5、請求支付勞動報酬或者因勞動關系請求經濟補償、賠償的案件;6、因身體遭受嚴重損害請求賠償的案件;7、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或者遺棄要求變更或者解除收養、監護關系的案件;8、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或者遺棄、對方重婚或者配偶與他人同居的受害方要求離婚的案件;9、因刑事立案偵查、提起公訴而請求法律咨詢、代理、辯護的;10、國家和省規定的其他事項。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第二十五條: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屬於下列人員之一,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擔任辯護人:
(一)未成年人;
(二)視力、聽力、言語殘疾人;
(三)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
(四)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人;
(五)申請法律援助的死刑復核案件被告人;
(六)缺席審判案件的被告人;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人員。
其他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刑事案件,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可以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擔任辯護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第三十一條:下列事項的當事人,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社會救助;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
(五)請求確認勞動關系或者支付勞動報酬;
(六)請求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
(七)請求工傷事故、交通事故、食品葯品安全事故、醫療事故人身損害賠償;
(八)請求環境污染、生態破壞損害賠償;
(九)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情形。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第三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當事人申請法律援助的,不受經濟困難條件的限制:
(一)英雄烈士近親屬為維護英雄烈士的人格權益;
(二)因見義勇為行為主張相關民事權益;
(三)再審改判無罪請求國家賠償;
(四)遭受虐待、遺棄或者家庭暴力的受害人主張相關權益;(五)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情形。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第四十一條:因經濟困難申請法律援助的,申請人應當如實說明經濟困難狀況。
法律援助機構核查申請人的經濟困難狀況,可以通過信息共享查詢,或者由申請人進行個人誠信承諾。
法律援助機構開展核查工作,有關部門、單位、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和個人應當予以配合。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第四十二條:法律援助申請人有材料證明屬於下列人員之一的,免予核查經濟困難狀況:
(一)無固定生活來源的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等特定群體;(二)社會救助、司法救助或者優撫對象;
(三)申請支付勞動報酬或者請求工傷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的進城務工人員;
(四)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人員。

D. 法律援助中心幾點上班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法定節假日除外)

上午8:30-11:30

夏季:下午2:00-5:30

冬季:下午1:30-5:00

法律援助的形式:

1、法律咨詢、代擬法律文書;

2、刑事辯護或者刑事代理;

3、民事、行政訴訟代理;

4、行政復議、仲裁及其他非訴訟法律事務代理;

5、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形式。

法律援助中心援助的范圍:

1、刑事案件(法院指定辯護或當事人依法申請辯護與代理);

2、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3、請求給予社會待遇或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4、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5、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6、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7、主張因見義勇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8、工傷、交通、醫療、食品葯品安全事故等導致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

9、因家庭暴力、虐待、遺棄等導致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

10、因使用偽劣種子、化肥等農用產品導致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

11、因環境污染、公共衛生、安全生產事故導致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

12、其他需要法律援助的法律事項。

(4)嘉峪關法律援助中心擴展閱讀:

法律援助中心是政府法律援助機構的正式名稱,由直轄市、設區的市或者縣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根據需要確定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機構。

是由國家撥款設立的專門為需要律師服務但經濟困難無力聘請律師的弱勢群體及其法律規定必須有律師提供法律幫助而自己又沒有聘請律師的特定人員(如刑事案件中: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和死刑的、未成年人犯罪的等人員)提供無償法律服務,而設立的一種專門的法律服務機構。

法律援助中心工作職責

在局黨組的領導下工作,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做好法律援助工作,促進司法公正,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推動社會文明進步。

一、組織中心工作人員認真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實施;加強中心工作人員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中心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

二、負責法律援助申請的最終審批。

三、組織法律援助人員辦理法律援助事務。

四、負責法律援助案件評查、發放辦案補貼。

五、負責指導、監督、協調、組織全縣法律援助業務培訓及宣傳交流工作。

六、負責縣域內各法律援助工作站及網點建設、管理工作。

七、負責縣域內各法律援助工作站及網點建設、管理工作。

福州市法律援助中心上班時間由夏令時調整為冬令時:

冬令時

上午08:30——12:00

下午14:30——18:00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_法律援助中心

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人民政府_法律援助中心工作職責

福州市人民政府_福州市法律援助中心上班時間調整公告

E. 法律援助中心是干什麼的

法律援助中心是政府法律援助機構的正式名稱,由直轄市、設區的市或者縣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根據需要確定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機構。

是由國家撥款設立的專門為需要律師服務但經濟困難無力聘請律師的弱勢群體及其法律規定必須有律師提供法律幫助而自己又沒有聘請律師的特定人員(如刑事案件中: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和死刑的、未成年人犯罪的等人員)提供無償法律服務,而設立的一種專門的法律服務機構。

設立目的

法律援助中心是由出於人權保護和維護司法公正與平衡的目的而設立。

法律援助中心(司法部門設立的)是律師除律師事務所之外的法定執業機構。

法律援助中心的律師與律師事務所律師的區別在於:

前者享受國家工資,專門為法律援助對象提供免費法律服務的,後者是自謀生路,為社會提供有償法律服務的。法律援助中心的律師不得辦理非援助案件,不得向社會提供有償法律服務,不得向受授者收取錢物。

前者其注冊後的律師證件稱之為「律師工作證」,而後者的注冊證件叫「律師執業證」。

F. 法律援助中心是免費咨詢法律的嗎

申請法律援助有條件限制,符合條件都是無償援助,不收費的
法律援助的范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條例》第十條和第十一條的規定,公民有下列事項,沒有委託代理人或辯護人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或由人民法院指定辯護:
1、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2、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4、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5、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6、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7、因醫療事故、交通事故、工傷事故造成的人身損害賠償案件。
8、因家庭暴力、虐待、重婚等,受害人要求離婚及人身損害賠償案件。
9、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詢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10、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11、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12、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提供法律援助。
13、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須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法律援助工作流程:
一、接待咨詢
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對來訪群眾要熱情接待,認真解答所咨詢的法律事宜,並填寫《法律援助來訪(電、信)咨詢登記表》,將接待或咨詢的結果登記在冊。
二、受理指派
1、法律援助機構在收到申請後,應對申請人提交的證明材料認真進行審查,以確定其是否有資格提出法律援助申請,對符合條件的申請人,應當指導其填寫《法律援助申請表》。
2、法律援助機構應對案件的類型進行審查,以確定是否屬於法律援助案件的范圍。應當在人民法院受理或仲裁機構受理後開始援助。
3、法律援助機構應在接到申請後五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援助的決定。申請人對法援機構作出的不予援助的決定有異議的,可以向確定該法律援助機構的司法行政部門提出。
4、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案件,應由法律援助機構主要負責人批准,並在《給予法律援助決定書》上簽字;認為所申請的案件不屬於法律援助范圍的,但考慮其實際情況,可以予以援助的,須報援助機構負責人及主管司法行政機關領導批准。
5、法律援助機構決定援助後應當為申請人開具相應的法律援助文書,由申請人轉交律師事務所、法律服務所或法律援助工作人員。並建立與律師及當事人的工作聯系,以便隨時了解法律援助案件的辦理情況。主要應當開具的文書有:
(1)給予援助決定書
(2)授權委託書
(3)法律援助協議書
(4)指派通知書
(5)刑事(民事)、法律援助公函
6、由人民法院指定辯護的案件,應由審判地法律援助機構指派或安排律師出庭辯護,並在開庭前3日將確定的承辦人名單回復作出指定辯護的人民法院。
7、 對於違反條件規定或拒不履行援助義務的人員,根據《法律援助條例》第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條予以處罰。
三、案件監督
法律援助機構對自己指派或辦理的法律援助案件,應當採取以下形式進行監督。
1、訴訟監督。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對正在辦理的法律援助案件進行監督,通過建立與律師及當事人的工作聯系,了解案件的辦理情況;及時處理案件辦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2、事後監督。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在自己指派或辦理的法律援助案件結案後的一個月內,將案件的卷宗整理歸檔。應當通過閱卷及徵求律師和當事人的意見,對法律援助案件的辦理情況作出評定,並及時總結辦理情況,以作為日後獎懲的依據。可以打1734O154670咨詢,泰仁律所,

G. 法律援助中心電話是多少

法律援助中心電話是12348。

「12348」法律服務專用電話工作職責,主要解答法律咨詢,普及法律常識;實施內部聯動,搞好上門服務;溝通外部信息,做好受案分流;加強區域合作,搞好職能部門間協調聯動;

做到快速反應,防止糾紛激化;遵循有關規定,提供法律援助;掌握社情民意,當好黨政參謀;接受社會監督,提高法律服務機構的服務質量等。

「16000148」法律服務電話更名為「12348」法律咨詢電話,啟用全國統一服務號碼「12348」,並歸並至法律援助中心,「12348」法律咨詢專線在保持原有功能的同時,又拓展了法律援助的新功能,此舉標志著「12348」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7)嘉峪關法律援助中心擴展閱讀:

發展目標

(一) 完善 「12348」法律服務平台的網路化體系和信息化建設,加強協調與溝通,做到信息互通、工作互動,更好地實現「12348」求助、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和行政執法的銜接,確保工作實效。

(二) 加大宣傳力度,創新宣傳形式,提高「12348」法律服務專線的社會知曉率,提高區市「12348」接話量,為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氛圍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三)進一步改進服務態度,提高專線的服務質量。由於專線涉及面廣泛,咨詢者時常言行過激,這對接話人員的政治業務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進一步強化自身素質,規范服務用語,提高服務水平,使「12348」專線成為人民群眾滿意的民生法律服務專線。

H. 法律援助中心去哪找啊

可以向當地司法局找。他們會指引你到駐地的法律援助中心。

I. 法律援助中心,咨詢要收費嗎

不收費

法律援助中心是政府法律援助機構的正式名稱,由直轄市、設區的市或者縣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根據需要確定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機構。

是由國家撥款設立的專門為需要律師服務但經濟困難無力聘請律師的弱勢群體及其法律規定必須有律師提供法律幫助而自己又沒有聘請律師的特定人員(如刑事案件中: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和死刑的、未成年人犯罪的等人員)提供無償法律服務,而設立的一種專門的法律服務機構

(9)嘉峪關法律援助中心擴展閱讀:

律援助中心是由出於人權保護和維護司法公正與平衡的目的而設立。

法律援助中心(司法部門設立的)是律師除律師事務所之外的法定執業機構。

法律援助中心的律師與律師事務所律師的區別在於:

前者享受國家工資,專門為法律援助對象提供免費法律服務的,後者是自謀生路,為社會提供有償法律服務的。法律援助中心的律師不得辦理非援助案件,不得向社會提供有償法律服務,不得向受授者收取錢物。

前者其注冊後的律師證件稱之為「律師工作證」,而後者的注冊證件叫「律師執業證」。

另外,還有一些社會團體及機關法律援助中心,通常有大學院校設立的法律援助中心、婦聯的婦女兒童權益保護法律援助中心、工會的設立的法律援助中心等等,社會公益機構舉辦的具公益性質的中心,這些也是不能收費的。

這些社會法律援助中心都是受司法局設立的法律援助中心指導,社會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員由屬非律師身份的法律學者、法律專家或其法律工作者組成。

《法律援助條例》總則

第一條 為了保障經濟困難的公民獲得必要的法律服務,促進和規范法律援助工作,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公民,可以依照本條例獲得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無償法律服務。

第三條 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積極措施推動法律援助工作,為法律援助提供財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法律援助經費應當專款專用,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

第四條 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監督管理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監督管理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工作。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和地方律師協會應當按照律師協會章程對依據本條例實施的法律援助工作予以協助。

第五條 直轄市、設區的市或者縣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根據需要確定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機構。

法律援助機構負責受理、審查法律援助申請,指派或者安排人員為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第六條 律師應當依照律師法和本條例的規定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為受援人提供符合標準的法律服務,依法維護受援人的合法權益,接受律師協會和司法行政部門的監督。

第七條 國家鼓勵社會對法律援助活動提供捐助。

第八條 國家支持和鼓勵社會團體、事業單位等社會組織利用自身資源為經濟困難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第九條 對在法律援助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有關的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給予表彰、獎勵。

參考資料:網路-法律援助中心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146條6 發布:2025-02-12 23:28:42 瀏覽:865
巴州司法所 發布:2025-02-12 23:00:17 瀏覽:158
道德經庫恩 發布:2025-02-12 22:45:04 瀏覽:344
行政訴訟法八十二 發布:2025-02-12 22:07:11 瀏覽:890
重慶京師律師 發布:2025-02-12 19:52:51 瀏覽:808
法律責任包括下列哪些 發布:2025-02-12 19:04:52 瀏覽:481
合同法中約定優先原則 發布:2025-02-12 18:55:24 瀏覽:690
合同法履行完畢 發布:2025-02-12 18:38:59 瀏覽:231
1993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2-12 18:13:01 瀏覽:645
八年級上冊政治法律知識點人教版 發布:2025-02-12 17:47:00 瀏覽: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