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法律援助全覆蓋

法律援助全覆蓋

發布時間: 2022-01-10 21:56:41

A. 刑事法律援助工作實現刑事辯護全覆蓋有哪些思考

1、《法律援助條例》對刑事案件可以申請法律援助的情形作了規定。
2、法律依據:《法律援助條例》
第十一條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二)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三)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第十二條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
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須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第十三條本條例所稱公民經濟困難的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和法律援助事業的需要規定。
申請人住所地的經濟困難標准與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不一致的,按照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執行。

B. 請問刑事案件可以申請法律援助的條件是什麼

1、犯罪嫌疑來人在被偵查源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2、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3、公訴案件的自訴人以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注意公民因經濟困難需要法律援助的,要提供經濟困難的證明。

C. 如何做到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

一、降低法律援助的門檻。建議刑事訴訟法對第34條進行修改,在審判階段,對於內犯罪嫌疑人、容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全部納入法律援助的范圍。
二、將值班律師制度寫入刑事訴訟法。值班律師在刑事速裁程序、認罪認罰從寬案件中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必要法律咨詢、程序選擇、申請變更強制措施等法律幫助。
三、建立公設辯護人制度。推進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不僅要關注律師辯護覆蓋的「數量」,而且更要確保律師辯護的「質量」。當前,我國刑事訴訟法律援助存在法律援助律師「走過場」的現象,「刑事辯護」淪為「形式辯護」。
四、逐步實現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流程覆蓋。

D. 如何開展好審判階段刑事法律援助全覆蓋工作

法院的刑事審判工作擔負著懲罰犯罪、保護人民、維護公平正義、保障社會安定的司法職能,是我國改革、發展、穩定、和諧的重要保障。在現階段,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發展,一些社會矛盾更為復雜尖銳,各種不穩定因素不斷增多,誘發犯罪的各種因素不斷生成。因此,我們必須始終把打擊各種刑事犯罪、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作為首要任務,緊緊圍繞「公正與效率」的工作主題,正確執行寬嚴相濟的刑事司法政策。堅持綜合治理的方針,轉變司法觀念,增強司法能力,確保案質量,為構建和諧社會充分發揮刑事審判職能作用。在日常工作實踐中,,我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一、統一執法思想。刑事審判的本質在於對政治的服務保障,所以在刑事審判工作中,我們必須牢牢樹立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宗旨意識,始終把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作為自己的工作中心。結合當前的社會治安形勢和市場經濟秩序的工作部署,堅決嚴懲暴力危害國家安全,危害社會治安等嚴重刑事犯罪,嚴懲各種經濟犯罪,瀆職犯罪等犯罪活動,切實維護國家主權、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確保人民群眾安居樂業。二、嚴把案件事實關、證據關、程序關和法律適用關,確保刑事案件的案質量。在這方面始終堅持罪刑法定原則,明確案思路,講究案方法,牢固樹立證據意識。對於自己承的每一起刑事案件,在對事實證據進行認真審查,分析論證的基礎上,堅持法律真實與客觀真實的有機統一。充分發揮合議庭功能,認真履行庭審、閱卷、合議等職責,切實執行規范化量刑,正確運用寬嚴相濟的刑事司法政策,慎重對待和具體把握案件,確保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審判程序合法,定罪准確,量刑適當,努力做到案件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結合。三、重視訴訟糾紛的化解工作。做好刑事附帶民事案件的審理,努力追求案結事了,息訴罷訪的社會效果。在刑事審判工作中,既要依法打擊犯罪,又要保護被告人的基本人權和被害人的合法權益,依託刑事審判,積極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促進社會和諧。在這類案件時,一定要查明案件事實,分清雙方的過錯責任,對被告人要講清承擔民事賠償是其犯罪行為所必須承擔的法律責任,促使其積極賠償,爭取從寬處理,對被害人也不能一味遷就,對其提出的不合理主張堅決制止。針對被告人的實際賠償能力,在刑事案件作出判決後,民事賠償有可能得不到實現的現實可能性,促其理性的就民事賠償與被告人達成調解或和解協議。總之,在案過程中要立足案件事實,在分清是非的前提下,要公正對待當事人,切實維護被害人的合法權益,依法保障被告人的基本人權,化解矛盾,減少對立,促進轄區社會治安穩定,努力構建和諧社會。在當今新形勢下的刑事審判工作,更需要我們增強政治意識、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全方位、高水平的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以更好地承擔起歷史賦予刑事法官的神聖使命。

E. 最高法、司法部聯合出台辦法開展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試點是真的嗎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日前聯合出台了《關於開展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試點工作的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這是推進司法改革和律師制度改革的重要舉措,也是我國人權司法保障的一大進步,對於充分發揮律師在刑事案件中的辯護職能作用,維護司法公正,彰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文明進步,具有重大意義。

這就將通知辯護范圍擴大到法院階段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所有一審案件、二審案件和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審理的案件;同時,適用簡易程序、速裁程序審理的案件,被告人沒有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派駐的值班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幫助;在法律援助機構指派的律師或者被告人委託的律師為被告人提供辯護前,被告人及其近親屬可以提出法律幫助請求,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派駐的值班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幫助。

F. 刑訴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的規定是怎樣的

《刑事訴訟法》中對法律援助的規定如下:

第三十五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第三十六條 法律援助機構可以在人民法院、看守所等場所派駐值班律師。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法律援助機構沒有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的,由值班律師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咨詢、程序選擇建議、申請變更強制措施、對案件處理提出意見等法律幫助。

第二百七十八條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第二百九十三.條人民法院缺席審判案件,被告人有權委託辯護人,被告人的近親屬可以代為委託辯護人。被告人及其近親屬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第三百零四條 人民法院受理強制醫療的申請後,應當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

人民法院審理強制醫療案件,應當通知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幫助。

(6)法律援助全覆蓋擴展閱讀

案例:

妻子上班途中遇車禍身亡,河南永城市民陳召(化名)打完第一場官司,就決定放棄。

耗時2個多月,交了5000元律師費,這場官司僅確認了勞動關系。接下來,申請勞動仲裁、工傷賠償,3個孩子還要讀書……陳召耗不起時間,更掏不起訴訟費。

「我們也有錯。」陳召說起案件,一臉誠懇。妻子小琴因身份證丟失,借用表妹的證件簽訂勞動合同,沒想到工傷賠償成了難題。

妻子在企業上班幾年,就這么白幹了?陳召想不通。永城市司法局免費為他指派律師。3年時間、7場訴訟,他沒花一分錢,拿到勝訴判決書。讓陳召受益的,是河南省從1997年推行的法律援助工作制度。困難群眾涉案,可免費獲得法律服務

陳召起初並不符合援助條件,2014年,河南進一步降低法律援助門檻,援助對象由困難群眾擴展至低收入群眾。標准一降,法律援助范圍擴至河南40%的人口。

受理案件後,永城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李維亮分析案情:案件難在工傷保險關系不好確定,賠償主體不知是用人單位還是工傷保險單位。維權路,不平坦。法院判決敗訴,仲裁機構不受理,保險中心不支付,案件轉眼過了2年多。

2017年初,李維亮轉變思路,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並多次與法官溝通案件實情。最終,法院認定小琴務工的事實,要求工傷保險中心支付陳召50餘萬元賠償款。像陳召一樣,近5年河南有81.8萬名困難群眾受益法律援助,涉及47.2萬件案子。

河南省司法廳黨委委員、巡視員周濟生介紹,從推出法律援助,不斷完善便民措施,再到推行律師值班制度,保障司法人權,河南法律援助逐步完善至提供全覆蓋、普惠式的常態法律服務。法律援助成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力量。

G. 鄭州法律援助中心電話

從河南振豫律師事務所出得知,鄭州市將全面放寬法律援助經濟困難標准,不分城鎮回居答民和農村居民,在全市統一執行以城鎮居民最低工資標准為上限的法律援助經濟困難標准,實現法律援助覆蓋人群由低保群體向低收入群體的擴展。

農民工該如何申請法律援助:

農民工、軍人軍屬法律援助全覆蓋。對農民工申請索要勞動報酬、工傷賠償、人身損害等法律援助免予審查經濟困難條件,實行接待、受理、指派「三優先」,暢通綠色通道,同時完善農民工法律援助異地協作機制。對軍人軍屬申請法律援助免予審查經濟困難條件,不設法律援助事項范圍限制,實現軍人軍屬法律援助全覆蓋。

H. 我國法律援助機構已入駐1700多個人民法院是真的嗎

12月16日從司法部獲悉,目前,法律援助機構在1700多個人民法院建立了工作站,回建站率為52%。

數據顯示,在這1700多個工作站里,上海、浙江、安徽、河南建站率為100%。同時,看守所法律援助工作站建站率為88%,其中,北京、內蒙古、吉林等13個省(區、市)實現了看守所工作站全覆蓋。

司法部法律援助工作司司長白萍表示,司法部將在全部人民法院、看守所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並聯合公安部出台規范看守所法律援助值班律師工作的意見。同時,圍繞發揮工作站職能作用,開展規范化工作站創建活動,推出一批示範典型。

I. 北京上海等八省市試點律師刑事辯護全覆蓋情形如何

今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聯合出台《關於開展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試點工作的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在北京、上海、浙江等8個省市試點律師刑事辯護全覆蓋。

《法制日報》記者今天采訪北京、上海、浙江、河南4地法院和司法行政機關了解到,試點單位立足本地實際,在推進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工作中不斷創新工作舉措,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數量明顯增加,刑事案件律師辯護率大幅提升,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加強監管確保「量質」雙升

推動律師辯護全覆蓋,不只是要提高律師在刑事訴訟中的辯護率,解決律師辯護「量」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要解決律師辯護「質」的問題。

陳偉強告訴記者,浙江司法廳要求把好法律援助指派關。根據案情難易程度、律師的專業特長和執業年限,結合受援人意願等因素,指派相應專業、相應資質的律師承辦。如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指派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點的律師承辦。

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刑二庭庭長徐建偉說,溫州中院聯合市檢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律協出台意見,明確入庫律師資格,只有符合刑辯業務精湛、熱心法律援助工作且未因執業受到紀律處分或違法執業被查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10年以上並從事刑事辯護5年以上,執業期間辦理刑事案件40件以上,近3年每年辦理10件以上等條件的律師,由市司法局審定後才能列入援助律師人才庫。

此外,入庫律師必須簽訂履職保證書,保證依法履行職責辦理法律援助刑事案件,接受指派後辦理的刑事案件,均應接受市法律援助中心組織的案件質量年度考核。對出現無正當理由拒絕指派,沒有依法履行會見、閱卷、出庭等情形的律師,經核查屬實予以除名。

河南司法廳要求法律援助機構加強案件質量監管,加強旁聽、回訪、征詢意見工作,注重事前、事中、事後監督相結合,採取前置性的風險控制措施,不斷提高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質量。

上海部分法院建立法律援助監督機制,如浦東區人民法院建立案件審理結束的「一案一評」監督機制,即對每一個法律援助案件中援助律師的工作態度、業務水平、履職情況等做綜合評價,及時將上述信息反饋區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保障法律援助的工作質量,防止走過場、流於形式。

「既要看辯護率的高低,也要看辯護律師的工作是否實現法律援助的初衷。因此,我們提出,及時為需要幫助的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的同時,也要加強質量監控,確保法律援助取得預期效果。」劉建華說。

熱點內容
重慶京師律師 發布:2025-02-12 19:52:51 瀏覽:808
法律責任包括下列哪些 發布:2025-02-12 19:04:52 瀏覽:481
合同法中約定優先原則 發布:2025-02-12 18:55:24 瀏覽:690
合同法履行完畢 發布:2025-02-12 18:38:59 瀏覽:231
1993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2-12 18:13:01 瀏覽:645
八年級上冊政治法律知識點人教版 發布:2025-02-12 17:47:00 瀏覽:314
人大刑法解釋 發布:2025-02-12 17:39:28 瀏覽:635
法院是法律嗎 發布:2025-02-12 17:16:04 瀏覽:658
關於收養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12 16:57:34 瀏覽:684
當法官有生命危險 發布:2025-02-12 16:18:10 瀏覽: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