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時法律援助服務網
⑴ 「一小時法律援助服務圈」取得什麼效果
「謝謝你們,你們為我家的事情操碎了心,你們辛苦了。」2017年12月18日上午,家住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永昌街道錦綉樂苑小區公租房的白大媽在家人的陪同下,手捧錦旗和鮮花,來到市司法局法律援助辦公室向為其提供法律援助的法律工作者深深的鞠了一躬,並把錦旗和鮮花獻給了辦公室的工作人員。
一切從百姓需求出發,保山市法律援助辦著力打造「一小時法律援助服務圈……」
在保山市已形成完善的市、區(縣)、街辦(鄉鎮)、居(村)四級法律援助工作網路,依託法律援助工作站(點)全面實現了「六個一小時」。即申請人一小時內可就近到達法律援助中心或工作站(點);一小時內對行動不便者提供上門服務;一小時內審查案件並給予答復;一小時內辦完法律援助申請受理手續,並完成案件指派工作;一小時內受援人與承辦案件的法律服務人員會面;一小時內完成案卷評查及電話回訪。據統計,今年已承辦的案件中,90%以上實現了「六個一小時」,群眾滿意度達100%。
實現為民,真正為人民服務!
⑵ 法律援助中心周末兩天不上班嗎那我要急需法律援助幫忙,這讓我該怎麼辦呢
是的。周六周日是休息日,不上班。
可以考慮撥打全國免費法律服務熱線,
法律援助中心,是政府法律援助機構的正式名稱,嚴格實行國家的休息休假制度的。
⑶ 成都24小時法律援助中心電話號碼
確保「來12348」法律服務熱源線24小時無條件暢通。
市法律援助中心切實加強對「12348」的管理服務工作,及時發現並迅速排除「12348」法律服務熱線電話障礙,此外,下班時間還將所有「12348」法律服務熱線轉接到工作人員的行動電話上,確保了 「12348」法律熱線24小時無條件暢通,法律援助熱線接聽率和群眾滿意率均達到100%。
⑷ 成都24小時法律援助中心電話號碼是多少
你可以撥打法律服務熱線「12348」24小時暢通,"12348"是市、區縣司法局及法律援助中內心面向廣大市容民群眾的法律咨詢專用電話。
⑸ 法律援助中心周末兩天不上班嗎
法律援助中心周末是休息的。法律援助中心,是政府法律援助機構的正式名稱,嚴格實行版國家的休息休假制度權的。
《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第六條規定: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延長職工工作時間。因特殊情況和緊急任務確需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七條規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實行統一的工作時間,星期六和星期日為周休息日。
企業和不能實行前款規定的統一工作時間的事業單位,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安排周休息日。
(5)一小時法律援助服務網擴展閱讀
《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第一條為了合理安排職工的工作和休息時間,保障職工的休息權利,調動職工的積極性,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發展,根據憲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和其他組織的工作人員,適用本規定。
第三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44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四條在特殊情況和特殊情況下,需要適當縮短工作時間的,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五條因工作性質和工作職責的限制,實行非正常工作制度。職工的平均工作時間不得超過每周44小時。
⑹ 上海法律援助中心的電話是多少
上海法律來援助中心的電話是12348。
「12348」是市、區縣司法局及法律援助中心面向廣大市民群眾的法律咨詢專用電話。
12348法律服務專用電話工作職責,主要解答法律咨詢,普及法律常識;實施內部聯動,搞好上門服務;溝通外部信息,做好受案分流;加強區域合作,搞好職能部門間協調聯動;
做到快速反應,防止糾紛激化;遵循有關規定,提供法律援助;源掌握社情民意,當好黨政參謀;接受社會監督,提高法律服務機構的服務質量等。
(6)一小時法律援助服務網擴展閱讀
隨著「12348」法律服務專線公眾知曉率的不斷提升,上半年來電咨詢量同比09年下半年有了明顯增加,共來電咨詢9043人次,同比09年下半年增長16.03%,其中市中心接聽來電咨詢7879人次,同比2012年下半年增長6.16%。
從來電咨詢的人群類別數據來看,其中來自農民工、農民、殘疾人、失業人員、低保對象、軍人軍屬、未成年人、老年人等弱勢群體共計2964人次,女性咨詢者3269人次,分別占咨詢總數的32.78%和36.15%,從中也反映出我市「12348」法律服務專線已成為維護弱勢群體權益的服務熱線。
⑺ 免費法律援助12348官網
⑻ 12348法律咨詢熱線是免費的嗎
是免費咨詢的。
「12348」是市、區縣司法局及法律援助中心面向廣大市民群眾的法律咨詢專用電話,它接受解答群眾的法律咨詢,配合調處民間糾紛,及時反映群眾的法律需求信息,指導和接受法律援助申請,維護貧弱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司法公正、維護社會穩定。
「12348」法律服務專用電話工作職責,主要解答法律咨詢,普及法律常識;實施內部聯動,搞好上門服務;溝通外部信息,做好受案分流;加強區域合作,搞好職能部門間協調聯動;做到快速反應,防止糾紛激化;遵循有關規定,提供法律援助;掌握社情民意,當好黨政參謀;接受社會監督,提高法律服務機構的服務質量等。
「16000148」法律服務電話更名為「12348」法律咨詢電話,啟用全國統一服務號碼「12348」,並歸並至法律援助中心,「12348」法律咨詢專線在保持原有功能的同時,又拓展了法律援助的新功能,此舉標志著「12348」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8)一小時法律援助服務網擴展閱讀:
全新解讀
2018年7月26日報道,北京公證「放管服」改革的十八個「實招」,可以歸納概括為「12348」,與北京市司法局開設的北京市法律咨詢專線號碼一致。
「1」是建設一個平台
建立北京市民生類公證全市統一預約咨詢平台。依託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務平台,建立全市民生類公證線上預約咨詢平台,通過對全市25家公證處、400餘名公證員資源整合優化,對全市遺囑、小額繼承等民生類公證事項進行統一的線上預約咨詢,推動全市民生類公證辦證質量和辦理數量雙提升。
「2」是推動兩個建設
一是推動公證行業信息化智能化建設。加強與公安、民政等部門溝通,擴大相關政府部門數據用於公證信息核實的共享范圍,逐步實現身份、戶籍、婚姻、財產等公證信息在線核實。
二是推動將公證失信納入社會信用系統建設。建立全市騙取公證人員黑名單,推動將騙取公證行為作為個人誠信記錄納入社會信用系統建設中,為試行公證事項當事人承諾制創造條件。
通過推動兩個建設,實現公證與政府其他部門的信息聯通,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路,讓騙取公證者一處欺騙、處處受限。
「3」是建立三項制度
一是實行公證證明材料清單制度。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群眾不需要提交清單外的證明材料。
二是建立公證公益法律服務制度。每年至少組織2次公證法律服務進社區、進鄉村活動,為群眾提供面對面的免費公證法律咨詢。
三是建立公證服務監督制度。廣泛收集群眾對公證服務的意見和建議,每年隨機抽取每位公證員不少於10件公證事項進行回訪調查。
從群眾感受、用戶體驗的角度建立健全三個制度,對公證事前、事中和日常服務進行引導和規范,目的就是讓群眾辦明白證、辦舒心證。
「4」是優化四項服務
一是擴大「最多跑一次」服務范圍。將去年試行的9種「最多跑一次」公證事項擴展為52種。向社會發布公證減證便民十項舉措。
二是縮短公證辦理時間。部分公證辦理時間縮短至5個工作日。
三是降低部分公證收費。降低部分偏高的公證事項收費標准,進一步減輕群眾和企業負擔。
四是免除特殊群體公證費用。免除申辦遺囑公證時已年滿70周歲老年人的公證費用。免除低保人員、無固定生活來源的重度殘疾人,以及申辦救濟金、低保、給付贍養費和撫養費等公證事項人員的公證費用。
通過擴大、縮短、降低、免除等實實在在的措施,讓廣大群眾獲得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真正從「放管服」改革中受益。
「8」是抓實八個重點
一是全面加強黨建。堅持政治引領、黨建先行,強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使每一名公證人都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信念,內化於心,外化於形。
二是改革公證體制。優化事業體制公證機構體制機制,推進北京市合作制公證機構試點工作。
三是拓展公證服務。開展代書、代辦、郵寄送達等延伸便民服務,完善綜合公證養老、公證家事服務等創新型公證業務,提供多元糾紛解決服務。
四是規范辦證流程。把為企業和群眾「辦好一件事情」作為標准,梳理公證申請、受理、核實、審批全流程,規范證詞模板,以標准化提升服務質量。
五是強化質量檢查。增加公益類公證事項考核權重,凸顯公證的公益屬性。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織嚴織密質量監控網路,實現辦證數量與質量「雙提升」。
六是改善公證設施。為遠郊區公證處統一配備部分先進公證器材。建立綠色服務通道,為年老、體弱、懷孕或患有嚴重疾病等特殊情況的當事人提供便利。
七是優化窗口服務。嚴格執行北京市司法行政系統深化「放管服」工作「十條禁令」和北京市司法行政系統窗口人員服務管理「十條規范」。實行首問負責制、一次性告知。對公證員情況、收費標准、辦證流程等服務事項一律公開公示。
八是加強教育培訓。開展公證行業「放管服」全員大培訓,轉變工作作風,全面提升服務人民群眾的能力水平。
八個重點,既是公證工作的基礎和根本,也是公證「放管服」工作的關節。通過抓實抓嚴八個重點推動公證「放管服」改革深入發展,帶動公證行業各項工作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