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律師圖
⑴ 真實的法庭律師辯護是什麼樣的
就是結合案情,為維護當事人的權益的辯護,需要到現場觀察。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五條 辯護人的責任是根據事實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罪輕或者減輕、免除其刑事責任的材料和意見,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訴訟權利和其他合法權益。
⑵ 上法庭需要哪三個階段的律師
大部分的刑事案件,從人被抓直到判刑,都要經歷三個階段,也就是說,一個刑事訴訟的完整程序包含:1、偵查階段(公安階段)2、審查起訴階段(檢察院階段)3、審判階段(法院階段)。
1、偵查:
公安機關對於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刑事拘留。對於被拘留的人,應當在拘留後的24小時以內進行訊問。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請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咨詢、代理申訴、控告。受委託的律師有權向偵查機關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可以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有關的案件情況。
公安機關偵查終結的案件,應當做到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並且寫出起訴意見書,連同案卷材料、證據一並移送同級人民檢察院審查決定。
2、審查起訴:
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應當訊問犯罪嫌疑人,聽取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託的人的意見。
公訴案件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權委託辯護人。自訴案件的被告人有權隨時委託辯護人。
人民檢察院認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作出起訴決定,按照審判管轄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3、審判:
人民法院對提起公訴的案件進行審查後,對於起訴書中有明確的指控犯罪事實並且附有證據目錄、證人名單和主要證據復印件或者照片的,應當決定開庭審判。除涉及國家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案件,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公開進行。
辯護律師自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日起,可以查閱、摘抄、復制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實的材料,可以同在押的被告人會見和通信。開庭審理時,辯護律師為被告人辯護。
法庭審理後,人民法院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的法律規定,分別作出以下判決:
(一)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
(二)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作出無罪判決;
⑶ 法庭上每個人都有一個律師嗎
不一定,你請律師才有律師。
也不是「法庭上每個人都有一個律師」,你坐旁聽席聽審,也是在法庭上,是不會也不需要配有律師的。
⑷ 律師一般坐在法庭的什麼位子上
法庭上有訴訟代理人或辯護人的專門座位。
⑸ 律師開庭流程
一、庭前准備
1、一般不建議當事人一起開庭(法官容易跳過律師,直接向當事人發問),如果當事人堅持參加開庭,注意:
(1)當事人、證人著裝:不建議穿過於鮮艷服裝,太具有攻擊性。服裝以端莊、整潔、朴實的衣物為宜,並建議謹慎佩戴珠寶和華麗飾品。
(2)進行庭前輔導:庭前向當事人、證人講解法庭程序。
(3)適當培訓。對法官可能問當事人、證人的問題進行歸納,輔導,確保當事人的陳述符合邏輯,避免因隨意變更陳述,給法官留下負面印象,避免當事人說錯話。
2、記錄書記員、審判員姓名,對方律師姓名,英美律師在法庭上互稱對方:my learned friend ,我們稱對方律師不太合適,記錄姓名方便庭審上予以恰當稱呼。尊重法官,尊重對方律師。
3、訴訟電子稿提供給法院,如有數字計算,列出數字計算詳細過程。
4、語言陳述及表達:(貫穿整個庭審)
(1)注意語速,說話慢字為先。
語言應該在口氣、措施、停頓、抑揚頓挫等方面得到修飾,使其富有感染力。生動有趣的語言進行傳達。
(2)人的認知第一印象很重要,取信法官。
①開庭陳述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1分鍾簡要陳述,學會講故事,給故事貼上標簽。故事比單純的法律更生動,人通過故事了解世界,印象更深刻。一開始就把故事使用生動有趣語言告訴法官(30秒左右),如借貸糾紛案件,什麼原因借錢,如何約定,因何原因爭執,討回公道。第二階段:其餘時間,打好地基。
埋頭讀稿會演變成各看各的,讀稿容易使用書面語,長難句,欠缺真誠且顯得不熟悉案情,准備不足。拿出一分鍾時間來陳述。很多人喜歡讀上訴狀,效果可能沒有那麼好,用1分鍾的時間,解讀給法官。
②不要一上來就是細節,貪多嚼不爛,突出故事核心點,精簡因果關系,淡化間接關系,協同關系。
③自然表達能讓人放下戒備心,接受信息更有效率。
(3)法庭是舞台,需要表演,律師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法庭的演員,演繹案件,需要藝術。
律師和演員是血親,律師在法庭上的角色扮演:我很誠實而且熟悉法律,法官應該相信我,我認為我的委託人的主張是正確的,法官應該相信我。律師展示出來的外在和內在:真誠、自信、可靠、高效。
專業是信任的基礎:沒有專業,就沒有相信,更談不上自信,只是迷信。
(4)開庭的目的是說服仲裁員/法官,不要過於對對方律師和當事人進行攻擊,不可取。
(5)發言時眼神注視法官,不要盯著案卷,表達自然。整個庭審要注意與法官眼神交流,而不是與對方律師交流,發言全過程要注意對法官察言觀色,注意法官是否點頭、瞪眼、不耐煩等,法官的這些行為屬於潛意識的,能真實反應其感情,可預估判決,也可便於調整發言。
(6)平行邏輯好於扇形邏輯,便於法官理解。法庭口頭表達不適合總分分,適合分分。
(7)短句勝於長句。不要有過多的復雜的長句,短句傳遞信息的效率上更高。
(8)學會法言法語,切記在法庭上過於追求名詞,忽略了表達的自然。在陳述未經核實的事實時,避免使用絕對性語言,例如,可以用「據我所知」來開頭,將對客觀事實的描述轉化為主觀想法。對能夠有證據確認的事實,不使用「我認為」這樣開頭,應斬釘截鐵陳述,加強法官的心證。
(9)對對方律師的陳述中要進行反擊的地方進行記錄,記錄反擊核心觀點。
⑹ 法院有律師嗎
法院裡面沒有律師的,法院是審判機關,律師的執業機構是律師事務所,主管部門是當地的司法局,是完全不同的。
人民法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審判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其審理案件,除法律規定的特別情況外,一律公開進行。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的機會。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代表國家獨立行使審判權,不會受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或其他的干涉。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第二條 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
人民法院通過審判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案件,懲罰犯罪,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解決民事、行政糾紛;
保護個人和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秩序,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和權威,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順利進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
第三條 律師執業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恪守律師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
律師執業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 律師執業應當接受國家、社會和當事人的監督。
律師依法執業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害律師的合法權益。
第四條 司法行政部門依照本法對律師、律師事務所和律師協會進行監督、指導。
(6)法庭律師圖擴展閱讀
如果沒有能力請律師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五條第二款、第三款的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⑺ 法庭我本以為是肅穆,神聖的地方。可當我親身經歷了以後。我不這樣覺得了。圖片上的是一個律師在開庭的著
知道嗎,按照上面的規定他們都是要穿律師服的,但各地大大小小那麼多法庭監管起來難度太大。還有那普通話也沒太高要求,頂多也是丟自己人。我見過有的審判長也會說不準普通話。
⑻ 真實的法庭律師辯護是什麼樣的
導語:刑事辯護律師的角色不是一個「花瓶」,不是必要的,而是重要的。刑事回辯護律師的關鍵問答題是抓住案件的關鍵,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充分發揮律師的辯護職責,切實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1責任辯護責任:根據具體案件材料和論據,認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減輕或免除刑事責任、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權利。總結:律師知道法院不會採納或採納。它不太好,但更重要的是,它只不過是到處走動,我們要遵守法律法規,不要約過法律界線。
⑼ 法庭上律師坐在哪
坐在當事人旁邊 法官的倆側的某一側 當事人面前一個牌寫著原告或者被告 律師面前寫著代理人。
⑽ 在法庭上打律師會怎麼樣
在法庭上打律師,輕則拘留、罰款,重則構成犯罪。
法律規定:
《民事訴訟法回》第答一百一十條訴訟參與人和其他人應當遵守法庭規則。
人民法院對違反法庭規則的人,可以予以訓誡,責令退出法庭或者予以罰款、拘留。
人民法院對哄鬧、沖擊法庭,侮辱、誹謗、威脅、毆打審判人員,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情節較輕的,予以罰款、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