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律師開庭

律師開庭

發布時間: 2022-01-12 11:17:25

1. 律師開庭時間會不會有沖突

會的。有時會產生這樣的情況,因為一個律師可能代理多個案子,並不回在同一個法院同一個法官手中答,甚至不在一個省內,而一般都是每個案子的主審法官根據自己的時間排開庭時間,所以律師兩個案子開庭時間沖突這種事情時有發生。
代理律師可以聯系法官協調其中一個案子延一下開庭時間,一般法官也會理解,會跟另一方當事人聯系,如果可以的話另定開庭時間。當然,也有一些案子,協調不成,如果實在協調不成的話,律師會徵得委託人的同意,由律所指派其他律師出庭。

2. 律師開庭前的准備工作

開庭前要做的十四件事情

第一、檢查所函、授權委託書是否已經交給法院,或者准備好,當庭遞交。

第二、再次審查本案的訴訟時效、舉證期限是否有問題。

第三、帶上己方的證據原件。不建議律師保管原件,以免丟失。讓當事人對照證據清單將原件整理好,開庭上將證據原件和當事人身份證原件帶上。

第四、己方事實和理由、訴訟請求是否與訴狀一致,有什麼變更或補充說明。

第五、有無補充證據,如有,份數要備足。

第六、證據的證明內容,除了證據清單上寫的,有無補充變更或說明。

第七、有無向法院提交的申請,比如調查申請、評估申請、鑒定申請等。如已經提交,開庭時留意法官對申請的處理。

第八、訴訟請求的法律依據,列明具體的法律條文列印出來帶上。

第九、歸納本案爭議的焦點,針對焦點來陳述和舉證。

第十、列出法官會提出的問題 即本案基本事實和爭議焦點,對證據不能反映的事實,要庭前向當事人核實清楚並做記錄。

第十一、搜集對己方有利的相關案例,列印出來,提供給法官。

第十二、寫答辯意見(被告),提交書面答辯狀或者當庭口頭答辯。

第十三、寫好質證意見 分析對方證據的三性和證明內容存在的問題:

1、審查雙方證據之間的矛盾與印證

2、尋找對方證據之間的矛盾

3、尋找對方證據和對方書面陳述、當庭陳述的矛盾

4、記得當庭審核對方的證據原件

5、從情理和邏輯上去找對方舉證和陳述的漏洞與矛盾

第十四、開庭時帶上卷宗、律師證、白紙和筆。

3. 律師費是每次開庭都要交嗎

律師收費可以一次性收取,也可以每次開庭收取。律師事務所應當公示律師服務收費管理辦法和收費標准等信息,接受社會監督。律師事務所接受委託,應當與委託人簽訂律師服務收費合同或者在委託代理合同中載明收費條款。
【法律依據】
《律師服務收費管理辦法》第九條實行市場調節的律師服務收費,由律師事務所與委託人協商確定。律師事務所與委託人協商律師服務收費應當考慮以下主要因素:(一)耗費的工作時間;(二)法律事務的難易程度;(三)委託人的承受能力;(四)律師可能承擔的風險和責任;(五)律師的社會信譽和工作水平等。

4. 律師知道什麼時候開庭嗎

您好 法院會通知律師及其當事人的 一般開庭三天前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二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公開審理的,應當公告當事人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九十七條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除依照行政訴訟法和本解釋外,可以參照民事訴訟的有關規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五十一條人民法院決定開庭審判後,應當進行下列工作:

(一)確定合議庭的組成人員;

(二)將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副本至遲在開庭十日以前送達被告人。對於被告人未委託辯護人的,告知被告人可以委託辯護人,或者在必要的時候指定承擔法律授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三)將開庭的時間、地點在開庭三日以前通知人民檢察院;

(四)傳喚當事人,通知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傳票和通知書至遲在開庭三日以前送達;

5. 我是原告沒有請律師,開庭後我應該怎麼做

根據主審法抄官主持庭審過程,開始法庭調查:原告宣讀起訴狀,被告答辯,原告舉證,被告質證,被告舉證,原告質證;進行法庭辯論:原、被告先後發表辯論意見;進行最後陳述;雙方是否同意調解:同意調解的,原、被告提出調解方案,達成協議的作出調解書;雙方或一方不同意調解、調解無效的,宣布休庭,擇日宣判。

6. 律師開庭流程

一、庭前准備

1、一般不建議當事人一起開庭(法官容易跳過律師,直接向當事人發問),如果當事人堅持參加開庭,注意:

(1)當事人、證人著裝:不建議穿過於鮮艷服裝,太具有攻擊性。服裝以端莊、整潔、朴實的衣物為宜,並建議謹慎佩戴珠寶和華麗飾品。

(2)進行庭前輔導:庭前向當事人、證人講解法庭程序。

(3)適當培訓。對法官可能問當事人、證人的問題進行歸納,輔導,確保當事人的陳述符合邏輯,避免因隨意變更陳述,給法官留下負面印象,避免當事人說錯話。

2、記錄書記員、審判員姓名,對方律師姓名,英美律師在法庭上互稱對方:my learned friend ,我們稱對方律師不太合適,記錄姓名方便庭審上予以恰當稱呼。尊重法官,尊重對方律師。

3、訴訟電子稿提供給法院,如有數字計算,列出數字計算詳細過程。

4、語言陳述及表達:(貫穿整個庭審)

(1)注意語速,說話慢字為先。

語言應該在口氣、措施、停頓、抑揚頓挫等方面得到修飾,使其富有感染力。生動有趣的語言進行傳達。

(2)人的認知第一印象很重要,取信法官。

①開庭陳述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1分鍾簡要陳述,學會講故事,給故事貼上標簽。故事比單純的法律更生動,人通過故事了解世界,印象更深刻。一開始就把故事使用生動有趣語言告訴法官(30秒左右),如借貸糾紛案件,什麼原因借錢,如何約定,因何原因爭執,討回公道。第二階段:其餘時間,打好地基。

埋頭讀稿會演變成各看各的,讀稿容易使用書面語,長難句,欠缺真誠且顯得不熟悉案情,准備不足。拿出一分鍾時間來陳述。很多人喜歡讀上訴狀,效果可能沒有那麼好,用1分鍾的時間,解讀給法官。

②不要一上來就是細節,貪多嚼不爛,突出故事核心點,精簡因果關系,淡化間接關系,協同關系。

③自然表達能讓人放下戒備心,接受信息更有效率。

(3)法庭是舞台,需要表演,律師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法庭的演員,演繹案件,需要藝術。

律師和演員是血親,律師在法庭上的角色扮演:我很誠實而且熟悉法律,法官應該相信我,我認為我的委託人的主張是正確的,法官應該相信我。律師展示出來的外在和內在:真誠、自信、可靠、高效。

專業是信任的基礎:沒有專業,就沒有相信,更談不上自信,只是迷信。

(4)開庭的目的是說服仲裁員/法官,不要過於對對方律師和當事人進行攻擊,不可取。

(5)發言時眼神注視法官,不要盯著案卷,表達自然。整個庭審要注意與法官眼神交流,而不是與對方律師交流,發言全過程要注意對法官察言觀色,注意法官是否點頭、瞪眼、不耐煩等,法官的這些行為屬於潛意識的,能真實反應其感情,可預估判決,也可便於調整發言。

(6)平行邏輯好於扇形邏輯,便於法官理解。法庭口頭表達不適合總分分,適合分分。

(7)短句勝於長句。不要有過多的復雜的長句,短句傳遞信息的效率上更高。

(8)學會法言法語,切記在法庭上過於追求名詞,忽略了表達的自然。在陳述未經核實的事實時,避免使用絕對性語言,例如,可以用「據我所知」來開頭,將對客觀事實的描述轉化為主觀想法。對能夠有證據確認的事實,不使用「我認為」這樣開頭,應斬釘截鐵陳述,加強法官的心證。

(9)對對方律師的陳述中要進行反擊的地方進行記錄,記錄反擊核心觀點。

7. 律師開庭的表現

恰恰相反!

律師不在於多大聲音,多麼會說,話太多法官會討厭。

律師要的是沉穩,話不多,但能簡明額,表明白,能抓住法條,同時能夠舉出相應的證據。

8. 一般開庭辯護需要多少律師費

收費的多少和地域有很大的關系,如發達城市和不發達的城市差別,還有大城市和小城市、小縣城的差別,而且刑事案件收費是分三個階段的,偵察-審查起訴-審判三個階段,律師收費時可以三個階段一起收也可以分段收,收費也考慮工作量和難易程度,還考慮律師的能力,是新執業的律師還是執業經歷較長有些名望的律師,以長春市為例:前兩個階段一般不低於3000元,審判階段一般不低於5000元。這些不包括律師辦案的差旅費和案卷的復印費。
律師收費是有具體標準的,與下列因素密切相關:
1、案件的具體情況 案件的具體情況,主要指案件的復雜程度,比如是單獨犯罪還是共同犯罪,是一罪還是數罪,涉及一起犯罪事實還是多起犯罪事實,等等。
案件的具體情況,直接決定著法律事務的難易程度和辦理案件所需的其他必要成本支出,是確定律師費的首要因素。
2、委託人的具體要求 不同的委託人,對律師的工作會有不同的要求,最典型的莫過於偵查階段的會見次數,有些委託人會要求律師在案情需要的會見次數外,增加不必要的會見次數,這會直接增加律師的工作量和其它成本支出,從而導致律師費增加。委託人的具體要求,是確定律師費的重要因素。
3、律師的具體情況:律師的社會信譽和工作水平差異,決定了其工作價值的差異,收費方面也有差異,律師的具體情況,是確定律師費的關鍵因素。
二、刑事案件如何請律師?
律師費的高低,是選擇律師的一個考量因素,但不應該是決定因素。如果根據價格選擇律師,甚至一味「挑便宜的」,最後會得不償失,畢竟案件結果關系您的財產、自由乃至生命。
步驟一:選擇一位您認為信得過的律師。
步驟二:與律師所在的律師事務所簽訂委託協議。
步驟三:按協議的約定向律師事務所支付辦案費用,填寫授權委託書。

9. 律師提前多久知道開庭


【法律分析】
法院開庭前,提前3天通知當事人。

1、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六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公開審理的,應當公告當事人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

2、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七條第三款規定:人民法院確定開庭日期後,應當將開庭的時間、地點通知人民檢察院,傳喚當事人,通知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傳票和通知書至遲在開庭三日以前送達。公開審判的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開庭時間和地點。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三十六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公開審理的,應當公告當事人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

第一百八十七條 第三款 人民法院確定開庭日期後,應當將開庭的時間、地點通知人民檢察院,傳喚當事人,通知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傳票和通知書至遲在開庭三日以前送達。公開審判的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開庭時間和地點。

10. 開庭委託律師可以網上開庭嗎

可以委託律師開庭的,至於是否能通過網上的形式,要和法官確定。

熱點內容
社民法西斯 發布:2025-04-23 02:04:21 瀏覽:944
雲浮法院陳 發布:2025-04-23 02:01:50 瀏覽:906
中國遺產稅法律法規 發布:2025-04-23 01:58:00 瀏覽:980
安徽徽都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4-23 01:53:43 瀏覽:106
社會與法別墅驚魂3 發布:2025-04-23 01:48:57 瀏覽:258
票管理條例 發布:2025-04-23 01:45:20 瀏覽:255
勞動合同法兼職工 發布:2025-04-23 01:42:11 瀏覽:338
民事訴訟法中級法院管轄 發布:2025-04-23 01:41:58 瀏覽:221
入室盜竊的司法解釋 發布:2025-04-23 01:29:53 瀏覽:439
法學院贈言 發布:2025-04-23 01:23:55 瀏覽: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