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敏律師
❶ 蘆芙葒的商洛作家蘆芙葒
他是中國小小說知名作家,引領商洛多位作者走向全國,不久前獲得了小小說金麻雀獎。
一
很早以前,看見蘆芙葒三個字,我總以為是一位古典的女人:似狐似妖帶著嫵媚,似蘭似菊透著香雅。然而,我卻在2011年的春天,看見了一位高大厚實的男人———我要采訪的中國小小說「金麻雀獎」獲得者。他真是蘆芙葒呢!這么婉約的名字後面怎麼會站著一個男人?他卻哈哈大笑。
在有著古風、古韻、古曲的一間茶舍,我開始了對蘆芙葒先生的訪問。他是鎮安人,在那山蒼蒼霧茫茫,綠水繞阡陌的大山裡,穿著母親做的布鞋,走過了他快樂的吃不飽飯的童年和茫然無措的少年時光。師范畢業後,他在家鄉當了多年的小學老師,1994年,商洛市文化局的領導慧眼識英才,將他調到文創室從事專業創作。
先生講話極為風趣,時而古,時而今,朗朗笑聲中不覺已上下五千年。尤其是談到有關小小說的話題,他就妙句連連,口語生花。因我對小小說不甚了解,就聽得格外仔細。先生言道,目前小小說的現狀,相對以前來說,環境寬泛了好多,尤其是在《小小說選刊》、《百花園》以及《微型小說選刊》等雜志的引領下,讀者群體不斷拓展,市場氛圍也逐漸濃厚。當然,這中間少不了中國小小說的領袖人物楊曉敏所做的努力。
小小說不僅進入了文學史,而且納入了魯迅文學獎。
中國的小小說,陝西是排在前面的,而陝西的小小說,卻在商洛。蘆芙葒、陳毓、陳敏、劉立勤、姚元忠等在全國都是叫得響的,還有餘顯斌、張智、吳瓊、樊立懷、吳相陽、吳忠民等一大批後起之秀正在崛起。說到這些,他會心地笑了笑,似乎是看到了商洛小小說的未來。
痴心不改,沉澱再沉澱,芙葒先生已在小小說領域里沉澱了近二十年,從最早的無意而為成就了《一隻鳥》,時至今日,他已發表了數百篇小小說,並先後出版了《一隻鳥》、《扳著指頭數到十》、《錯出的姻緣》三部小小說專集,2002年榮獲「中國當代小說風雲人物榜小小說星座獎」,2009年獲「中國小小說金牌作家」稱號。回想當初,他最早寫小小說只是一種嘗試,結果卻意外地收獲了驚喜,使他對小小說投入了無限的熱情。一天天,一年年,總是在深夜,有很多隻「鳥」兒從商洛飛向全國,直到今天,它變成一隻「金麻雀」飛了回來。
二
文人多苦累,這是不爭的事實。為了心裡那點拽不完扯不斷永遠看不到邊的追求,白天寫,晚上寫,眼睛紅了,鬍子長了,這都不要緊,最頭疼的是那些柴米油鹽的瑣碎事兒。一個男人要應付人情世故,要照顧老人、孩子,要讓妻子的臉上有笑容,那得費多大的心思。可芙葒先生卻淡然地說,心是自己的,只要是願意的,愛著的,怎麼苦,都是甜。
正如這些年,他堅持寫小小說,雖然放棄了好多其它的機會,可他的內心是踏實的,安穩的。真叫他停筆不寫的話,他的心將何以安放?對於有些人「小小說就是小故事」的說法,先生肅然正言,小小說也是小說,也有著人生的悲喜苦樂,生活的無奈寒涼,同樣它也滲透著作者無限的智慧,不能因為它的小,而忽略了它的存在,正所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要精而精,精到極致。文字精煉,結構精巧,至於主題嘛可以是無限大。生活有多豐富,小小說就有多精彩。當然小小說也有它的不足之處,因為篇幅有限,所以好多想表達的思想也就在無奈中捨去了。這恰恰就是小小說的魅力所在,小之精,大之極。
讀芙葒先生的作品,總有一種童話美。他像個純真的孩子在觀察世界,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融進了《長腳的雞蛋》、《飛向空中的盆子》、《離奇的遠行》、《羊》、《太陽·月亮》、《游戲》等童話般的作品———雞蛋不見了,母親懷疑寡婦的孩子偷走,最後卻在一條蛇的肚子里;小伍子將雷管放在木盆下面誘騙「我」去坐,試圖將「我」炸飛;飢腸轆轆的姐弟倆,把手中的一塊饃饃當成太陽和月亮;「我」尋找丟失的羊,卻意外發現一個山洞裡有好多又肥又壯的羊,但大人們去看時,卻什麼都沒有。這些看似魔幻、離奇的事兒,卻又是那麼的真實,如同我們身邊發生的事情。
先生擅長通過塑造個性人物來表現主題,小則是個體命運的速寫,大則是時代的側影,這是他的作品鮮明的藝術特色,有的寫得悲辛蒼涼,有的則似一幕輕喜劇。這類作品的人物都是小人物,比如工人、農民、辦事員,他們有的生活老老實實,有的賣弄小聰明,有的生活窘迫,有的富有卻奸詐多變,最為突出的要數《三叔》、《扳著指頭數到十》、《出氣》、《夏先生》等作品。小說里的三叔這個人物,他說到村長,總是這樣說「家旺……哼!」因為他是村裡前任村長,不服氣現在的村長家旺,他們倆在村裡爭鬥了幾十年,可村長的兒子開車墜落懸崖後,他看見村長的樣子「像一條死魚一樣連個小浪花也沒翻起」,就借錢給村長家買車繼續跑運輸,目的是希望村長重新振作,和他像以前那樣爭斗,要不人活著沒意思。這簡直就是一個活脫脫的爭強好勝的農民形象。
再看芙葒先生對語言的運用,有細膩綿軟的,有老辣酸烈的,讀來總讓人思而有思,嚼而有嚼,卻餘味不散。如《問候》里他寫一個在夢中發了財的農民「花錢跟扔樹葉似的」,他在《發財》中寫四川人說話,「總是把腔調拖得長長的,好像是春天小河裡的小蝌蚪,尾巴一摔一摔的」。
我不知道先生用了怎樣的心思,才能把書里的人物刻畫得如此逼真形象,但至少有一點我明白,那就是先生對生活的感知。他總站在一定的高度俯覽人生,看著生活里的男人和女人、大人和孩子在各種各樣的環境中愛著,恨著,爭斗著,撕裂,粉碎,融和,但他們依然熱愛生活,因為他們心中都有愛的火種。芙葒先生把他對於生活的愛,人世的情,一年一年、一筆一筆融進他的字里行間,可誰又知道當年那個兜里裝個筆、懷里揣個本的鎮安後生,翻山越嶺,鑽溝壑,爬刺林,走訪東山的老漢,西溝的蛤牛,這才有了他小說里這些活靈活現的人物。
三
辛卯年是芙葒先生的本命年。臨近天命之年的他,可謂喜事多多,佳音不斷。首先是成為陝西文學院簽約作家,接著是獲得金麻雀獎,還有剛剛公示的商洛文藝獎。面對這些殊榮,先生並沒有太多的的欣喜。他說有了就有,沒有了也不強求,何況有些東西是強求不來的,世間的萬物萬事,順其自然最好。一個作家做文要執著,做人要厚道,除了社會責任感,更重要的是品德、人格的修為。沉下來,靜下來,看待周圍的人和事,你會發現對人要寬,對己要嚴,那會是一個大境界。
先生的話使我想起了2005年那件特別轟動的作品侵權一事。在那一年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上,有一個小品《匯報詠嘆調》的創意和構思,是先生曾經的一個作品《匯報》,卻被浙江一個作家抄襲。當時好多朋友都替先生喊冤,曾經因西安寶馬案而轟動全國的著名律師毛家興主動要求代理這個官司,可案子剛開了個頭,他又主動提出放棄了這個官司。當時,好多人都不理解他,有人竟然猜測:是不是中央電視台和浙江電視台私下裡給了他好處封了他的嘴?他卻一笑了之。後來大家才知道,當他上網查到抄襲他作品的那個作者的資料時,發現那個作者竟然是個六十多歲的老頭兒,他不想把一個年過六旬的作家訴之公堂,何況還是一個有病之人。而就在他放棄那個官司的第二年,陝西的另一個作家的作品被人抄襲上了全國小品大賽,那位作家幾進北京,最終打贏了官司,獲得了5萬多元的經濟賠償。
生活好比一碗米,有人把它做成了米飯,有人添點東西,加點料,變成了粽子,還有人卻用更長的時間用它來釀酒。同樣一碗米,從米飯到酒,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價值。也許作家就是把米釀成酒的人,時間愈長,酒香愈濃。
我想,蘆芙葒先生肯定是個釀酒的高手,千年馥郁,萬年悠長。
❷ 童年,把手給我作文600字
童年是一杯香醇的咖啡,童年是五彩斑斕的相冊,童年是甘甜的麥芽糖。令人久久停在回味之中!
每個人都有童年,童年是無憂無慮的生活。我的童年雖然有些坎坷,但也擁有著童話般的童年。
小時候的我獃獃的,傻傻的。我現在想想都覺得好笑。但那卻是我童年中最寶貴的回憶。我已視他如生命一般。它已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小時候我上姨媽家去,經常和的姨媽的外孫一塊兒玩兒。我和他是同齡人,他經常帶我去買零食吃。他和我一樣都是瘦瘦的,跟我的力氣一般大。是平頭,瘦瘦的臉型上有兩顆寶石般的眼睛,櫻桃色的嘴唇,高高的鼻樑,都好像為他增添了幾分帥氣!
記得有一次,我們倆閑得無聊。便想出了一個「搶衣服二人戰 」。我有多餘的衣服,每次我都先佔便宜,「搶搶搶,不如我吧!」這下他可不願意了。搬來了救兵。我才不怕呢。我和他們一起搶,最後戰敗。那個救兵是個女胖子,不可能贏的。我不高興了,抽噎了一下,跑到了屋裡。屁股還沒坐熱呢,姨媽就讓我叫我去叫他去吃飯,怎麼開口啊 我沒好氣的對他說「叫你去吃飯。」突然,他猛地抬起了頭,笑了一下,笑得特燦爛。我也忍不住笑了一下。
自從他學會騎自行車後,就吵著要帶我,我沒相信他。他說服了我。我坐在後面,他回過頭來笑著說「 我說咋這么輕呢」! 「 笑什麼笑,我都說不行了,你還笑。」「別別別 ,再相信我一次。」「 好好好,就在相信你一次。要死一塊兒死,你該我陪葬。」結果他笑得更厲害了。它讓我換了一種坐的方式,結果成功了。我也很高興,不一會兒便到他家了。
雖然第一件事他送給我的是苦咖啡,但如果仔細品嘗也可以從中嘗出香醇的味道來。第二件事送給我的是忐忑不安,但可以看出他的執著。我也在為他的成功而高興,如同吃了蜜一般 。
這就是我的童年,我的童年就是如此的平凡,它沒有錦衣玉食,它沒有轎車樓房。但這就是是我的寶藏。當我有煩惱時它會告訴我解救的辦法。坎坷教回我堅強,改變,快樂教會我珍藏。我的寶藏是隱形的,它需要同真的要是把它打開。每個人都需要純真的心,希望你也時刻保持一顆童真的心。
❸ 我的好朋友作文300字
作文
我的好朋友
我的好朋友名叫楊曉敏。她有一頭長長的頭發,一雙明亮的眼睛、一雙靈活的腿,加上兩條辮子,更襯托出她的可愛、活潑和善良。
她是個「跳繩高手」。有一回,上體育課,在自由活動的時候,我們幾個女同學在玩跳繩。楊曉敏先來,只聽見「呼——」的一聲,她早已跳入繩子里了,「一、二、三、四…...」我們一起喊。她像一隻小白兔,快活地跳起來。兩條辮子一甩一甩的,就像兩只長耳朵。「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我們都喊累了,楊曉敏還在有節奏地跳。不一會兒,她輕輕一躍,就跳出了繩子。
她樂於助人。有一次,我沒帶錢,也就沒法坐車回家,站在車站直發愣。這時,楊曉敏走過來,用安慰的口吻對我說:「你怎麼啦?」我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訴了她。她毫不猶豫地把手伸進口袋,拿出一元,塞到我手裡,說:「拿去用吧!」我非常感激,說:「我一定還給你。」她只是笑了笑,就回家了。第二天,我把錢還給她,她卻只說了一句:「助人為快樂之本嘛。」錢也給回我了。
我覺得這才是我的好朋友,——一個善良、活潑的好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