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公司是不是同一個法律主體
A. 母公司與子公司在法律上的關系
大體有幾種關系。
一是控制關系。子公司雖然是獨立的法人,可以在自己的經營范圍內從事各種經營活動,但其自主性是有限的。母公司在子公司的股東會上起主導作用,子公司的經營方針和投資計劃實際上是母公司決定。
二是投資關系。母公司擁有子公司,除了極少數通過協議控制外,基本通過投資實現。母公司與子公司間的投資關系分為兩種情況。
A.子公司的資本全部由母公司投入,
B.母公司與其他公司共同投資於子公司,但母公司投資所佔比例使其可對子公司實際控制。
三是財務關系。子公司是獨立的法人,實行獨立核算,母、子公司在財務上是相互獨立的,但是母公司可以調劑資金的名義,通過正當或不正當手段從其子公司「抽血」。子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發展前景直接影響著母公司的收益.
四是管理關系。雖然子公司是獨立的法人,母公司與子公司名義上生產和經營等各方面各自享有自主的權利,但事實上存在管理與被管理關系。通常,母公司除了自身直接進行生產經營活動外,其主要職責還是對所屬子公司的領導和管理。
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的關系,特別是它們之間的控制關系,可被利用,比如操縱子公司轉移定價、避稅、對抗公共政策或逃避其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等等。
*.分公司不同於子公司
由於分公司與子公司的法律地位不同,其作為民事活動主體參加民事活動的法律意義也大相徑庭。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設立方式不同。
子公司一般由兩個以上股東發起設立,是獨立法人,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在其自身經營范圍內獨立開展各種業務活動;
分公司由設立公司在其住所地之外向當地工商部門依法設立,設立時不要求注冊資金,屬於總公司的分支機構,雖然也可以獨立開展業務活動,但應在公司授權范圍內進行。一般而言,這種授權以申請設立分公司的方式為表現。也就是說,在工商部門申請設立分公司,就視為公司授權分公司開展總公司經營范圍以內的活動。
2、工商登記方式和名稱不同。
子公司在工商部門領取《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名稱最後都是xxx有限責任公司
分公司則領取《營業執照》。名稱最後都是xxx有限公司xxx分公司。
3、訴訟中的法律效果不同。
子公司由於是獨立法人,只能就其自身資產追究民事責任,除出資人(即子公司的各股東)出資不實或出資後抽逃資金的情況之外,不能清償的部分也不能向出資人追償;
分公司不是獨立法人,業務開展過程中出現不能履行債務的情形時,債權人可以要求總公司承擔清償義務。在訴訟中,可以直接把總公司列為共同被告要求承擔責任。
4、承擔債務的方式不同。
子公司股東僅以出資額為限對公司債務承擔有限責任,
分公司則先以自有資產承擔,不足部分由總公司承擔連帶責任。
推薦的話就要看是什麼關系了。
B. 請問按照最新的會計准則,合夥企業和母子公司為什麼不是一個法律主體
合夥企業與母子公司都是分別設立的企業,屬於分別獨立的企業主體,必然分別設立會計核算賬目,根本就不是一個法律主體。
C. 子公司是不是會計主體是不是法律主體
子公司既是法律主體,也是會計主體。
D. 合夥公司和母子集團為什麼不屬於法律主體
母子公司都可以稱為不同的法律主體。為了全面反映企業集團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就有必要將企業集團作為一個會計主體。 法律主體一定是會計主體,會計主體不一定是法律主體
E. 一個母公司有十個子公司均屬於不同的法律主體,,至少有十一個會計,,,這是為什麼
每一個法律主體都對應著一個會計主體,每個會計主體都必須有一個會計,但好像可以兼職吧,類似會計師事務所那樣的地方不都是一個會計管好幾個公司的賬目嗎?
每個會計主體不一定是單獨的法律主體,但法律主體必定是會計主體
F. 母子集團既是一個會計主體又是一個法律主體嗎
母子公司在法律上是兩個獨立的法人,是兩個獨立的法律主體的。
G. 個人獨資企業是法律主體嗎母公司和子公司是法律主體嗎他們都是會計主體是吧
當然是。個人獨資企業也是企業類型的一種;子公司如果是非獨立核算的,那麼子公司就不是單獨的法律主體。子公司如果設置帳簿,就可以稱為單獨的會計主體。子公司如果是獨立核算的,那麼子公司就是單獨的法律主體。子公司如果不設置帳簿,就不可以稱為單獨的會計主體。一般來說二者不能同時成立。如果母子公司都單獨成為法律主體,那麼子公司就應該是獨立核算的,而獨立核算的子公司就必須單獨設置賬簿,那麼就是單獨的會計主體了。
H. 母子公司為什麼不是法律主體
無語了,我看都看懂回抄答了,樓主怎麼還不明白呢。急死我了,趕快登陸來回答這個兩年前的問題。
母公司——是老子,子公司——是翅膀硬了獨立門戶的小子,「分公司」是——還在老子(母公司)翅膀底下孵化中的「小兔崽子」
1、首先,有法人才承認有法律主體。母公司、子公司都有法人,分公司沒有法人,故母、子公司都有法律主體,分公司沒有法律主體。
2、其次,法律主體即能獨立享受權利和承擔義務。即然有「獨立」二字,便是各自管各自的意思。
2(1)母公司出了法律上的事兒,子公司沒有權利和義務干涉,所以根本不可能子公司是母公司的法律主體。「小子負不了老子的法律之責。」
2(2)子公司出了法律上的事兒,母公司同樣沒有權利和義務干涉,所以也不可能母公司是子宮司的法律主體,母公司只為它自己的法律事宜負責。「小子出了事兒,老子不管你,老子只管老子自己。」
3(3)分公司沒有資格有法人,即沒有法律主體,因為分公司還是在還在老子(母公司)翅膀底下孵化中的「小兔崽子」,還得老子(母公司)護著。
I. 為什麼子公司既然是會計主體,又是法律主體
凡法律主體必復為會計主體,子制公司是獨立的法律主體,所以既是會計主體,又是法律主體。
讓你疑惑或者混淆的肯定是分公司。分公司可以是會計主體,但不是法律主體。
區分的辦法可以聯繫到人,母公司、子公司就相當於母子之間的關系,總公司、分公司就相當於人和他的四肢的關系。孩子年滿18周歲就是獨立的承擔法律責任,出什麼事是由他自行承擔的;而你的四肢的行為所造成的法律後果一直都是由你來承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