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偵查階段法律服務
A. 刑事案件偵查階段律師的職責和收費標準是怎樣
刑事訴訟在我國,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與下,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解決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活動。
刑事訴訟可分為如下幾個階段:
一、立案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法院都可以對刑事案件給以立案。立案的材料來源包括:1. 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直接發現的犯罪事實或者獲得的犯罪線索;2. 報案;3. (0單位或個人)舉報;4. 控告;5. 犯罪人自首、自訴人自訴。
二、偵查
「偵查」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在辦理案件過程中,依照法律進行的專門調查工作和有關的強制性措施。這里值得注意以下,犯罪嫌疑人自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有權委託辯護人;在偵查期間,只能委託律師作為辯護人。微信關注國暉律師事務所,掌握更多法律資訊! 三、起訴
我國刑事訴訟實行以公訴為主,自訴為輔的犯罪追訴機制。公安機關偵查的案件,在偵查完畢後,會移送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在法院審判前,通常都需經過檢察院審查。
《刑事訴訟法》第172條的規定,人民檢察院認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作出起訴決定,按照審判管轄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並將案卷材料、證據移送人民法院。
四、審判
對移送公訴的案件,法院應當按照審判程序進行審判,並作出相應的裁判。我國刑事訴訟實行二審終審。
五、審判監督程序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對於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發現在認定事實或者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的,予以提出並由人民法院對該案重新審判。
B. 在刑事偵查階段律師的職責是什麼
(三)代理申訴和控告權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在偵查階段,律師根據犯罪嫌疑人的聘請享有代為申訴的權利,如律師發現在偵查訊問過程中,偵查人員有非法羈押、刑訊逼供、暴力取證等侵犯犯罪嫌疑人人身權利、訴訟權利及其他合法權益的,或者有濫用職權、非法搜查犯罪嫌疑人人身、住所、非法扣押等違反法律法規行為的,有代理犯罪嫌疑人提出控告的權利。 (四)申請取保候審權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51條至第60條的規定,如果在押的犯罪嫌疑人符合取保候審條件的,其本人、其法定代理人以及近親屬可以聘請律師為犯罪嫌疑人申請取保候審。律師認為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符合取保候審條件的,可以直接代為申請,也可以協助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直接辦理。
C. 律師在刑事案件偵查階段為什麼只能提供法律幫助
呵呵,這個問題問的很尖銳,這恐怕也是法律制定者當初措辭時的一種技巧吧。
嚴格的來講,刑事偵查階段很多證據都在搜集階段,還沒有固定住,這時如果律師參與調查,可能讓公安機關陷入被動局面,如串供或幫助毀滅證據。因此法律規定只能提供一些咨詢或代為申請取保候審。至於案卷中的材料是不會讓律師去接觸的。畢竟律師在人們眼裡是為犯罪嫌疑人服務的,不敢保證每個律師都按規矩來辦事,所以措辭和權力上加以限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因為律師屬於社會工作者,雖然隸屬律師協會和司法局管理,但相對來講沒有太多的約束。
D. 偵查階段律師介入刑事訴訟程序應注意哪些問題
偵查階段律師介入刑事訴訟程序應注意的問題:
一、對有關律師在訴訟中享有的權利的法律規定要熟知。
律師在個別偵查人員的非難面前無言以對,其原因不是因為他為「尊重」司法人員而不願抗辯,而是由於他對法律生疏難以應對。可見要熟練運用法律就必須先熟悉法律。隨著刑訴法的實施,國家有關部門相繼出台了相關司法解釋和規定。作為律師,在偵查階段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服務,應掌握的司法文件主要有:國家六部委制定的《關於刑事訴訟
法實施過程中若干問題的規定》、最高人民檢察院制定的《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公安部制定的《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和司法部制定的《律師辦理刑事案件規范》。在上述司法文件中,有以下兩方面規定應當了解:
第一、律師接受犯罪嫌疑人本人或者其親屬的委託後,可以行使四項訴訟權利。
1、向偵查機關辦案人員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
2、提出「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申請」,根據偵查機關的安排(辦案機關應在48小時內,五種重大復雜案件在5日內決定),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時,有權了解有關案件情況,這項權利是刑訴法第九十六條第二款和《律師辦理刑事案件規范》第二十八條明確規定的。除此之外,律師還可以了解犯罪嫌疑人被採取強制措施、行使訴訟權利等情況;
3、徵求犯罪嫌疑人的意見,決定是否代其向有關機關提出申訴意見和控告材料;
4、為符合條件的犯罪嫌疑人向偵查機關申請取保候審,或者在犯罪嫌疑人被採取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時,向偵查機關要求解除強制措施,有關機關應在七日內答復。
第二、偵查階段犯罪嫌疑人享有八項訴訟權利也應熟記,因為律師應當向犯罪嫌疑人告知這些權利並作出解釋。這八項訴訟權利是:
1、有權聘請一至二名律師;
2、有權拒絕回答與本案無關的問題;
3、有權核對訊問筆錄。對有遺漏或者差錯的記載提出補充或者改正;
4、有權請求自行書寫供述,偵查人員應當准許;
5、有權進行無罪辯解,或者向有關機關提出申訴意見;
6、有權向律師反映案件情況;
7、有權對偵查機關的違法行為進行控告;
8、有權在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時,向偵查機關要求解除強制措施,以上權利規定在刑訴法第七十五條、第九十三條、第九十五條和第九十六條。
二、對應享有的訴訟權利要積極行使。
律師行使權利在很多時候會遇到一些障礙,必須付出更多努力。在業務實踐中,我始終堅持耐心說服、積極申辯、有理有節的原則,積極而全面地行使律師的訴訟權利。
其一,對不予配合的個別偵查人員,我採取曉之以法,耐心說服的方法。面對「再談案情就終止你的會見」的警示,我一邊拿出事先准備好的「刑事訴訟(偵查階段)受委託律師的訴訟權利」法條,一邊向偵查人員說明「如果不介入案情,律師就無法幫助嫌疑人申訴,無法提供法律服務,允許律師了解案情,是法律和司法解釋明確規定的」。於是我終於順利會見了犯罪嫌疑人。
其二,如遇個別對律師抱有偏見的偵查人員不依法辦事時,我採取積極申辯、據理力爭的辦法。比如遇以「案情復雜」而拒絕安排會見的情況,或有的偵查人員認為「犯罪嫌疑人在兩個律師所請律師的情況需請示後再答復」,每遇這類情況,我會及時向該辦案機關分管領導提出書面意見,力陳剝奪犯罪嫌疑人訴訟權利的危害和律師配合偵查、維護犯罪嫌疑人權利的意義。一次沒有迴音,我就再申請,直至得到許可為止。
此外,律師既要敢於行使訴訟權利,還要善於行使訴訟權利,要做到有理有節。
三,行使訴訟權利要嚴守法度。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刑事業務風險大,稍有不慎就會墜入陷阱,在偵查階段介入的律師更要百倍警惕。長期的業務實踐使我認識到,偵查階段為犯罪嫌疑人服務的律師在行使訴訟權利時,要謹記「守法」二字,惟此才能消除風險。具體表現在:
一不能超越權利范圍。有些律師「積極」介入偵查,與偵查機關同時開展調查,甚至同時搜集證據,錯誤地認為要與偵查人員搶時間。殊不知律師此時不是「辯護人」,偵查階段的訴訟權利與「辯護權」有區別,這種干擾司法偵查活動的調查取證行為是法律不允許的。
二不能違反會見紀律。有些律師為了體現「服務周到」,違反監所管理規定和會見紀律,在犯罪嫌疑人和其親屬之間互通案件信息,或者傳送違規物品,或者誘導犯罪嫌疑人作虛假陳述,這是嚴重違法甚至犯罪的行為,必須禁止。
三不能泄露秘密。對辦案過程中了解到的國家機密、案件秘密、當事人隱私,律師要自覺保守,不能以任何方式、任何理由向任何人泄露出去。
E. 刑事案在公安偵查階段,律師能做些什麼
理論上偵查階段,是指偵查機關立案偵查開始至案件偵查完畢移送到檢察院審查起訴止。犯罪嫌疑人在偵查階段往往被羈押在看守所,除了律師和辦案人員以外,包括家屬在內其他人員均不得會見。刑事辯護律師在偵查階段介入案情為犯罪嫌疑人提供幫助,能為犯罪嫌疑人提供如下幫助:1、律師可以會見犯罪嫌疑人,通報家屬的關切,緩解犯罪嫌疑人的焦灼情緒,給與心理安慰。有很多人被限制人身自由之初,生活環境、社會地位、心理壓力遽然改變,很多人無法忍受,窮困之下,發生一些不該發生的事。2、律師會見犯罪嫌人,可以為犯罪嫌疑人講解其所涉嫌的罪名及相關法律知識。讓犯罪嫌疑人對所面臨的困境有個清醒的認識,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3、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可以從犯罪嫌疑人處了解到其無罪或者罪輕的犯罪線索,幫助做一些固定有力證據的工作,為以後的成功辯護做准備。證據隨時都有滅失的危險,一時的不慎,將可能導致有利的證據的永遠也無法取到。 4、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刑訊逼供的發生。盡管,我國的法制環境在日漸向好,但是刑訊逼供的現象還時有發生,甚至發生屈打成招、屈打致殘致死的慘劇。如果發生刑訊逼供的事,有律師介入可以代理犯罪嫌疑人提起申訴、控告,從而有效地減少了這種情況的發生。 5、律師通過會見犯罪嫌疑人,可以幫助犯罪嫌疑人正確地認識自己的行為,便於爭取立功的機會,從而減輕處罰。6、律師在偵查階段可以根據案情幫助犯罪嫌疑人申請取保候審,從而很好的化解危機; 7、隨著刑事訴訟法的修改,律師還將增加詢問在場工作,以更好的保護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現實中,律師在開展上述工作中,還是有難度的。人為因素居多。。。。
F. 被刑事拘留期間能請律師嗎,律師在偵查階段能做些什麼
被刑事拘留期間能請律師,辯護律師在偵查期間可以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幫助;代理申訴、控告;申請變更強制措施;向偵查機關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關情況,提出意見。
犯罪嫌疑人自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有權委託辯護人;在偵查期間,只能委託律師作為辯護人。被告人有權隨時委託辯護人。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犯罪嫌疑人自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有權委託辯護人;在偵查期間,只能委託律師作為辯護人。被告人有權隨時委託辯護人。
偵查機關在第一次訊問犯罪嫌疑人或者對犯罪嫌疑人採取強制措施的時候,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託辯護人。人民檢察院自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託辯護人。
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被告人有權委託辯護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間要求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及時轉達其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也可以由其監護人、近親屬代為委託辯護人。
辯護人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託後,應當及時告知辦理案件的機關。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八條,辯護律師在偵查期間可以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幫助;代理申訴、控告;申請變更強制措施;向偵查機關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關情況,提出意見。
(6)刑事偵查階段法律服務擴展閱讀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三十七條,辯護人的責任是根據事實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罪輕或者減輕、免除其刑事責任的材料和意見,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訴訟權利和其他合法權益。
第三十九條,辯護律師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和通信。其他辯護人經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許可,也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和通信。辯護律師持律師執業證書、律師事務所證明和委託書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看守所應當及時安排會見,至遲不得超過四十八小時。
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案件,在偵查期間辯護律師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應當經偵查機關許可。上述案件,偵查機關應當事先通知看守所。
辯護律師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了解案件有關情況,提供法律咨詢等;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可以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實有關證據。辯護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被監聽。辯護律師同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通信,適用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的規定。
第四十條,辯護律師自人民檢察院對案件審查起訴之日起,可以查閱、摘抄、復制本案的案卷材料。其他辯護人經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許可,也可以查閱、摘抄、復制上述材料。
第四十一條,辯護人認為在偵查、審查起訴期間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收集的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或者罪輕的證據材料未提交的,有權申請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調取。
第四十二條,辯護人收集的有關犯罪嫌疑人不在犯罪現場、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屬於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的證據,應當及時告知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
第四十三條,辯護律師經證人或者其他有關單位和個人同意,可以向他們收集與本案有關的材料,也可以申請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調取證據,或者申請人民法院通知證人出庭作證。
辯護律師經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許可,並且經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被害人提供的證人同意,可以向他們收集與本案有關的材料。
G. 刑事案件偵查階段律師是否需要和公安對接
需要。
偵查階段律師能做的工作有,會見犯罪嫌疑人,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詢,代理其控告和申訴,同時,可以向公安機關了解案情,提出自己的辯護意見,視案情向公安機關提出取保候審的申請。在公安機關向檢察機關提請逮捕犯罪嫌疑人時,可以向檢察機關提出不予逮捕的辯護意見。
可以說,在偵查階段,由於還沒有案卷,要了解案情,和公安機關的溝通很重要,並且取保候審這項重要工作,不和公安對接是不可能的。
H. 律師在偵查階段參與刑事訴訟的相關規定…
刑事訴訟法關於律師權利義務的相關條款 |
第三十四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第三十六條 辯護律師在偵查期間可以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幫助;代理申訴、控告;申請變更強制措施;向偵查機關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關情況,提出意見。
第三十七條 辯護律師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和通信。其他辯護人經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許可,也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和通信。
辯護律師持律師執業證書、律師事務所證明和委託書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看守所應當及時安排會見,至遲不得超過四十八小時。
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特別重大賄賂(規則四十五條:涉嫌賄賂犯罪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犯罪情節惡劣的; 有重大社會影響的;涉及國家重大利益的)犯罪案件,在偵查期間辯護律師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應當經偵查機關許可。上述案件,偵查機關應當事先通知看守所。
辯護律師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了解案件有關情況,提供法律咨詢等;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可以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實有關證據。辯護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時不被監聽。
辯護律師同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通信,適用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的規定。
第三十八條 辯護律師自人民檢察院對案件審查起訴之日起,可以查閱、摘抄、復制本案的案卷材料。其他辯護人經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許可,也可以查閱、摘抄、復制上述材料。
第三十九條 辯護人認為在偵查、審查起訴期間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收集的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或者罪輕的證據材料未提交的,有權申請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調取。
第四十條 辯護人收集的有關犯罪嫌疑人不在犯罪現場、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屬於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的證據,應當及時告知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
第四十一條 辯護律師經證人或者其他有關單位和個人同意,可以向他們收集與本案有關的材料,也可以申請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調取證據,或者申請人民法院通知證人出庭作證。
辯護律師經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許可,並且經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被害人提供的證人同意,可以向他們收集與本案有關的材料。
第四十二條辯護人或者其他任何人,不得幫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隱匿、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不得威脅、引誘證人作偽證以及進行其他干擾司法機關訴訟活動的行為。
違反前款規定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辯護人涉嫌犯罪的,應當由辦理辯護人所承辦案件的偵查機關以外的偵查機關辦理。辯護人是律師的,應當及時通知其所在的律師事務所或者所屬的律師協會。
第四十六條 辯護律師對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委託人的有關情況和信息,有權予以保密。但是,辯護律師在執業活動中知悉委託人或者其他人,准備或者正在實施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嚴重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犯罪的,應當及時告知司法機關。
第四十七條 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認為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員阻礙其依法行使訴訟權利的,有權向同級或者上一級人民檢察院申訴或者控告。人民檢察院對申訴或者控告應當及時進行審查,情況屬實的,通知有關機關予以糾正。
第八十六條第二款 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逮捕,可以詢問證人等訴訟參與人,聽取辯護律師的意見;辯護律師提出要求的,應當聽取辯護律師的意見。
第一百五十九條在案件偵查終結前,辯護律師提出要求的,偵查機關應當聽取辯護律師的意見,並記錄在案。辯護律師提出書面意見的,應當附卷。
第一百六十條公安機關偵查終結的案件,應當做到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並且寫出起訴意見書,連同案卷材料、證據一並移送同級人民檢察院審查決定;同時將案件移送情況告知犯罪嫌疑人及其辯護律師。
第二百四十條最高人民法院復核死刑案件,應當訊問被告人,辯護律師提出要求的,應當聽取辯護律師的意見。
第二百六十七條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第二百六十九條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嚴格限制適用逮捕措施。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逮捕和人民法院決定逮捕,應當訊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聽取辯護律師的意見。
第二百八十六條人民法院受理強制醫療的申請後,應當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
人民法院審理強制醫療案件,應當通知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