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控股公司控制權法律問題研究

控股公司控制權法律問題研究

發布時間: 2022-01-15 08:25:47

① 控股股東如何奪回公司控制權及變更法定代表人

我先說一下給你的建議,1.有限責任公司不存在股份,你所謂的股份是股權。只有變成股份有限公司,股權才是股份。2.盡可能召開公司股東會 3.除了你那55%的股權你還能爭取到多少股權的支持?如果你能掌握到67%的股權,那麼你就可以做出任何你想做的決定,公司67%的股權也就是公司2/3股權意味你具有公司的絕對控制權,而不是55%所謂的相對控制權。4。你盡可能的拿到絕對控制權,他參不參加會議隨他去,然後你在股東會上就可以罷免他,拿回印章,如果不聽,公司可以重新刻一個新的章去相關部門備案,寫公司章程修正案,廢除他的董事長、法定代表人,然後去相關部門備案,就齊活了,當然股東大會通過後他不交出了也可以去法院告他。但是別忘了罷免他的同時選一個你信得過的人,或者你自己。(另外你公司公司章程中有沒有註明重大決定是要通過多少股權比例?如果沒有,公司法規定公司重大決定要通過2/3表決權的,也就是所謂的絕對控制權)

那你公司章程如果沒有規定2/3的表決權,那規定了多少?如果沒有規定,那就按照公司法規定的2/3的表決權。

在你公司出現這種情況,是很難辦的一種情況,你公司的問題不是只解決誰是董事長,誰是法定代表人,這是層面的東西,最重要的是公司的經營和發展,如果說你就是想把董事長還掉,法定代表人換掉,當你要在公司做出重大決定的時候他依然會牽制你,你就沒辦法增資或者股改或者結構調整,經營變更。。。。
你要奪回公司的控制權就必須拿到67%的股權,你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回去看公司章程,看他是選舉的還是連續連任的,任期多長等等,就等他任期到期後再選舉,那時你就可以搶回來了

② 「所有權與控制權分離」和「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有什麼異同

公司控制權的組織結構與歷史演變

(一)西方經濟學關於公司控制權的若干經典表述

公司控制權承載了極其豐富的制度規范內容和利益相關關系的安排和調整,它表達公司決策的形成過程及效力確定。給公司控制權賦予准確的定義是困難的,原因是它自身存在著復雜的結構和演變歷程,以及它在不同的公司法律制度條件下表現出的多樣性。西方國家的經濟學家們耗費數十年的精力研究這一命題,得到迥然有別的結論,構建了不同的理論體系,同時使得公司控制權的概念更加模糊,難以界定和度量。經濟學家研究公司控制權時,往往把它與特定的企業組織結構、企業的目的、交易成本的節約、市場結構、所有權 [4]與控制權分離等因素聯系起來,從其中的某一視角探討控制權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運作程序和存在價值。

1. 1937年,R.科斯發表了《企業的性質》一文,奠定了現代企業理論的基礎。科斯認為,企業的標志是對價格機制的替代,企業的出現體現了交易費用節約的關切,因為企業方式的交易費用低於市場方式的交易費用。科斯之後,企業理論的研究進一步深入,阿爾欽和德姆塞茨發表《生產、信息費用和經濟組織》(1972年),主張企業的核心是團隊生產(team proction),團隊生產的有效性和監督是企業形成的起源和企業的本質,也是古典企業的突出特徵。威廉姆森於1985年發表了《資本主義的經濟制度》,提出特定類型的交易要由特定的治理結構組織和管理,企業和市場是兩種可以相互替代的治理結構。

2. 1932年,美國法學家伯利和經濟學家米恩斯聯合出版了著名的著作《現代公司與私有財產》。他們首次提出「所有權與控制權相分離」的論點,並且加以證明。他們認為,與所有權相分離的控制權並不是一個眾所周知的概念,它是公司制度的特殊產物。他們界定的公司控制權的定義為選擇董事會成員和多數成員的權利。如此,控制權仍然包容在所有權之中。但是,利益相關者理論家們從實用主義角度觀察後認為,有時控制權又不是通過影響公司董事會成員體現,而是通過契約約束公司的經營者表達,如銀行對債務人公司的指手畫腳行為,足以說明銀行實際上具有控制權。根據伯利和米恩斯的觀點,理論上公司控制權由股東所有權派生產生,但實踐中伴隨著公司制度的發展而變化,尤其是在股份公司狀態下,「無數個人的財產被集中起來,形成巨大的財富集合體。並且,通過這種機制,(投資者放棄的)對集中財富的控制權也被集中起來,授予統一的指揮者手中……那些投資於一個現代公司的財產所有者正是將其財富的控制權交給公司的人,由此而轉換成了一個獨立的所有者,其地位可能變成資本的固定回報的接受者 [5]」。在公司控制權組織結構的形成方面,伯利和米恩斯的研究結論認為,古典的公司形態中,股東既是公司的所有者,也是公司財產的所有者;現代公司中,股東喪失了對公司財產的法律上的權利(legal title),公司資產在法律上的地位是公司所有權的對象。然而,從股東全體來看,公司財產和全部利潤的最終歸屬仍屬於股東,他們集中擁有公司,公司為他們的利益而存在和運作。
從上面的論述就可以看出前者的區別。後者的區別就很容易了,在此不多做解釋。

③ 企業控制權的理論

理論:
1932年伯利和米恩斯指出,隨著現代股份公司股權分散、公司所有權和控制權相分離的現狀的出現,使公司的控制權事實上落到公司經營者手中,出現了所謂的「經理革命」。由此公司控制權問題開始引起理論界的重視。

伯利和米恩斯認為,控制權是通過行使法定權力或施加影響,對大部分董事有實際的選擇權;德姆塞茨認為,企業控制權「是一組排他性使用和處置企業稀缺資源(包括財務資源和人力資源)的權利束」。我國學者周其仁認為,企業控制權就是排他性利用企業資產,特別是利用企業資產從事投資和市場營運的決策權。而阿爾欽和德姆塞茨則羅列了監控者(即剩餘索取者或所有者)的剩餘權力:他可以獨立於其他所有者的合同,而與他們進行合同再談判。

自從格羅斯曼、奧利弗·哈特和約翰·莫爾等人提出不完全合同理論後(以下簡稱為GHM理論),對企業控制權研究的重心開始轉向剩餘控制權。格羅斯曼和哈特最早明確提出剩餘控制權的概念,並用剩餘控制權來定義企業所有權即產權。哈特認為「剩餘控制權是資產所有者可以按任何不與先前合同、習慣或法律相違背的方式決定資產所有者的權利」。我國學者楊瑞龍、周業安等將剩餘控制權理解為企業的重要決策權。
應答時間:2021-05-18,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④ 《公司控制權用小股權控制公司的九種模式》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公司控制權》(盧慶華)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提取碼:p50u

書名:公司控制權

作者:盧慶華

豆瓣評分:8.0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9-5

內容簡介:

歷時兩年多的萬科之爭引發全國關注。萬科作為中國公司治理的典範和楷模,在公司控制權上仍遭遇這么大的挑戰,而馬雲卻能用1.2%的股權控制螞蟻金服。

有人說持股67%有絕對控制權,但通過本書的約50個案例可以看出,有人持股90%無控制權,也有人持股1%就能控制公司,股權不是掌握公司控制權的唯一手段……

盧慶華編著

作者簡介:

盧慶華

資深股權律師,有超過20年的從業經驗,為企業提供股權設計、股權激勵和股權投融資方面的服務,善於用「管理+法律」思維解決股權問題。

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

本書的第2版已經上線,增加了20多個案例等的內容。新書名為《公司控制權:用小股權控制公司的九種模式 (第2版)》,此書現已在當當、京東、天貓等各大平台有售。

⑤ 如何界定實質控制權

實質控制權的確定不僅涉及到長期股權投資後續計量是採用成本法還是採用權益法,而且關繫到合並財務報表合並范圍的確定。由於《企業會計准則》對是否具有「控制」只做出了原則性的規定,因而控制權標准賦予了企業會計人員較大的職業判斷空間,在實務處理中,一些企業尤其是一些股權關系較為復雜的大型集團公司的會計人員反映實質控制權較難界定和掌握。

熱點內容
立水橋律師 發布:2025-02-11 15:58:04 瀏覽:364
就業證明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11 15:45:57 瀏覽:126
法學概論下載 發布:2025-02-11 15:32:58 瀏覽:435
大連市勞動法產假規定 發布:2025-02-11 15:29:11 瀏覽:605
廣西社區矯正條例 發布:2025-02-11 14:58:38 瀏覽:250
農民工維權法律知識講座信息 發布:2025-02-11 14:52:20 瀏覽:498
行政法適用從舊兼從輕 發布:2025-02-11 14:09:13 瀏覽:648
入選區黨委法律顧問 發布:2025-02-11 13:50:16 瀏覽:453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尋親路 發布:2025-02-11 13:34:31 瀏覽:770
刑法的私塾pdf 發布:2025-02-11 13:12:04 瀏覽: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