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律服務者
基層法律服務是自80年代初中期逐步形成發展起來的一種適合國情、充滿活力的新型法律服務工作。它主要通過在鄉鎮(街道)建立法律服務所,利用貼近基層、便利群眾、服務便捷、收費低廉等優勢,面向基層社會提供法律服務,與律師、公證工作形成互補、協作的「大服務」格局,既彌補了基層法律服務的空白,又是建立有中國特色法律服務制度的有益探索。目前這項工作發展很快,機構日益普及,隊伍素質和服務水平逐步提高,充分發揮了「為一方服務,促一方繁榮,保一方平安」的積極作用。 2000年,司法行政機關根據司法部《基層法律服務所管理辦法》的規定和有關實施意見,廣泛開展了基層法律服務所的調整整頓工作,對現有司法行政機關批准設立的各種形式的基層法律服務所進行了一次全面的清理檢查,並在調整整頓的基礎上按新的管理體制重新辦理設立登記。在開展機構調整整頓工作同時與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清理整頓經濟鑒證類社會中介機構的部署緊密結合起來,積極穩妥地開展了基層法律服務所脫鉤改制工作,推動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自身改革的進一步深化。 2000年,司法行政機關繼續採取多種措施,發展基層法律服務隊伍,提高人員整體素質,優化人員結構。根據《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關於建立規范的執業資格認定和執業准入控制制度要求,12月24日,司法部組織了首次全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資格統一考試。首次全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資格考試的成功舉行,對基層法律服務工作的發展產生積極的、深遠的影響。到2000年底,全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總數達到121904人,較1999年底增加2182人,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達到57561人,占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總數的47%。基層法律服務業務的指導思想是通過開展各項業務,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法規的正確實施,保障和促進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和經濟建設。基層法律服務所主要有以下業務:(一)擔任本轄區內鄉鎮人民政府及其各行政管理部門、村(居)民委員會、企事業單位、農村承包經營戶、個體工商戶、個人合夥組織以及公民的法律顧問;(二)代理參加民事、經濟、行政訴訟活動;(三)代理非訴訟法律事務;(四)主持調解糾紛;(五)解答法律咨詢;(六)代寫法律文書;(七)協辦公證,辦理見證;(八)協助司法所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和其它有關法律事務。
律師 是指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接受委託或者指定,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
❷ 法律工作者和律師的區別
我國《律師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律師,是指依法取得律師職業證書,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根據行政規章《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第二條規定:基層法律工作者是在基層法律服務所中執業,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的人員。二者有以下區別:1.二者產生和存在的法律基礎不同。律師的產生和其執業的基礎,是根據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的規定.法律工作者的產生和其執業的基礎,是根據行政規章《關於鄉鎮法律法務所的暫行規定》(現為《基層法律服務所管理辦法》和《基層法律工作者管理辦法》)的規定。也就是說,法律服務所和法律工作者的設定是沒有法律基礎的。2.二者執業的准人不同。要想做律師,必須先參加全國律師資格考試,取得律師職業資格。從2002年起,要想做律師,必須先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而做基層法律工作者,就沒有這樣的准入程序,只要你想做並得到司法行政部門的同意就行。3.二者執業的法律水平或者說是法律知識的含量不同。做律師,首先得是法律本科畢業,才有報名參加考試的資格。參加考試,不是一般人就可以成就理想、如願以償的。就以2002年的考試為例,全國報名參加考試的人有38萬之多,但因此而獲得資格的人只是報考人數的百分之六點多有資格做律師的人,其知識含量的程度有多少,我這里不說,你也會猜想了。而做法律工作者,只要具備高中文化就可以了。4.二者服務的范圍不同。律師的服務范圍十分廣泛,凡是社會生活中用得上律師的事務,律師都可以發揮作用。而法律工作者的服務范圍僅限於從事簡單的民事類代理事務,他們不具備從事刑事類代理和辯護業務。5.二者執業的地域不同。在全國范圍類,律師執業不受地域限制,在國家與國家之間,律師也有一定的執業空間。法律工作者的執業受地域范圍限制,根據司法部對行政規章《鄉鎮法律法務業務工作細則》的解釋,基層法律工作者不能代理當事人任何一方均不在本轄區內的民事、經濟、行政訴訟案件。現在廣東上海北京等發達地方已經不允許法律工作者出庭參加.6.二者體現的社會價值不同。律師作為一種職業,是世界各法制國家的同類設定,律師的社會作用,國際條約《關於律師作用的基本原則(1990)》有系統的揭示,其中之一就是「要求所有人都能有效地得到獨立的法律專業人員提供的法律服務」。因此,有人說:「沒有律師就沒有司法公正」。法律工作者的職業設定,只是中國的現象,不是國際上通常的做法,因此也就沒有「沒有法律工作者就沒有司法公正」的說法。7.二者的歷史使命不同。律師是法制國家的產物,與法制國家同發展,共存亡。法律工作者只是為解決鄉鎮聘請律師難的現狀而暫時的措施,司法部早在2002年,就要求大中城市的法律工作者,淡出訴訟領域,可見,法律工作者作為一種臨時制度,意味著將要完成其歷史使命。
❸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工作者 心得體會
履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工作者職責使命——訪州律師協會會長翟繼煜本報記者 彭高琴 五月,鮮花盛開,大地呈現勃勃生機。 自今年5月開始,司法部在全國律師隊伍中開展為期1年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此次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旨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緊緊圍繞我國律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工作者的定位,著眼於提高律師隊伍素質,增強服務能力,樹立良好形象,把握好學習討論和工作實踐兩大環節,進一步加深律師管理人員和廣大律師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工作者深刻內涵、基本要求和職責使命的理解,使廣大律師切實把思想認識統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工作者的定位上來,自覺履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工作者的職責使命,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自去年第三季度爆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影響著我州經濟社會發展,圍繞著州委、州政府「保增長、保穩定、保民生」這一決定策部署,州律師協會如何以此次主題活動為契機,充分發揮律師工作職能作用,為實現我州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呢?記者采訪了州律師協會會長翟繼煜。 5月12日,翟繼煜會長接受了記者采訪。 他說,我州目前有職業律師82名,過去的歲月中,我州律師在推動我州經濟社會發展中提供了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得到了州委、州政府的肯定和人民群眾的認可,但在發展中也有些差強人意的。藉此次司法部在全國律師隊伍中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工作者」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州律師協會一是在全州律師隊伍中深入開展學習教育,堅定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工作者的信念。深刻領會律師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工作者,是由我國憲法法律和國情所決定的,是我國律師事業沿著正確方向發展的必然要求;深刻領會律師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工作者,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深刻領會律師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工作者,必須堅持擁護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擁護憲法的基本政治要求,必須堅持黨的事業至上、人民利益至上、憲法法律至上,牢固樹立並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深刻領會律師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工作者,必須依法履行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的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的職責使命,堅定不移地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律工作者、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服務者、當事人合法權益的維護者、社會公平正義的保障者、社會和諧穩定的促進者。二是規范律師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不斷提高律師隊伍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做好「三個規范」:一要規范律師與法官的相互關系。二要規范律師事務所內部管理。建立健全律師事務所內部管理的各項制度,引導律師事務所完善自我約束機制。解決部分律師事務所無章可循或有章不循,內控機制缺乏,管理軟弱渙散問題;解決少數合夥律師事務所主任沒有切實履行職責,日常管理流於形式,律師事務所對律師沒有起到應有的監督制約作用問題;解決有的律師事務所「名為合夥,實為單干」,律師事務所為「個體戶的聯合體」等問題。三要規范律師個人的執業行為。解決少數律師片面追求經濟利益,商業化傾向日趨嚴重,私自接受委託、收取費用,接受委託人財物或者其他利益的;接受委託後,無正當理由,拒絕辯護或者代理,不按時出庭參加訴訟或者仲裁的;違反規定會見法官、檢察官、仲裁員以及其他有關工作人員,或者以其他不正當方式影響依法辦理案件的;向司法行政部門提供虛假材料或者有其他弄虛作假行為的;故意提供虛假證據或者威脅、利誘他人提供虛假證據,妨礙對方當事人合法取得證據等問題,嚴格規范律師執業各環節的工作,強化律師自律。三是律師誠信體系的建立和完善。誠乃誠實無欺,信乃踏實守信,誠信是一個具有政治內涵的道德觀念,它不僅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規范和社會行為准則,而且是治國、平天下的重要政治原則。律師是「法律之師」——操法為業,以律為師;作為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的法律工作者,要獲得委託人的尊重與信賴,就必須誠信為本,規范執業。否則,將失去客戶信任,損害律師形象。 在我國建設法治政府的路上,律師工作定位和服務效能註定是重要的一環。希望:通過開展學習教育,使我州82名職業律師深刻理解和認識律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工作者定位的本質內涵、基本要求和肩負的職責使命,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堅定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工作者的信念;通過開展工作實踐,律師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的思路進一步清晰,服務領域進一步拓展,服務質量和水平進一步提高,服務成效進一步顯現,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職能作用進一步增強;通過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律師執業理念進一步端正,律師和律師事務所執業行為進一步規范,律師與司法人員的相互關系進一步規范,律師隊伍依法執業、誠信為民的社會形象進一步樹立,律師行業的社會誠信度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對律師工作的滿意度和信任度進一步提高。
❹ 怎樣取得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資格證書
需要通過國家規定的考試才可以取得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資格證書。
根據《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第六條符合下列條件的人員,可以經考試取得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資格:
(一)擁護憲法,遵守法律,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二)具有高中或者中等專業以上的學歷;
(三)品行良好;
(四)身體健康。
第七條全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資格考試,由司法部統一組織,省級司法行政機關負責承辦。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資格考試合格標准,由司法部確定;考試合格人員,由省級司法行政機關負責確認。
關於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其他規定。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第十六條申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登記,應當填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申請執業登記表》,並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人的《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資格證書》,或者律師、公證員、企業法律顧問資格證書;
(二)基層法律服務所對申請人實習表現的鑒定意見;
(三)基層法律服務所出具的同意聘用申請人的證明;
(四)健康狀況證明;
(五)登記機關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政府網——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
❺ [高分]法律服務工作者和律師的區別
法律工作者的資質比律師的資質要差,律師必須通過全國非常嚴格統一考試,之前必須有相關的文憑。而法律工作者要差。你可以去司法局告他,司法局會處理的。
❻ 「法律工作者」是什麼
法律工作者是抄從事法律服務執襲業,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的人員,是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根據《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第二條 符合本辦法規定的執業條件,經司法行政機關核准取得《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在基層法律服務所執業,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的人員,是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第三條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職責是按照司法部規定的業務范圍和執業要求,開展法律服務,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促進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和法治建設。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依法執業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害其合法權益。
(6)中國法律服務者擴展閱讀: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第十九條 基層法律服務所應當為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維護其在執業活動和本所管理工作中應享有的合法權利,保障其應享有的勞動報酬、保險和福利待遇。
第二十條 基層法律服務所應當建立對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實績和遵守職業道德、執業紀律情況的年度考核制度。年度考核結果分為優秀、稱職、基本稱職、不稱職四個等次。年度考核結果應當作為對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獎懲的依據。
❼ 中國法律工作者飽和了嗎
中國十三億人口十三萬律師,正好萬分之一,律師在中國還是稀缺資源,律師業有很大的生存發展空間。未來十到二十年是中國律師業發展的黃金時期「萬分之一?可現在卻讓很多律師感覺市場飽和,這是為什麼呢?」「美國有150萬律師,只3億人口。沒有人說律師飽和了。這又是為什麼呢?」這確實是兩個很現實又很尖銳的問題。
我覺得,中國的律師業飽和是一個假象;律師沒有事情做是特定時期的暫時現象。許多律師特別是青年律師沒有業務做,是有很多不正常的原因的。是中國還是「權力秩序型社會」而不是「法律秩序型社會」這一歷史階段造成的。如果粗略分析一下,我覺得大致有如下一些原因。
一是中國律師的根本性功能,由於政治環境的因素尚沒有真正發揮、真正為人們(包括官方)所認識。這從大量優秀律師退出刑辯、退出訴訟可以看出來。凡是成功的大牌中國律師,法庭上,特別是刑事法庭上,都已經見不到他們的身影。而人類設計律師制度的根本動因,是在公權力面前為弱勢被告設置一個懂法律的專業代言人,保護他、幫助他、防止出現公權力的專橫和失誤。刑辯的艱難、行政訴訟的艱難、律師干預重大社會事件的被非議和被限制,是中國律師基本功能受到矮化的例證。因此中國律師的「社會正義維護者」的功能特徵,被弱化了。律師成了「經濟動物」,最主要的一大塊業務沒有能夠得到發揮。
二是中國市場經濟的法制環境還沒有得到充分的發育,影響中國經濟運行的最有效的手段還不是法律。法律起不到真正的最高、最後評判者的作用。「強勢政府、弱勢法院」還是中國現階段經濟運行的基本特徵。而法院如果沒有權威,律師則基本上就是沒有用的。因為律師的功能只能通過公正、超脫、獨立、依法的司法審判體現出來。中國現階段的許多問題,如股市、樓市、匯市、投放、稅制,都是行政權在起作用。法制的穩定的標桿作用還沒有發揮。「權力人」取代了「法律人」的社會經濟調控功能,當下中國「公務員熱」遠遠超過「律師熱」。律師對中國宏觀經濟領域所起的作用,還只是做個文案、當個秘書的功能,即所謂的能夠賺大錢的「非訴律師」、「上市律師」、「項目律師」。司法的重大判決影響國家經濟運行的現象基本沒有。這也嚴重影響了中國律師業功能的發揮。
三是中國社會依法辦事的意識還沒有完全形成。雖然全民普法已經20多年了,中國社會的法律信仰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百姓相信權力、相信上訪、相信哀求、相信清官的傳統中華法系觀念,還是根深蒂固的。中國社會權力實際上的無所不在,也在強化這種社會意識。百姓用一二年時間找法院訴訟解決不了的問題,總理一句話別人就會在第二天把錢送上門來。法院判了四五次已經定案的案件,一個領導的批示就能夠完全重新來過。這些現象使中國百姓有事不是去找律師解釋規則(法律),而是去找權力(一級一級找,直到找到他們認為能夠滿足自己訴求的「清官」)。在中國,不用說百姓家庭請律師是極難待見的,一些數億的大民企,合同談判中如果帶律師到場,就會被視為對對方的「不信任」、「找茬」。十三億中國人,至少有90%的人是希望這一輩子都不要同律師打交道的。這是我們同美國等西方國家國民性的最大區別。這樣的環境必然會產生律師的「假性飽和」。
四是中國法律服務業的畸型消費問題。中國的十三萬律師,都集中在都市圈。北京一個市就有一萬八,上海、深圳、廣州加上其他的省級中心城市,集中了中國70%以上的律師,而且都是最優秀的律師。在中國廣袤的鄉村,八九億農民不知律師為何物,也請不起律師。「法律工作者」之所以有存在的必要,還有其暫時的生命力,就是因為他們填補著這一塊空白。有的偏遠地區縣四五年考不出一個國家司法資格者。因此,中國的律師人均佔有數,目前而言還是不能把鄉村人口算上的。這些鄉村農民的吃飯需求、教育需求、醫療需求、住房需求,現在已經列入國家高層的國民經濟發展計劃,但「法律需求」則還沒有列入視線。法律下鄉,本質上還限於作秀的層面。因為國家沒有準備這一塊錢,要自我謀生的律師都法律援助、長期免費服務也過於天真,百姓也還沒有到這種需求層次。由於中國律師的執業許可證是全國通用,律師往大城市集中、爭擠有限的發達地區、發達人群市場,就是必然的趨勢。這種現象加劇了市場需求不足、律師「飽和」假象。
第五,就是律師的自我「營銷」問題。中國的律師業究竟定位在「法律人」、「商人」、「中介服務者」、「政治參與者」、「自由職業者」、「企業經營者」,目前還莫衷一是。但有一點,中國律師的謀生特徵,已經是沒有一分國家投入,相反要向國家交很重的稅的自謀職業者。撇開所有的政治特徵、法律特徵不說,律師確實就有一個「營銷」問題。因為他要賺錢養活自己,在中國的現階段,光講政治、法治、道義責任,而一年做不到十萬元的律師,不可能被人視為一個成功的律師。這確實是一個矛盾。我們一方面鄙視見錢眼開、唯利是圖、不講道德的律師,另一方面我們又在以金錢上的成敗論英雄。對於許多律師,特別是剛踏進律師這個行業的青年律師,不知道如何養成自己、宣傳自己、推銷自己,確實已經是一個大問題。我一直不大贊成用「律師營銷」這個詞,可能同我的「律師社會責任」情結有關,但我完全贊成對律師如何拓展自己的業務問題進行系列的研究和輔導。因為這確實是一門學問,不可能無師自通。對於青年律師而言,這個問題尤其重要。
❽ 如何申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資格證書
向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的區(縣)司法行政機關申請,核准後領取《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第十條申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核準的,應當填寫申請執業登記表,並提交下列材料:
(一)符合本辦法第六條規定的學歷證書和考試合格證明,或者第七條規定的資格證書;
(二)基層法律服務所對申請人實習表現的鑒定意見,或者具有二年以上其他法律職業經歷的證明;
(三)基層法律服務所出具的同意接收申請人的證明;
(四)申請人的身份證明。
第十一條申請執業核准材料,由擬聘用申請人的基層法律服務所提交所在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審查,由其出具審查意見後報設區的市級司法行政機關審核,或者由擬聘用申請人的基層法律服務所報所在地直轄市的區(縣)司法行政機關審核。
第十二條執業核准機關應當自決定受理申請之日起二十日內完成審核,作出准予執業核准或者不準予執業核準的書面決定。不準予執業核準的,應當在決定中說明理由。
對准予執業核準的申請人,由執業核准機關頒發《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
申請人對不準予執業核准決定有異議的,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和司法部有關規定申請行政復議。
(8)中國法律服務者擴展閱讀: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核准考試報名材料
報名人員報名時應當具有以下材料:
1.有效居民身份證。
2.畢業證書。
畢業證書應當能夠在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學信網)查詢或認證,在報名網站上傳畢業證書或學歷認證報告掃描件。
持香港、澳門、台灣地區或者國外高等學校學歷學位證書報名的,須具有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學歷學位認證書,在報名網站上傳學歷學位證書掃描件和認證書掃描件。
3.享受學歷專業條件放寬政策人員,須具有放寬報名學歷專業條件地方戶籍或居住證,在報名網站上傳戶籍首頁、本人頁或居住證掃描件。
4.電子證件照片。
報名人員應當提供符合規定格式(寬413像素×高626像素)要求的本人近三個月內白底彩色正面免冠電子證件照片。此照片將作為本人准考證、考試成績通知單、考試合格證明唯一使用照片。
5.司法行政機關要求的其他材料。
❾ 司法部公布全國有多少法律工作者
全國建立基層法律服務所35,873個,擁有基層法律工作者118,359人。
來源網址:http://www.legalinfo.gov.cn/moj/leader/2003-03/24/content_20396.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回司法部官方答網:司法行政工作簡介)
❿ 中國法律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