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妙的律師
❶ 葯家鑫案,張妙的這個律師叫什麼名字
現在再看這些回答,真TM搞笑
❷ 張妙的案發現場
死者張妙26歲,初中畢業後就一直待在家中,出嫁到同鄉宮子村,兩年半前,張妙生下一個兒子,如今已經兩歲半。
據張平選回憶,2010年10月21日凌晨3 時許, 他聽見大門外有人敲了好長時間的門, 黑暗裡聽見是堂侄張凱的聲音。打開門,堂侄張凱告訴他, 一塊去大學城附近一條馬路上。等趕到現場,張平選發現, 幾十個人將馬路中央團團圍住,現場有一大攤血,血泊中,張平選老遠看見了女兒躺在地上。民警表示:人已經不在了,只不過不是被撞死的,因為在死者身上,法醫發現了多處刀傷, 死者是被刀子捅死的。29歲的男子王輝系張妙之夫。據王輝講這段時間,他幾乎什麼心思都沒有,每天就是輾轉於派出所和長安分局等各部門。「我只想著盡快為死去的妻子討個說法, 至於以後的日子,我想都不敢想, 兩歲半的娃丟給我,咋辦呀」 。讓王輝覺得糾結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妻子遭遇車禍之後,為何又被人捅了8刀。二是,從事發至今已經一個多月了,妻子仍舊躺在太平間,無法下葬。經王輝打聽得知,妻子左手上有三道劃痕,前胸有一道刺穿傷,後背中四刀。案件已經到了檢察院,警方告訴王輝嫌疑人已被批捕, 家屬也可將受害者下葬了。將來待法院開庭審理,家屬可提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訴求。
肇事司機的行為已構成故意殺人罪, 他不及時救人不說,反而持刀相向,太惡劣了。可能面臨10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死刑。
我們強烈要求將犯罪嫌疑人嚴肅處理。雖然警察已通知我們,可以將人下葬了,但是我們還是不放心, 我妻子死得太冤了,我們要討個說法。
王輝從警方處得知,2010年10月20日晚事發時, 妻子張妙騎著電動自行車回家, 被一輛雪佛蘭科魯茲轎車撞倒在地, 當時妻子的眼睛還睜著,只是左腿骨折、後腦磕傷,充其量是個輕傷, 有絕對的時間進行搶救。但是肇事男子下車後,發現張妙睜著眼,看見了自己。張妙試圖去看車輛後牌號,招致該男子持刀殺害。
正在長安分局刑警大隊全力偵破此案時,2010年10 月20 日晚11 時至2010年10月21 日凌晨零時許,長安分局交警大隊郭杜中隊民警接警,郭杜十字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輛雪佛蘭科魯茲轎車撞倒一位行人,肇事者欲駕車逃離現場時,被周圍群眾圍堵起來。肇事者遂被警方控制。
經警方突審,駕車男子承認在郭杜十字肇事後,准備逃逸。並承認其曾於2010年10月20日晚10時40分,撞倒騎著電動自行車的張妙,後發現被撞者在記他的車號,他便掏出刀子,下了毒手。
張妙,女,農歷一九八四年八月十四齣生,26歲,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興隆街道北雷村人,父張平選,母劉小欠,是家中老大,還有一個妹張朗,一個弟張彪。1999年,15歲的張妙初中沒讀完,便輟學打工,她做過很多工作,但都不是很好的工作。2002年,18歲的張妙在西北大學附近賣冰飲時,旁邊有個賣烤肉的小夥子小劉對張妙有「意思」,張妙對其沒感覺一直沒接受,小劉在張妙19歲生日時送了張妙521顆塑料管折的「幸運星」。後來小劉因犯了事到陝北服刑,這段單相思不了了之。2004年冬天,張妙到北京打了一個月的工,這也是她唯一一次出遠門。2006年春天,張妙經媒人介紹認識了宮子村的王輝。當年臘月初六,張妙嫁到宮子村。王輝家窮,婚禮上的電視、碟機、音響都是借來的。2008年6月,張妙和王輝的孩子毛蛋娃降生。孩子出生後,家裡開銷大,張妙到堂哥張凱在西安大學城的麻辣燙鋪子打工,一個月700元。2010年10月20日,張妙在麻辣燙店鋪上班的最後一天。此前,大學城裡另外一家麻辣燙攤子出了食品安全問題,學校要求所有麻辣燙攤子轉型。也就在這天下班後,張妙遇到了葯家鑫。
❸ 葯家鑫死後,張妙家得到了多少賠償
張妙家放棄了所有賠償。
❹ 張妙代理人她的張顯是什麼人律師
張顯 是一位教授,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法律事件發生,在信息不對稱的的情況下,利用輿論的工具彰顯了法律的公正,這一點值得肯定。他不是律師所以他的做法有他對的一面。
❺ 張妙律師是誰
鳳凰網上有報道。
可以自己查查。
估計是葯不死,法律亡
靜待著神奇的判決吧
❻ 葯家鑫案發生之後有一個律師在新浪微博上反對判葯家鑫死刑,列出了幾條他的看法,很多人罵他,請問還有人
我找到兩個,希望能幫到你
北京史律師:葯家鑫不應判死刑立即執行應判死緩
2011年4月22日在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宣判,被告人葯家鑫犯故意殺人罪,被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法院認為被告人葯家鑫由父母陪同到公安機關投案,並如實供述了犯罪事實,屬於自首。葯家鑫交通肇事後殺人滅口,不屬於激情殺人。葯家鑫開車將被害人張妙撞倒後,不予施救,反而殺人滅口,犯罪動機極其卑劣,主觀惡性極深,手段特別殘忍,情節特別惡劣,後果特別嚴重,屬罪行極其嚴重,應依法懲處。其雖有自首情節,仍不足以從輕處罰,遂依法作出前述判決。
我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一款規定,對於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但是否從輕、減輕、免除處罰,不能一概而論。最高人民法院2010年2月8日制定的《關於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見》第17條第一款規定,對於自首的被告人,除了罪行極其嚴重、主觀惡性極深、人身危險性極大,或者惡意地利用自首規避法律制裁者以外,一般均應當依法從寬處罰。
也就是說,對有自首情節的被告人一般應當從寬處罰,但有兩種例外情形,即使有自首情節也不能從寬處罰:第一種,罪行極其嚴重、主觀惡性極深、人身危險性極大;第二種,惡意地利用自首規避法律制裁的。
葯家鑫案我認為也就是一個普通的刑事案件,為什麼被全國人民關注,其中有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媒體炒作造成的。媒體為了追求知名度,抓住吸引大家眼球的一些字眼大家炒作,開始認定葯家鑫為富二代、官二代,最後發現並不是什麼非富即貴的家庭,最後又抓住大學思想道德教育缺失的,大家炒作,其實那個年輕人犯罪不是教育的缺失。
所以在我看來,該案也就是普通刑事案件,之所以被關注度那麼高實際上是媒體推波助瀾早成的,之所以被判死刑立即執行,我認為也是法官被輿論綁架早成的。
那個殺人犯不是主觀惡性極深,手段特別殘忍,情節特別惡劣,後果特別嚴重 ,但是為什麼其他殺人犯可以被判死緩,葯家鑫要被判處死刑,我認為不應該。葯家鑫有自首情節按照常理應該被判處死緩。
為什麼被判處死刑立即執行呢。我認為是法官讓輿論綁架的結果。西安中級法院開庭審理葯家鑫一案時,現場500名旁聽人員,每人都收到一份「旁聽人員旁聽案件反饋意見表」,問卷上除了庭審的合議庭成員名單,還有兩個問題:您認為對葯家鑫應處以何種刑罰?您對旁聽案件庭審情況的具體做法和建議?
也就是說西安中院的法官在審理該案的時候是充分考慮民意的,生怕判決惹了眾怒,把自己推上風口浪尖。但是法官應該是忠於事實、和法律的,而不是廣大人民的關注度和好惡。所以我說該案判決結果本來可以被判處死緩,由於法官被輿論綁架,失去按照法律自主判斷的能力,只能順應民意判處葯家鑫死刑。
民意有時和法律是脫節的,也就是合理但可能不合法。法和理並不是完全統一,有時候是兩碼事。民意從和而來,來自於媒體,媒體記者的報道專業嗎,一定是實事求是嗎,記者媒體看過案卷嗎,會見過犯罪嫌疑人嗎,所以媒體的報道有時並不一定準確。但是廣大的人民一般都相信媒體。這樣就形成一股強大的輿論壓力,法官不得不屈服。
所以根據我的經驗和認識,我認為葯家鑫不應該被判死刑立即執行,最多應該判死緩。
◆ 下面有個殺人罪的案例,也是兩審都判決死刑,也是都認定有自首情節,最後最高院在死刑復核階段,裁定不予核准死刑,發回重申改判成死緩的案例。和葯家鑫案一模一樣。
廣東遂溪正局長殺害副局長案重審改判死緩
遂溪縣海洋與漁業局原局長宣雄4年前殺死副局長 一審二審均判死刑
4年前,時任廣東省遂溪縣海洋與漁業局局長的宣雄在辦公室將副局長殺死。案件經一、二審,宣雄均被判死刑,但去年最高人民法院對該案死刑復核後認為,宣雄有自首情節,將該案發回重審。記者昨日獲悉,宣雄日前已被廣東省高院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
局長辦公室里殺副局長
宣雄從1998年7月起擔任遂溪縣海洋與漁業局局長。2006年12月,宣雄聽到有人議論副局長陳振華將要接替他當局長,認為是陳振華搶占其職位,遂心懷不滿,並產生殺害陳振華的念頭。
2007年1月3日上午9時許,宣雄看見陳振華在辦公室內值班,便取出扳手藏在身上進入陳振華的辦公室,乘陳振華不備用扳手猛擊陳振華的頭部,陳振華倒地後,他又用扳手打擊陳振華的頭面部數下致其不能動彈,接著用裁紙刀將陳振華雙手手腕的血管割斷。隨後,宣雄用報紙將裁紙刀和扳手包裹起來,離開現場。
當天上午10時51分,宣雄在親屬陪同下來到遂城派出所投案自首。
一審二審均判死刑
該案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一審中,湛江市第三人民醫院精神病司法鑒定所鑒定,宣雄曾患輕性抑鬱症,但其在本案作案時並非處於抑鬱症發病期,作案時辨認能力和控制能力無明顯削弱,評定為具完全刑事責任能力。
2007年12月17日,湛江市中院對該案作出一審判決。法院認為,宣雄的行為已構成故意殺人罪,其犯罪後自動投案,並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是自首,但宣雄作案動機卑劣,且作案手段極其殘忍,情節和後果均特別嚴重,雖有自首情節,不足以對其從輕處罰。一審宣雄被判處死刑。
該案二審中,廣東省精神衛生研究所出具了鑒定書,認為宣雄案發時處於輕性抑鬱症疾病期、社會功能輕度受損,但這並非嚴重的精神病障礙,宣雄有完全責任能力。2009年9月4日,廣東省高院二審維持了原判。
從輕處罰原因:投案自首
二審判決生效後,宣雄一案被上報到最高人民法院進行死刑復核。死刑復核期間,擁有「中國死刑辯護第一人」之稱的北京律師孫中偉擔任了宣雄的辯護人。
孫中偉認為,該案的作案動機是關鍵。在孫中偉向最高法院遞交的《死刑復核律師意見書》中寫道:「依常理,被告不可能因為被害人即將接任自己升任正職而將其殺死,這不符合中國官場的邏輯。」
最高人民法院復核後認為,被告人宣雄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其行為已構成故意殺人罪。宣雄犯罪手段殘忍,後果嚴重,應依法懲處。宣雄作案後在親屬的規勸和陪同下投案自首,依法可以從輕處罰,對其可不判處死刑,立即執行。裁定不核准並撤銷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維持一審法院以故意殺人罪判處被告人宣雄死刑的刑事裁定,發回重新審判。
日前,廣東省高院審理後認為,「鑒於宣雄作案後能在親屬的規勸、陪同下投案自首,依法可以從輕處罰,不必立即執行」。最終宣雄因犯故意殺人罪,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
葯家鑫不會判死刑
2011年04月01日 來源:法邦網-法邦時評 作者:萬方亮律師 我來說兩句(82人參與)
-----律師分析葯家鑫故意殺人案的定罪量刑
葯家鑫故意殺人案發生以後,各大媒體爭相報道,一石激起千層浪,吸引了從多人們的關注,「富二代」、「官二代」成為人們口誅筆伐的對象。這折射出了一些社會現象,的確值得世人去思考。網友和媒體基本一致認為葯家鑫故意殺人已經是「慘無人道」、「罪大惡極」,對其犯下的罪行不能寬恕,應一殺而快民心。但本律師從法律的角度分析認為,如果媒體的報道是真實的,那麼葯家鑫就不應該被判死刑。
從情理上講,葯家鑫是死有餘辜,但從法理上講,本案的確不會判其死刑的。我這么說也許會傷害網友的情感,在這里我表示歉意。但需要說明的是法院審判案件是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的。本案存在許多法定從輕或者酌定從輕處罰的情節,盡管葯家鑫連捅八刀致人死亡,也不會判死刑的。
第一,本案中葯家鑫有自首情節,這是法律規定的酌情從輕或者減輕情節。
根據媒體報道,葯家鑫10月20日晚上第二次肇事被交警控制後,並未交待之前撞傷並刀捅張某的事實;10月21日,郭杜派出所再次找到葯家鑫調查當晚肇事情況時,葯家鑫再次隱瞞了第一次肇事的事實;直到10月23日,葯家鑫在父母的陪同下,在公安機關交代了其撞人後又殺人的事實。這說明公安機關剛一開始並沒有掌握葯家鑫故意殺人案件的犯罪事實,對葯家鑫故意殺人的罪行還不了解。如果公安機關知道被害人張萌是葯家鑫所害或者有重大作案嫌疑的話,葯家鑫就應該會被採取相應的強制措施,而不可能回到家裡,和父母說還撞了人,以至於最後在父母的陪同下到公安機關投案自首。從這個事實上來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的規定,葯家鑫的行為,符合法律關於自首的規定,可以在法定刑的幅度內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而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所以,由此法定從輕、減輕情節,法院不會判葯家鑫死刑的。附(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犯罪以後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於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被採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根據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犯罪以後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一)自動投案,是指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機關發覺,或者雖被發覺,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訊問、未被採取強制措施時,主動、直接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
犯罪嫌疑人向其所在單位、城鄉基層組織或者其他有關負責人員投案的;犯罪嫌疑人因病、傷或者為了減輕犯罪後果,委託他人先代為投案,或者先以信電投案的;罪行尚未被司法機關發覺,僅因形跡可疑,被有關組織或者司法機關盤問、教育後,主動交代自己的罪行的;犯罪後逃跑,在被通緝、追捕過程中,主動投案的;經查實確已准備去投案,或者正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機關捕獲的,應當視為自動投案。
並非出於犯罪嫌疑人主動,而是經親友規勸、陪同投案的;公安機關通知犯罪嫌疑人的親友,或者親友主動報案後,將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也應當視為自動投案。
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後又逃跑的,不能認定為自首。
(二)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是指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後,如實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實。
犯有數罪的犯罪嫌疑人僅如實供述所犯數罪中部分犯罪的,只對如實供述部分犯罪的行為,認定為自首。
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除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還應當供述所知的同案犯,主犯則應當供述所知其他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實,才能認定為自首。
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並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後又翻供的,不能認定為自首;但在一審判決前又能如實供述的,應當認定為自首。)
第二,葯家鑫家長具有賠償能力,如果其能夠賠償被害人家屬,使其能夠得到相應賠償的話,也是從輕、減輕處罰的法定理由。
根據媒體報道,葯家鑫家境殷實,其父親系總後西安軍事代表局駐該廠軍代表(政委)。也就是說,葯家鑫的家長是有足夠的能力賠償受害人家屬的。當然,葯家鑫的家長為了救自己孩子,也會傾其所有賠償受害人家屬,爭取取得受害人家屬的諒解。如果在法院判決之前,雙方能夠就民事賠償達成協議的話,法院也會考慮這些情節,酌情從輕或者減輕處理的。這並不是人們常說的「花錢買刑」,也不是法官的法外開恩,而是有法律依據的。2000年12月19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定》第四條規定:被告人已經賠償被害人物質損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作為量刑情節予以考慮。今年2月8日新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見》第二十三項規定:被告人案發後對被害人積極進行賠償,並認罪、悔罪的,依法可以作為酌定量刑情節予以考慮。
第三,葯家鑫平時表現較好,沒有前科,是初犯、偶犯,再加上其認罪、悔罪態度較好,法院在定罪量刑的時候也會考慮這些情節,酌情從輕處理的。
據媒體報道,記者見到了葯家鑫的一個同專業同學,該同學表示,葯家鑫學習優異,「在我眼裡,他屬於那種很優秀,又很內向的學生……」該同學說;據葯家鑫的輔導員紀老師介紹,葯家鑫在校學習非常出色,第一學年獲得學校乙等獎學金1000元。紀老師說,葯家鑫所在班級共有87人,能獲得獎學金,成績至少應在前十名。「葯家鑫平時表現出色,也很內向,從不與同學發生矛盾和口角。」對於葯家鑫的行為,紀老師稱,她感到既痛心又惋惜。葯家鑫的鋼琴水平已經達到10級,在校外帶著幾份鋼琴家教,每節課60至100元。如果葯家鑫所在學校的同學、老師向法庭出具證人證言,學校能夠出具證明,來證明葯家鑫的平時為人和表現良好,也會影響法官判案的,法官在判案時一般會考慮這一酌定從輕的情節的;另外,據媒體報道,葯家鑫在看守所頭發一夜之間全白了,這也說明其是非常後悔的,對其給受害人帶來的傷害是非常痛苦的,這就決定了其在整個案件進行過程的態度。所以,其一定會向公檢法等有關部門認罪,並深表悔恨的。在加上其初犯、偶犯,又是在校學生,法官在定罪量刑時,一般也會考慮這些情節,而酌情從輕量刑的
綜上所述,本案至少存在這些可以從輕或者減輕的情節,所以,法院的判決也不會向網友期待的那樣,葯家鑫一定會被一殺而快之,相反,還有可能會判無期徒刑,甚至是有期徒刑。
聲明:本律師沒有接受葯家鑫及其家人的委託,沒有接觸本案案件卷宗,具體情況不詳,只是根據媒體的報道和法律的規定,得出上述結論。此結論不一定是最終結論,只是本律師自己的看法而已。至於案件將來是怎麼走向,我們還只能拭目以待。
作者:萬方亮律師 北京市中淇律師事務所
❼ 張妙的辯護律師
http://t.sina.com.cn/1050645044
是他
你看微薄就什麼都知道了
❽ 葯家鑫二審的辯護律師是誰費用多少
此賊不死,天下難安!
已提交高院審核,擇日問斬(槍決或注射死)!
新華網快訊:20日上午,葯家鑫案二審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維持一審死刑判決,駁回葯家鑫上訴。
❾ 張妙的張妙其人
張朗保存的一張小學畢業照顯示,1998年她們畢業時,班上共34名學生,其中女生19名,張妙站在最後一排中間位置,穿了一件老式紫色外套。那個時候,張平選的第三個孩子張彪已經在上小學了。家裡生活困難,為支撐三個孩子上學,張平選蹬著小車,跑很遠的山路做小生意。1998年,張平選出了車禍。半夜三點左右,他蹬的小車翻車了,他右腿骨折,腳踝掉了塊肉。他在醫院住了一個多月,出院後的三個月里,還拄著拐杖。車禍花掉張家兩萬多元,家裡欠債了。姐妹倆上初中的學費是四處找親戚借的,她們的生活也顯得特別寒酸:早上六點起床,妹妹騎自行車,搭著姐姐一同到數公里外的中學上學。姐姐口袋裡,揣著父親給的1元錢早餐費,姐妹倆一人一個饅頭。張朗說,姐姐從來不吃早餐,「她說自己飯量小,讓我多吃點。」1999年夏天,初一結束,張妙不願意上學了,說是要給家裡減輕負擔。女兒死活不去讀書,張平選也沒有辦法。15歲的張妙走上了社會,隨後,她在村裡賣過饅頭,在菜市場賣過肉,在攤點賣過水果,在小商鋪賣過冷飲,在飲吧賣過奶茶。工作換得很勤,但都不是很好的工作。也就是1999年開始,她家境況有所好轉,父親轉賣木材賺了些錢,還清了債。
❿ 張妙的葯家鑫
張妙有個堂哥叫張凱,他在西安的大學城裡開了間麻辣燙店子,需要人幫忙,每月工資700元。開間麻辣燙店,也是張妙的夢想。張妙離開丈夫、兒子,搬回娘家,她的理由是,這里離自己工作的地方更近,她還說,要為兩歲多的兒子掙夠奶粉錢,同時,也要收拾一下一貧如洗的家。張妙每天早上8點起床,梳洗完畢,吃完早餐,差不多9點。隨後,她去堂哥家,把當天要賣的蔬菜和肉用竹簽串起來。下午3點左右,她去麻辣燙店鋪幫工。晚上10點多,店鋪打烊後,她騎電動車回家,到家時間一般是10點40分左右。這樣鍾擺式的生活持續了49天,張妙沒有休息一天。9月22日,中秋節,張妙領到堂哥給的200元過節費,她給孩子買了些吃的,還了之前欠朋友的幾十元錢,剩下的100元錢,她給了婆婆。10月20日,10月20日晚上8時許,張平選身體微恙,早早睡覺了。21日凌晨3點,張平選正在酣睡中,堂侄張凱前來敲門,他帶來的是噩耗。叔侄二人隨後在大學城附近的翰林路發現了張妙的遺體。張平選以為自己女兒是被車撞死的。但民警說,他女兒是被刀捅死的。那是張平選最後一次見到女兒張妙。當然,那時他並不知道兇手是誰。直到很多天以後,張平選才知道殺害自己女兒的是一個大學生,名字是葯家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