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法律服務
A. 新《消防法》對消防中介服務制度是如何規定的
《消防法》對於中介服務機構的基本要求是誠信、守法經營,否則,法律對服務機構有罰款,吊銷資質,賠償委託人損失的規定。
法律依據如下:
第三十四條
消防產品質量認證、消防設施檢測、消防安全監測等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和執業人員,應當依法獲得相應的資質、資格;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和執業准則,接受委託提供消防技術服務,並對服務質量負責。
第六十九條
消防產品質量認證、消防設施檢測等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出具虛假文件的,責令改正,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並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情節嚴重的,由原許可機關依法責令停止執業或者吊銷相應資質、資格。
前款規定的機構出具失實文件,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造成重大損失的,由原許可機關依法責令停止執業或者吊銷相應資質、資格。
B. 消防安全法律法規有哪些
第一章總則第二條消防工作實行「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每個單位和個人都專必須遵守屬消防法規,做好消防工作。第二章火災預防第三章消防組織第四章火災撲救。第三十七條任何人發現火警都有義務迅速向消防隊報警,講清起火地點、單位。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必須給報警人員提供方便,不收費用。郵電部門應當優先傳遞火警、火災信息,不得延誤。第五章消防監督第四十七條公安部,省、自治區、
C. 常用的消防法律法規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公安部61號令
以及各省市自己制定的消防安全管理規定。
D. 消防隊的法律顧問應該怎麼做
杭州律師Q187-8818-639
E. 消防法律法規有哪些
1、消防法律。1998年4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同年9月1日起施行。《消防法》分為總則、火災預防、消防組織、滅火救援、法律責任和附則共六章五十四條。為適應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需求,《消防法》正在修訂之中。
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於2008年10月28日修訂通過並公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2、地方性消防法規。除國家立法以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根據《消防法》的原則規定,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多數頒布了地方性消防法規。
3、部門規章。公安部先後頒布了與《消防法》相配套的《建築工程消防監督審核管理規定》、《火災事故調查規定》、《消防監督檢查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等部門規章。
4、消防技術標准。全國消防標准化技術委員會接受中國國家標准化管理局(即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的組織領導,下設九個分委員會,負責制修訂和審查各類消防技術標准草案。消防技術標准經消防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審定後,報送中國國家標准化管理局或公安部技術監督委員會批准,作為國家標准(GB)或行業標准(GA)公布施行。現已頒布施行的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達250多項。
1、《建築設計防火規范》。國家標准《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2014,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和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會同有關單位編寫,自2015年5月1日起實施。
2、《城鎮燃氣設計規范》。由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院會同有關單位共同對《城鎮燃氣設計規范》GB50028—93進行了修訂。
3、《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范》。國家標准《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 50045—95,由公安部四川消防科學研究所會同有關單位進行了局部修訂,已經有關部門會審。
F. 消防法律
直接詢問消防部門罰款依據就可以
G. 消防安全法律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2008-10-30
森林防火條例(2008修訂)2009-01-04
草原防火條例(2008修訂)2009-01-04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H. 關於消防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關於消防的法律法規有如下幾種:
1、《建築設計防火規范》。國家標准《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2014,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和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會同有關單位編寫,自2015年5月1日起實施。
2、《城鎮燃氣設計規范》。由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院會同有關單位共同對《城鎮燃氣設計規范》GB50028—93進行了修訂。
3、《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范》。國家標准《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 50045—95,由公安部四川消防科學研究所會同有關單位進行了局部修訂,已經有關部門會審。
4、《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適用於新建、擴建、改建建築物的防雷設計。不適用於天線塔、共用天線電視接收系統、油罐、化工戶外裝置的防雷設計。
5、《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為了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危害,加強應急救援工作,保護人身、財產安全,維護公共安全,制定本法。
(8)消防法律服務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規定:
第一條:為了加強消防工作,保衛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保護公共財產和公民生命財產的安全,特製定本條例。
第二條:消防工作,實行「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
第三條:消防工作由公安機關實施監督。人民解放軍各單位、國有森林、礦井地下部分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部門實施監督,公安機關協助。
I. 淺談如何正確處理消防執法與服務的關系
一、從預防火災中去體現服務
預防火災事故的發生是公安消防機構的首要任務,努力減少事故就是服務群眾的具體體現。消防監督檢查不能就事論事,要把預防火災的發生上升到為群眾利益服務的高度,抓執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及整個過程自始至終就是保護人民群眾利益。在消防監督中發現火災隱患就要本著一切為了人民,依法嚴格監督整改,而不是僅僅為了盡職責,認為只要自己盡力監督了,至於隱患整沒整改、整改得如何、效果怎樣都不管,以後即使發生火災,自己可以脫關系,可以不負責任。應該認識到最大限度地減少火災的發生,增強群眾的安全感,是自己對群眾最大的服務。對違反消防法規的群眾予以行政處罰是一種手段,主要是通過處罰教育人們遵守消防法律,預防各類火災事故的發生,達到保護廣大群眾利益,為群眾的生命財產直接服務的目的,通過具體的執法行為和防範措施來體現服務。要把日常的消防監督執法活動與為人民群眾服務很好結合起來。
二、從嚴格執法上體現服務
消防執法行為在實際工作中,經常會發生一些爭議,在傳統的認識上,一說到執法,很容易理解為是對單位或個人的經濟處罰。事實上由於少數群眾對消防法律不了解也容易違法,比如為了防盜而堵塞消防通道、為了節約使用面積而佔用防火間距都不同程度地侵害了公共安全、一旦發生火災就會造成人員的傷亡和人民的財產損失,可人們並不把它視為違法行為。但我們在執法中,最大的工作量是要用法律來規范公民的行為,使公民按照法律允許的標准進行日常的自然行為。在道德水平不高,自覺性不強的情況下,就要求用法律的強制力來約束,而這些方面經常會引起很大的爭論。消防管理是以執法為主還是以疏導為主,是以處罰為主還是以教育為主,一直是一個爭論的問題。有的地方和單位對建築工程不按規定進行消防設計、對工程違法施工和使用,消防機構要求其消除火災隱患的措施有許多種,有管理上的、法律上的、有技術上的等等。群眾要是覺得不該處罰的給處罰了,就會有意見,對消防執法產生誤解,甚至產生抵制,影響消防執法人員在群眾心目中的形象;在消防內部也會出現這樣的問題,由於影響消防執法各種原因的存在,對一起消防違法到底是嚴格執法還是批評教育,是嚴格管理還是漠然視之,爭來爭去就是沒有考慮到該行為是否妨害了人民群眾的利益、是否保護了人民群眾的利益。如果消防處罰不是為部門利益、個人利益,是無可指責的,而是為更多群眾的利益,就是服務人民。把這種行為還原到公共安全和公共秩序方面來說,它就是一個保護多數人合法利益的執法行為。
三、從簡化手續、提高效率、方便群眾上體現服務
近幾年消防機構實行警務公開,簡化、公開辦事程序,這些做法贏得了群眾的稱贊,事實上它只是公安消防機構為群眾服務整體內容中很小的一部分。因為以往辦事麻煩,手續繁雜,對群眾不熱情,工作中冷、硬、橫、推,造成群眾意見很大,影響警民關系。其實提高工作效率,對群眾熱情等這是我們應該做的,是我們的工作本質要求。只要通過內部的有效行政管理就能解決的,屬於我們內部進行綜合教育和管理的內容。但這方面的工作需要形成完善制度,然後持之以恆,不論對任何單位、任何人,不論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都要體現便民、利民、高效的原則,並在此基礎上不斷創新,搞好服務。
四、從監督上體現服務
監督就是服務,各個層面、各個行業都有這個意識,公安消防機構同樣也要強化這個意識,因為監督最能體現服務,這一點是不容質疑的。因此在管理上,都要圍繞服務確立導向,研究具體措施,真心為群眾解決具體問題。具體講,就是要把處罰與保護人民利益、追求效率與實現公正嚴格執法、執法形式與執法目的有機統一起來,既做到實體公正,又做到程序公正,在嚴格執法中體現熱情服務,把熱情服務寓於嚴格執法之中,不能強調一個方面,而忽視另一個方面,做到監督與服務互動並舉。
J. 消防法律法規包括什麼
大家還是有必要了解國家的消防法律法。國家的消防法律法規也包括了好幾種,比如說《建築設計防火規范》和《高層居民建築設計防火規范》,其實了解消防法律法規,也是很有必要的,因為在生活中大家可能都會遇到緊急的事情,了解這些知識就可能會防患於未然。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的有關規定,對於消防工作也做了一個比較明確的敘述,消防工作貫徹預防為主,並且防消結合的方針,按照政府統一的領導,部門進行監管,單位全面進行負責群眾積極參與的原則,實行消防安全責任制度。其實還是非常有必要對相關的問題進行了解的。
具體的規定
機關或者是企業以及事業單位應當履行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度,制定本單位的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規程,並且要建立應急疏散方案,按照國家標准,配置消防設備以及器材,並且要設置消防安全標識確認,並且定期檢查消防物品完好無損,對於消防設施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檢測,並且要把檢測的結果報給縣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消防機構進行備案。保障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暢通,而且要組織防火檢查,確定消防安全部位,並且設置重點防火標識,對職工進行消防安全宣傳教育,並且要組織消防演練。
消防法律法規包括的內容很多,大家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在網路上查找相關信息。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能損壞,或者是拆除消防設施和器材,不能夠佔用消防通道,人員密集場所的門窗不能夠設置障礙物,發現火災應該立即報警。消防器材和設施不得用於與消防搶救工作無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