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了法律援助原告還要去嗎
Ⅰ 民事訴訟。我是原告 一審時我是請的法律援助。一審判決 我勝訴了。現在被告上訴了。請問二審 我需要去
首先,法律援復助是制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的律師,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人給予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
其次,該案例的當事人,在二審立案後需要重新申請法律援助。根據《法律援助條例》第十一條第三款規定,」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那麼,從這條規定可以看出,申請法律援助的一個必須的條件是,在法院受理之日起。
Ⅱ 法律援助的案件原告需要支付訴訟費嗎經濟糾紛案件。謝謝!
按實際情況,法律援助只是免費提供援助律師,對於訴訟費依然要支付的,但是如果存在相關規定的情形,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緩交、減交或者免交訴訟費用的司法救助。
相關規定《訴訟費用交納辦法》
第四十四條當事人交納訴訟費用確有困難的,可以依照本辦法向人民法院申請緩交、減交或者免交訴訟費用的司法救助。
訴訟費用的免交只適用於自然人。
第四十五條當事人申請司法救助,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准予免交訴訟費用:
(一)殘疾人無固定生活來源的;
(二)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的;
(三)最低生活保障對象、農村特困定期救濟對象、農村五保供養對象或者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無其他收入的;
(四)因見義勇為或者為保護社會公共利益致使自身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請求賠償或者補償的;
(五)確實需要免交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六條當事人申請司法救助,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准予減交訴訟費用:
(一)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生活困難,正在接受社會救濟,或者家庭生產經營難以為繼的;
(二)屬於國家規定的優撫、安置對象的;
(三)社會福利機構和救助管理站;
(四)確實需要減交的其他情形。
人民法院准予減交訴訟費用的,減交比例不得低於30%。
第四十七條當事人申請司法救助,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准予緩交訴訟費用:
(一)追索社會保險金、經濟補償金的;
(二)海上事故、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工傷事故、產品質量事故或者其他人身傷害事故的受害人請求賠償的;
(三)正在接受有關部門法律援助的;
(四)確實需要緩交的其他情形。
Ⅲ 原告方申請法律援助需要哪些條件
申請法律援助的條件: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版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的律師,為經濟困權難或特殊案件的人給予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法律援助的條件可分為一般條件和特殊條件。
(一)一般條件
一般條件是對中國公民普遍適用的條件,它是指確因經濟困難、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並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自己合法權益需要幫助的我國公民,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二)特殊條件
特殊條件主要指刑事案件被控一方獲得法律援助應具備的特殊情況,主要有以下幾種:
(1)盲、聾、啞和未成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以及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律師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2)其他殘疾人、老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嫌疑人,因經濟困難沒有能力聘請辯護律師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3)刑事案件中外國籍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法院指定律師辯護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Ⅳ 你好 申請法律援助的律師可以幫助原告和被告進行談判調解嗎
法律規定當事人對生效的法律文書(包括判決書、調解書)申請執行的期限版是兩年。如權果你超過兩年未申請執行,那麼法院就不再受理你的執行申請了。如果你申請後,被執行人一時無財產可供執行,法院會終結本次執行程序。今後不論什麼時候,只要你發現被執行人有執行能力,可以隨時申請恢復執行。關系財產線索,法院可以要求當事人提供。但是,當事人畢竟受客觀條件限制,有些線索只能由法院去調查取證。查明被執行人的財產也是法院的法定職責。因此,你還是先申請執行為妥,反正申請執行是不需要預交訴訟費用的。
Ⅳ 原告可以請求法律援助嗎可以的話需要什麼證明
廣東胡律師:
你需要提供經濟困難的證明(找你戶口所在地派出所開),然後上司法局申請法律援助。
只有公司的收入證明申請不了法律援助,有律師幫你打官司自然能夠對你的審判結果有好處。
Ⅵ 申請了法律援助,現在取消了還用去1簽字嗎
要取消,律師那需要手續,最好配合
Ⅶ 民事訴訟原告可以申請法律援助嗎
民事訴訟原告可以申請法律援助,因為只要符合法律援助的條件,無論是原告,還是被專告,都可以屬申請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條例》第十條 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Ⅷ 法律援助的對象要撫養費需要法律援助去原告地還是被告地申請法律援助
中國公民獲准受援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一)有充分理由證明其為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需要法律幫助;
(二)符合當地政府規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線或失業救濟標准,或者能夠提供其經濟條件特別困難的證明。刑事訴訟中,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的或是未成年人或盲、聾、啞人,沒有委託辯護律師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法律援助的具體形式包括解答咨詢、調解、刑事辯護和訴訟代理、非訴訟代理以及辦理公證等。
因此,只要符合了以上兩個條件,那麼民事被告也是可以申請法律援助的。
Ⅸ 申請法律援助是該去法院還是司法局
申請法律援助到當地司法局下屬的法律援助中心
法律援助中心是政府法律版援助機構的正式名稱,權由直轄市、設區的市或者縣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根據需要確定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機構。
是由國家撥款設立的專門為需要律師服務但經濟困難無法律援助中心力聘請律師的弱勢群體及其法律規定必須有律師提供法律幫助而自己又沒有聘請律師的特定人員(如刑事案件中: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和死刑的、未成年人犯罪的等人員)提供無償法律服務,而設立的一種專門的法律服務機構。
Ⅹ 原告方申請法律援助需要哪些條件
對下列復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制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1.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2.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4.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5.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6.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7.請求給予工傷待遇的;
8.請求因交通事故引起的人身損害賠償的;
9.主張因家庭暴力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刑案3種情況可求援助
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1.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2.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3.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