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愛霞律師
『壹』 員工投錢分紅,離職錢可退。不與公司資產掛鉤,不承擔虧損。這個叫什麼協議呢
員工投錢分紅,離職錢可退。不與公司資產掛鉤,不承擔虧損。這個叫借款協議。屬於借款性質。
有過同樣判例,法院認定只約定分紅不參與經營的"投資款"性質為"借款"。
程某以入股款性質借款給黃某、孫某,雙方約定:每年給程某5000元分紅款,程某不參與經營,不承擔虧損風險。後黃某與孫某以生意虧損為由,分文未支付程某。無奈之下,程某委託我起訴至法院,要求返還借款。
黃某與孫某答辯:該款屬於投資款,入股性質,程某應該承擔虧損風險,不應該屬於借款,請求法院駁回程某訴訟請求。
河南良笛律師事務所馮愛霞律師作為程某的特別授權代理人對本案發表以下幾點代理意見:
一、二被告對原告欠款的償還存在連帶責任。黃某、孫某作為借款人理應承擔還款義務;
二、原告交付被告的30000元錢是借款而非入股款。
1、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合夥經營的特點就是基於各合夥人達成共同的意思表示,共同參與經營,共負盈虧,共擔分險。而在該案中,原告根本就沒有合夥的意思,而且原告只約定了分紅,不擔分險,不參與經營,與合夥特點差別甚遠。而與借款約定利息更接近。實際上也是原告借款給二被告經營,原告僅收取利息。
2、借款人之一被告孫某於2010年7月18日為原告書寫的一份保證書內容也證明了原告是借款給二被告的,而非入股款,原告也沒有與二被告合夥的目的。
3、在該案中,原告根本就沒有享受作為合夥人的權利,沒有參與經營,更沒有參與過公司的經營決策,也沒有收取過紅利,僅憑「入股人」的稱謂就判定原告是合夥人顯失公正。
綜上,我們認為,本案中,程某與黃某、孫某之間並沒有簽訂投資合同或其他合意性文件。再者,本案原、被告雙方約定:原告不參與經營,每年可分得固定紅利。這與合夥經營的相關法律原則違背,很明顯,如果原告是因「入股」成為合夥人,就要在出資范圍內承擔公司的虧損,而不可能只約固定的分紅。故在沒有其他證據可以印證的情況下,認定原告向被告提供的「投資」系出資入股,證據不足。
因此,本案中原告提供的「入股」應按借款處理。以上代理意見被法院採納,法院最終判決黃某、孫某二被告應歸還原告程某借款30000元。案件勝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