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法律顧問
㈠ 什麼是法律顧問
摘要 法律顧問現在一般講主要是為政府、企業提供常年法律服務的律師
㈡ 什麼是法律顧問 法律顧問的作用
什麼是法律顧問
法律顧問,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而言,具有法律專業知識,接受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聘請為其提供法律服務的人員,以及法人或其他組織內部設置的法律事務機構中的人員,均為法律顧問。狹義而言,法律顧問指接受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聘請為其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律師,是傳統意義的法律顧問。
具有法律專業知識,接受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聘請為其提供法律服務的人員,以及法人或其他組織內部設置的法律事務機構中的人員,均為法律顧問。
法律顧問的作用
1.防患未來的法律風險
2.處理已經存在的問題
3.促進聘請方管理工作的規范化
4.節約費用(預防損害發生的角度)。
5.管理層和董事會的參謀。
6.法律和政策的執行者。
7.企業目標管理的支持者。
8.商務合同的實踐者。
9.企業自律制度的維護者。
10.企業內部糾紛的仲裁者。
11.業績和風險的協調者。
12.企業合法權益的捍衛者。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現代企業的最為明顯的一個變化趨勢是管理模式的法制化和正規化。也即運用法制的手段,在經濟往來和經濟生活當中盡可能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抵制和打擊不法侵害。而要達到這個目的,也就很有必要在企業當中設立一個法律顧問,我現特就法律顧問在現代企業中的地位沒有健全的法制也就沒有完善的成功的市場經濟。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憑借的即是由法律調整的經濟手段,而法律手段必然會使通過法律調整的經濟關系和社會關系變得更加多樣化和復雜化,也就為法律手段介入企業經營提供和展示了更為廣闊的天地。而從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司法救濟是最終原則,也就是說如果企業在經營中出現了問題,或與其他企業發生了糾紛,最終的、最有效的途徑也是通過司法的法律上的訴訟來解決,這就要求企業至少要在法律上取勝於對方,否則,企業就會蒙受難以估量的損失,
首先,設立法律顧問,加強運用法律手段進行經營的深層次的原因和必要性。這就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當前,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國家頭等大事,各行各業都在為此進行改革其次,法律顧問的概念和責任及社會功能。
法律顧問是律師和其他具有法律專業知識的人,接受國家機關、企業、事業、社會團體和公民的聘請,為聘請方就業務上的問題提供法律上的幫助辦理各種法律事務而進行的專業性活動。
法律顧問的責任是協助聘請方依法進行管理、生產經營或者其他活動,受託辦理各種法律事務,維護聘請方的合法權益。
法律顧問從業資格
概述
1997年,依據人事部、國家經貿委、司法部下發了《人事部、國家經貿委、司法部關於印發〈企業法律顧問執業資格制度暫行規定〉及〈企業法律顧問執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的通知》(人發〔1997〕26號),國家開始實施企業法律顧問執業資格制度。2002年人事部下發了《關於調整企業法律顧問執業資格考試有關規定的通知》(人發〔2002〕21號),對原有考試管理辦法進行了修訂。考試工作由人事部、國家經貿委共同負責,日常工作委託國家經貿委經濟法規司承擔,具體考務工作委託人事部人事考試中心組織實施。
考試每年舉行一次,考試時間一般安排在10月中旬。原則上只在省會城市設立考點。2010年企業法律顧問考試時間為10月23日和24日。2011年全國企業法律顧問執業資格考試的時間已經公告確定為2011年10月22日和23日。
2014年8月,國務院印發《關於取消和調整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的決定》,將企業法律顧問這項職業資格考試取消。
考試科目
考試設4個科目。具體是:
《綜合法律知識》、《經濟與民商法律知識》、《企業管理知識》、《企業法律顧問實務》。每科考試時間為兩個半小時。企業法律顧問的教材是由經濟與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全國企業法律顧問執業資格考試復習指南》(全4冊),2009年版本的教材已經在2009年5月20日出版。
4個科目均為客觀題,在答題卡上作答。
考生應考試時,可攜帶鋼筆或圓珠筆、2B鉛筆、橡皮,在參加《企業管理知識》科目考試時可攜帶計算器。
考試分4個半天進行,每個科目的考試時間均為2個半小時。
成績管理
考試以兩年為一個周期,參加全部科目考試的人員須在連續兩個考試年度內通過全部科目的考試。免試部分科目的人員須在一個考試年度內通過應試科目。
報考條件
凡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遵紀守法並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均可參加企業法律顧問執業資格:
(一)取得法律類、經濟類或相關專業大專學歷,工作滿5年,其中從事企業法律或經濟工作滿3年。
(二)取得法律類、經濟類或相關專業本科學歷,工作滿3年,其中從事企業法律或經濟工作滿1年。
(三)取得法律類、經濟類或相關專業雙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工作滿2年。
(四)取得法律類、經濟類或相關專業碩士學位,工作滿1年。
(五)取得法律類、經濟類或相關專業博士學位。
(六)不具備上述規定的學歷,但通過國家統一組織的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取得經濟專業技術初級資格,並從事企業法律或經濟工作滿5年。
符合上述相應的報名條件,同時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可免試部分科目。
(一)通過考試取得律師資格,並按國家有關規定評聘為三級(中級)以上律師專業技術職務,從事企業法律或經濟工作滿1年,可免試《綜合法律知識》、《經濟與民商法律知識》2個科目。
(二)通過全國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取得經濟專業技術中級資格,並受聘擔任經濟師專業技術職務,從事企業法律或經濟工作滿1年,可免試《綜合法律知識》、《企業管理知識》2個科目。
(三)參加全國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取得中級資格,同時通過考試取得律師資格,並按國家有關規定評聘為三級(中級)以上律師專業技術職務,從事企業法律或經濟工作滿1年,可免試《綜合法律知識》、《經濟與民商法律知識》、《企業管理知識》3個科目。
㈢ 什麼叫法律顧問
法律顧問,就是給予法律支持與服務的「法律軍師」。
㈣ 法律顧問是干什麼的
法律顧問可以為委託人就有關法律問題提供意見,草擬、審查法律文書,代理參加訴訟、調解或者仲裁活動,辦理委託的其他法律事務,維護委託人的合法權益。法律顧問包括專項法律顧問和常年法律顧問,其服務內容主要包括:協助聘方建立法律糾紛預防機制、及時處理已存在的相關法律問題、與聘方相關部門協作與配合。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
第二十九條
律師擔任法律顧問的,應當按照約定為委託人就有關法律問題提供意見,草擬、審查法律文書,代理參加訴訟、調解或者仲裁活動,辦理委託的其他法律事務,維護委託人的合法權益。第二十八條
律師可以從事下列業務:
(一)接受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委託,擔任法律顧問;
(二)接受民事案件、行政案件當事人的委託,擔任代理人,參加訴訟;
(三)接受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託或者依法接受法律援助機構的指派,擔任辯護人,接受自訴案件自訴人、公訴案件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的委託,擔任代理人,參加訴訟;
(四)接受委託,代理各類訴訟案件的申訴;
(五)接受委託,參加調解、仲裁活動;
(六)接受委託,提供非訴訟法律服務;
(七)解答有關法律的詢問、代寫訴訟文書和有關法律事務的其他文書。
㈤ 法律顧問是什麼呢
法律顧問,在公司經營的過程中,能夠起到以下作用:首先規范公司的管理行為,使公司的管理行為時刻都在法律允許的框架之內;其次規范公司的經營行為,使公司的經營不因超越法律的上限而產生巨大的損失;再者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很多公司在起步的時候治理結構並不規范,包括持股比例、股權結構、經營層分工、股東權益保護、管理模式、增資擴股或者減少注冊資金等等亟等完善,律師從這些方面加以完善,使得公司的治理結構符合現代企業制度和股東的現實要求。
㈥ 什麼是法律顧問
法律顧問是指律師依法接受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聘請,以自己的法律專業知識的專業技能為聘請方提供多方面的法律服務的專業性活動。
( 一 ) 法律顧問的業務范圍一般包括:
1 、為聘方涉及法律方面的事務提供法律咨詢;
2 、為聘甲方草擬、審查、修改法律事務文書;
3 、為聘方經營管理決策或重大事項的決策提供法律意見,或依法進行論證;
4 、協助聘方開展宣傳教育,運用法律手段加強企業管理;
5 、應邀為聘方的有關法律事務出具法律意見書或進行見證;
6 、向聘方提供有關法律信息;
7 、代聘方發布有關的聲明、公告、致函等文書;
8 、接受聘方委託,對有關企業或項目進行資信或可行性調查,並出具調查報告;
9 、代辦企業工商登記等法律事務;
10 、參與聘方的經濟合同談判和其他重大商務談判,提供法律意見,准備或審核所需的資料及有關的法律法規,協助制定談判方案等;
11 、參與處理聘方尚未形成訴訟或仲裁的民事、經濟、行政爭議或其他重大糾紛;
12 、優先接受聘方委託,代理參加民事、經濟、行政等各類糾紛案件的調解、仲裁或訴訟活動,依法維護聘方的合法權益。
㈦ 法律顧問是什麼意思
法律顧抄問也稱企業律襲師,包括企業外部法律顧問,即指律師事務所接受企業的委託指派律師擔任企業的法律顧問,以及企業內部法律顧問,即指企業聘用的企業法律專業管理人員。無論哪種形式的企業法律顧問,都主要從事企業法律咨詢、法律顧問、項目談判、防範法律風險、執行國家法律、法規,依法對企業重大經營決策提出法律意見、參與起草、審核企業重要的規章制度、合同審核及簽訂、企業的訴訟和非訴訟等法律事務工作。
㈧ 法律顧問是什麼
法律顧問就是處理你們公司法律事務的人,包括制定公司制度,商業談判,合同修改,訴訟代理等等,不同企業的法務工作內容也不同。
㈨ 法律顧問有什麼用
前幾日與朋友討論,在勞動糾紛中是代理用人單位有趣還是勞動者更有意思,她處理勞動糾紛的經驗和經歷都比我多,認為代理勞動者更有趣,因為變數多、空間大,有代理的空間和餘地。
但我卻覺得用人單位更有意思,相比勞動者的流動性,用人單位盈利的需求不會變,在一定時期內比較穩定,甚至會超過勞動者的存在時間,可以在一個又一個的官司中不斷完善自己的勞動制度,到達一定程度之後可以「設計」勞動者——這種臻於完善的過程要比單次勞動者糾紛更有意思,而且這還能反向促進勞動法律法規的完善,最終還是有利於勞動者。
如果雙方都依照法律行事,自然不會存在糾紛和矛盾,但這顯然不現實,並不是沒有個人都熟悉法律法規,即便知道法律法規也不見得了解其中風險,了解其中風險也未必有辦法應對這時候就需要有個專司法律的人來協助,經過商業社會的洗練便有了律師和法律顧問。
昨日提到未續簽勞動合同公司要付雙倍工資,有讀者朋友為自己公司老闆鳴不平,認為離職員工不仗義便是我前面提到的有趣之處:不論是單位還是勞動者,想要保護自己權益必須有所付出才,雙方爭執過程中都聘請了律師,都算得上用錢買來的教訓和利益。
但用人單位收益更大,花錢買來的教訓可以逐漸演變成制度,以免未來遭受更大的損失,還是離職這件事兒,一個人離職和一個部門離職,用人單位索要付出的成本顯然不一樣,有法律顧問和沒法律顧問又是不一樣。
所以,讓誰來判斷其中的收益,讓誰來判斷其中的風險,將直接影響公司的制度和發展。
㈩ 中國法律顧問是什麼意思
法律顧問是指抄律師襲依法接受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聘請,以自己的法律專業知識的專業技能為聘請方提供多方面的法律服務的專業性活動。
( 一 ) 法律顧問的業務范圍一般包括:
1 、為聘方涉及法律方面的事務提供法律咨詢;
2 、為聘甲方草擬、審查、修改法律事務文書;
3 、為聘方經營管理決策或重大事項的決策提供法律意見,或依法進行論證;
4 、協助聘方開展宣傳教育,運用法律手段加強企業管理;
5 、應邀為聘方的有關法律事務出具法律意見書或進行見證;
6 、向聘方提供有關法律信息;
7 、代聘方發布有關的聲明、公告、致函等文書;
8 、接受聘方委託,對有關企業或項目進行資信或可行性調查,並出具調查報告;
9 、代辦企業工商登記等法律事務;
10 、參與聘方的經濟合同談判和其他重大商務談判,提供法律意見,准備或審核所需的資料及有關的法律法規,協助制定談判方案等;
11 、參與處理聘方尚未形成訴訟或仲裁的民事、經濟、行政爭議或其他重大糾紛;
12 、優先接受聘方委託,代理參加民事、經濟、行政等各類糾紛案件的調解、仲裁或訴訟活動,依法維護聘方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