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安徽法律援助案件

安徽法律援助案件

發布時間: 2022-01-23 13:57:34

⑴ 安徽省法律援助條例的解讀

《安徽省法律援助條例》已經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修訂通過,將於7月1日起施行。該條例及時修訂,對於促進我省法律援助事業發展,保障經濟困難和其他符合法定條件的公民的合法權益,實現公平正義、構建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期人大視窗為您解讀這部法規
【修訂背景】
《安徽省法律援助條例》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以來,對於促進我省法律援助事業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據省司法廳統計,截至2008年底,我省已建立法律援助機構121個,在鄉鎮、婦聯、殘聯、學校、工會等設立法律援助站點2147個;僅2008年全省就辦理法律援助案件20269件,有2.8萬人次獲得直接援助,17.5萬人次獲得法律咨詢和相關服務。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原條例規定的法律援助門檻較高、范圍較窄、經費不足等問題顯現出來,需要通過立法予以規范;我省法律援助在實踐中積累了不少好的做法和經驗,也需要通過立法加以總結。
2003年7月21日,國務院頒布了《法律援助條例》。隨後,司法部先後會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財政部等機關和部門,對法律援助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配套規定。為了維護國家法制統一,與國家相關規定相互銜接,有必要對原條例進行修訂。
【三大亮點】
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負責人介紹,修訂後的條例,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堅持法定性與實際性相結合。在認真遵循國務院《法律援助條例》、堅持維護法制統一的前提下,根據我省實際情況,對法律援助機構的確定、法律援助范圍、法律援助形式、法律援助程序等作了具體明確的補充規定。二是堅持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在明確規定法律援助事項、標準的前提下,授權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以便把更多的關系公民切身利益的事項納入法律援助;允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為了擴大受援范圍,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主要是財政狀況)調整公民獲得法律援助的經濟困難標准。三是堅持政府主導性與社會輔助性相結合。獲得法律援助是公民的基本權利,提供法律援助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政府在實施法律援助中起著主體、主導作用。在進一步明確政府責任主體地位的同時,盡可能地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法律援助工作,共同為經濟困難的公民撐起一片社會公平與正義的藍天。
【關鍵詞】
實施主體
法律援助是政府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重要方面,是一種政府行為。根據國務院《法律援助條例》的規定,條例對法律援助的實施主體作了進一步規定:一是明確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推動法律援助工作。二是明確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監督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法律援助工作,根據需要確定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機構,並向社會公布。縣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根據工作需要,可以確定,由鄉(鎮)、街道司法所承擔法律援助工作。三是明確了法律援助機構職責,規定法律援助機構負責受理、審查法律援助申請,指派或者安排法律援助人員辦理法律援助事項,並對法律援助工作進行指導。四是明確了法律援助人員及其操守規范,條例所稱法律援助人員是指受指派或者安排的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和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公證人員及法律援助志願者,要求法律援助人員應當依法履行法律援助義務,遵守法律援助人員從業規范,認真辦理法律援助案件。
經費保障
條例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法律援助所需經費列入財政預算,予以保障。法律援助經費專款專用。條例同時明確,鼓勵社會通過依法設立的法律援助基金會或者其他形式對法律援助活動提供捐助,以彌補政府法律援助經費的不足。
法律援助是一種司法救濟行為,辦理法律援助事項禁止收取當事人任何財物,條例規定法律援助機構及其工作人員「不得索取、收受受援人財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當利益」。法律援助人員辦理法律援助事項在很大程度上是盡義務,但給予必要的補貼是必要的,這也是法律援助持續實施的必要條件。為此,條例規定,法律援助機構在接到法律援助人員提交的結案材料後,應當及時向法律援助人員支付辦案補貼。
社會力量
我省法律援助需求量逐年大幅提升,據省司法廳統計,2007年比2006年上升39.7%,2008年比2007年上升73.4%。因此,除了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直接組織實施的法律援助外,有必要動員社會力量積極投身法律援助事業。為此,條例鼓勵社會團體、事業單位等社會組織利用自身資源為經濟困難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援助范圍
在國務院《法律援助條例》規定的法律援助事項基礎上,條例在以下三個方面作出了補充規定:
一是擴大了法律援助范圍。主要新增加了5類代理事項:(1)依法請求行政補償;(2)請求支付勞動報酬或者因勞動爭議請求給付經濟補償、賠償金的;(3)請求工傷事故、交通事故、醫療事故、食品安全事故或者其他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的;(4)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遺棄,主張民事權益的;(5)請求賠償因假劣農葯、種子、化肥等農業生產資料造成農業生產損失的 (第11條)。鑒於實踐中不少設區的市已擴大了法律援助事項,對於充分保障經濟困難群體的合法權益起到了重要作用,對此,條例作出了明確的授權性規定:「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前款規定以外的事項作出補充規定。 」
二是規定了無需進行經濟狀況審查的事項。我省農民工數量較大,欠薪問題也較突出,為了便於農民工追討工資和工傷賠償;同時,為了使見義勇為者不再流血又流淚,維護社會正義,匡正社會風氣,養成良好的道德風尚,條例補充規定:(1)農村進城務工人員因勞動報酬和工傷賠償,申請法律援助的;(2)公民主張因見義勇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申請法律援助的,無需進行經濟狀況審查,不受經濟困難條件的限制。
三是規定了無需提供經濟困難證明的對象。為了進一步方便群眾,對於能夠提供有效證明的5種人員,法律援助機構應當認定其為經濟困難,不再提供經濟困難證明。這5種人員是:領取最低生活保障金或者失業保險金的;享受農村五保供養待遇的;社會福利機構中由政府供養的;殘疾且無固定收入的;依靠撫恤金、救濟金生活的。
經濟困難
以前的經濟困難標準是由法律援助機構參照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定的當地最低生活標准確定。這次修訂後明確規定,公民經濟困難的標准按照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執行。為了幫助更多的經濟困難群眾獲得法律援助,條例還明確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為擴大受援人范圍,可以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實際情況調整公民獲得法律援助的經濟困難標准。
先行援助
先行援助是因訴訟、仲裁時效或者其他緊急情況而對受援對象先援助後審查的制度,屬於法律援助中的特殊情況,對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具有積極的意義。條例增加了先行援助條款,規定了法律援助機構先行提供法律援助的三種情形:訴訟、仲裁時效即將屆滿的;必須採取財產保全措施的;其他緊急或者特殊情況的。這一規定使法律援助制度更加人性化,盡最大限度地保護應當受到法律援助的公民的合法權益。
政策優惠
為了減輕法律援助案件受援人的負擔,條例對政府部門、司法機關和仲裁、鑒定機構的責任作了明確規定:一是法律援助案件受援人申請緩交、減交或者免交訴訟、仲裁費用的,人民法院和仲裁機構應當依法緩收、減收或者免收有關費用;二是人民政府有關部門、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應當對法律援助案件辦理中利用檔案進行的調查取證工作予以支持,免收檔案資料查詢等費用,減收或者免收相關材料的復制費用;三是鑒定機構對法律援助案件受援人申請鑒定的事項,應當緩收、減收或者免收鑒定費用。
為切實維護農村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五河縣武橋鎮司法所日前組織法律工作人員走上街頭開展法律援助集中宣傳活動。活動共散發宣傳材料1000餘份,發放聯系卡500多張,並現場接受群眾咨詢。

⑵ 安徽省法律援助條例的第五章法律責任

第三十七條司法行政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在法律援助監督管理過程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處分。
第三十八條法律援助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一)對符合條件、應予法律援助的對象,決定不予法律援助的;
(二)明知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而決定給予法律援助的;
(三)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法律援助案件的;
(四)不在本條例規定的期限內作出審查決定的;
(五)未經批准委託他人、延期或者終止辦理法律援助事項的;
(六)索取、收受受援人財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當利益的;
(七)貪污、挪用法律援助經費的。
第三十九條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受理公民申請辦理經濟困難證明,無正當理由不出具證明或者出具虛假證明的,有關機關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四十條法律援助人員在辦理法律援助事項時,由於過錯致使受援人遭受經濟損失,受援人要求賠償的,依法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第四十一條受援人以不正當手段獲得不應當享有的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停止對其援助,並責令其支付已實施法律援助過程中的全部費用。

⑶ 法律援助案件能收費嗎

有的時候做事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律師有他的職業操守。還有律師不作為的話可以去司法局投訴他,如果其不作為給你造成損失的話可以去法院告他

⑷ 誰知道安徽法律援助

安徽法律援助相關問題,建議撥打免費法律援助咨詢熱線12348詳詢即可。

⑸ 安徽省法律援助條例的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促進和規范法律援助工作,保障經濟困難和其他符合法定條件的公民獲得必要的法律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根據國務院《法律援助條例》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法律援助活動。
第三條符合本條例規定條件的公民,可以獲得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無償法律服務。
第四條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推動法律援助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法律援助所需經費列入財政預算,予以保障。
法律援助經費專款專用,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
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監督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法律援助工作,根據需要確定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機構,並向社會公布。
縣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根據工作需要,可以確定由鄉(鎮)、街道司法所承擔法律援助工作。
第六條法律援助機構負責受理、審查法律援助申請,指派或者安排法律援助人員辦理法律援助事項,並對法律援助工作進行指導。
本條例所稱法律援助人員是指受指派或者安排的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和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公證人員以及法律援助志願者。
法律援助人員提供法律援助的形式,應當與其從業資格相適應。
第七條法律援助人員應當依法履行法律援助義務,受法律援助機構的指派或者安排,辦理法律援助案件。
第八條法律援助人員依法履行法律援助職責受法律保護。
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個人應當支持、配合法律援助機構和法律援助人員開展法律援助工作。
第九條鼓勵社會通過依法設立的法律援助基金會或者其他形式對法律援助活動提供捐助。
鼓勵社會團體、事業單位等社會組織利用自身資源為經濟困難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鼓勵法律服務組織和法律服務人員提供法律援助。
第十條對法律援助工作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給予表彰和獎勵。

⑹ 農民工法律援助中心

法律援助是為經濟困難的或者特殊案件的當事人提供完全免費的法律幫助的一種制度。
服務的形式可以是法律咨詢,代擬法律文書,提供刑事辯護,民事、行政訴訟代理,非訴訟法律事務代理等,目的是確保公民不會因缺乏經濟能力或弱勢處境而在法律面前處於不利地位,從而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哪些事項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條例》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條例明確法律援助是政府責任。根據該條例第二章第十條和第十一條的規定,公民有下列事項,沒有委託代理人或辯護人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或由人民法院指定辯護: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七)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詢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八)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九)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十)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
(十一)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須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第一到第六項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
公民經濟困難的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和法律援助事業的需要規定。申請人住所地的經濟困難標准與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不一致的,按照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執行。
什麼情況下可以終止法律援助?
《條例》第六條對律師提供法律援助的質量作了明確規定,「律師應當依照律師法和本條例的規定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為受援人提供符合標準的法律服務,依法維護受援人的合法權益,接受律師協會和司法行政部門的監督。」並且《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擅自終止法律援助案件的,給予警告、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給予1個月以上3個月以下停止執業的處罰。」但是,這並不表明法律援助中途不能停止。
《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法律援助機構經審查核實的,應當終止該項法律援助:
(一)受援人的經濟收入狀況發生變化,不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
(二)案件終止審理或者已被撤銷的;
(三)受援人又自行委託律師或者其他代理人的;
(四)受援人要求終止法律援助的。

⑺ 法律援助案件范圍都是包括哪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條例》第十條和第十一條的規定,公民有下列事項,沒有委託代理人或辯護人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或由人民法院指定辯護:
1、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2、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4、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5、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6、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7、因醫療事故、交通事故、工傷事故造成的人身損害賠償案件。
8、因家庭暴力、虐待、重婚等,受害人要求離婚及人身損害賠償案件。
9、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詢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10、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11、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12、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提供法律援助。
13、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須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下列案件或事項,法律援助中心不予提供法律援助,包括:
1、因申請人的過錯責任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而引起的民事訴訟或刑事自訴案件。
2、因申請人過錯而引起的行政訴訟案件。
3、申請人提供不出涉訟案件的有關證據而且無法調查取證的案件。
4、可由行政機關處理而不需通過訴訟程序的事務。
5、案情及法律程序簡單,通常無須聘請法律服務人員代理的案件。
6、已竭盡法律救濟的案件。
7、申請人提供不出任何證明材料或出具虛假證明騙取法援的。
8、其他經主管機關批准,法律援助中心對外聲明不予受理的案件。[1]

⑻ 安徽省法律援助條例的第四章法律援助的組織實施

第二十八條法律援助機構決定給予法律援助,或者經司法行政部門審查決定給予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自決定作出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指派或者安排法律援助人員實施法律援助。
人民法院指定辯護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在開庭3日前將確定的承辦人員名單回復人民法院。
第二十九條法律援助人員應當恪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嚴格按照相關辦案規范認真辦理法律援助事項。未經法律援助機構批准,不得委託他人辦理、不得延期辦理、不得終止辦理;不得索取、收受受援人財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當利益。
第三十條法律援助人員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向法律援助機構報告;法律援助機構經審查核實的,應當終止法律援助並書面通知受援人和案件處理機關:
(一)受援人經濟狀況不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
(二)案件終止審理或者已被撤銷的;
(三)受援人自行聘請律師或者其他代理人的;
(四)受援人要求終止法律援助的;
(五)人民法院撤銷司法救助的。
申請人或者代理申請人對法律援助機構作出終止法律援助的決定有異議的,可以向該法律援助機構同級司法行政部門申請審查。
第三十一條受援人在接受法律援助的過程中,有權向法律援助人員了解法律援助事項辦理情況。
受援人認為法律援助人員未履行職責的,可以要求法律援助機構更換法律援助人員。法律援助機構經調查情況屬實的,應當更換。
第三十二條法律援助人員辦理的法律援助案件結案後,應當及時向法律援助機構提交有關的法律文書副本或者復印件以及結案報告等材料。
法律援助機構在接到法律援助人員提交的結案材料後,應當及時向法律援助人員支付辦案補貼。
辦案補貼的標准由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財政部門根據經濟發展水平,參考法律援助機構辦理各類法律援助案件的平均成本等因素核定,並可以根據需要調整。
第三十三條法律援助案件受援人申請緩交、減交或者免交訴訟、仲裁費用的,人民法院和仲裁機構應當依法緩收、減收或者免收有關費用。
第三十四條人民政府有關部門、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應當對法律援助案件辦理中利用檔案進行的調查取證工作予以支持,免收檔案資料查詢等費用,減收或者免收相關材料的復制費用。
第三十五條鑒定機構對法律援助案件受援人申請鑒定的事項,應當緩收、減收或者免收鑒定費用。
第三十六條受援人把法律援助人員辦理法律援助事項所需差旅費、文印費、交通通訊費、調查取證費等必要開支列入訴訟請求,經人民法院判決由非受援的敗訴方承擔的,受援人應當將收到的上述費用交法律援助機構,由法律援助機構按照財政規定納入法律援助經費專項管理。

⑼ 誰安徽法律援助,為農民打官司,不要錢的那種,聯系方式

法律援助,全國統一的號碼,是12348,上班時間打就行,那裡會給安排免費的律師,農民工討要工資屬於免費法律援助的范圍。

熱點內容
世俗道德 發布:2025-02-08 04:52:35 瀏覽:96
民事訴訟法申請法院調取證據的規定 發布:2025-02-08 04:44:01 瀏覽:802
軍事情報條例 發布:2025-02-08 04:29:39 瀏覽:652
刑事訴訟法關於賠償物質損失的條款 發布:2025-02-08 04:01:54 瀏覽:958
促進法治化營商環境 發布:2025-02-08 04:01:16 瀏覽:610
專職安全生產管理員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8 03:48:50 瀏覽:471
我國現行婚姻法第32條規定 發布:2025-02-08 03:35:52 瀏覽:190
法律知識古樹保護 發布:2025-02-08 02:59:19 瀏覽:984
經濟法稅收試題答案 發布:2025-02-08 02:26:36 瀏覽:237
民法典的法治 發布:2025-02-08 02:17:37 瀏覽: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