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律師的工資
A. 法律援助的值班律師有工資嗎律師到法律援助中心或由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到其他地方值班,有工資或補貼嗎
法律援助的值班律師有工資嗎律師到法院研究中心的法律法律中心指派到其他地方值班工資補貼嗎沒有工資補
B. 申請法律援助,請免費律師打官司,律師是否有工資可領
按你說的情況,如果你是申請法律援助的話,申請援助而來的律師是免費為當事人代理的話,沒有工資的。
C. 請律師回答:法律援助是由政府發工資嗎請法律援助給政府打官司是不是不會盡力呢
第二十四抄條規定,法律援助機構收到襲結案材料後,應當向指派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師支付法律援助辦案補貼,補貼的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會同同級財政部門,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參與法律援助機構辦理各類法律援助案件的平均成本等因素核定,並可以根據需要調整。
如果需要申請刑事法律援助,應當找辦理案件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法律援助需要提供必要的證明材料。
法律援助不得收費,如果收費的由司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給予1個月以上3個月以下停止執業的處罰。還可以並處所收財物價值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D. 法律援助律師一個月工資多少
你好; 大多都是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不是公務員。但是參照管理待遇已經不錯了。如果是新人有工資可開。退休待遇也不錯。
E. 法律援助的律師打官司有收入嗎如果律師自己不接案子只做法律援助中心給分配的案子能賺到錢嗎
法律援助律師是不能收費和提成的。因為法律援助律師的工資由政府出資,不涉及訴訟標的額大小問題,故談不上什麼提成了,具體咨詢當地法律援助機構即知。
F. 法律援助的律師怎麼獲得收入啊
有一些無償提供法律援助的律師,他們是不收費的,或者有組織他們的上級提供一些補助。當然,律師是自由職業者,不能常年無償提供法律援助。除非有雄厚的經濟實力。但一些地方,存在長期提供法律援助的組織機構。
G. 我想知道成為法律援助的律師有哪些條件是不是法援的律師也有工資或補貼之類的
想成為法律援助律師有兩種途徑:一是通過司法考試,取得律師執業證,在律師事務內所做一名容專職律師,兼做法律援助案件;一是通過司法考試,取得法援律師工作證,在法律援助中心做一名法援律師,專職做法律援助案件。兩者的條件都是要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書,並實習一年,然後取得律師資格。
兩者的區別:律師事務所的專職律師做法援案件,法律援助機構會對承辦律師發放辦案補貼或辦案經費,一般每個案件500-1000元。而法律援助律師,法律援助案件是其主要工作,領固定工資,一般是沒有辦案補貼的。
H. 找法律援助律師討要工資有用嗎
當然可以,你按規定提交材料就可以。
I. 法律援助,國家補貼律師多少費用
法律援助國家補貼律師的標准各地局部相同。
法律援助案件給律師的費用通常是幾百元的辦案補助,和平時律師收費標准當然是不同的。這個費用不由當事人承擔,由國家財政支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法律援助機構收到結案材料後,應當向指派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師支付法律援助辦案補貼。
補貼的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會同同級財政部門,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參與法律援助機構辦理各類法律援助案件的平均成本等因素核定,並可以根據需要調整。
(9)法律援助律師的工資擴展閱讀: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五條第二款和第三款的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法律援助的形式,既包括訴訟法律服務,也包括非訴訟法律服務。主要採取以下形式:刑事辯護和刑事代理;民事、行政訴訟代理;非訴訟法律事務代理;公證證明。
法律援助是法律化、制度化的行為,是國家社會保障制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受援對象為經濟困難者、殘疾者、弱者,或者經人民法院指定的特殊對象,法律援助機構對受援對象減免法律服務費,法院對受援對象減、免案件受理費及其他訴訟費用。
J. 法律援助的話,律師的費用誰出
1、法律援助的錢是由政府出的。
2、律師提供法律援助,可以享有政府提供的補貼。
3、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四十二條 對下列沒有委託辯護人的被告人,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一)盲、聾、啞人;
(二)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
(三)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人。
高級人民法院復核死刑案件,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四十三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可以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一)共同犯罪案件中,其他被告人已經委託辯護人;
(二)有重大社會影響的案件;
(三)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
(四)被告人的行為可能不構成犯罪;
(五)有必要指派律師提供辯護的其他情形。
《法律援助條例》
第三條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積極措施推動法律援助工作,為法律援助提供財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法律援助經費應當專款專用,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
(10)法律援助律師的工資擴展閱讀
《法律援助條例》
第十四條公民就本條例第十條所列事項申請法律援助,應當按照下列規定提出:
(一)請求國家賠償的,向賠償義務機關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向提供社會保險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義務機關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三)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向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義務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四)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向支付勞動報酬的義務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五)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向被請求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第十五條 本條例第十一條所列人員申請法律援助的,應當向審理案件的人民法院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的申請由看守所在24小時內轉交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所需提交的有關證件、證明材料由看守所通知申請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協助提供。
第十六條申請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提出申請。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與其法定代理人之間發生訴訟或者因其他利益糾紛需要法律援助的,由與該爭議事項無利害關系的其他法定代理人代為提出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