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辦理法律援助案件不少於
法律援助屬於律師的法定義務。因此,法律援助中心會根據援助案件情版況,不定期指派各個律師事權務所辦理援助案件。各個律師事務所根據各所情況,指派律師負責辦理。
因此,如果律師希望辦理法律援助案件,可以向所在的律師事務所主動請纓。
另外,還有一種是專門的法律援助律師,即專職援助律師。這種情況,首先要取得律師執業證,然後向當地司法機關申請,經考核後,成為專職援助律師(由於專職律師有名額限制,因此,需要經過一定的考核程序)。
(1)律師辦理法律援助案件不少於擴展閱讀:
申請法律援助的對象和條件:
(一)申請法律援助的對象必須是經濟困難或者因突發事故無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的公民以及刑事訴訟中由人民法院指定辯護的被告人。
(二)公民申請法律援助應當向法律援助機構提交下列有關材料:
1、身份證或其他有效的身份證明,代理人代為申請的還應當提交有代理權的證明;
2、經濟困難的證明;
3、申請法律援助的事項及有關的證據材料。
經濟困難的標准參照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公布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執行。
參考資料:網路-法律援助
㈡ 律師事務所辦理法律援助案件注意什麼
會的。援助的案子一般是不收費的。既然律師願意接承接法律援助的案子就一定會負責,這關乎律師名譽和律所名譽問題。
㈢ 法律援助必須要律師嗎
法律分析:法律援助不一定全部是律師,法律服務所的法律工作者(不持有律師執業資格證)亦可以接受司法機關的委託承辦法律援助案件。法律援助具有公益性質,由財政撥款購買法律服務,為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當事人(一般是生活困難)提供免費法律服務,律師或者法律工作者的補貼由司法局發放。
法律依據:《法律援助條例》第二十一條 法律援助機構可以指派律師事務所安排律師或者安排本機構的工作人員辦理法律援助案件;也可以根據其他社會組織的要求,安排其所屬人員辦理法律援助案件。對人民法院指定辯護的案件,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在開庭3日前將確定的承辦人員名單回復作出指定的人民法院。
第二十四條 受指派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師或者接受安排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社會組織人員在案件結案時,應當向法律援助機構提交有關的法律文書副本或者復印件以及結案報告等材料。法律援助機構收到前款規定的結案材料後,應當向受指派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師或者接受安排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社會組織人員支付法律援助辦案補貼。法律援助辦案補貼的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會同同級財政部門,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參考法律援助機構辦理各類法律援助案件的平均成本等因素核定,並可以根據需要調整。
㈣ 律師必須辦理法律援助案件嗎
司法局指定的,必須得援助。
㈤ 習實律師可以辦法律援助案件嗎
不能,《申請律師執業人員實習管理規則》第二十三條規定:「 律師事務所及實習指導律師不得指使或者放任實習人員有下列行為:
(一)獨自承辦律師業務;
(二)以律師名義在委託代理協議或者法律顧問協議上簽字,對外簽發法律文書;
(三)以律師名義在法庭、仲裁庭上發表辯護或者代理意見;
(四)以律師名義洽談、承攬業務;
(五)以律師名義印製名片及其他相關資料;
(六)其他依法應以律師名義從事的活動。」
從這個規定可以看出,實習律師是不能獨自承辦律師業務的。因此,不宜獨自去法院辦理立案。但可以在律師指導下,陪同當事人去立案。各法院有的可以立案,有的不能,可能是與掌握的寬嚴程度有關,或者是否有當事人在場有關。
㈥ 法律援助律師能辦收費的委託案子嗎
如果該案件不屬於法律援助的案件,那麼律師是應該收取費用的。也就是說內,律師不能針容對其提供的法律援助案件收費。根據《法律援助條例》第二十二條 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人員,應當遵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提供法律援助不得收取任何財物。
第二十三條 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人員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向法律援助機構報告,法律援助機構經審查核實的,應當終止該項法律援助:
(一)受援人的經濟收入狀況發生變化,不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
(二)案件終止審理或者已被撤銷的;
(三)受援人又自行委託律師或者其他代理人的;
(四)受援人要求終止法律援助的。
㈦ 律師一定要辦理法律援助嗎
律師不是必須辦理法律援助案件,法律援助是自願性質的。法律援助對律師而言,應當是一項職業倫理,它源於律師在法律實踐中對司法正義的自覺追求。
㈧ 律師和律師事務所可以拒絕辦理法律援助案件嗎
律師和律師有承辦法律援助案件的義務,無正當理由不能拒絕。
㈨ 律師事務所辦理法律援助案件應注意什麼
1、律師法律援助是指具有律師執業資格的人員對一些經濟困難的當事人提供案件得無償法律服務的行為。
2、法律援助特點是無償性、且對申請人條件也有限制、服務主體是律師。
3、國務院《法律援助條例》對法律援助作出了具體規定:
第二十六條法律援助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以及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紀律處分:
(一)為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人員提供法律援助,或者拒絕為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人員提供法律援助的;
(二)辦理法律援助案件收取財物的;
(三)從事有償法律服務的;
(四)侵佔、私分、挪用法律援助經費的。
辦理法律援助案件收取的財物,由司法行政部門責令退還;從事有償法律服務的違法所得,由司法行政部門予以沒收;侵佔、私分、挪用法律援助經費的,由司法行政部門責令追回,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八條律師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司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給予1個月以上3個月以下停止執業的處罰:
(一)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擅自終止法律援助案件的;
(二)辦理法律援助案件收取財物的。
有前款第(二)項違法行為的,由司法行政部門責令退還違法所得的財物,可以並處所收財物價值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九條律師辦理法律援助案件違反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的,按照律師法的規定予以處罰。
中國政法網:http://www.gov.cn/banshi/2005-07/12/content_140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