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街道辦法律援助審查

街道辦法律援助審查

發布時間: 2022-01-26 02:28:16

❶ 申請法律援助需要什麼資料

1.法律援助申請表,並寫明以下事項:
(1)申請人的基本情況。

(2)申請法律專援助的事實和理由。屬
(3)申請人的經濟狀況。
(4)申請人提供的證明、證據材料清單。
(5)申請人保證所提交的證明及證據材料屬實的聲明。
書寫有困難的申請人,可口頭提出申請,由接待人員按上述要求記入筆錄,申請人簽字或按指印確認。
2.居民身份證、戶籍證明或其他有效身份證明。
3.申請人住所地或戶籍所在地的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或申請人所在單位勞資、人事部門出具的申請人及家庭成員經濟狀況證明。
4.與所申請法律援助事項相關的證明及證據材料。
5.法律援助機構認為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法律援助機構自收到申請援助事項的全部材料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進行審查,作出是否予以法律援助的決定。

❷ 廣西壯族自治區法律援助條例的第三章 法律援助申請和審查

第十五 條公民申請法律援助應當按照國務院《法律援助條例》的規定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國務院《法律援助條例》未作規定的,可以向對申請事項有管轄權的機關或者人民法院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
法律援助機構之間對法律援助事項的受理發生爭議的,由其共同的上一級司法行政部門指定受理。
第十六條 公民申請法律援助應當採用書面形式,填寫申請表,並提交下列材料:
(一)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證明;
(二)經濟困難的證明或者證件;
(三)與所申請法律援助事項有關的基本情況及相關材料。
符合本條例第九條規定情形的,可以不提供經濟困難的證明或者證件。
以書面形式提出申請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由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作書面記錄。
第十七條 經濟困難證明,由申請人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根據申請人的實際情況,按照本條例第八條規定的情形出具。已持有經濟困難證件的不再出具經濟困難證明。
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收到公民請求出具經濟困難證明的申請,應當在五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查,確屬經濟困難的,應當出具經濟困難證明。
第十八條 法律援助機構應當自收到法律援助申請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查,書面作出同意提供法律援助或者不予提供法律援助的決定,並告知申請人。

❸ 法律援助怎樣審請

法援中心主任胡球干回答您:
各個縣區對法律援助中心都在司法局,在各個鄉鎮、街道辦事處司法所都設有法律援助工作站。帶本人身份證直接到司法所或司法局填寫《法律援助申請表》就行。
一般情況需要村委或社區經濟困難證明;下列情況無需經濟困難證明:殘疾證、特困證、優撫證,五保供養證。下列情況無需任何證件:追索勞動報酬、未成年人案件、討要撫養費、贍養費、養老保險金。

❹ 街道如何提供法律援助

1、街道不能提供法律援助的。
2、街道只能提供法律咨詢的。
3、中國,提供法律援助的機構僅僅是各個地區司法局下屬的法律援助中心的。

❺ 申請法律援助需要什麼證件,如果沒有證件成功的幾率能有多大

《法律援助條例》規定·,個人申請法律援助需要具備的條件是
1、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自己合法權益確需法律幫助;

2、受援人確因經濟困難,無力支付部分或全部法律服務費用。其中,農村的屬社會救濟對象;城鎮的其家庭成員收入不超過市政府規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線,且無其他經濟來源

3、申請事項符合法律援助的受案范圍。
所謂受案范圍
法律援助條例》第二章第十條和第十一條的規定,公民有下列事項,沒有委託代理人或辯護人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或由人民法院指定辯護: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七)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詢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八)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九)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十)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

(十一)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須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參考北京市法律援助指南:
申請法律援助須知

一、申請法律援助應當符合的基本條件
(一)公民申請法律援助的經濟困難條件,按照國家和本市低收入家庭認定標准執行。
(二)農民工因請求支付勞動報酬或者工傷賠償申請法律援助的,不受本條例規定的經濟困難條件的限制。
(三)公民因實施見義勇為行為致使自身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不受本條例規定的經濟困難條件的限制。見義勇為行為的認定,依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執行。
(四)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被告人是盲、聾、啞、未成年人以及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需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五)本中心受理申請人所涉案件的審理機關應當是:北京市中、高級法院和最高法院受理的一、二審和再審的案件;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二分院轉交的犯罪嫌疑人提出法律援助申請的案件;北京鐵路運輸法院、北京鐵路運輸中級法院受理的案件;其他市級相關機構管轄的非訴訟案件。
二、申請法律援助案件的范圍
(一)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1、請求國家賠償的;
2、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4、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5、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6、因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請求司法保護的;
7、因交通事故、工傷事故、醫療事故、產品質量事故以及其他人身傷害事故造成人身傷害請求賠償的;
8、法律、法規及市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法律援助事項。
(二)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1、偵查階段犯罪嫌疑人自被第一次訊問或者被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2、公訴案件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犯罪嫌疑人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辯護人的;
3、公訴案件自提起公訴之日起,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辯護人的;
4、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5、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三、申請法律援助應當准備的基本材料
(一)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證明,代理申請人還應當提交有代理權的證明;
(二)經濟困難證明;
(三)與申請法律援助事項有關的案件材料。
經濟困難證明由申請人住所地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出具。經濟困難證明應當包括申請人家庭人口狀況、就業狀況、家庭人均收入等信息。
提示:申請人能夠證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律援助機構可以直接認定其經濟困難,無需提供經濟困難證明:
1、屬於農村五保供養對象的;
2、領取最低生活保障金或者生活困難補助金的;
3、在社會福利機構由政府供養的;
4、重度殘疾或者患有重大疾病且無固定生活來源的;
5、人民法院給予司法救助的。
6、農民工因請求支付勞動報酬或者工傷賠償申請法律援助的。
7、公民因實施見義勇為行為致使自身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申請法律援助的。(見義勇為行為的認定,依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執行。)
四、申請法律援助的程序
(一)法律援助中心收到當事人的法律援助申請後,應當進行審查。
申請人提供的申請材料不齊全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一次性告知申請人作出補充或者說明,申請人未按照要求補正的,視為撤回申請;對申請材料的真實性有疑問的,可以向有關組織或者個人調查,有關組織或者個人應當協助,不得收取費用。
(二)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請人按照前款要求提交全部補正申請材料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受理法律援助申請。
(三)法律援助機構應當自受理法律援助申請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查並作出是否提供法律援助的決定。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作出提供法律援助的書面決定,指派法律援助服務機構安排法律援助人員辦理法律援助,也可以安排本機構工作人員辦理。
法律援助機構應當與受援人簽訂法律援助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四)因下列情形之一不能提供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向申請人說明:
1、申請事項不屬於人民法院或者其他非訴訟事務處理機構受理范圍的;
2、申請相對人不明確的;
3、法律援助事項已審結或者處理完畢,申請人以同一事實和理由再次申請法律援助的;
4、法律、法規規定不能提供法律援助的其他情形。
(五)申請人可以撤回法律援助申請。申請人撤回申請後就同一事項再次申請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機構不予受理,但能夠證明撤回申請違背申請人真實意思表示的除外。
(六)申請人對法律援助機構作出的不提供法律援助的決定有異議的,可以自收到決定之日起15日內向確定或者組建該法律援助機構的司法行政部門申請復查。
司法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復查申請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完成復查。經復查認為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應當以書面形式責令法律援助機構及時提供法律援助,並通知申請人;認為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應當維持法律援助機構的決定,並將理由告知申請人。

❻ @街道辦能提供免費法律援助么

到法律援助中心可以申請

❼ 法律援助受理 審查 審批屬於行政行為哪一類

法律援助屬於社會公益事業,不能完全定義為行政行為。行政行為的分類有很多種,如果非要給說屬於行政行為,我個人傾向於認為屬於具體行政行為、應請求的行政行為、授益的行政行為。

❽ 申請法律援助的程序是怎樣的

申請法律援助的條件: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內機構組織法律援助的律師,為經濟困難或容特殊案件的人給予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法律援助的條件可分為一般條件和特殊條件。

(一)一般條件

一般條件是對中國公民普遍適用的條件,它是指確因經濟困難、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並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自己合法權益需要幫助的我國公民,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二)特殊條件

特殊條件主要指刑事案件被控一方獲得法律援助應具備的特殊情況,主要有以下幾種:

(1)盲、聾、啞和未成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以及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律師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2)其他殘疾人、老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嫌疑人,因經濟困難沒有能力聘請辯護律師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3)刑事案件中外國籍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法院指定律師辯護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❾ 法律援助需要些什麼手續

申請法律援助打官司主要是可以減免律師費用。但是,法律援助一般只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對象進行,不是所有公民都可以申請的,如拿最低工資的人,申請勞動仲裁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熱點內容
法學好找女 發布:2025-02-07 15:59:52 瀏覽:96
公司聘用法律顧問一年多少錢 發布:2025-02-07 15:55:39 瀏覽:35
道德一般屬於 發布:2025-02-07 15:50:27 瀏覽:370
民法通則92條 發布:2025-02-07 15:01:48 瀏覽:583
律師擔任法律顧問如何考核 發布:2025-02-07 14:39:47 瀏覽:619
法官詢問證人 發布:2025-02-07 14:31:30 瀏覽:331
最後一次出走社會與法 發布:2025-02-07 14:27:26 瀏覽:224
法律服務所存在的問題 發布:2025-02-07 14:20:24 瀏覽:350
專利侵權管轄法院 發布:2025-02-07 14:15:12 瀏覽:453
良知下集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 發布:2025-02-07 14:14:00 瀏覽: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