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拖欠工資法律援助
1. 農民工工資拖欠法律援助要怎麼做
第一步,一定要搜集您在公司工作過的相關證據,勞動合同,工作文件,工作照,工作記錄等等,越多越好,對你越有利,如果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在公司工作沒滿一年的,可以要求每個月的支付雙倍工資的賠償,工作滿一年的,就沒有了,法律上默認你已經簽了合同。
第二步,先到勞監大隊或者中隊去提交證據,因為勞動局不會第一時間受理,要先到勞監大隊去進行投訴,讓勞監大隊調解,它沒有強制性,只能到公司去進行調解,讓公司知道拖欠的嚴重性,如果調解成功工資就可以追討回來,如果調解不成功,只能進行下一步。
第三步,到勞動局,進行勞動仲裁申請,首先要到工商局去列印公司的信息,要工商局進行蓋章的,然後再次把證據復印一式兩份,按照勞動局的要求上網下載申請書,進行填寫,然後填寫相關的資料,到勞動局進行立案。橋西區律師 http://www.lawtime.cn/qiaoxi
勞動局立案後,一般要等待二十天左右,勞動局要進行調查,它有強制性,所以會進行一系列的審核,這時候就可以要求一系列的賠償,包括雙倍工資,社保之類的。等到勞動局審核結束,如果還沒有發工資,就要開庭進行處理了
2. 請問農民工拖欠工資用不用申請法律援助
可以的的。我國法律規定,當出現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糾紛時,當事人如果存在經濟困難的情況,是可以向相關部門申請法律援助的。因此勞動糾紛是有法律援助。但是也是需要滿足條件的。
【法律依據】
《法律援助條例》第十條
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前款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
3. 農民工工資拖欠法律援助是否可以申請
法律分析:農民工工資拖欠的案件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法律依據:《法律援助條例》 第十條 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4. 農民工欠薪法律援助有哪些條件
符合條件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農民工是屬於法律援助的對象,涉及農民工工資清欠、工傷事故、工傷保險等社會保障金的購買以及其他人身傷害事故的案件均可以到當地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援助。並可得到以下形式的法律援助:免費法律咨詢;免費代寫法律文書;免費代理訴訟;免費提供公證證明;其他形式的法律服務。
農民工獲得法律援助時,需要向援助機構提交申請人身份證明材料,身份證、暫住證或戶口簿等復印件;申請人所在單位或鄉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出具的申請人及家庭經濟狀況證明;申請法律援助事項的基本事實及相關證據材料;援助機構認為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農民工法律援助案件的受理及辦理按照屬地管轄的原則。
《法律援助條例》第十條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前款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
第十三條本條例所稱公民經濟困難的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和法律援助事業的需要規定。
申請人住所地的經濟困難標准與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不一致的,按照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執行。
第十四條公民就本條例第十條所列事項申請法律援助,應當按照下列規定提出:
(一)請求國家賠償的,向賠償義務機關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向提供社會保險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義務機關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三)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向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義務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四)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向支付勞動報酬的義務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五)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向被請求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農民工工資拖欠可以通過下面的方法解決:
1.到勞動行政部門舉報(通常是勞動管理監察大隊)。
2.也可以直接申請仲裁。
3.如果對仲裁結果不滿意可以在拿到仲裁書後15天之內到法院起訴。
4.根據國家規定在仲裁或訴訟的時候,你可以要求除在規定的時間內全額支付勞動者工資報酬外,還需加發相當於工資報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經濟補償金。
5. 農民工要工資,可以申請法律援助嗎
勞動者要工作不需要申請法律援助,勞動糾紛的歸口處理部門是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勞動者可以依法進行投訴。
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非法拖欠勞動者的工資,勞動雙方協商不能達成一致的,勞動者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進行投訴,也可以到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爭議仲裁,勞動者有欠條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
一、有欠條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
申請支付令需要提交申請書、欠條、申請人身份證件。申請書應當具備以下內容:
1、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姓名或名稱等基本情況;
2、勞動者要求用人單位給付的工資數額;
3、勞動者請求所依據的事實和證據;
4、用人單位的財產狀況和可供執行的財產
二、向勞動監察投訴,由勞動監察責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責令按拖欠額度50—100%支付賠償金。
向勞動監察投訴可以口頭投訴,也可以書面投訴,需要提交本人身份證,用人單位拖欠工資的證據材料。
三、向用人單位住所地或者勞動合同履行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應當提交仲裁申請書和按被申請人人數提共副本,申請人身份證復印件1份;相關證據復印件和證據清單2份;部分地區還需要提供用人單位的工商登記信息。 仲裁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勞動者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工作單位、住所、通訊地址和聯系電話,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通訊地址、聯系電話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二)仲裁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理由;
(三)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提交復印件的需要把原件天仲裁委查驗。
《勞動法》
第五十條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工資支付暫行條例》
第七條 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則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
《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五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法》
第九條 用人單位違反國家規定,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拖欠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的,勞動者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勞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處理。
第十六條 因支付拖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事項達成調解協議,用人單位在協議約定期限內不履行的,勞動者可以持調解協議書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第五十一條 當事人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裁決書,應當依照規定的期限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理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執行。
6. 農民工拖欠工資,法律援助嗎
符合條件是可以的。可以找當地的法律援助處咨詢。
7. 可以申請農民工欠薪法律援助嗎
農民工被欠薪,在各地是可以申請法律援助的。司法部的數據,2017年全年全國共辦理農民工法律援助案件44萬余件,農民工受援人達49萬餘人次,為農民工討薪83億余元,有效維護了農民工合法權益。
8. 農民工工資拖欠法律援助
法律分析:符合條件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農民工是屬於法律援助的對象,涉及農民工工資清欠、工傷事故、工傷保險等社會保障金的購買以及其他人身傷害事故的案件均可以到當地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援助。並可得到以下形式的法律援助:免費法律咨詢;免費代寫法律文書;免費代理訴訟;免費提供公證證明;其他形式的法律服務。農民工獲得法律援助時,需要向援助機構提交申請人身份證明材料,身份證、暫住證或戶口簿等復印件;申請人所在單位或鄉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出具的申請人及家庭經濟狀況證明;申請法律援助事項的基本事實及相關證據材料;援助機構認為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農民工法律援助案件的受理及辦理按照屬地管轄的原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