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服務電視台
❶ 中央電視台推出的法律服務網址叫什麼
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
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頻道呼號:CCTV-12 社會與法)是以社會、回道德、法答律為主要內容的電視頻道,於2002年5月12日開播。 [1-2]
2002年5月12日,中央電視台西部頻道開播。 [2] 2004年12月28日,CCTV-12頻道呼號由「中央電視台西部頻道」改為「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 [3-4] 2014年1月1日,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高清頻道通過中星6A衛星播出,開始了高清、標清同播。
❷ 法律服務頻道的頻道欄目介紹
1、節目內容
這是一檔大力倡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積極響應中宣部提出的「弘揚中華文化,做有道德的人」的要求,促進「身心和諧,家庭和諧,社會和諧」,努力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欄目。欄目以專題論壇報告的形式,薈萃優秀的傳統文化講師,詮釋和傳播中華傳統文化,引導觀眾重新認識傳統文化、學習傳統文化,用心向古聖賢學習,自覺做有道德的人。
2、節目長度
每期40分鍾,日播 1、節目內容
欄目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倡導敬老愛幼,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為宗旨,格調昂揚向上,形式豐富多彩。「真誠,真心,真情」是欄目始終堅持的特色;「以情感人,以德育人」是欄目的主題詞;「讓家庭更和睦,讓社會更和諧」是欄目宗旨。是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經典電視節目,收到國家廣電總局的多次表彰。
2、節目長度
每期40分鍾,日播 1、節目內容
這是一檔以演播室為主,外景采訪為輔,穿插傳統文化的經典講解和片段的情感類談話節目。欄目緊緊圍繞道德的根本——「孝道」來展開,逐漸向八德擴展,「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遵循古聖先賢的孝道理念,按照「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的孝道思想,把《孝行天下》真正辦成一個承載中國傳統文化的平台。為社會大眾提供無數個家庭、個人、團隊、社會的各種示範、典型、樣板。為和諧社會的建設貢獻我們的力量。是《天下父母》欄目的姊妹篇。
2、節目長度
每期40分鍾,日播 1、節目內容
本欄目為大型紀錄片,節目將鏡頭對准百姓,通過一個個以小見大的故事,在寓教於樂之中帶給觀眾感動與思考,把一個真實的中國呈獻在觀眾面前。透過這些人物和故事,向世界展示一個富有活力和充滿希望的中國,一個快速發展和穩定和諧的中國,一個參與全球競爭和擔當責任的中國。開放的中國,正在以不同的方式開始向世界講述自身奇妙而又動人的故事。
2、節目長度
每期30分鍾 1、節目內容
這是一部流傳千古,感人至深的經典,是一部真正受益終身的動畫片,它可以真正奠定孩子做人根基,也是一部真正改變您人際關系的動漫寶典。欄目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傳統八德為主題,講述了近千位中華先人的有趣故事,每一則故事都在展示著中華先祖的處世言行與睿智哲學,內容感人至深,被眾多家庭推為「教育孩子必備的心靈營養」。
2、節目長度
每期22分鍾,日播 1、節目內容
《法律大講堂》由我國最具權威性的法律培訓機構——中法網法律培訓學校提供節目資源。是一檔按我國現行法律體系全面、系統地進行講解、研討的高水準權威法律教育節目。
《法律大講堂》突出一個「講」字,主講人皆為我國著名的法學專家學者,他們以其深厚的法律底蘊和豐富的司法實踐,為節目提供了可靠的質量保證。本節目的文案均由主講專家親自編寫,內容具有高度專業化的特點,在全面系統講解法律條款的同時,有機地穿插經典案例。內容生動,可看性強,使本欄目在全國同類節目中獨樹一幟。
《法律大講堂》的講座既有廣度又有深度,節目內容涵蓋了法學理論和法律實務兩大領域。大講堂中的系列講座既可以作為高校、科研機構學術交流的平台,又可以作為公檢法司等機關對法律實務探討的舞台,對法律學習與生活實踐都頗具指導意義。
2、節目長度
每集20分鍾。 1、節目內容
這是一檔以他人的事例警醒自我的紀實類電視節目。
《警視聽》全面展示了我公安戰士在案件偵破過程中,與狡猾兇殘的犯罪分子鬥智斗勇,不畏艱難險阻,撥開重重迷霧,最終使案情大白於天下,將歹徒繩之以法的一個個精彩鏡頭。
通過案件所展現的法律知識,使觀眾了解相關法律,達到了普法、學法的目的。深入剖析案情背後的社會、道德、文化、犯罪心理等更深層次的原因,警示社會,警醒世人。
2、節目長度
每期20分鍾。 1、節目內容
解答法律問題,普及法律知識,提高運用法律的能力
《每日解答》欄目選取貼近百姓生活、具有代表性或普遍性的問題進行解答。本欄目的核心是解答,律師通過對案例的解析,提供給觀眾建議與解決方法清楚的告知觀眾
2、節目長度
每期30分鍾。 1、節目內容
這是一檔關於倫理道德與法律的欄目劇,通過對真實案例的與「情景再現」,力求把真人、真事、真情感展現在觀眾面前,把「缺德」與「違法」的關系跑西解讀,寓教於事,認識倫理道德與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節目長度
每期35分鍾 1、節目內容
從大千世界中的家長里短,科學探秘,奇聞軼事,案件推理,宣傳普及法律,弘揚傳統文化,《非常故事》為您講述最實在最動人的故事,褒揚真善美,鞭笞假丑惡。節目有說有演,非常好看。
2、節目長度
每期25分鍾 1、節目內容
以警方的視野,展示案件的偵破、案件背後的艱辛與睿智,道德與法律,執著與敬業,思考與困惑的故事,展現警察的人生歷程和社會深層的一面。
2、節目長度
每期20分鍾
❸ 中央電視台數字法律服務頻道要不要交費
這個台一般都是收費頻道,但是可能有些地區加到基本收視包里或者在一段時間內解密播出,以宣傳數字收費頻道。可以去當地有線數字電視的大廳咨詢,看那個節目包里有這個台。
❹ 中央數字電視台法律服務頻道
你可以打號碼查詢試試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❺ 中國中央數字電視法律服務頻道
你被騙了。今天晚上山東電視台生活頻道就報道了這一夥打著這個旗號騙子的新聞。抓緊報案吧。
❻ 山東生活頻道的法律服務熱線是多少
你可以登錄山東電視台官方網站,從網站上找到生活頻道,再找法律服務熱線。
如果你有法律問題,建議你去找專業的律師咨詢。
❼ 求跟法律有關的各個電視台的節目,
1、《今日說法》
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綜合頻道推出的日播法制欄目,由李曉東和元元主持。
節目以「點滴記錄中國法治進程」的理念,以「重在普法,監督執法,促進立法、服務百姓」為宗旨,全力打造「中國人的法律午餐」。
2、《法治在線》
是一檔兼具新聞時效性、法治思想性和法律服務性的法治新聞專題節目,於2003年5月1日開播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新聞頻道開播。
欄目緊扣中國法治進程脈搏、關注法治領域熱點、揭示人與法的復雜關系,體現人文關懷和法治精神,以鮮明的現場感和新聞性凸顯欄目特色。
3、《經濟與法》
每天精心選擇一個典型案例,用三十分鍾悉心講述案例背後蘊涵的法理及規章制度,挖掘市場經濟活動中存在的法律缺失,及時傳播法律法規,充分發揮欄目在經濟生活領域中的法制宣傳作用。
作為財經頻道唯一一檔法制專題節目,《經濟與法》著重向觀眾傳遞「經濟活動中的法律規則」,關注個體在經濟活動中的法律困惑,法律認識,以欄目的影響來推動市場經濟的規范化和法制化。
4、《法制編輯部》
於2003年11月09日晚9時52分亮相熒屏。欄目主持人是王欣。《法制編輯部》全長45分鍾。「警法前沿」節奏快,形式靈活多樣「湖雪法制劇場」由專業演員、法官、警察和普通群眾參加演出。目前已在農視網開通欄目官方網站。
5、《法治進行時》
自1999年12月27日開播以來,歷經十年風雨,以獨特的新聞視角、第一時間的現場報道以及真實、鮮活的法治案例獨樹一幟,成為北京地區收視率最高的欄目。新的一年,《法治進行時》將繼續秉承節奏快、信息量大的特點,成為第一時間發布法治信息、解讀法治案件的平台。
❽ 如何看央視法律服務頻道
還好抄,有些欄目通過敘述的很煽襲情,我有時只是喜歡那樣的故事而忽視了背後的法律問題,很多的法律問題沒有得到實質性解決。
不過,有些法律的講堂我還是比較關注的。
總之,我覺得有一個 現場咨詢法律問題的欄目應該很吸引人吧。
❾ 央視數字電視《法律服務頻道》有那些欄目
編輯詞條法律服務頻道
國家數字電視法律服務頻道是經國家廣電總局[2005]417號文件批准成立,系向全國播出的以法律服務為主題的專業頻道,經過兩年多運營,目前相繼在廣東、浙江、山東、山西、黑龍江、河南、湖南、陝西、北京、上海、海南、貴州、遼寧等主要城市開通,法律服務頻道引起了全國廣大電視觀眾的關注。《法律服務》頻道將通過每天18小時的精彩節目,傳播、普及法律知識,提高我們的法律意識,解答我們關注的法律問題,警示和預防犯罪。 目前節目信號己經傳輸到我國內地2000多家省、自治區、市、縣級有線電視網路前端,然後再通過這些有線電視網路公司傳輸到戶,覆蓋全國有線電視用戶6400多萬戶。
《紀實片場》欄目組是法律服務頻道的直屬單位。
法律服務頻道是唯一的以法律服務為主題的全國性專業數字電視頻道,權威性強、落地率和入戶率高。
法律服務頻道內容專業,權威指導,以服務為本,是百姓身邊的法律顧問,是機關、企業、社會組織的服務平台,針對性強,受眾廣泛且固定。
法律服務頻道是企業實施名牌戰略、提升企業新形象,擴大市場規模的有效傳播平台。
國家數字電視每天播出時間為7:00——24:00。
頻道宗旨——專業、權威、實用、精彩
主要欄目:《法制大講堂》、《紀實片場》、《監獄故事》、《警示廳》、《礦山安全與法》、《產品質量播報》、《律師在線》、《說案》、《每日解答》、《百姓說法》、《法庭內外》……
頻道直屬單位:
培訓基地、頻道包裝、《紀實片場》欄目組、《法眼聚焦》欄目組、《社會觀察》北京欄目組、《舉案說法》欄目組、《法制播報》欄目組、《行為與法》欄目組、北京節目製作中心、山西節目製作中心、浙江節目製作中心、黑龍江節目製作中心、廣東節目製作中心……
❿ 誰能幫我整理出20個關於法律的節目名字
有以下法律節目:
1、《今日說法》:《今日說法》是由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推出的日播法制欄目,由李曉東、路一鳴、元元主持。節目以「點滴記錄中國法治進程」的理念,以「重在普法,監督執法,促進立法、服務百姓」為宗旨,全力打造「中國人的法律午餐」。
2、《經濟與法》:《經濟與法》每天精心選擇一個典型案例,用三十分鍾悉心講述案例背後蘊涵的法理及規章制度,挖掘市場經濟活動中存在的法律缺失,及時傳播法律法規,充分發揮欄目在經濟生活領域中的法制宣傳作用。
3、《法治在線》:《法治在線》欄目是一檔兼具新聞時效性、法治思想性和法律服務性的法治新聞專題節目,於2003年5月1日開播在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開播。
4、《天網》:《天網》是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推出的一檔以記錄歷史名案大案為主要內容的紀錄片欄目,同時又是記錄典型事件的系列紀實專輯時段,是展播社會法治類紀錄片和系列紀實專題節目的重要平台。
5、《法律講堂》:《法律講堂》是CCTV12的一檔法律知識類欄目,通過專家主題講座加背景簡介的形式,講述相關法律法規所蘊涵的法理及立法背景、中外司法史話。
6、《法制視野》:節目以「公正與效率」為主題,主要報道法院改革、隊伍建設、廉政建設、典型案件、法律法規、先進事跡等方面的內容。
7、《庭審現場》:客觀記錄庭審過程,發掘有意義的現場細節,強化「進行時」與「目擊性」,給電視觀眾提供與法庭「零距離」的接觸與體驗,感悟法律精神、了解法律程序與類型。
8、《熱線12》:」熱線12「是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全力打造中國電視法治宣傳第一品牌,成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法治專業媒體,《熱線12》主體內容涵蓋法律服務、法律援助、慈善幫助、社會救助領域。
9、北京衛視:《法治進行時》欄目自1999年12月27日開播以來,歷經十年風雨,以獨特的新聞視角、第一時間的現場報道以及真實、鮮活的法治案例獨樹一幟,成為北京地區收視率最高的欄目。
10、重慶衛視:《拍案警世》該專題片主要描述了這兩年國家打擊黒賭毒的重點典型案件,故事包括了文強專案、龔剛模專案、岳村專案、楊天慶專案、岳寧專案等五個案件,講述過了我人民警察是怎樣與其鬥智斗勇的故事,內容跌宕起伏,研究性強。
11、廣東衛視《法眼》通過故事性強的短片滿足觀眾的圍觀慾望,從中解構出法律點、爭議點,結合法律界和其他界別嘉賓具有歷史、當下和前瞻的時間跨度的點評和討論,夾敘夾議;完整的故事、觀點的碰撞、話題的升華構成一個完整的節目形態。
12、廣西衛視:《警戒線》節目本著「全民戒備,遠離危險」的宗旨,根據最高法院提供的真實案例,針對新近發生的重大案件和人民群眾關心的法治熱點問題,採取融合影視劇的敘事手法和主持人的犀利點評.
13、甘肅衛視:《法制視線》傳播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識。通過節目弘揚正氣,伸張正義,進一步增強公民對法制社會的信心,從而使之成為社會公眾與公檢法等部門之間溝通、互動的交流平台。
14、《真相》節目是太原電視台法制頻道於2007年12月1日新開播的一檔日播法制節目,每集30分鍾的《真相》系列紀實節目採集了全國歷史上的大案要案,揭開了鮮為人知的要案密檔。
15、山西衛視:《公民與法》欄目是一檔開設時間近20年的法制專題節目。目前節目時長為45分鍾,分為兩個版塊。第一個版塊節目時間長度為15分鍾,節目定位為講述一個與法有關的法律故事。
16、青海衛視:《法制經緯》欄目的前身是《法制時空》欄目。該欄目是青海電視台唯一的一檔電視法制欄目,欄目於2001年9月正式開播,2004年5月正式改版為周播的《法制經緯》欄目。
17、東方衛視:《回頭釋案》欄目將大案、要案、疑案作為節目的特色資源,重點選取社會反響大,線索復雜的案件進行報道,結合動畫等多種電視手段,加上富有個性神採的嘉賓評論,讓老百姓看得懂、能參與,打破法制節目在人們心目中嚴肅、冷酷的形象。
18、湖南衛視:《辨法三人組》是由張丹丹任製片人兼主持人的法制節目,節目試圖以典型案例為載體,普及法律知識,讓老百姓在精彩的故事中了解法律知識。
19、山東教育:《消費與法》欄目是一檔大型普法維權電視欄目,為消費維權電視節目首創品牌,是推動消費維權事業發展的強大傳播平台。
20、《法制中國》欄目是以「關注中國法治,傳遞民眾心聲,加強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為宗旨,以懲治、清除腐敗的「共和國陽光行動」為時代背景,以中國大法治視野和法治進程為創作基礎,以重大職務犯罪案件和社會熱門話題為基本內容。
(10)法律服務電視台擴展閱讀:
1、節目背景:《今日說法》節目的創辦是為了配合中國法制社會建設,對老百姓進行普法教育,是用一種新穎的「說法」形式來進行「普法」宣傳,節目傳播定位明確。
2、節目製作:《今日說法》通過對發生在人們身邊的案件進行事實的報道、法律的分析及專家的點評,明辨是非,提高人們的社會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達到普法宣傳教育的效果。
3、節目特色:
1)《今日說法》以群眾身邊的真實案例為切入點進行普法宣傳,作為社會大背景下法制故事的講述者,這個講述者根據一定的敘述方式給觀眾「講法律故事」,並且穿插情景再現和采訪目擊者或知情人的畫面來把觀眾牢牢吸引住;
2)從「講故事」的方式來看它採用不同的敘事方法,多為倒敘或是作鋪墊,在節目開頭設置懸念,拋出疑問等,使電視敘事文本具有可看性,也讓觀眾不再被動地接受法律知識。節目最後的專家點評也是亮點,從法理情等不同角度對案情條分縷析,往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