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律師業務學習

律師業務學習

發布時間: 2022-01-28 14:09:24

Ⅰ 怎樣成為律師要學習些什麼具體的內容

律師(lawyer,solicitor,attorney,a lawyer; a barrister (at law); a counsel; (Am.) an attorney (at law))不同於古代的訟師、狀師。是指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接受委託或者指定,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
按照工作性質劃分,律師可分為專職律師與兼職律師,按照業務范圍劃分,律師可分為民事律師、刑事律師和行政律師,按照服務對象和工作身份,分為社會律師、公司律師和公職律師。律師業務主要分為訴訟業務與非訴訟業務。
第一、律師必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被授予法律職業資格證書。沒有律師執業證書,但從事法律事務的人,一般是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持有司法局頒發的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也有一些是無證也無正當職業從事法律事務的,俗稱「黑律師」,並不是真正的律師。
第二、律師必須既有法律職業資格證書,又有執業證書。如果只有法律職業資格證書,沒有律師執業證書,也不能被稱為律師。
第三、律師的服務對象是整個社會,沒有特定對象。自然人、法人均可委託律師代為法律事務。
第四、從事律師業務時必須有當事人的委託或人民法院的指定,在授權范圍內進行工作,不允許越權或濫用權利。
第五、律師是法律工作者,律師只能在法律允許范圍內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其在法律允許范圍內的工作受法律保護,不受行政單位、黨派、個人的干預。

Ⅱ 律師為什麼經常要去參加業務培訓

一、律師法規定律師要定期參加業務學習。
二、各地律師協會章程都有進一步細化的規定。
三、不完成規定的培訓課程和課時,年檢的時候無法過關。
四、最重要的本質問題,就是通過業務培訓可以提高律師的業務素質。

Ⅲ 律師如何提升專業技能

混得還行的律師,這里不用成功的字樣,太大,是各種因素綜合的結果。這里有人脈、關系、運氣、機遇、個人勤奮等等,但專業技能絕對是根基。人脈圈子給你介紹案源,首先他是相信以你的專業能力是能夠勝任這個案子的,否則他是不敢給你介紹案子。給你介紹案子,你又不專業,把事情給搞砸了,介紹人怎麼向上家交代。如果你不專業我就找別人了,律師多了去了。 就是說機會加能力才能成事,給你個機會,你能拿住才能成事。能力不夠屌,你只能眼巴巴的看著機會溜走。跟你說那邊有個案子,你去忽悠了半天,飛單了,說明你能力不夠,成不了事,所以說專業技能是根。那麼律師如果提升專業技能呢?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使勁。 1.點滴積累,把所見、所思記錄下來 在學習、交流、思考、實踐的過程中,把所見、所思一點點的記錄下來。辦完一個案子,做完一個項目以及各種心得體會都記錄下來。不要迷信你的記憶力,把它實實在的記錄下來雖是最笨,但確是最好的方法。 這里介紹一種非常有效的記錄方法,就是用「專題」的形式來積累經驗。比如,首先建立一個公司專題文件夾,在該文件夾下面建立公司章程專題、股東會決議專題、隱名股東專題、股權轉讓專題等等根據你的需要建立若乾子文件夾。這里以股權轉讓專題為例,股權轉讓專題裡面具體應包括與股權轉讓有關的相關法律、相關操作指引、相關案例、相關文章、相關讀書筆記、股權轉讓合同等文件夾以及一個股權轉讓法律服務注意事項總結的文檔。 相關法律文件夾裡麵包括你能收集到的和股權轉讓有關的所有法律,要特別注意收集地方高院甚至地方中院規定的一些操作性文件,這些文件更細,更具有可操作性。法官更多的時候就是根據這些地方性操作文件來判案的。相關操作指引文件夾裡面收集全國律協、地方律協、一些地方高院、甚至一些律師根據實踐編寫的有關股權轉讓的操作指引。相關案例文件夾裡面收集有關股權轉讓糾紛的一些案例及判決書。介紹一款法律檢索軟體——北大法寶,它是目前搜索中國法律最全的資料庫。通過北大法寶也可以搜索到大量的案例和判決書。相關文章文件夾裡面收集一些從網路上以及中國知網等數字出版平台整理的有關這一專題的文章。相關讀書筆記文件夾裡面收集的就是你在平時讀書學習過程中整理的讀書筆記。股權轉讓合同文件夾裡麵包括你通過各種途徑收集到的股權轉讓合同實例以及你自己在實務中起草的股權轉讓合同。股權轉讓法律服務注意事項總結文檔裡面記錄的就是你平時不斷積累的有關股權轉讓法律事務的注意事項。 建立起這樣一個全方面立體的資料庫,然後通過自己在實務當中用心積累,不斷的充實裡面的內容,慢慢你會發現對於這一專題你已經「比較」專業了。以後遇到新的股權轉讓法律事務,打開資料庫就可以了,裡面有你需要的答案。這是以股權轉讓專題為例的,其他的專題也是同樣的方式收集整理。 2.閱讀,大量看書,看好書,看業內最具實踐經驗的人寫的書 獲得知識的途徑不外「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前者是通過間接經驗來獲得知識,後者是通過直接經驗來獲得知識。如果都能通過直接經驗來獲得知識那是最好的,印象深刻,但可能嗎?你精力有限,你不可能什麼事情都親自去實踐的,而且都得通過實踐來獲得知識也是危險的,你研究了半天發現前人早就研究好了,而且比你研究的更好。在進行每一項法律服務之前先看看前人、高人是怎麼做的,從他們的經驗中汲取養分,就是通常所說的站在巨人肩膀上成長。 這些前人、高人你不可能都認識,那怎麼辦?看他們寫的書啊。當然看書也得會看,我們是做律師的,是搞實踐操作的,對我們最實用的書就兩大類,一類是第一線最具實踐經驗的律師寫的書;還有一類就是法院編寫的書。為什麼要看實踐律師寫的書?你是搞實踐操作的律師,其他同行寫的書,對你來說是最好的借鑒,當然要看了。為什麼要看法院編寫的書?法院編寫的書主要指最高院及一些地方高院及中院(比如,上海、北京。它們有這能力,也具備大量實踐素材。)編寫的書。每頒布一部新法律,最高院都會編寫一本關於這一法律的理解與適用書籍。最高院編寫的理解與適用叢書是訴訟律師必須要買的書,這些理解與適用叢書既有理論深度,又具備可操作性。再說了,你一訴訟律師法院編寫的書你都不看,那你看什麼書? 有沒有必要看理論性的書?完全沒必要。學者躲在書齋里編寫出來的書,對你的實際操作沒什麼指導作用。你也許會說我要學習一些理論知識,這樣好來指導實踐。我們是律師,辦案子先找法律依據,然後更多的是靠經驗來做案子,不是靠什麼理論知識,你在法庭上跟法官講理論,法官不把你給活活惡心死了。 那怎樣來選好書呢?法院編寫的書沒什麼選擇,你需要哪方面的就都買過來。法院編寫的書本來就很有限,所以每一本都很重要。這里的選好書,主要指律師同仁寫的書。你本身就是律師,是有一定的判斷力的。拿到書首先看作者簡介,看看是不是具有豐富的實際經驗的律師寫的書,然後翻翻裡面的內容,如果你是在書店買書,拿起來讀上幾頁,一般就能判斷出這書怎麼樣。如果你是在網上買書,看看介紹,讀讀書評基本就能判斷這書怎麼樣。書店裡面的書畢竟是有限的,在網上買書更方便,在當當、京東搜索框里輸入你要買書的關鍵詞,這個行業裡面的書基本都出來了,然後再從中選擇你需要的書。 書寧可多買,不要少買,指不定裡面一段話,一個案例對你的案件就有作用。不知道哪本書好時,就都買了,買書能花幾個錢?你胡吃海喝的時候從來沒計較過錢,怎麼買幾本書反而斤斤計較了。 3.學習,多參加業內學習,找到短板 學無止境,知識爆炸,不學習哪行?律師要多參加業內的業務培訓,通過這種業務培訓找到不足,增長知識。地方律協都會有這種針對律師的業務培訓。上海律協每個星期都有這種針對律師的業務培訓,找一些大律師、法官等來講課,選一些對你有用的專題聽聽非常有作用。可惜我們律師每天忙著掙錢,很少有人願意停下腳步來充電學習。 還有一些收費項目的業務培訓,只要你是律師,你的郵箱裡面多少都會收到這種業務培訓的廣告,根據需要選擇一些聽聽還是非常有必要的。參加這種業務培訓,一來學習知識,找到短板,通過這種業務培訓短期內可以使你對這一專題有一個基本的認識;二來還可以認識一些朋友,積累一些人脈。有些人有些認識錯誤,覺得是同行就是競爭關系,這樣理解就有點狹隘了。現在的法律服務現狀及發展趨勢導致包治百病的萬精油律師已經越來越沒有市場了,大家越來越趨向於專業化,有些案子你辦不了,你必然會轉介紹給他人,所以說利用好了同行也是你的客戶。 4.寫文章,可以重溫知識,使思維更縝密,提高獨立思考能力 寫文章絕對是梳理知識的一個好方法,平時你整理的東西因為是給自己看的,圖省事,可能很凌亂。但一旦要寫成文章發表的時候就不一樣了,你會重新收集資料,尋找素材,梳理知識結構,使你寫出來的東西,更具邏輯性,更具嚴謹性,最重要的是更具有可操作性。 寫文章能提高你獨立思考的能力。寫文章發表,你不能總人雲亦雲吧,總得有一些自己的主見,一些獨立思考的東西,就是說總得有點干貨。經常寫一些東西,你的思維能力能得到很好的鍛煉。 寫文章本身也是一種營銷,是一種非常好的專家形象的營銷方式。文章寫到一定量如果能出版成書那是最好的。別人知道你是個律師,但對你還不是太了解,在網上一搜索,發覺這個律師不錯寫過文章,一看還像那麼回事,這樣更容易贏得信任感。 寫文章也能滿足你的虛榮心。當你的文章被人下載、閱讀,甚至能為別人提供幫助,當你想到別人會從你的文章中獲得有益的東西的時候,是一件很爽的事。這樣會促使你寫更多的文章,形成一種良性循環,在這一過程中首先得到成長的是你自己。 寫文章是個再學習的過程。通過寫文章,把你以前一些零碎的東西進行整合,這本身就是一個再學習的過程,對你所寫的這些知識點你會掌握的更深刻。比方說我現在在寫這篇《》的文章,這些道理我以前就知道,但在腦子里都是記憶碎片,沒有整合起來,因為我要寫文章,所以我就開始重新思考、整理,使這一知識在我腦子里更系統。 5.交流,多和業內高手交流,多請教,高手點撥一下,勝讀十年書 有些人特擰巴,覺得自己牛,總想另闢蹊徑,試圖不研究業內他人的經驗就能自己做成事。這是很不討巧的想法。你要看業內最牛的人是怎麼思考、做事的,追隨他們的足跡,不斷模仿再尋求突破。這樣能提高效率,增加成事的可能性。所以說要精於模仿。 你在做案子或項目的時候,遇到一些疑難雜症,你怎麼想也找不到問題所在,這時候經高人點撥一下,立馬茅塞頓開。剛入行的時候需要老師帶著往前走,但是律師界的傳幫帶很差,沒有人願意帶新人,都靠自己摸索,自生自滅,你所謂的老師只是掛個名而已。傳幫帶,手把手教你需要佔用老師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把你教好了,對他有什麼好處?你翅膀硬了就飛走了,搞不好還來跟老師搶食吃。一些老律師都是吃過虧,所以心涼了,不願意再帶徒弟了。如果你入行時候就有個老師手把手教你,是一件多麼幸運的事,一定要感恩戴德。等你開始獨立執業,就得和同行多溝通、交流。在上海我們有一群律師經常聚,大家溝通一下執業過程中遇到的喜怒哀樂,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同行溝通的途徑多種多樣,現在的社交網路微博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多和牛逼律師交流,多請教,慢慢你會發現你也很厲害了。 關於同行交流有個不好的現象,有些律師喜歡在同行面前吹牛。「行家不出貨」就是說我是懂行的是行家,你就不要把你那假貨賣給我了。在同仁面前吹牛B、說大話,不可取,他是圈內人,他是懂行的,你在他面前假模假樣,你這不自取其辱嗎。律師喜歡吹牛,它是靠吹牛吃飯的行業,但你不得看對象嗎,你不能把忽悠當事人那一套拿來忽悠同行,很多人是吹牛吹慣了剎不住。 6.實踐,大量的實踐 你掌握的知識要靠實踐去檢驗,你知道是怎麼回事,跟實際上是怎麼回事之間是有距離的。很多案子真正啟動起來的時候,並不是法律規定的條條框框那麼簡單,操作具體很大的靈活性。這就是為什麼兼職律師做律師沒有專職律師到位的一個原因,專職律師專門做律師的,他的實際經驗更為豐富,更能把握法律在實際操作中的靈活性。 有些老律師做律師都成精了,很多案子拿過來,看一下訴狀,把證據簡單理一理就能直接去開庭了,因為他擁有太多的實踐經驗,他的經驗足以讓他應付這些案子,他簡單的看看就能知道這個案子的症結在哪裡,應該如何去應對。 實踐,大量的實踐可以使你掌握的知識更接地氣,而不是空中樓閣。你會發現,通過做案子去學知識是最有效的。比如,你現在遇到了一個股權轉讓糾紛的案子,這時候你去學習有關股權轉讓的知識是最來勁的,因為你要解決眼前的實際問題。平時讓你去學習某一方面的知識,你可能提不起興趣,把握不了重點。很多時候你打完一個復雜一點的官司,這方面的知識你也就掌握的差不多了。我代理的一個建設工程糾紛的案子,很復雜,一打就打了4年,等案子結束,這方面的知識我也就掌握的差不多了。 通過上面所說的六個方面的不斷積累,你的專業技能肯定能得到提高。你的專業技能提高了,在這一過程當中你的其他方面也會同時得到加強。知易行難,知道道理,明白事理很容易,最重要的是去實踐,做一個徹頭徹尾的行動派,而且貴在堅持。長此以往,在行里混個人樣應該不成問題。 我們總說那誰誰誰是因為運氣好才有今天,我怎麼就沒這運氣!把別人成績歸功於運氣,我們也夠無恥的。我們太缺少常識了,「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他的今天是因為他比我們更努力、更堅持。我們所經歷痛苦、迷茫,他一樣不缺,而且經歷的更多。我們只看結果,誰尼瑪在乎他一路是怎麼走來。別人比我們做的好,一定是別人比我們更用心,更「處心積慮」,所以他們比我們走的更遠,走的更好。王榮洲

Ⅳ 當律師應學習些什麼

首先要考取律師資格證書,然後還要不斷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
律師回是指依法取得律師執答業證書,接受委託或者指定,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
按照工作性質劃分,律師可分為專職律師與兼職律師,按照業務范圍劃分,律師可分為民事律師、刑事律師和行政律師,按照服務對象和工作身份,分為社會律師、公司律師和公職律師。律師業務主要分為訴訟業務與非訴訟業。
律師執業需要取得律師資格證。我國《律師法》第五條規定,"律師執業,必須取得律師資格和執業證書。"第六條規定了取得律師資格的兩種途徑:經國家統一考試取得和經司法行政部門考核批准取得。
律師法第五條規定:申請律師執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二)通過國家統一司法考試;
(三)在律師事務所實習滿一年;
(四)品行良好。
因此,律師應當對於常見法律問題做到熟練把握,勝任工作需要即可。在以後律師工作中,可根據自身情況再對自己感興趣的法律專業領域進行有步驟的涉獵,爭做某個法律服務領域的專家。

Ⅳ 當律師要學什麼

律師是指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接受委託或者指定,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回人員。
按照工作性質劃分答,律師可分為專職律師與兼職律師,按照業務范圍劃分,律師可分為民事律師、刑事律師和行政律師,按照服務對象和工作身份,分為社會律師、公司律師和公職律師。律師業務主要分為訴訟業務與非訴訟業。
律師執業需要取得律師資格證。我國《律師法》第五條規定,"律師執業,必須取得律師資格和執業證書。"第六條規定了取得律師資格的兩種途徑:經國家統一考試取得和經司法行政部門考核批准取得。
律師法第五條規定:申請律師執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二)通過國家統一司法考試;
(三)在律師事務所實習滿一年;
(四)品行良好。
因此,律師應當對於常見法律問題做到熟練把握,勝任工作需要即可。在以後律師工作中,可根據自身情況再對自己感興趣的法律專業領域進行有步驟的涉獵,爭做某個法律服務領域的專家。

Ⅵ 學習當律師,要學習幾年啊

當律師的前提條件是取得律師執業資格證書,意思就是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國家司法考試所內考內容為14門法,每年容9月倒數第二個周末考試,通過司法考試後還需要在律師事務所實習一年才能夠申請律師執業資格證書,也就是說就可以當正式的律師了。

Ⅶ 作為一個新律師 如何開展律師業務

一、目前年輕律師常用的幾種開拓方式
第一,年輕律師必須先順利地找到第一個客戶群;
第二,年輕律師要非常注意自己的口碑,對客戶的法律服務必須讓客戶滿意甚至非常滿意。這類方式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滾雪球方式或周邊效應。
二、律師業務開拓能否借鑒市場營銷理念
市場營銷是一種微觀管理活動,主要是通過市場調研、市場分析,來了解客戶的需求,按照客戶的需要和要求進行設計服務,發展新的客戶和新的業務,擴大產品或服務市場的佔有份額。
多人認為:律師是高尚的職業,要律師去"屈就"市場推銷自己讓人難以接受;律師是法律之師,是專家學者,因此與其他行業有很多不同,所以律師業不應適用市場營銷理念。
三、關於年輕律師借鑒市場營銷理念開拓業務的幾個建議
第一,在思想和觀念上,必須扭轉以法律服務為主導的觀念,要認識到市場營銷理念的重要性和學習訓練的必要性,並建立以客戶為主導的市場營銷規劃,始終與客戶保持密切的聯系,從而正確及時地領會、發現並滿足客戶的需求。
第二,採用各種適合的營銷手段,捨得投入較多的時間、精力和成本,不斷地開發新客戶,這是律師業務更新、活水常流的重要來源和業務穩定並掌握主動的重要保證。
第三,根據市場需求情況和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法律中出現的新問題,不斷進行業務策劃,隨時調整自己在業務開拓上的作戰中心和戰略戰術。
第四, 充分運用網路傳媒等各種適合的方式,展示自己雄辯的口才、敏捷的反應和深厚的法律功底。

Ⅷ 律師如何去學習才能提高業務水平

實習期間,看律師事務所老卷宗,尤其是在某一專業領域很有名望的老律師的卷宗,卷宗內很多的勾勾劃劃都體現著某些辦案技巧。。。
實習期間,按照自己的專業選擇全程跟進指導律師的案子,指導律師要寫的文書、自己必須要寫,然後進行比對或者請求指導律師的指點。。。
.....
至於執業後嘛,,,業務水平就是核心競爭力,,,悟吧。。

熱點內容
2017法律碩士10月聯考 發布:2025-02-07 06:42:54 瀏覽:967
騰訊控制立法 發布:2025-02-07 06:31:03 瀏覽:894
婚姻法在在線 發布:2025-02-07 04:52:59 瀏覽:751
酸洗刑法 發布:2025-02-07 04:52:58 瀏覽:894
以下不屬於傳統婚姻法的特徵 發布:2025-02-07 04:47:57 瀏覽:551
俄羅斯司法學院 發布:2025-02-07 04:46:31 瀏覽:449
婚姻法測 發布:2025-02-07 04:40:49 瀏覽:31
轉包土地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7 04:18:36 瀏覽:449
英語專業國際經濟法 發布:2025-02-07 03:36:24 瀏覽:45
深圳市勞動法電話 發布:2025-02-07 03:29:16 瀏覽: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