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城市法律顧問
㈠ 求一份開封經濟調查論文!~
內容提要:本文對明清兩代開封的商業結構、功能以及空間分布的變化進行了較詳細的考察,並依據山陝會館碑刻資料,對清代中葉開封的商業規模進行了估算。
關鍵詞:開封 商業 山陝會館 捐資
開封是中國六大古都之一,北宋時人口超過百萬,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大城市,它不僅是政治中心,也是繁榮的經濟都會。明清兩代開封為河南省城,其城市規模與繁榮程度不能與昔日的國都相比。關於明代開封城市經濟,傅衣凌、韓大成兩位曾作過考察①,鄧亦兵先生也對清代前期的開封經濟進行過探討②。本文擬在這些研究的基礎上,對明清兩代開封城市商業及其變化做進一步的考察。
關於明代開封商業的記述,以清初《如夢錄》一書③最詳,本文對明代開封商業的考察主要依據此書。至於清代商業,未見像《如夢錄》那樣詳細的描述。不過筆者在實地調查中收集到一批商人會館碑銘,依據這些碑刻資料,參照方誌記載,或可對清代的開封商業得出一些較為具體的認識。
一
明代的開封,城周20里,「為街者六十有九,為巷者五十有六,而胡同則四十有二」,共計街巷、胡同160餘條。④在開封城內還有一座城中之城,即周王府邸——明太祖第五子朱橚的封地。周王府在開封城北部,周9里,約占開封全城面積的1/5;該城設有午門、東華門、西華門、後宰門等四門;城牆之外街寬五尺,才允許百姓居住。⑤
___________________
① 傅衣凌:《明清社會經濟變遷論》,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52—159頁;《明代歷史上的山東與河南》,載《社會科學戰線》1984年第3期。韓大成《明代城市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第66—72頁。
② 鄧亦兵:《清前期開封城經濟初探》,《史學月刊》1986年第2期。
③ 佚名:《如夢錄》,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孔憲易校注本。
④ 順治《祥符縣志》卷二《街巷》。
⑤ 《如夢錄》「周藩紀第三」。
明制:皇次子封為親王,祿米一萬石。親王嫡長子襲封,余皆封郡王,食祿二千石;郡王除嫡長子襲封外,余皆授鎮國將軍,食祿一千石;郡王孫授輔國將軍,食祿八百石;郡王曾孫授奉國將軍,食祿六百石;玄孫授鎮國中尉,食祿四百石;五世孫授輔國中尉,食祿三百石;六世孫授奉國中尉,食祿二百石。親王女為郡主,食祿八百石;郡王女日縣主,食祿六百石;郡王孫女日郡君,食祿四百石;曾孫女日縣君,食祿三百石;玄孫女日鄉君,食祿二百石①。周王子孫不斷繁衍,到嘉靖時已是「郡王三十九,將軍至五百餘,中尉、儀賓不可勝計」②。萬曆年間的記載稱:河南「諸藩惟周府最稱蕃衍,郡王至四十八位,宗室幾五千人」③。故開封城內王府林立,除周王府外,還有曲靖王府、華亭王府、原武王府、瑞金王府、鎮平王府、封丘王府、奉新王府、臨汝王府、郡陵王府、安吉王府、堵陽王府、汝寧王府、魯陽王府、潁川王府、應城王府、沈丘王府、汝陽王府、柘城王府、義寧王府、萊陽王府、鄢陵王府、上雒王府、順發王府、內鄉王府,此外還有賈儀賓府、段儀賓府、閻儀賓府等。這些王府宅第「金釘朱戶,四門皆有伴當看守」④。
親王、郡王等還有大批專門為之服務的文武官員、兵丁人役。周王府有一整套專門機構,外官有「長史(即親王相)二員,一左一右,審理一員。又有八所:曰典膳所、曰奉祀所、曰典杖所、曰典儀所、曰良醫所、曰紀善所、曰工正所、曰典寶所。以上八所之官,典簿廳一員,乃長史司首領,保駕指揮一員」⑤。內官有東西承奉司,「掌管闔府事務,傳遞本章,與在京東廠司禮監同」⑥;設有「承奉司五員,一管年,一典膳,一典寶,其餘輪流管事。伴讀不拘數目,俱大帽衣*[衤+散];以下平巾,再以下散官不可計數;其餘伴當、校尉各有口糧」。郡王則每府有教授官一員,典膳官一員。此外,親王設庄民校360名,郡王設民校24名。「王宗男女俱有俸祿,伴當、校尉俱有口糧,文武官員皆有俸給,各色人役俱有工食;各營兵丁俱有餉銀,各衛所軍丁皆設屯地,地方、火夫見支門差銀。」⑦以周王府為中心的一大批王公貴族,以及為他們服務的大小官吏,構成開封人口中的一個特殊群體。
_______________
① 《如夢錄》「爵秩紀第四」。
② 談遷:《國榷》卷六三,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第3983頁。
③ 王士性:《廣志繹》卷三《江北四省》,中華書局1997年版,第37頁。
④ 《如夢錄》「街市紀第六」。
⑤ 《如夢錄》「爵秩紀第四」。
⑥ 《如夢錄》「周藩紀第三」。
⑦ 《如夢錄》「爵秩紀第四」。
開封是河南省會、開封府治所在,以祥符縣為附郭,省、府、縣三級官署衙門聚集一地。「各官衙署,俱在周府西南」。布政司署在鍾樓西,下設經歷司、照磨所、六房十四科,周圍為守道署、都事廳、經歷司、檢校署、照磨署、官庫署、案牘署,各官衙署、住宅連綿成片,周邊則為書吏居住,也有百數十家。按察司署在布政司西街,路東是管河道署,路西為兵備道署,各官衙署、住宅也有一大片。都指揮使司署在鍾樓東街,下設斷事司、司獄司、知事署、經歷司等;都察院署,在都指揮使司以東;按察院署,在雷家橋西;提學道署,在馬軍橋南。開封府署在延慶觀以西,設清軍、南河、巡捕、理刑、管糧等六廳及監獄。祥符縣署在相國寺西,分設六房,庫、監、清軍、東河、管糧、巡捕等署。此外,開封之宣武衛,設指揮一員,巡捕指揮一員,鎮撫司指揮使、指揮同指揮僉24員,千戶36,百戶72,俱世襲。①這三級官署衙門的文武官員,以及隸屬書吏、人役為數眾多,是構成開封城市人口的又一組成部分。
除上述王室貴族和在職官吏之外,還有一批退休官宦、鄉紳寓居開封。如開國元勛徐達後裔的徐府、張尚書宅、楊總督宅、王兵馬宅,以及高鄉宦、張鄉宦、劉鄉宦、李鄉宦、陳鄉宦宅等等。故《如夢錄》有言:「大街小巷,王府、鄉紳牌坊魚鱗相次,滿城街巷不可計數,勢若兩京。」②
正如傅衣凌先生指出,明代開封的人口結構形成其經濟特點,該城商業、手工業中很大部分是為以周王府為中心的諸多王公貴族服務的。如開封城內有傾銷銀鋪十餘家,又有「大傾銷處,專做上納元寶、大小成錠」,這與王府祿銀直接有關,周府每年夏秋兩季就有20多萬兩的祿銀需要換兌。再如,城中有官營作坊專做各樣巾帽,「結帽匠俱是工正所人,專結牛馬尾各樣巾帽,周府時常發出破網巾一二十頂洗補,上定圈及羊脂玉、碧玉、瑪瑙、紫金等圈」;傘鋪製造的銷金曲柄傘、黃青藍捉影雨緝鬧龍傘等,是為親王、郡王等出門儀仗之用;「響糖鋪,做造十連、五連、三合桌各樣糖果」,也是為供應「王府征納」的③。又有扎彩匠做顯道神,「五尺高、六尺圍圓,王府出殯皆用此物」④;南薰門外有周王碗店,備有禹州神垕所產磁器碗盞,「周王按節迎節,在此洽酒、更衣,即為行宮」⑤。
為文武百官所需服務的,如紗帽鋪「專做王侯、大小文武官員冠巾,金、玉、犀角、瑪瑙、烏角等帶,並女冠等類」;有「官帽鋪、制官帽、襆頭之類」;有「絛兒匠製造印綬、儒絛、鉤穗、裙絛、結掛」;又有「帽巾鋪三二十家,定做百樣巾帽」;皂靴鋪,「定做選材通襯文武官樣、四縫掐金男女朝靴」⑥。
開封為中原文化勝地,是文人雅士匯聚之所。而作為省城、府治所在,每年前來應考的舉子人數眾多,故經營文化用品的商鋪為數不少。開封城內至少有紙店8家、柬帖鋪3家、筆鋪數家,以及書鋪、畫鋪、刻字、造玉牒冊、揭裱書畫、翻刻經書、手卷店、軸丈鋪、古董鋪等;紙店又有紅紙、京文紙、古連紙之分。⑦所謂「柬帖」乃是王公貴族、官宦大員、文人墨客之間禮尚往來之必須,至於「玉牒冊」,顯然是專為王府需要服務的。
_______________
① 《如夢錄》「官署紀第五」。
② 《如夢錄》「街市紀第六」。
③ 傅衣凌:《明清社會經濟變遷論》,第156—157頁。
④ 《如夢錄》「街市紀第六」。
⑤ 《如夢錄》「關廂紀第七」。
⑥ 《如夢錄》「街市紀第六」。
⑦ 《如夢錄》「街市紀第六」。
專營婦女用品的商鋪也很多,如大隅首一帶多賣綢緞、首帕、汗巾、傘扇、胭脂、針、粉、絲帶、帳子、圍裙等店鋪;城隍廟前街有「打銀鋪二三十家,賣寶器、珍珠、翠花鋪」;楊家胡同口有「靜一」打銀鋪,「專一打龍鳳花草、山水人物,瓮嵌累絲、干帖真金、管化十成」;都司署以西有三條巷子,每巷有梳子店三二十家,「俱賣四川黃楊、福建荔枝松根凈齒精緻梳櫳」;少司馬「恩榮三世」牌坊下賣胭脂、宮粉、香袋;鍾樓下有各種香鋪,賣合香、攢香、俺答香等。再如臨清首帕店、銀花青絲汗巾、潞綢店等都是專供貴族婦女享用的高檔消費品。①
餐飲、旅店業也是開封商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特點是品種全、檔次多,可以適應不同消費層次的需要。鼓樓、大隅首一帶多高檔酒樓飯店,「各樣美酒、各色美味佳餚,高朋滿座,又有清唱妓女伺候」,以適應達官顯貴及富商大賈的消費需求。其他各街酒店飯館則面向更加廣大的消費群體,或以特色風味,或以大眾飲食為主。如按察司署西有「羊肉麵店,日宰羊數只,面如銀絲,扁食奪魁,各府馳名」;鍾樓往南有「大館賣豬肉湯、蒜面、肉內尋面諸食美味,闔郡馳名」;封邱府角「酒飯各樣生意,排門皆是」;長史司署以南、大隅首至縣角,各類飯店、酒肆、切面、素麵、皮酢、燒黃二酒、火燒、燒餅、飲食粗饌等鋪連綿不斷。至於推車、擺攤出售各種風味食品,如羊肉車、牛驢肉車,油糕、煎餅、扁食、粽子、油粉等,則更多地適應了下層百姓的消費。②
不少酒店是連帶住宿的,如大山貨店街往南有「專住妓女、過客酒店」;甬南新店「俱住貨客、妓女,尤多飯店、酒店等鋪」。大相國寺後院有僧舍二三百家,專門接待「過往官員及大商、茶店、清客等眾」下榻,並「擺酒接妓,歌舞追歡」⑧。城外西關、南關的飯店、酒館、旅店、過客店「排門挨戶,生意不亞城內」。城關的飲食服務業主要接待往來貿易的各地客商,故餐飲、住宿、娛樂乃至運輸、中介等項服務更為集中。如西關之馬市街,有「騾馬大店,顧寫腳力,此處是八省通衢之地,故大店有三五十座,內住妓女無數,兩邊生意挨門逐戶」④。
表1是依據《如夢錄》記載對開封商業店鋪所做的不完全統計,請參見。
除商業店鋪之外,開封廟會市場也十分繁榮。如東岳廟,「每年三月二十八日聖誕之辰,五日前會起,進香、做譙,擁塞滿門。所賣各樣貨物遍地皆是,棚搭滿院,酒飯耍貨,諸般都備」⑤。尤以城隍廟會所售商品最多。傅衣凌先生曾依據《如夢錄》,將城隍廟
________________
① 《如夢錄》「街市紀第六」。
② 《如夢錄》「街市紀第六」。
③ 《如夢錄》「街市紀第六」。
④ 《如夢錄》「關廂紀第七」。
⑤ 《如夢錄》「街市紀第六」。
資料來源:《如夢錄》「街市紀第六」、「關廂紀第七」。
會貿易商貨列表①,本文略做調整,轉錄如下(見表2):
____________
① 傅衣凌:《明代歷史上的山東與河南》。
開封城內商業最繁華的地區主要集中在大小山貨街、鍾樓、鼓樓、大隅首等處,這里聚集了一批較大的店鋪和字型大小。如大山貨店街,北有傾銷銀鋪、打金店、正升字型大小店、大雜貨鋪,東至大店街角;往西路南有雜貨店,如松字型大小店,均賣雜貨、扇子;北面一帶「俱是樓房,有百餘間」。小山貨店街,北頭俱是字型大小店,有紅紙店、京文紙店、傾銷銀鋪、合森字型大小、生熟葯材鋪等;路東有老莊家茶葉店、各品芽茶,往南俱是葯鋪、扇兒鋪;路西有張時天店、古連紙鋪,又有傾番絲銀鋪、南北香料、葯材店、羊皮、磁器店;往南有打金店、皮金鋪、生熟葯鋪,直至南口。鍾樓附近俱是京貨,又有灌香刷牙抿子、耳勺、帽靴、皮箱、描金卷胎漆盒等貨;有絛兒匠,製造綬帶、儒絛、鉤穗、裙絛、結掛等;路南,賣首帕、雨傘、連籠、桌圍等物,有帽巾鋪三二十家,定做百樣巾帽;又有香鋪,售賣合香、攢香、俺答香及香袋等。鼓樓南出售皮匣大箱、冠帶帽盒、文具簪匣、七寸枕箱等貨,「皆是重銅飾件」;鼓樓西有軸丈、氈貨、緞店、廣福店、糖店、六安芽茶、余芳緞店、南酒店等各色店鋪,直抵大隅首。大隅首大街,往南有葯鋪、羊油、蠟燭、成衣、染坊、茜紅氈店、紙店等鋪,至總聖庵;復迴向東,有高燒酒、臨清首帕、汗巾、雨傘、葛巾、針粉胭脂、梭布店,再東有絨線鋪、臨清首帕店、銀花青絲汗巾、帳子、圍裙、余深緞店、潞綢店、關家傾銷鋪、陳漢章南鞋店、青銅鏡鋪、花柬貼、紙張等鋪,直至大隅首。其他如旋匠胡同、布政司署、按察司署、開封府角、縣角、李璉胡同、察院東街、都司署、州橋等處,店鋪也很繁盛。①
開封城內匯聚有全國各地的商貨,如山西潞綢、臨清首帕、吉陽夏布、六安芽茶、四川黃楊木梳等,以及「京、杭、青、揚等處運來粗細暑扇、僧帽、頭篦、葛巾、白蠟等貨」。鼓樓南之馬道街匯聚有皮箱、帽盒、文具簪匣、枕箱等各種箱匣,以及抿子、舌刮、眉掠等貨,「京城、臨清、南京、泰安、濟寧、兗州各處客來販賣」,「每日擁塞不斷」②。這些商貨除供本城消費之外,也有一部分銷往各地。開封城外,東關「陸路通南京、浙江、山東」;南關「路通川廣雲貴諸省,貿易甚眾」;西關大梁門外,「路通京師、山陝,使客都會,車馬馳集,店房煙湊」;北關安遠門外,「路渡黃河,通臨清入京師之東路」③。尤以西關外之馬市街商賈往來最盛,「早晨牛驢上市,午間騾馬上市,有過客買賣;騾馬大店,顧寫腳力,此處是八省通衢之地,故大店有三五十座」④。這些購買騾馬或雇寫腳力者,主要應是從開封販貨運銷外地的商人。
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柴草、煤、木炭、蔬菜等,多來自周邊各縣,每日從城關各門進入。如西關大梁門外,「五更時鮮菜成堆,擁擠不動,俱是販者來買,燈下交易;城門開時,塞門而進,分街貨賣」⑤。開封還有一大批走街串巷的商販,如:搖博浪鼓賣白布、綿稠、山縑、女紅用品的貨郎;洗鏡、緔鞋、磨刀剪、補鍋鋦碗、定秤張羅、劈柴鍘草、栓扎鞍架、扯絡鞭子的各色匠人。又有賣茯苓糕、炒栗子、蜜果、瓜子、咸豆、燒雞、鴿雛、豬頭肉、牛羊驢肉,各色果品瓜瓠者,或設攤街頭巷尾,或推車挑擔走街串巷叫賣。至於四時節令商品,如上元時節賣花燈、元宵,端午節賣粽子、油饊、百鎖、排線、硃砂、雄黃、艾虎、菖蒲;五六月賣涼席、蒲席、暑扇、葛巾、西瓜、甜瓜、蓮藕;中元節賣燒紙、金銀;中秋節
_______________
① 《如夢錄》「街市紀第六」。
② 《如夢錄》「街市紀第六」。
③ 順治《祥符縣志》卷一《關梁》記明代事。
④ 《如夢錄》「關廂紀第七」。
⑤ 《如夢錄》「關廂紀第七」。
賣石榴、毛栗、梨、桃各樣鮮果及祭品等物;九月重陽節賣菊花糕,十月售寒衣;臘月請灶神、門神、對子,賣蠟簽蠟台、香爐、油燭、青松、石竹、各品乾果、茶食盤饊、綿布手巾、綿線帶子、剪裁零碎、綾羅緞絹、通草花兒、五彩絨花等各色年貨。①
㈡ 中央電大國際公法形成新測試上的題目 求助!~
30年代,以夏衍為代表的一批浙江籍的進步作家投身到電影創作事業,創作了一大批進步的電影作品。1932年,夏衍、阿英、鄭伯奇進入明星影片公司擔任編劇顧問。第二年,中共地下組織成立了以夏衍為領導的黨的電影小組,深入電影陣地領導左翼電影運動,創作了一批反映抗日斗爭、揭露階級矛盾、針砭時弊的優秀影片,如夏衍編劇、程步高導演的《狂流》、《春蠶》,夏衍編劇、沈西苓導演的《上海二十四小時》、《女性的吶喊》,夏衍編劇、張石川導演的《脂粉市場》、《前程》,沈西苓編導的《船家女》、《十字街頭》,袁牧之編導的《桃李劫》、《都市風光》、《馬路天使》等,這些面向社會和時代的作品具有濃郁的反帝反封建的色彩,在藝術上風格和形式上也多有創新,在當時民族民主革命的時代背景下,受到人民大眾的喜愛。
這個時期,許多的電影創作直接取材於浙江,有的直接在浙江拍攝外景地。由蔡楚生編導,聶耳作曲,王人美、韓蘭根主演的《漁光曲》,在浙江石浦拍攝,此片反映窮苦漁民的悲慘生活,1935年參加蘇聯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展演,獲得榮譽獎,成為我國第一部獲國際獎的影片。《船家女》取材於西湖船娘的悲慘遭遇和杭州工人運動。《鹽潮》在浙江海鹽澉浦、南北湖拍攝外景,反映鹽民反抗封建的斗爭,由樓適夷創作,阿英編劇,徐欣夫導演,胡蝶、顧梅君主演。《母性之光》在杭州拍外景,反映階級對立中的悲歡離合,由田漢編劇,卜萬全導演,金焰、陳燕燕、黎灼灼主演。《凱歌》在諸暨拍攝部分外景,描寫農民戰勝封建勢力和自然災害,由田漢編劇。《鐵板紅淚錄》在杭州、桐廬拍外景,反映農村階級矛盾的斗爭,由陽翰笙編劇,洪深、沈西苓導演,王瑩、陳凝秋主演。由陽翰笙編劇,岳楓導演的《中國海的怒潮》,在鄞縣東錢湖等地拍攝,描寫漁民反帝反封建的斗爭。由孫瑜編導的《大路》描寫築路工人的抗日愛國斗爭,在杭州拍攝。
㈢ 應城市婦女協會法律顧問是誰
網上查不到法律顧問,你可以關注他們的官網查詢
㈣ 國際法案例 湖廣鐵路債券案
這事兒是倪征燠教授在外交部擔任法律顧問時經手辦的,他2003年去世了,王鐵崖教授也去世了,今年韓德培教授也去世了,問誰呀?自己研究吧。
印象,我政府當時以主權國家司法豁免為由要求美國政府幹預,人家說司法獨立,行政不能幹預司法。我政府就以主權國家不受外國司法審判為由,不答辯,不出庭。人家缺席審判,並揚言強制執行我在美國因原無外交關系被長期凍結現正要解凍的資產,我政府才讓司法部派人去特別出庭。當時報道沒說美國政府配合了,也沒說請了美國律師。我方除說主權國家司法豁免外,還說是惡債。好像說惡債的證據有二:一是李鴻章還是張之洞向皇上和太後的奏摺,說廣東有孫逸仙的革命黨造反,四川民眾也在蠢蠢欲動,如不趕緊修鐵路,一旦出事,派兵來不及,此乃惡意舉債。我政府乃革命政府,不能繼承鎮壓革命的惡債。二是美國國會的辯論記錄,有的議員反對向清國放債,有的贊成放債,贊成派對理由是只有支持清國修湖廣鐵路,美國貨才能更多更快的運到清國腹地,那裡的礦產才能運出來,這是以侵略、掠奪為目的是惡意放債。被侵略、掠奪國家政府不能償還這個債。人家法院既要顧及自己國家的宏觀利益,不宜過分得罪中國,又要給政府面子,還要給債權人和法院自己留臉面,於是說借錢修鐵路是商業活動,既不能享受司法豁免,也不能說是惡意行為,但過訴訟時效啦,裁駁。
㈤ 關於湖廣鐵路債券案的具體內容
中國清末預備修建的湖廣鐵路是指「湖北、湖南兩省境內的粵漢鐵路」和「湖北省境內的川漢鐵路」。因這兩線鐵路都在湖廣總督的轄區范圍內,故稱「湖廣鐵路」。兩線鐵路的修建計劃,前者是由武昌起經岳陽、長沙至宜章,與廣東商辦的粵漢鐵路銜接;後者以漢口為起點,經應城、鍾祥、當陽至宜昌,由此抵達四川夔州(現稱奉節)。
清政府修建湖廣鐵路的目的在於便利用兵以鎮壓正在興起的南方起義維護其統治。為加快鐵路的修建,當時的湖廣總督張之洞受命督辦後,便向國際上籌措借貸,1909年3月7日,中德草簽了借貸合同,決定向德國的德華銀行借款。英、法兩國得知此事後也認為有利可圖,故通過抗議、照會對清政府施加壓力,強迫清政府接受它們的借款。這使清政府只好擱置中德的借貸合同,另於1909年6月6日與英、法、德三國草簽了借款合同。之後,美國又以「機會均等」擠進了該借貸合同。所以,湖廣鐵路的借貸合同最後是以清政府郵傳部大臣(盛宣懷)為一方,以德國的德華、英國的匯豐、法國的東方匯理等銀行和「美國資本家」(以下稱銀行)為另一方在北京簽訂。合同簽訂後,德、英、法、美上述銀行於1911年以清政府的名義發行「湖廣鐵路五厘利息遞還金鎊借款債券」(以下簡稱湖廣鐵路債券)600萬金英鎊。該債券利息從1938年起停付,本金1951年到期未付。
美國公民傑克遜等9人持有湖廣鐵路的上述債券。1979年11月,他們向美國阿拉巴瑪州北區地方法院東部分庭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提起訴訟。要求償還他們所持有的湖廣鐵路債券本利1億美元外加利息和訴訟費。法庭受理了他們的訴訟。並於同年11月13日向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出傳票,指名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長黃華收。要求被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於收到傳票後的20天內提出答辯,否則作缺席判決。中國外交部拒絕接受傳票,將其退回。
美國阿拉巴瑪州北區地方法院東部分庭關於湖廣鐵路債券案的審理遭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拒絕後,法庭於1982年9月1日對本案做出了缺席裁判。判決中華人民共和國賠償原告41313038美元,另加利息和訴訟費。
中國政府對美國阿拉巴瑪州北區地方法院東部分庭的判決拒絕接受,認為它是違反國際法的,是無效的。理由是依據國際法, 國家享有主權豁免,一國法院不得強行將外國列為被告。所以美國法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沒有管轄權。另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調查了湖廣鐵路債券的淵源,認定它屬惡債。
中圖政府據此理由與美國國務院進行了多次交涉。經過兩國政府官員的幾次會談,美國國務院決定干涉此案。美國國務院喬治·普·舒爾茨和國務院法律顧問戴維斯·魯賓遜分別於1983年8月11日和12日發表了聲明。中國接受了美國的建議,聘請了美國律師出庭申辯。律師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享有絕對主權豁免;本案不屬美國法典第28卷第1605條規定的「商業活動」;原告的傳票送達不完備;原告未能依美國法典第28卷第1608(E)條的規定,證明被告具有責任而使其提出的求償要求和權利得以成立等理由指出法庭判決無效,要求撤銷缺席判決。另外,美國司法部向阿拉巴瑪州地方法院提出了「美國利益聲明書」,要求法院考慮舒爾茨和魯賓遜的聲明,考慮美國利益支持中國的申辯。在美國政府的干預下,法庭重新審理了此案,做出新的決定,撤銷了原來的判決,駁回了原告的訴訟。之後原告又向美國聯邦第十一巡迴法院提起上訴和要求美國最高法院重新審理,未獲成功。致使此案於1987年3月9日告終。
㈥ 天津市靜海縣胡家村的秦大夫,有認識的嗎,求他的具體地址和聯系方式
第一靜海!靜坐良王莊車,和售票員說hujiacun,然後一個村莊想要的!
㈦ 辦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如果是辦證,當然容易,交錢就行了,交錢的地方無所謂了,你只會關注交易的價格,即所謂的付出成本;
如果是獲得證書,就不同,你要考慮收獲什麼,投入什麼,我們如何達到,怎麼達到,這些很細致的問題,
有證的企業多了,顧客現在也越來越不相信你的所謂認證證書,只會關注你的口碑,經營業績,綜合形象,服務態度,不認真做管理,你的問題會越來越多,如此的掩耳盜鈴的企業,只會被同行和顧客一笑而過,最終在電話本中被人刪除。
認證機構,最重要的功能是可信,至於 是否可信,大家都有自己的評價。
多幾萬元辦證,讓人家相信你,太便宜了!
㈧ 東南大學法學院的知名校友
女,1921年出生,湖北省應城縣人。1938年在漢口參加全國第一屆大學入學聯考,為國立中央大學法學院法律系錄取。然後偕王作榮轉輾跋涉山川而至重慶於1939年報到入學,1943年畢業獲法學學士後,旋即通過司法官高等考試。在此後的38年中她長期從事司法工作,從擔任地方法院的推事起直至升遷至台灣的大法官 。
范馨香20多歲時起,先後擔任過四川長壽、江蘇鎮江、桂林的地方法院及廣西高等法院的推事。1949年去台灣後曾擔任台灣高等法院民事庭庭長,台灣最高法院庭長。1972年以曾任最高法院推事10年以上而成績卓著的資格,出任台灣司法院的大法官並連任三屆,從事統一解釋法令等工作,成為台灣最資深的大法官。
范馨香以能終身從事司法工作為榮,有豐富的司法實際經驗,她務求判決公允,並嚴格遵守司法獨立之精神,不受外界干擾。她常說:法官必須能拒絕一切外界物質的誘惑與人事的糾纏。如果我有什麼座右銘的話,那便是我希望這個世界因我的到來變得更為美好,而非變得更為丑惡。
自1956年起她曾兼任台灣的東吳大學教授,並一度兼任台灣的政治大學教授,講授商事法、民權、物權等課程。並曾多次赴日本、德國及非洲各國考察司法業務及參加國際婦女法學會議。
王作榮與范馨香從被中大錄取即結伴赴重慶入學,四載同窗結下的不解之緣,1944年結婚後,伉儷情篤,合撰有《鰈情深》一書。
范馨香於1987年病逝台北市。90年代其夫婿王作榮以其伉儷名義在東南大學設立了獎學金。 著名法學家,法學教育家。1911年2月生於江蘇如皋。1934年畢業於中央大學法律系,獲法學學士學位。1939年考取中英庚款出國研究,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研究國際私法,獲碩士學位。1942年轉入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繼續研究國際私法、國際公法、法理學等。
1945年,受時任武漢大學校長的著名國際法學家周鯁生之聘,回國任武大法律系教授兼系主任。新中國成立後,他在武漢大學歷任校務委員會常委兼秘書長、副教務長、法律系主任、國際法研究所所長、環境法研究所所長,還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法學評議組第一、二屆成員、第三屆特約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法學規劃領導小組成員、國務院經濟法規研究中心顧問、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現任中國國際私法學會會長、中國環境資源法學會會長、中國國際法學會名譽會長、國際自然資源保護同盟理事、環境政策與環境法研究中心理事等。
早在哈佛大學求學期間,韓德培就撰寫了頗有影響的評價龐德的社會法學派學說和凱爾森的純粹法學派學說的文章,回國後,在40年代針對當時黑暗的社會,韓培德在當時著名的《觀察》雜志上發表了我們所需要的法治一文,提出我們所需要的法治應該是建立在民主政治上的法治。解放後,韓培德將俄文《蘇聯的法院和資本主義國家的法院》一書翻譯出版,並發表了《要為法學上的爭鳴創造條件》等論文,這些著作對於新中國的法制建設和法學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1957年,韓培德蒙受不白之冤,被錯劃為右派分子離開法學領域
達20年之久。
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韓德培才重新回到法學研究和法學教育陣地,更加關注我國的法制建設。1980年赴荷蘭參加了國際法律科學大會,在會上宣讀了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在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論文,向外國學者們介紹中國政府在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和法學發展方面所作的努力及取得的成績,增進了國外對我們推行改革開放後的法制發展的了解。隨後,他與幾位學者合作完成的《關於終止若干合同所涉及的一些法律問題》的咨詢報告,使國家避免了重大的經濟損失。韓德培還發表了運用法律手段管理經濟等論文,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韓德培被公認為是新中國國際私法的一代宗師。80年代,他主持編寫了高等院校統編教材《國際私法》,並獲國家級優秀教材獎和第一屆全國優秀圖書提名獎;1999年他主編的《國際私法新論》創立了現代國際私法學新體系;之後又發表了應該重視沖突法的研究國際私法的最近發展趨勢等論文,頗受學者關注。1993年他在市場經濟的建立與中國國際私法的立法重構一文中,提出了重構我國國際私法的基本思路。他對《示範法》的起草、定稿、譯本等事項傾注了大量的心血。
韓德培還在環境法學教育和研究方面貢獻甚多。他主編了我國環境法領域最早的較為全面系統的教材《環境保護法教程》,是我國迄今為止的唯一的全國高等院校環境法通用教材,1990年他又主編了《中國環境法的理論與實踐》,該書被譽為開拓性的理論著作,為此1998年他榮獲了地球獎。1999年,他被推選為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首任會長。
韓德培是一位誨人不倦的法學教育家,可謂桃李滿天下,武漢大學法學院能成為當今全國最著名的法學院之一,尤其是已成為全國性國際法及環境法的重點基地,韓德培功不可沒。韓德培是武漢大學法學院的一面旗幟,也是中國法學界的一面旗幟。 韓忠謨,字筱初。1905年7月28日生。籍貫江蘇泰縣。1934年夏,考入國立中央大學法律學系。受課之餘,孜孜於法學暨刑法原理之鑽研寫作,且以為終身志業。
四十三年,國立台灣大學延聘為法學院法律學系副教授,而教授,繼兼系主任,並歷任訓導長、法學院院長、教務長。任系主任時,廣攬名師宿儒,增闢課程,充實圖書設備,使法律系規模大具。
六十四年,出長銓敘部,持衡以清允見稱。六十六年,出任司法院副院長。凡銓審及職系之厘訂,審檢分隸制度之推行,躬親擘劃,奠立法治宏規。七十年,應聘為台大名譽教授。七十一年,時人有以「異議分子多出自台大法律系,而其皆為韓忠謨學生,韓氏主持該系及法學院多年,思想必有問題」,毀之,因而忠謨未獲出任台大校長,憤而辭職。
七十二年,中央研究院院長錢思亮以總幹事一席相邀,力辭不獲,而中研院直隸總統府,忠謨時任國策顧問多年,視同借調,當局僅允以代總幹事名義,相助為理,六月,錢院長自美返國,旋卧病辭世,暫代院務半年。七十九年初,中研院組織法奉核准修正,新置副院長忠謨膺聘為首任代副院長,院長吳大猷先生深資倚重,並獲充分授權主持院內一切事宜,積極進行組織法修法工作,使其適合及將來之需要,自起草至定稿,費時經年,經立法院通過,總統公布實施。繼據之以修訂各研究所組以規程暨相關子法,開展國家學術研究規模。
七十九年十月,忠謨街行受傷骨折,入院療治,旋告痊癒,而自覺體衰,乃辭職,以讀書自娛。又增潤舊著刑法原理,重新刊行問世。八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忽感不適,入台大醫院療治,以腸癌宿疾復發,終至心臟衰竭。八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逝世,終年七十九歲。十月四日,總統明令褒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