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刑事案件請律師和不請律師的區別

刑事案件請律師和不請律師的區別

發布時間: 2022-01-29 16:26:39

① 刑事案件中一審可以不請律師嗎對當事人有什麼影響嗎

刑事案件,被告人及其近親屬一審沒請律師的情況很多當然原因種種。如果被告人被羈押,不請律師的缺陷是不能到看守所回見不能及時閱卷,了解案件和被告人的的具體情況,提出明確的辯護意見。
一般的案件,被告人不請律師不影響法院的審理和判決。但是按《刑事訴訟法》,被告人是未成年人、盲聾啞人等,及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沒有委託辯護人的,辦案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辯護。

② 刑事案件請律師和不請律師的區別

一、律師可以會見嫌疑人,非律師不可以。在刑事案件處於偵查的階段,只有律師可以會見當事人,如果不請律師,那麼在偵查階段,家屬是無法見到當事人的,不利於了解案情。
二、更有利於全面了解案件事實真相。律師可以了解案件事實,能夠提早制定辯護策略,並與犯罪嫌疑人就事實部分充分溝通,讓辯護工作盡早開展。與不請律師相比,請律師更有利於犯罪嫌疑人及家屬對案件真相的了解。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三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辯護權以外,還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辯護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託為辯護人:
(一)律師;
(二)人民團體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護人、親友。
正在被執行刑罰或者依法被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擔任辯護人。被開除公職和被吊銷律師、公證員執業證書的人,不得擔任辯護人,但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護人、近親屬的除外。

③ 刑事案件到底有沒有必要請律師

要,因為刑事案件最終可能影響當事人是否要承擔刑事責任,且案件難度較大的話,當事人最好聘請律師。

律師(lawyer)是指接受委託或者指定,為當事人提供訴訟代理或者辯護業務等法律服務的人員。

律師須通過法律職業資格考試並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方可執業。按照工作性質劃分,律師可分為專職律師與兼職律師;按照業務范圍劃分,律師可分為民事律師、刑事律師和行政律師;按照服務對象和工作身份劃分,律師可分為社會律師、公司律師和公職律師。律師業務主要分為訴訟業務與非訴訟業務。


2021年8月2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基層法律服務所負有依法提供法律援助的義務。

就「律師」的任職資質而言,包括:其一,具有一定法律知識,按現行《律師法》之規定,是具有「高等院校法律本科及以上學歷」之法律知識或「高等院校其他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具有法律知識」;其二,經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

取得資格;其三,經國家司法行政部門批准,取得執業證書;其四,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並以此為職業。

因此律師是指通過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並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接受委託或者指定,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律師的性質就是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為職業的法律服務工作者。

④ 刑事案件請律師和不請律師有什麼區別

當家庭成員遇到刑事案件時,請律師和不請律師是他們在案件中首先考慮的問題。然而,真正了解刑事辯護程序的人都知道,在這個階段沒有律師參與是絕對不可能的。在這個階段律師可以繼續會見嫌疑犯。犯罪嫌疑人與外界無其他通訊或聯系方式。2021年6月,該律師接手了一起涉嫌破壞生產經營罪的案件。高學歷家庭成員委託律師在嫌疑人被拘留後第二天與其見面,平均每周兩次,為期一個月。律師對案件有很好的把握,先後提交了取保候審申請和不批准逮捕的法律意見書,最終被檢察院認可,涉案嫌疑人被釋放。刑事辯護是一個具體、復雜的過程,雖然結果很重要,但沒有完善的過程必然不會有好的結果。

在尋找刑事律師的時候,不要相信社會上“律師”的宣傳:他們有所謂的專家律師,更不要相信因為他們的學生是法官和檢察官,他們就可以處理所有的刑事案件。你居然敢委託一個終身從軍教育,從未上過戰場的教授來指揮一場大戰?一個醫學院的病理學教授,從來沒有上過手術台。你敢讓這位教授給你做心臟手術嗎?說到這些事實,我相信你會認可我發自肺腑的話!例如,他們向法院提供新的證據或證人,因為他們沒有通知證人提前出庭,或者沒有對他們提供的證據提出質證,再加上法官的疏忽。結果,新的證據和證人證言被駁回,案件敗訴!有經驗的律師會忘記問法官:“有需要提交任何新證據的,雙方都需要證人到庭作證”,老律師舉起手說,“主審法官,我請求本院在質證日之前將我們的新證據提交,還有一位證人今天在候庭出庭,等待主審法官傳喚!”這個禮貌的提醒,交叉詢問已經完成,案件勝訴是因為證據和證人的證詞被接受了。

⑤ 刑事案件,請律師和不請律師有什麼區別

這個最好請律師,律師可以根據情況,做出對你最有利的一面

⑥ 給罪犯辯護請律師和不請律師有什麼區別

1、更有條理

請律師可以表述清楚案件事實、提供的證據可以表明證明的內容,有條理性,主張根據法律,可以幫助法官找到法律依據,律師可以更加專業的利用法律維護自身利益。沒有律師,自己說不到重點。

2、律師具有一些職業特權

律師在刑事訴訟中享有一些其他辯護人沒有的權利,如: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查閱本案的卷宗材料,向證人調查取證等,而非律師的辯護人不享有這些權利或者這些權利的行使受到限制。

3、更專業

作為專業人士,律師的法律專業水平、訴訟技術水準一般要高於非專業的辯護人。因此,刑事案件委託律師代為辯護,更有利於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

(6)刑事案件請律師和不請律師的區別擴展閱讀

作用:

1、律師接受委託後,與偵查機關取得聯系,向偵查機關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及時提出會見犯罪嫌疑人的具體要求。

2、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時可以向其了解有關案件的情況。

3、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時為其提供法律咨詢

4、 為犯罪嫌疑人申請取保候審。

5、 代理申訴和控告:律師根據向偵查機關了解的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向犯罪嫌疑人了解的案件情況,認為確有根據的,可接受犯罪嫌疑人的委託,代理其向有關機關提出申訴,要求予以糾正。

相關信息

1、律師必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被授予法律職業資格證書。沒有律師執業證書,但從事法律事務的人,一般是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持有司法局頒發的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也有一些是無證也無正當職業從事法律事務的,俗稱「黑律師」,並不是真正的律師。

2、律師必須既有法律職業資格證書,又有執業證書。如果只有法律職業資格證書,沒有律師執業證書,也不能被稱為律師。

3、律師的服務對象是整個社會,沒有特定對象。自然人、法人均可委託律師代為法律事務。

4、從事律師業務時必須有當事人的委託或人民法院的指定,在授權范圍內進行工作,不允許越權或濫用權利。

5、律師是法律工作者,律師只能在法律允許范圍內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其在法律允許范圍內的工作受法律保護,不受行政單位、黨派、個人的干預。

⑦ 普通刑事案件起訴階段請律師和不請律師有什麼區別

普通刑事案件起訴階段請律師和不請律師區別如下:

一、律師可以會見嫌疑人,非律師不可以

在刑事案件處於偵查的階段,只有律師可以會見當事人,如果不請律師,那麼在偵查階段,家屬是無法見到當事人的,不利於了解案情:

如果請了律師,律師的會見也能夠安撫犯罪嫌疑人的情緒,更是向其表達家屬對事件的關注及支持,能讓犯罪嫌疑人以更好的精神狀態應對後續的程序。

二、更有利於全面了解案件事實真相

律師可以了解案件事實,能夠提早制定辯護策略,並與犯罪嫌疑人就事實部分充分溝通,讓辯護工作盡早開展。

與不請律師相比,請律師更有利於犯罪嫌疑人及家屬對案件真相的了解。

三、律師可以為犯罪嫌疑人解釋其所涉及的罪名

請律師能夠為犯罪嫌疑人解釋某罪名的追訴標准、量刑規定等,更能讓其知道在何種情況下將構成何罪名,讓犯罪嫌疑人對自己的行為有更清晰的了解,為後期在法庭的辯護做積極准備。

如果不請律師,很有可能導致犯罪嫌疑人對自己所涉嫌的罪名一知半解,不利於其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四、律師可以代理申訴或控告

犯罪嫌疑人對相關法律法規一知半解,難以分辨偵查機關、看守所等工作人員的行為是否侵犯了其合法權益,是否被刑訊逼供,此時便需要律師為其講解、分析並針對違法行為代理申訴或控告。

如果不請律師,很有可能導致犯罪嫌疑人在面臨自己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也不知道如何辯解,維護。

《刑事訴訟法》:

第三十五條 辯護人的責任

辯護人的責任是根據事實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罪輕或者減輕、免除其刑事責任的材料和意見,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訴訟權利和其他合法權益。

第三十六條 偵查期間辯護律師的權利

辯護律師在偵查期間可以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幫助;代理申訴、控告;申請變更強制措施;向偵查機關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關情況,提出意見。

第三十七條 辯護人的會見權與通信權

辯護律師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和通信。其他辯護人經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許可,也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和通信。

辯護律師持律師執業證書、律師事務所證明和委託書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看守所應當及時安排會見,至遲不得超過四十八小時。

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特別重大賄賂犯罪案件,在偵查期間辯護律師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應當經偵查機關許可。上述案件,偵查機關應當事先通知看守所。

辯護律師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了解案件有關情況,提供法律咨詢等;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可以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實有關證據。辯護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時不被監聽。 辯護律師同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通信,適用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的規定。

第四十二條 辯護人的義務

辯護人或者其他任何人,不得幫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隱匿、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不得威脅、引誘證人作偽證以及進行其他干擾司法機關訴訟活動的行為。

違反前款規定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辯護人涉嫌犯罪的,應當由辦理辯護人所承辦案件的偵查機關以外的偵查機關辦理。辯護人是律師的,應當及時通知其所在的律師事務所或者所屬的律師協會。

參考資料:法律法規資料庫——《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熱點內容
婚姻法中關於性的認識 發布:2025-02-07 01:02:16 瀏覽:543
婚姻法解釋一不得已不知情 發布:2025-02-07 00:28:46 瀏覽:336
勞動合同法講座ppt 發布:2025-02-07 00:00:01 瀏覽:806
2017婚姻法婚前買房 發布:2025-02-06 23:41:18 瀏覽:868
怎麼樣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6 22:18:27 瀏覽:266
宋疃司法所 發布:2025-02-06 22:11:37 瀏覽:186
泰州市姜堰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2-06 21:11:45 瀏覽:162
民事訴訟法監督程序 發布:2025-02-06 20:10:29 瀏覽:603
章程適用合同法嗎 發布:2025-02-06 20:08:19 瀏覽:562
北京市法律援助的困難證明 發布:2025-02-06 19:31:09 瀏覽: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