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公安法律援助事項

公安法律援助事項

發布時間: 2022-01-30 00:45:37

1. 法律援助事項管轄如何確定

(1)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通知辯護的法律援助案件,由作出通知的機關所在地法律援助機構理。
(2)申請法律援助民事、刑事訴訟案件和其他訴訟案件,由承辦案件機關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受理。
(3)非訴訟法律事務,由申請人住所地、經常居住地或者事由發生地法律援助機構受理。

2. 犯罪嫌疑人法律援助申請的情形包括哪些

一般包括一些情緒:
一、具備以下條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可申請法律援助:
1.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自己合法權益需要幫助;
2.確因經濟困難,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公民經濟困難標准由各地參照當地政府部門的規定執行)。
二、盲、聾、啞和未成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沒有委託辯護律師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其他殘疾人、老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因經濟困難沒有能力聘請辯護律師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可能被判處死刑的刑事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律師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三、刑事案件中外國籍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指定律師辯護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以上回答希望能夠給你提供幫助。

3. 法律援助需要什麼條件

法律援助的條件是:公民因經濟困難,並且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申請法律援助;公民因為經濟困難,並且被羈押、服刑、勞動教養、強制隔離戒毒等情形的申請法律援助。
【法律依據】
《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規定》第八條
公民因經濟困難就《法律援助條例》第十條規定的事項申請法律援助的,由義務機關所在地、義務人住所地或者被請求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機構依法受理。
《法律援助條例》第十一條規定的公民因經濟困難申請刑事法律援助的,由辦理案件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受理。
申請人就同一事項向兩個以上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的,由最先收到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受理。
第十一條
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服刑人員,勞動教養人員、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申請法律援助的,可以通過辦理案件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或者所在監獄、看守所、勞動教養管理所、強制隔離戒毒所轉交申請。

4. 法律援助是什麼服務

法律援助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組織法律援助機構和法律援助服務組織,為經濟困難或其他符合法定條件的人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活動。
作為公共法律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提升人民群眾在法治領域獲得感的一項重要的法律保障制度,是扶助貧弱、保障社會弱勢群體合法權益的社會公益事業,同時也是實踐依法治國方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

一、法律援助范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條例》及其他法律和規范性文件中有關法律援助的規定,公民符合法律援助的條件,沒有委託代理人或辯護人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或由人民法院指定辯護。

(一)申請法律援助的范圍
公民對下列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或辯護人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1)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2)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
(4)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5)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6)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7)因工傷事故、道路交通事故、醫療事故、食品葯品安全事故導致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
(8)因家庭暴力、虐待、遺棄等導致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
(9)因使用偽劣化肥、農葯、種子、農機具和其他偽劣產品導致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
(10)因環境污染、公共衛生、安全生產事故導致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
(11)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
(12)就學、就醫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
(13)因食品葯品問題導致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
(14)主張撫養、扶養、贍養合法權益的;
(15)省人民政府確定的其他法律援助事項。
殘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婦女、失業人員、農民工等群體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且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其申請事項不受前述范圍的限制。

——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二)無需申請,可獲得法律援助的范圍
1、刑事訴訟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沒有委託辯護人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自發現該情形之日起3日內,通知所在地同級司法行政機關所屬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1)未成年人;
(2)盲、聾、啞人;
(3)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
(4)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人。
2、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提供法律援助;
3、對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人民法院自受理強制醫療申請或者發現被告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之日起3日內,對於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應當向法律援助機構送交通知代理公函,通知其指派律師擔任被申請人或被告人的訴訟代理人,為其提供法律幫助。

二、怎麼提出法律援助申請
法律援助要有本人申請,確實因為客觀原因不能自行申請的,可以書面委託別人辦理。但有一些例外情況:
(1)申請人是未成年人、不能辯認或者不能完全辯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則應當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申請。但是,代理申請民事、行政法律援助的,則應當是與該爭議無利害關系的法定代理人。
(2)申請人是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可以通過其近親屬代為申請法律援助。也可以通過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監獄、看守所向法律援助機構轉交法律援助申請。

三、申請法律援助應提交的資料
1、法律援助申請表;
2、身份證或其他有效身份證明(如暫住證、戶口簿)。申請代理人還須提交有代理權的證明;
3、經濟狀況證明表,該證明表應當由申請人戶籍所在地或長期居住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加蓋公章。
申請人有下列證件、證明材料的,無需提交法律援助申請人經濟狀況證明表:
(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證或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證;
(2)農村特困戶救助證;
(3)農村「五保」供養證;
(4)人民法院給予申請人司法救助的決定;(5)在社會福利機構中由政府出資供養或者由慈善機構出資供養的證明材料;
(6)殘疾證及申請人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出具的無固定生活來源的證明材料;
(7)依靠政府或者單位給付撫恤金生活的證明材料;
(8)因自然災害等原因導致生活出現暫時困難,正在接受政府臨時救濟的證明材料;(9)法律、法規及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能夠證明法律援助申請人經濟困難的其他證件、證明材料;

5. 哪項屬於可以申請法律援助的事項

民事方面:國務院《法律援助條例》第十條規定: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2009年修正的《貴州省法律援助條例》第十一條補充規定:

(一)因工傷和交通、醫療事故或者其他人身傷害事故受到人身損害的;

(二)因合法勞動權益受到損害的;

(三)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遺棄等行為受到損害的;(四)因征地、拆遷使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

(五)因假劣種子、農葯、化肥以及環境污染使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

(六)需要申請法律援助的其他事項。

刑事方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印發的《關於刑事訴訟法律援助工作的規定》(司法通[2013]18號)第二條規定: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辦理案件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所在地同級司法行政機關所屬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可以依照前款規定申請法律援助:

(一)有證據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屬於一級或者二級智力殘疾的;

(二)共同犯罪案件中,其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委託辯護人的;

(三)人民檢察院抗訴的;

(四)案件具有重大社會影響的。
第三條規定: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訴案件中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可以向辦理案件的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所在地同級司法行政機關所屬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第九條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沒有委託辯護人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自發現該情形之日起3日內,通知所在地同級司法行政機關所屬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一)未成年人;

(二)盲、聾、啞人;

(三)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

(四)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人。

6. 什麼是法律援助法律援助

什麼叫法律援助,哪些人可以申請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的律師,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人給予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條例》第十條和第十一條的規定,公民有下列事項,沒有委託代理人或辯護人的,可以 ...

7. 哪些情況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申請法律援助的條件: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的律內師,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容人給予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法律援助的條件可分為一般條件和特殊條件。

(一)一般條件

一般條件是對中國公民普遍適用的條件,它是指確因經濟困難、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並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自己合法權益需要幫助的我國公民,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二)特殊條件

特殊條件主要指刑事案件被控一方獲得法律援助應具備的特殊情況,主要有以下幾種:

(1)盲、聾、啞和未成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以及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律師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2)其他殘疾人、老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嫌疑人,因經濟困難沒有能力聘請辯護律師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3)刑事案件中外國籍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法院指定律師辯護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8. 法律援助的流程是什麼

提供法律援助的流程是: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或者是人民法院進行指定;
2、符合條件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五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9. 法律援助的受案范圍有哪些

法律援助的受案范圍有:
1、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2、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版低生權活保障待遇的;
3、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4、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5、請求支付勞動報酬或者因勞動關系請求經濟補償、賠償的;
6、因身體遭受嚴重損害請求賠償的;
7、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或者遺棄要求變更或者解除收養、監護關系的;
8、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或者遺棄、對方重婚或者配偶與他人同居的受害方要求離婚的;
9、因被刑事立案偵查、提起公訴而請求法律咨詢、代理、辯護的;
10、國家和省規定的其他事項。如:請求保護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

熱點內容
泰州市姜堰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2-06 21:11:45 瀏覽:162
民事訴訟法監督程序 發布:2025-02-06 20:10:29 瀏覽:603
章程適用合同法嗎 發布:2025-02-06 20:08:19 瀏覽:562
北京市法律援助的困難證明 發布:2025-02-06 19:31:09 瀏覽:839
上海對外經貿法學調劑 發布:2025-02-06 18:04:15 瀏覽:464
公司會議紀要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6 17:55:50 瀏覽:966
法治限制黨 發布:2025-02-06 17:53:18 瀏覽:680
勞動法非定時工作制 發布:2025-02-06 17:25:21 瀏覽:638
民法自然年 發布:2025-02-06 16:22:48 瀏覽:542
遼陽司法所 發布:2025-02-06 15:42:18 瀏覽: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