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共法律服務網的整體
A. 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是幹嘛的
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的職能是:
1、擔任法律顧問;
2、代理參加民事、經濟、行政訴訟;
3、代理非訴訟法律事務;
4、主持調解糾紛、經濟、勞動爭議、生產經營性糾紛及具有財產利益性質的民間糾紛;
5、解答法律咨詢;
6、代寫法律事務文書;
7、協助辦理公證;
8、協助司法助理員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和其他有關業務工作。公共法律服務是政府公共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基礎性、服務性和保障性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條例》
第三條
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積極措施推動法律援助工作,為法律援助提供財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法律援助經費應當專款專用,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第四條
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監督管理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監督管理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工作。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和地方律師協會應當按照律師協會章程對依據本條例實施的法律援助工作予以協助。第五條
直轄市、設區的市或者縣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根據需要確定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機構。法律援助機構負責受理、審查法律援助申請,指派或者安排人員為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B. 法律服務中心是做什麼的
法律服務中心的崗位職責是:
為政府法制工作和依法行政決策提供法律咨詢回服務;協答調、組織省政府及其部門立法項目的前期調研論證;本省涉及WTO方面法規、規章的收集、整理、編譯;組織開展國內外行政法治領域業務交流、學習考察;負責省政府法制網站的維護管理;提供訴訟、非訴等法律涉訴業務代理;完成上級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
C. 中國法輔網一站式服務包含了哪些
中國法律服務網(www.12348.gov.cn)由門戶網站、「掌上12348」微信公眾號、移動客戶端組成,整合了萬多家法律服務機構,139萬多名法律服務人員數據,匯聚全國優質公共法律服務資源。截止3月底,全國各省(區、市)及兵團的32個省級平台也已經投入使用,基本建成了上下一體、部省聯動的「互聯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目前,中國法律服務網將面向公眾提供法律事務咨詢、法律服務指引、法治宣傳教育、法律法規與案例查詢、信用信息公開等服務功能。其中,網站提供24小時在線自助服務,涉及婚姻問題、勞動糾紛、工傷賠償等6類案件類型的法律咨詢,並擬在年底增至10類,基本達到對民生領域案件的法律咨詢全覆蓋;從全國范圍遴選了925名優秀法律服務人員組成駐場服務團隊,為社會提供權威人工法律咨詢服務,公眾通過留言進行的法律咨詢確保在5小時內解答完畢。此外,網站也為公眾提供了請律師、辦公證、求法援、找調解、尋鑒定、法制宣傳和執法服務等7項法律服務一站式信息查詢。
據了解,2017年12月20日,中國法律服務網上線試運行。截至5月19日,中國法律服務網上線在試運行期間,累計登陸人次130萬,注冊社會公眾2萬餘人,法律服務總咨詢量8萬余次,出具法律意見書3萬余份。在線留言咨詢5000餘次,全部得到回復。網站在解答群眾法律咨詢、化解矛盾糾紛、開展法治宣傳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司法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司法部將按照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總體部署,堅持需求導向,繼續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與公共法律服務的深度融合,進一步健全完善網路體系,優化服務功能,提升服務能力,努力把中國法律服務網建設、管理、運行、維護好。通過網站建設,有效融合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熱線和網路三大平台,發揮整體聯動優勢,加快與政府相關部門、司法機關相關網路數據平台對接,推動實現數據共享和工作對接,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務能力和水平,讓每一個遇到法律問題的公民體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D. 公共法律服務平台建設的總體考慮是什麼
據報道,司法部出台了《關於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平台建設的意見》,內更好地服務保障和改善民生,容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加快構建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按照意見,將會在2018年底前在全國范圍內基本實現村(居)法律顧問全覆蓋,到2020年總體形成覆蓋城鄉、功能完備、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務網路體系,實現公共法律服務的標准化、精準化、便捷化,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普惠性、公益性、可選擇的公共法律服務。
希望公共法律服務平台可以幫助到需要法律幫助的人!
E. 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具體包括哪些
公共法律服來務體系建設具體包括源:
一是推進基本公共法律服務均衡發展,均衡配置城鄉基本公共法律服務資源,加強欠發達地區公共法律服務建設,保障特殊群體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務權益。
二是促進公共法律服務多元化專業化,積極為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黨政機關依法全面履行職能、促進司法公正和社會公平正義、國家重大經貿活動和全方位對外開放提供法律服務。
三是創新公共法律服務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建立統籌協調機制,健全管理機制,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平台建設,建立健全評價機制。
四是加大保障力度,推進制度建設,加強隊伍建設,強化經費保障,加強科技保障。
五是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責任擔當,加強督查指導,注重宣傳引導。
F. 為何要讓公共法律服務網路延伸至基層
司法部近日出台《關於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平台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針對相關問題,司法部有關負責同志回答了記者提問。
在法律治國的國家,美國公民都應該享有平等的法律服務。
G. 目前國內法律服務平台有哪些
目前各省市都抄開通了公共法律襲服務平台,像是湖南的如法網,昆明的五華區公共法律服務平台等。可按省市搜索。
這些公共法律服務平台一般都提供辦公證、求法援、找律師、尋鑒定、學法律等多類服務。其中河北、徐州、湖南的還開通了在線辦公證服務。
H. 公共法律服務包括哪些內容
法律分析:為全民提供法律知識普及教育和法治文化活動;為經濟困難和特殊案件當事人提供法律援助;開展公益性法律顧問、法律咨詢、辯護、代理、公證、司法鑒定等法律服務;預防和化解民間糾紛的人民調解活動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第三十條 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應當加強資源整合,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網路,充分發揮統籌服務功能,為公眾提供書報閱讀、影視觀賞、戲曲表演、普法教育、藝術普及、科學普及、廣播播送、互聯網上網和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等公共文化服務,並根據其功能特點,因地制宜提供其他公共服務。
I. 司法部將如何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平台建設
9月14日,司法部對全面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平台建設再做部署,強調由「法律明白人」、「全科醫生」值班,「12348」熱線做到有求必應,有問必答;答必所問、解決問題。
按照司法部的部署,到2018年底前,將在全國范圍內基本實現村(居)法律顧問全覆蓋,到2020年總體形成覆蓋城鄉、功能完備、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務網路體系。近期重點工作之一是建立包括監獄、戒毒、社區矯正、法律援助、人民調解、司法鑒定等11個方面42類司法行政(法律服務)案例庫。張軍介紹:「在2017年底前,完成第一批案例編纂,形成一定規模,向社會正式開放。」
預祝我國司法環境越來越好。
J. 多少省公共法律服務已納入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司法部自2017年8月下抄發《關於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平台建設的意見》至今,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在規劃設計、設施配備、隊伍建設、規范運行等方面均取得顯著進展。
截至2018年6月,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廣東6省(市)的縣(市、區)、鄉鎮(街道)、村(居)三級公共法律服務平台覆蓋率達100%;各省(區、市)均已建成熱線平台,各地均已建成省級法網。平台職能作用逐步發揮,其中中國法律服務網自試運行至今法律服務咨詢總量達20.5萬余次,智能咨詢15.4萬余次,知識問答咨詢量近4萬次,在線留言咨詢1萬余次,留言咨詢服務點贊率達92.6%。此外,平台建設保障水平不斷提高。24個省份將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納入基本公共服務體系,22個省份納入民生工程、平安建設和法治建設,為平台建設創造了良好政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