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法律援助案件范圍

法律援助案件范圍

發布時間: 2022-01-30 03:34:31

1. 法律援助的受案范圍有哪些

法律援助的受案范圍有:
1、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2、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版低生權活保障待遇的;
3、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4、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5、請求支付勞動報酬或者因勞動關系請求經濟補償、賠償的;
6、因身體遭受嚴重損害請求賠償的;
7、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或者遺棄要求變更或者解除收養、監護關系的;
8、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或者遺棄、對方重婚或者配偶與他人同居的受害方要求離婚的;
9、因被刑事立案偵查、提起公訴而請求法律咨詢、代理、辯護的;
10、國家和省規定的其他事項。如:請求保護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

2. 法律援助的范圍包括哪些

法律援助,又稱法律扶助,是世界各國普遍實行的一種司法援助制度,是對需要專業法律幫助,而又無力承擔訴訟費用以及無力支付律師費用的公民或法人予以援助,以維護其合法權益的法律保障制度。從這一概念可以看出,法律幫助和法律援助不是一回事。需要法律幫助(例如不懂法),但有能力支付訴訟費用的,不屬於法律援助的范圍;只有那些需要專業法律幫助而無力承擔訴訟費用的,才屬於法律援助的范圍。
我國《律師法》和《刑事訴訟法》都明確規定了法律援助制度。根據這些法律規定,法律援助的對象是具有中國國籍的公民和依法取得我國法人資格或在我國境內注冊的法人。這些公民或法人在經濟上貧困、孤立無援,沒有支付能力,若不給予法律援助,確實無法維護其合法權益。一般來說,法律援助主要涉及刑事和民事案件。刑事方面,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未成年人或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其他原因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民事方面,侵犯財產所有權的民事案件,侵犯公民健康權案件、侵犯公民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案件,侵犯知識產權案件,因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損害的民事案件,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因他人的行為造成損害的民事案件,以及公民在贍養、撫育、婚姻、繼承、工傷事故等方面的賠償案件,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3. 法律援助范圍和條件

法律分析:法律援助是法律化、制度化的行為,是國家社會保障制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受援對象為經濟困難者、殘疾者、弱者,或者經人民法院指定的特殊對象。法律援助機構對受援對象減免法律服務費,法院對受援對象減、免案件受理費及其他訴訟費用。法律援助的形式,既包括訴訟法律服務,也包括非訴訟法律服務。主要採取以下形式:刑事辯護和刑事代理;民事、行政訴訟代理;非訴訟法律事務代理;公證證明。法律援助條件和范圍有: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自己合法權益需要幫助;確因經濟困難,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的;盲、聾、啞和未成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沒有委託辯護律師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可能被判處死刑的刑事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律師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三十五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於印發的通知》 第二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辦理案件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所在地同級司法行政機關所屬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可以依照前款規定申請法律援助:

(一)有證據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屬於一級或者二級智力殘疾的;

(二)共同犯罪案件中,其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委託辯護人的;

(三)人民檢察院抗訴的;

(四)案件具有重大社會影響的。

4. 法律援助對象和范圍有哪些規定

一、法律援助范圍
1、刑事案件的代理和指定辯護;
2、請求給付贍養費、撫育費、撫養費的法律事項;
3、除責任事故外,因公受傷害請求賠償的法律事項;
4、盲、聾、啞和其他殘疾人、未成年、老年人追索侵權賠償的法律事項;
5、請求國家賠償的訴訟案件;
6、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法律事項;
7、需要予以公證的與公民個人人身、財產密切相關的法律事實或法律關系;
8、其他確需法律援助的法律事項。
二、援助條件
(一)一般條件
1、申請人具有茂南區常住戶口、暫住證或者案件發生在茂南區;
2、符合省人民政府及當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法律援助經濟困難標准;
3、因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需要法律幫助。
(二)特殊條件
符合《廣東省法律援助條例》第八條規定,經人民法院指定可獲得法律援助。
(1)被告人是盲、聾、啞或者未成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
(2)可能被判死刑的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一審人民法院判死刑的被告人提出上訴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
(3)公訴案件中,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決定為其提供指定辯護的;
(4)外國籍、無國籍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在偵查起訴階段沒有委託代理人或者沒有委託辯護人,法律援助機構根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申請可以提供法律援助;或者根據人民法院的指定提供法律援助。
(5)民政部門直屬管理的非營利性質的福利組織以及依法成立從事非營利公益事業的慈善機構可申請法律援助。

5. 法律援助案件的范圍

法律分析: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的案件范圍為: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法律依據:《法律援助條例》 第十條 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前款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

公民可以就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事項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咨詢。

6. 法律援助對象及范圍

法律分析:(一)法律援助的對象:(1)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自己合法權益需要幫助2)確因經濟困難,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3)盲、聾、啞和未成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沒有委託辯護律師的(4)刑事案件中外國籍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指定律師辯護的。

(二)法律援助的范圍:

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因醫療事故、交通事故、工傷事故造成的人身損害賠償案件、因家庭暴力、虐待、重婚等,受害人要求離婚及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詢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提供法律援助、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須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法律依據:《關於刑事訴訟法律援助工作的規定》 第五條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在第一次訊問犯罪嫌疑人或者採取強制措施的時候,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託辯護人,並告知其如果符合本規定第二條規定,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人民檢察院自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日起3日內,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託辯護人,並告知其如果符合本規定第二條規定,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當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有權委託訴訟代理人,並告知其如果經濟困難,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3日內,應當告知被告人有權委託辯護人,並告知其如果符合本規定第二條規定,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當告知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委託訴訟代理人,並告知其如果經濟困難,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人民法院決定再審的案件,應當自決定再審之日起3日內履行相關告知職責。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本規定第九條規定情形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如果不委託辯護人,將依法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7. 法律援助的范圍

比如在刑事案件中。刑事被告人因為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而沒有委託辯護專人為其辯護時。人民法院屬可以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被告人是盲聾啞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這里的律師由法律援助部門聯系。。

希望你理解。

8. 法律援助的范圍主要有哪些

法律分析: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人員,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人給予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

凡是符合法律援助受案范圍,具備以下條件的公民可申請法律援助:

1、有事實證明為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需要法律幫住的;

2、因經濟困難,無能力或者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的。

經濟困難的審查標准參照市政府規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1.5倍執行。

二、法律援助包括哪些范圍

(一)民事案件

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1、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2、請求給予社會保障待遇或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4、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5、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6、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7、殘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婦女追索侵權賠償的;

8、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工傷事故的受害人,追索醫葯費用、請求賠償的;

9、家庭暴力、虐待、遺棄的受害者請求賠償或者補償的;

10、因使用假劣農資而造成的坑農、害農案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條例》

第十條 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前款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公民可以就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事項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咨詢。

第十一條 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二)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三)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9. 法律援助的條件和受理范圍是什麼

法律分析:(一)申請法律援助的條件: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整個刑事訴訟過程中都有權為自己辯護。2、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請律師有效地行使辯護權。3、人民法院有義務保證被告人獲得辯護。(二)受理范圍:1、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2、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3、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4、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制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

法律依據:《法律援助條例》

第十條 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前款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公民可以就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事項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咨詢。

第十一條 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一)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二)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三)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10. 法律援助的范圍有哪些

法律援助案件申請范圍:一、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一)請求國家賠償的;(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六)因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請求司法保護的;(七)因交通事故、工傷事故、醫療事故、產品質量事故以及其他人身傷害事故造成人身傷害請求賠償的;(八)法律、法規及市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法律援助事項。二、公民申請法律援助的經濟困難條件,按照國家和本市低收入家庭認定標准執行。三、農民工因請求支付勞動報酬或者工傷賠償申請法律援助的,不受本條例規定的經濟困難條件的限制。四、公民因實施見義勇為行為致使自身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不受本條例規定的經濟困難條件的限制。見義勇為行為的認定,依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執行。五、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一)偵查階段犯罪嫌疑人自被第一次訊問或者被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二)公訴案件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犯罪嫌疑人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三)公訴案件自提起公訴之日起,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辯護人的;(四)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五)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六、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七、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需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法律依據
《關於刑事訴訟法律援助工作的規定》
第二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辦理案件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所在地同級司法行政機關所屬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可以依照前款規定申請法律援助:
(一)有證據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屬於一級或者二級智力殘疾的;
(二)共同犯罪案件中,其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委託辯護人的;
(三)人民檢察院抗訴的;
(四)案件具有重大社會影響的。

熱點內容
怎麼樣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6 22:18:27 瀏覽:266
宋疃司法所 發布:2025-02-06 22:11:37 瀏覽:186
泰州市姜堰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2-06 21:11:45 瀏覽:162
民事訴訟法監督程序 發布:2025-02-06 20:10:29 瀏覽:603
章程適用合同法嗎 發布:2025-02-06 20:08:19 瀏覽:562
北京市法律援助的困難證明 發布:2025-02-06 19:31:09 瀏覽:839
上海對外經貿法學調劑 發布:2025-02-06 18:04:15 瀏覽:464
公司會議紀要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6 17:55:50 瀏覽:966
法治限制黨 發布:2025-02-06 17:53:18 瀏覽:680
勞動法非定時工作制 發布:2025-02-06 17:25:21 瀏覽: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