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公司誰先查封誰先拿法律依據

公司誰先查封誰先拿法律依據

發布時間: 2022-01-30 23:15:50

A. 公司的股份是公證的先執行。還是法院查封的先執行

正常情況下是查封的先執行,公證只是進行了公證不具有強制執行力,還需要法院進行判決後再進行執行,比後面一個晚了一個程序,所以進度會比較慢

B. 誰先查封誰就有優先權這句話對嗎應該由誰去查封

不是誰先查封誰就有優先權。第一查封人對債權有沒有優先受償權,要依據實際情況而定,如果被執行人是公民的,並且查封人是屬於抵押權人的,有優先受償權
對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有優先權、擔保物權的債權人,可以直接申請參與分配,主張優先受償權。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多份生效法律文書確定金錢給付內容的多個債權人分別對同一被執行人申請執行,各債權人對執行標的物均無擔保物權的,按照執行法院採取執行措施的先後順序受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零一條利害關系人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前向被保全財產所在地、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對案件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採取保全措施。申請人應當提供擔保,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 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申請人在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後三十日內不依法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保全。

(2)公司誰先查封誰先拿法律依據擴展閱讀

抵押和查封相比,抵押具有優先權。已經設定抵押的財產可以進行查封和扣押,但不影響抵押權的效力,說明抵押優先於查封和扣押。人民法院可以對被執行人的財產進行查封、扣押、拍賣和變賣,但最終所得價款,抵押權人具有優先受償權。人民法院對被執行人的擔保財產進行轉讓時,應當通知抵押權人,切實保障抵押權人的權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十五條 已經設定抵押的財產被採取查封、扣押等財產保全或者執行措施的,不影響抵押權的效力。
《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人民法院對被執行人所有的其他人享有抵押權、質押權或留置權的財產,可以採取查封、扣押措施。財產拍賣、變賣後所得價款,應當在抵押權人、質押權人或留置權人優先受償後,其餘額部分用於清償申請執行人的債權。

C. 債主的房產是誰先查封誰先拿還是要去查封的所有人

有抵押權的最先拿錢,一般債權是先執行的先拿錢,同時申請的按比例拿錢。財產被執行完畢之前,拿到生效裁判文書的其他債權人也可以申請參與分配

D. 是不是誰先保全誰先得

法律分析:法院執行並不是誰先保全就會給誰的,但同一被告人同時欠多人的債務,是需要由最先查封的法院先予執行的,申請了財產保全是會有利於自己日後拿到屬於自己的那部分財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條 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採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E. 誰先查封誰就有優先權對嗎

不是誰先查封誰就有優先權。第一查封人對債權有沒有優先受償權,要依據實際情況而定,如果被執行人是公民的,並且查封人是屬於抵押權人的,有優先受償權。對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有優先權、擔保物權的債權人,可以直接申請參與分配,主張優先受償權。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多份生效法律文書確定金錢給付內容的多個債權人分別對同一被執行人申請執行,各債權人對執行標的物均無擔保物權的,按照執行法院採取執行措施的先後順序受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零一條
利害關系人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前向被保全財產所在地、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對案件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採取保全措施。申請人應當提供擔保,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
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申請人在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後三十日內不依法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保全。

F. 開發公司先查封和開發辦後查封房產哪個更有法律效應

法律上規定查封財產只有司法機關公安機關監察機關,開發公司和開發辦無權查封房產,都沒有法律效力

G. 誰先用財產執行該法院保全誰先拿

法院不執行誰保全誰先得,但同一被告人同時欠多人的債務,由最先查封的法院先予執行。財產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訴訟開始後,或者在訴訟開始前,為保證將來判決的順利執行,面對爭議財產或與案件有關的財產,依法採取的各種強制性保護措施的總稱。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
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採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熱點內容
民法自然年 發布:2025-02-06 16:22:48 瀏覽:542
遼陽司法所 發布:2025-02-06 15:42:18 瀏覽:62
僱傭律師 發布:2025-02-06 15:30:25 瀏覽:278
刑事訴訟法第151條具體內容 發布:2025-02-06 15:09:35 瀏覽:271
法考界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教主 發布:2025-02-06 15:08:22 瀏覽:724
勞動法福建哺乳期 發布:2025-02-06 14:58:58 瀏覽:94
審議環保條例發言 發布:2025-02-06 14:57:38 瀏覽:757
信訪聽證會結論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6 14:35:04 瀏覽:602
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多久可以消除 發布:2025-02-06 14:32:33 瀏覽:576
去法院起訴去哪個法院 發布:2025-02-06 13:47:16 瀏覽: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