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銘律師
Ⅰ 徐崇利的學術論文
1、《新興國家崛起與構建國際經濟新秩序——以中國的路徑選擇為視角》,《中國社會科學》2012年第10期;英文縮寫稿發表於Social Sciences in China,Vol.34, No.1, 2013;2、《軟硬實力與中國對國際法的影響》,《現代法學》2012年第1期;3、《國際公共產品理論與國際法原理》,《國際關系與國際法學刊》2012年第2卷;4、《法律規避制度可否缺位於中國沖突法?——從與強制性規則適用之關系的角度分析》,《清華法學》2011年第6期;5、《人道主義干涉:道德與政治「合法婚姻」的產兒?——以北約空襲利比亞為例的分析》,《法商研究》2011年第4期;6、《決策理論與國際法學說—— 美國「政策定向」和「國際法律過程」學派之述評》,《國際關系與國際法學刊》2011年第1卷;7、《晚近國際投資爭端解決實踐之評判:「全球治理」理論的引入》,《法學家》2010年第3期;8、《現行國際經濟秩序的重構與中國的責任》,《國際經濟法學刊》2010年第2期;9、《自由主義國際經濟法律秩序下「中國搭便車論」辨析》,《法學》(滬)2010年第4期;10、《國際關系理論與國際法學之跨學科研究:歷史與現狀》,《世界經濟與政治》2010年第11期;11、《公平與公正待遇:真義之解讀》,《法商研究》2010年第3期;12、《戰後「國際憲政秩序」的神話---評<大戰勝利之後:制度、戰略約束與戰後秩序重建>》,《廈門大學法律評論》2009年第17輯;13、《構建國際法之「法理學」——國際法學與國際關系理論之學科交叉》,《比較法研究》2009年第4期;14、《「政治性國際貿易爭端」的裁判解決》,《法商研究》2009年第3期;15、《國際社會的法制化:當代圖景與基本趨勢》,《法制與社會發展》2009年第5期;16、《「最大空間吸引力原則」:整合多維正義的一種沖突法新說》,《中國法學》2008年第6期;17、《利益平衡與對外資間接徵收的認定及補償》,《環球法律評論》2008年第6期;18、《公平與公正待遇標准:國際投資法中的「帝王條款」?》,《現代法學》2008年第5期;19、《「保護傘條款」的適用范圍之爭與我國的對策》,《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08年第4期;20、《WTO貿易議題與社會政策連結的內在途徑--以農業「多功能性」為例的分析》,《法律科學》2008年第3期;21、《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斗爭的潮落與中國的立場》,《國際經濟法學刊》2008年第2期;22、《國際社會理論與國際法原理》,《廈門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第16輯;23、《沖突法基本路徑的經濟分析——雙邊主義對單邊主義》,《比較法研究》2007年第5期;24、《國際投資條約中的「岔路口條款」:選擇「當地救濟」與「國際仲裁」權利之限度》,《國際經濟法學刊》2007年第2期;25、《從實體到程序:最惠國待遇適用范圍之爭》,《法商研究》2007年第2期;26、《我國沖突法立法應拓展意思自治原則的適用范圍》,《政治與法律》2007年第2期;27、《中國的國家定位與應對WTO的基本戰略——國際關系理論與國際法學科交叉之分析》,《現代法學》2006年第6期;28、《中美法學教育模式之比較:「法官型」人才 v.「律師型」人才》,《廈門大學法律評論》2006年第11輯;29、《「體系外國家」心態與中國國際法理論的貧困》,《政法論壇》2006年第5期;30、《沖突法之本位探討》,《法律科學》2006年第5期;31、《跨政府組織網路與國際經濟軟法》,《環球法律評論》2006年第4期;32、《沖突法之悖論:價值取向與技術系統的張力》,《政法論壇》2006年第2期;33、《經濟全球化與跨國經濟立法模式》,《華東政法學院學報》2006年第2期;34、《補償額的估算:關於外資徵收問題最終層面之爭議》,《國際經濟法學刊》2006年(第13卷)第1期;35、《國際經濟法律秩序與中國的「和平崛起」戰略——以國際關系理論分析的視角》,《比較法研究》2005年第6期;36、《國際經濟法律沖突與政府間組織的網路化——以WTO為例的研究》,《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05年第5期;37、《走出誤區的「第三條道路」:「跨國經濟法」範式》,《政法論壇》2005年第4期;38、《經濟全球化與外國判決承認和執行的互惠原則》,《廈門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第8輯;39、《經濟全球化與中國國際經濟法的研究範式》,《清華法治論衡》2005年第6輯;40、《經濟全球化與國際法中「社會立法」的勃興》,《中國法學》2004年第1期;41、《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方先行回收投資的法律性質新探》,《現代法學》2004年第3期;42、《中國外資管理立法的轉型》,《法學家》2004年第4期;43、《多邊投資協定談判議題與中國的基本立場分析》,《法律科學》2004年第4期;44、《多邊投資多邊機構的十五年發展歷程》(譯文),《國際經濟法學刊》2004年第9卷;45、《經濟一體化與國際經濟法律體制的構建》,《國際經濟法學刊》2004年第8卷;46、《全球化趨勢與「跨國法學」的興起》,《法商研究》2003年第4期;47、《兩岸民商事法律沖突的性質及立法設計》,《廈門大學法律評論》2003年第5輯;48、《承認和執行外國法院判決的博弈論分析》,《中國國際私法與比較法年刊》2003年第6卷;49、《<世貿組織協定>的解釋制度評析》,《中外法學》2003年第2期;50、《經濟自由化、全球化、一體化與世貿組織法律體制的特徵及發展趨勢》,《南京大學法律評論》2002年秋季號;51、《「建構主義」國際關系理論與國際法》,《中國國際法年刊》2002/2003年合刊; 52、《經濟一體化與當代國際經濟法的發展》,《法律科學》2002年第5期;53、《多邊投資擔保機構的比較優勢及新世紀的發展戰略》,《華東政法學院學報》2002年第3期;54、《從規則到判例:世貿組織法律體制的定位》,《廈門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55、《雙邊投資條約的晚近發展評述》,《國際經濟法論叢》2002年第5卷;56、《我國合同領域最密切聯系原則的適用方法探討》,《廈門大學法律評論》2002年第3輯;57、《經濟全球化、一體化及自由化與國際經濟條約談判方式的創新》,《比較法研究》2001年第3期;58、《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經濟立法域外適用的理論與實踐評判》,《廈門大學法律評論》2001年第1輯;59、《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構的管轄權制度評述》,《當代法律評論》2001年第3期;60、《被告財產所在地涉外民事管轄規則的適用問題》,《法律科學》2000年第4期;61、《沖突規則的回歸: 美國現代沖突法理論與實踐的一大發展趨勢》,《法學評論》2000年第5期;62、《規則與方法:歐美國際私法立法政策的比較及其對我國的啟示》,《中國國際法年刊》2000卷;63、《從中外合營企業到中外合資公司:內部組織機構體制的多樣化》,《政法論壇》2000年第5期;64、《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貨款條件的利益分析與法律性質》,《中國法學》1999年第5期;65、《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運行機制的主要特徵及基本走向》,《廈門大學學報》1999年第2期;66、《試論我國對外資實行國民待遇的問題》,《國際經濟法論叢》1998年第1卷;67、《「九七」之後國際經濟條約如何繼續適用於香港》,《中外法學》1997年第1期;68、《從南北紛爭焦點的轉移看國際投資法的晚近發展》,《比較法研究》1997年第1期;69、《對外資准入與經營的法律管制及其立法取向》,《法學雜志》1997年第5期;70、《論世界經濟一體化對國際經濟法律體制的影響》,《國際商務》1997年4期;71、US acts illegal under international law, CHINA DAILY, March 28,1997;72、《國際經濟法與國際經濟法學——「國際經濟法」概念新探》,《廈門大學學報》1996年第2期;73、《世界經濟的一體化與晚近國際經濟立法的發展趨勢》,《法商研究》1996年第5期;74、《外資准入的晚近發展與我國的實踐》,《中國法學》1996年第5期;75、《「九七」之後國際投資條約繼續適用於香港特別行政區問題的爭議》(與趙德銘副教授合撰),Journal of Chinese & Comparative Law, Vol.2, No.1,1996年第2期;76、《外商投資企業協議、合同和章程的法律效力問題探討》,《現代法學》1995年第2期;77、《市場經濟與我國涉外經濟立法導向》,《法學研究》1994年第6期;78、《國際投資法中的重大爭議問題與我國的對策》,《中國社會科學》1994年第1期;英文縮寫稿發表於Social Sciences in China,Vol.14, No.2, 1995;79、《中外民事管轄權沖突的產生及解決方法》,《政治與法律》1993年第5期;80、《全面運用最密切聯系原則——完善我國沖突法立法的一大抉擇》,《法學》(滬)1993年第2期;81、《論涉外經濟合同管制立法的適用問題》,《比較法研究》1993年第4期;82、《論西方各國涉外經濟管制立法的域外適用問題》,《外國法譯評》(現已改名為《環球法律評論》)1993年第3期;83、《論雙邊保護協定的緣起》,《廈門大學學報》1993年法學專號;84、《新視角:從南北矛盾看國際經濟法》,《廈門大學學報》1992年第3期;85、《我國涉外經濟合同糾紛管轄權制度的新發展》,《廈門大學學報》1992年法學專號;86、《我國沖突法欠缺之補全問題探討》,《法學雜志》1991年第5期;87、《國際民事管轄權制度的新發展》,《廈門大學學報》1991年法學專號;88、《美國不方便法院原則的建立與發展》,載於董立坤主編:《國際法走向現代化》,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9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