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關於調整農村法律顧問

關於調整農村法律顧問

發布時間: 2022-02-07 23:37:26

1. 如何促進村社法律顧問工作的協調發展

一是打造一支專業隊伍。倡導和推動行政村與法律服務工作者進行雙向選擇,用專市場機制屬激勵農村法律顧問的工作積極性,提升服務質量;普及《工作手冊》,加強農村法律顧問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逐步凝聚起一支專業過硬、工作負責的農村法律顧問隊伍。今年以來,農村法律顧問處理群體糾紛167件,涉及987人,挽回經濟損失300多萬。二是制定一套工作規程。為保障全縣農村法律顧問工作的順利開展,制定出台了一整套規程,從人員聘用、工作內容、考核獎懲等方面對農村(社區)法律顧問工作予以規范;通過確立重大事項報告處置制度、工作日誌制度、工作交流制度、回訪檢查制度等制度,構建起農村法律顧問的日常運作體系,為具體工作落實提供了標准和保障。三是落實一套監督體系。實行農村法律顧問雙層監督,以縣司法局監督為主、各基層司法所監督為補充,通過不定期的電話抽查與定期的年終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對不盡責的農村法律顧問給與警告批評,對做出成績的予以年度表彰;同時積極組織業務交流,推廣優秀經驗,為農村(社區)法律顧問提高業務水平搭建平台、創造機會、提供條件。

2. 如何發揮法律顧問在鄉鎮街道中的作用

抓住主要矛盾,確定調解工作思路,制定方案。通過與省高坪村小組幹部調查,掌握了省高坪村小組關於本次集體山嶺和山塘水庫的一般租賃方式、地理位置和面積及對應的承租人基本情況,對工作計劃作出了相應的調整,下一步江志平律師及司法所工作人員將入戶到部分承租人家中,聽取訴求和建議,發動群眾共同參與,實現村民自治,為順利化解矛盾糾紛打下群眾基礎。

法律顧問進村居服務,不僅是響應了國家全面依法治國政策的重要體現,也是深入群眾中為民服務重要途徑。要充分發揮駐村律師作用,積極做好法律服務及法治宣傳工作,增強村民的法律意識,依法依規解決問題,做好群眾的「私人律師」,履行好駐村法律顧問義務,實事求是,大膽實踐,有效突出工作新穎效果與宣傳亮點,進一步推動三溪鎮法治建設工作。

3. 請問那位律師對農村佔地補償比較了解,我想咨詢一下非誠勿擾!拜託了,我有點急。

徵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徵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徵收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准,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徵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准規定。 被徵收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徵收城市郊區的菜地,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 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 國務院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提高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准
1、還有安置費!
2、安置補助費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准規定。征地補償標准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國土資源廳關於調整征地補償安置標准等有關問題的意見的通知》(川辦函〔2008〕73號)(見附件6) 三、各地征地年產值標准 四川省國土資源廳《關於組織實施征地統一年產值標準的通知》(川國土資發[2009]54號)(見附件8) 四、征地安置及社會保障 1、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做好失地無業農民安置工作的通知》(川委發[2004]1號)(見附件2) 2、中共四川省委 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做好征地拆遷補償安置工作的緊急通知》(川委發[2005]12號)(見附件3) 3、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工作的通知》(川辦發〔2008〕15號)(見附件4) 4、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被征地農轉非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川辦函[2009]302號)(見附件5) 五、地上附著物補償標准 見《四川省征地補償標准文集》之四:各地、市(州)征地補償安置辦法及地上附著物補償標准 附件:四川省征地補償標准文集 一、四川省地方法規 1、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辦法(省第九屆人大常務委員會公告[第26號]) 二、省委、省政府文件 2、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做好失地無業農民安置工作的通知(川委發[2004]1號) 3、中共四川省委 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做好征地拆遷補償安置工作的緊急通知》(川委發[2005]12號) 4、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工作的通知(川辦發〔2008〕15號) 5、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被征地農轉非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川辦函[2009]302號) 6、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國土資源廳關於調整征地補償安置標准等有關問題的意見的通知》(川辦函〔2008〕73號) 三、省級有關部門文件 7、《關於做好失地無業農民失業保險和再就業工作的意見》(川勞社發[2004]6號) 8、《關於組織實施征地統一年產值標準的通知》(川國土資發[2009]54號) 四、各地、市(州)征地補償安置辦法及地上附著物補償標准 9、成都市征地補償安置辦法(市人民政府令[2000]第78號) 10、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成都市征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標准修訂方案的批復》(川府函[2008]88號) 11、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攀枝花市征地青苗和地上附著物補償標準的批復》(川府函〔2008〕59號) 12、《樂山市中心城區城市規劃 區征地房屋拆遷補償安置辦法》(樂山市政府令[2008]第 8 號) 13、《峨眉山市徵收土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暫行辦法》(峨眉山市政府令[2006]第 6 號) 14、《達州市征地拆遷補償安置辦法 》(達州政府令[2008]第47號) 15、關於印發《廣元市征地地上附著物補償標准及住房拆遷安置辦法》的通知(廣府發[2009]10號) 16、《關於印發巴中市征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標準的通知》(巴府發[2009]32號) 17、瀘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瀘州市征地安置辦法(試行)》的通知(2004年頒布) 18、《關於印發瀘州市征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標準的通知》(瀘市府函〔2008〕77號) 19、《自貢市建設 徵收土地補償補助安置辦法》(自貢市政府令[2009]第65號) 20、《涼山州農村土地徵用補償辦法》(涼山州人民政府文件2009年9月) 21、《關於川汶公路改建工程 征地拆遷補償征賠執行標準的通知》(阿府辦函〔2009〕186號) 22、《關於印發汶馬公路改建工程征地拆遷補償方案征賠標準的通知》(阿府辦發〔2008〕11號) 23、關於印發《雙流縣征地補償安置實施辦法》的通知(雙府發[2009]30號) 24、關於印發《會東縣農村征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標准》的通知(會東府發〔2009〕24號) 五、各地、市(州)征地失地農民社會保障 25、成都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成都市征地農轉非人員社會保險辦法》和《成都市已征地農轉非人員社會保險辦法》的通知(成府發[2004]19號) 26、《成都市征地農轉非人員社會保險辦法》操作辦法 27、《樂山市征地農轉非人員安置保障暫行辦法》(樂山市人民政府令[2006]第6號) 28、關於印發《宜賓市征地農轉非村民補償安置暫行辦法的通知》(宜府發〔2004〕50號) 29、達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做好被征地農轉非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工作的通知》(達市府辦〔2010〕16號) 30、廣元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廣元市征地農轉非人員社會保障試行辦法》的通知(廣府發〔2007〕21號) 31、阿壩州人民政府批轉《阿壩州失地無業農牧民農轉非人員醫療保險試行辦法》的通知(阿府發〔2006〕7 號) 32、阿壩州人民政府批轉《失地無業農牧民農轉非人員養老保險試行辦法》的通知(阿府發〔2006〕8號)
3、自留山自留地都可以要求進行土地補償費!
4、除土地補償費之外還可以要求賠償附著物,也就是建房的費用!
5、剩餘勞動力,是農轉非之後給予12個月以上的當地工資補助!也可以安排工作!
6、徵收集體土地後,應當妥善安置被徵收土地的村民!所以單位有義務安排你們的後續生活,包括工作,可以找一定的人員進場!安置房,你參照一下四川省出台的安置補助措施!

4. 如何與政府法律顧問律師溝通協調工作

行政機關聘請常年法律顧問,以下幾個方面是考察、選擇律所的建議:
1、選擇律所合內作容,是長期的戰略合作,應該不是短期行為。考察是雙方的,也只有充分的了解,也才有可能建立良好的合作。
2、選擇律所合作,關注的應是律所是否具備執業律師的團隊協作、合作的執業理念。畢竟,聘請方所要解決的法律問題或事務,是方方面面的,行政、民事、合同、房地產等等,協商、談判、訴訟、復議等等,都需要專業的律師提供意見,俗話說,術有專功,律師也一樣。因此,單依一、二個律師作為法律顧問,顯然,很難保證為聘請方提供及時的、專業的、高效的法律服務。
3、選擇律所合作,應考察律所是否與政府有過法律合作的經驗。顯然,作為政府法律顧問,所解決的法律問題不再是單純的法律問題,而是需要依靠律師豐富的執業經驗、法律知識、社會經驗、溝通協調能力等等,為重大決策提供可行性參考意見,對決策方案進行論證、對法律風險進行評估、對決策成本進行考量,從而,實現民主決策,最大限度防範不當決策帶來的法律風險。這一點,顯然是最重要的。

5. 國務院取消和調整企業法律顧問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決定

該事項本身為行政許可事項,即只有獲得考試並審查合格後才能從事該項工作,現在國家不再干預該項業務。任何職業背景及學歷人員均可從事該項工作,考試當然也就不存在了。

6. 法律顧問

需要考試來認證,要考」法律顧問執業資格」

法律顧問執業資格考試是由國家人事部組織的全國統一考試。

1997年,依據人事部、原國家經貿委、司法部下發的《人事部、國家經貿委、司法部關於印發〈企業法律顧問執業資格制度暫行規定〉及〈企業法律顧問執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的通知》,國家開始實施企業法律顧問執業資格制度。

2002年人事部下發了《關於調整企業法律顧問執業資格考試有關規定的通知》(人發〔2002〕21號),對原有考試管理辦法進行了修訂。考試工作由人事部、國務院國資委共同負責,日常工作委託國資委政策法規司承擔,具體考務工作委託人事部人事考試中心組織實施。

考試合格者頒發人事部統一印製、人事部、國務院國資委、司法部用印的企業法律顧問執業資格證書,該證書在全國范圍有效。

目前,全國擁有企業法律顧問資格證的人有四萬多人,通過率大致在40%左右。

●考試科目
考試設4個科目:《綜合法律知識》、《經濟與民商法律知識》、《企業管理知識》、《企業法律顧問實務》。均為客觀題,在答題卡上作答。考試分4個半天進行,每個科目的考試時間均為2.5小時。

●考試周期
企業法律顧問執業資格考試實行以2年為一個周期的考試成績管理辦法。參加4個科目考試的人員必須在連續的2個考試年度內通過全部科目的考試;符合免試部分科目條件的報考人員必須在一個考試年度內通過應試科目。

●報考條件
1.取得法律類、經濟類或相關專業大專學歷,工作滿5年,其中從事企業法律或經濟工作滿3年。

2.取得法律類、經濟類或相關專業本科學歷,工作滿3年,其中從事企業法律或經濟工作滿1年。

3.取得法律類、經濟類或相關專業雙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工作滿2年。

4.取得法律類、經濟類或相關專業碩士學位,工作滿1年。

5.取得法律類、經濟類或相關專業博士學位。

6.不具備上述規定學歷,但通過國家統一組織的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取得經濟專業技術初級資格,並從事企業法律或經濟工作滿5年。

●免試條件與科目
符合上述相應報名條件,同時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可免試部分科目:

(一)通過考試取得律師資格,並按國家有關規定評聘為三級(中級)以上律師專業技術職務,從事企業法律或經濟工作滿1年。可免試《綜合法律知識》和《經濟與民商法律知識》2個科目,只參加《企業管理知識》和《企業法律顧問實務》2個科目的考試。

(二)參加全國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取得經濟專業技術中級資格,並受聘擔任經濟師專業技術職務,從事企業法律或經濟工作滿1年。可免試《綜合法律知識》和《企業管理知識》2個科目,只參加《經濟與民商法律知識》和《企業法律顧問實務》2個科目的考試。

(三)參加全國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取得中級資格,同時通過考試取得律師資格,並按國家有關規定評聘為三級(中級)以上律師專業技術職務,從事企業法律或經濟工作滿1年。可免試《綜合法律知識》、《經濟與民商法律知識》和《企業管理知識》3個科目,只參加《企業法律顧問實務》1個科目的考試。

●考試時間
考試每年舉行一次,考試時間一般安排在10月的第三個周六、周日,原則上只在省會城市設立考點。北京市2005年考試最新安排考試時間考試科目10月15日綜合法律知識經濟與民商法律知識10月16日企業管理知識企業法律顧問實務

●注冊管理
企業法律顧問執業資格考試合格者,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事(職改)部門頒發人事部統一印製的、人事部與原國家經貿委、司法部用印的《企業法律顧問執業資格證書》。該證書在全國范圍內有效。

取得《企業法律顧問執業資格證書》者,須按規定向所在省(區、市)經貿委申請注冊,企業法律顧問注冊有效期為兩年。有效期滿前3個月,持證者須按規定到注冊機構辦理再次注冊手續。

7. 基層法律服務的含義

一、先學一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這個解釋已於2014年12月18日由最高院審委會第1636次會議通過,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 其中第八十八條規定的關於訴訟代理人部分,引起了全國所有基層法律工作者強烈不滿。具體的條款內容如下:
第八十八條:訴訟代理人除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九條規定提交授權委託書外,還應當按照下列規定向人民法院提交相關材料:
(一)律師應當提交律師執業證、律師事務所證明材料;
(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應當提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基層法律服務所出具的介紹信以及當事人一方位於本轄區內的證明材料;
(三)當事人的近親屬應當提交身份證件和與委託人有近親屬關系的證明材料;
(四)當事人的工作人員應當提交身份證件和與當事人有合法勞動人事關系的證明材料;
(五)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推薦的公民應當提交身份證件、推薦材料和當事人屬於該社區、單位的證明材料;
(六)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應當提交身份證件和符合本解釋第八十七條規定條件的證明材料。
二、爭議的焦點是:第八十八條第2款規定:(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應當提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基層法律服務所出具的介紹信以及當事人一方位於本轄區內的證明材料。
主要是:提交「當事人一方位於本轄區內的證明材料」。這個規定是既不合理不合情又是錯誤的。主要有幾個理由:
1、〈解釋〉超越職權。
根據《立法法》第四十二條規定:法律解釋權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律有以下情況之一的,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解釋:
(一) 法律的規定需要進一步明確具體含義的;
(二) 法律制定後出現新的情況,需要明確適用法律依據的。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代理范圍依法應有人大常委會做出「具體含義」的法律解釋,最高法才有權力依據其做出適用的司法解釋。
2、違背客觀規律。
基層法律服務機構早已於2000年與政府部門實行脫鉤,基層法律工作者與律師早已同為法律服務市場主體。已明確了統一的規制,成為了「自主執業、自收自支、自我管理、自我發展的自律性運行機制的機構,在合夥制的運轉下,在法律服務市場公平競爭中,正在推動法律服務行業步入健康有序的發展軌道中。
3、、違反聽證程序。
該司法解釋出台前,未召開聽證會,也無一人法律工作者發表意見,僅憑專家拍腦袋閉門造車,程序不合法。
4、關於出具「本轄區內的證明材料」的疑問。
(1)本轄區不明確。
(2)本轄區的證明,由哪個部門出具。
(3)本轄區不出具時,怎麼辦?如有一個外地人,在我社區租賃房屋居住一年以上,既未在公安局機關辦理暫住證,更不可能在本轄區登記注冊。故,若委託法工代理,因本轄區對此人不熟悉不了解拒絕出具是可能存在的。
(4)沒有強制性規定,本轄區必須出具證明材料。
(5)公民代理與律師代理、法工代理都是有專業素能差異的。若出具證明材料的話,與公民代理無異。
5、將基層法律工作者一棍子全打倒了。
法律工作者,由20世紀80年代由鄉鎮法律工作者發展而來,事實上,法工與律師及其他法律服務人都是推進依法治國的並不可缺少的有生力量。
因此,法律工作者們強烈建議修改該條款,具體改為: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除代理刑事、涉外外)應當提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基層法律服務所證明材料。

8. 如何在農村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議

在農村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議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

9.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開展業務應當遵循哪些要求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
第五章執業權利和義務

第三十二條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持基層法律服務所出具的介紹信、當事人的委託書和《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經有關單位或者個人同意,可以向他們調查、收集與承辦法律事務有關的證據材料;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查閱有關的案卷或者庭審材料。
第三十三條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對堅持非法要求、故意隱瞞重大事實、提供虛假證據或者嚴重違反委託合同約定義務的當事人,可以拒絕為其代理或者解除委託關系。
第三十四條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在執業中發現本地區政府機關、村民(居民)自治組織、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在執行法律、法規和規章方面存在問題的,可以向其提出法律建議。
第三十五條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在應聘執業期間,有權獲得執業所需的工作條件,有權參加政治學習和業務培訓,有權參與所務民主管理,有權獲得勞動報酬和享受保險、福利待遇。
第三十六條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對侵犯其執業權利的行為,可以請求司法行政機關、有關司法機關或者基層法律服務行業協會組織依法予以保障。
第三十七條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和規章,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嚴格依法辦事,自覺維護法律尊嚴與社會正義。
第三十八條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應當盡職盡責,努力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接受當事人和社會的監督。
第三十九條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應當遵守由基層法律服務所統一收案、統一委派、統一收費的規定。
第四十條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應當依照有關規定履行法律援助義務。
第四十一條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應當遵守司法、仲裁和行政執法活動的有關制度,尊重司法、仲裁和行政執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行使職權。
曾擔任法官的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在離任後二年內不得擔任原任職法院審理的訴訟案件的代理人。
第四十二條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應當尊重同行和其他法律服務工作人員,同業互助,公平競爭,共同提高執業水平。
第四十三條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應當保守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國家秘密、當事人的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
第四十四條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應當愛崗敬業、堅持原則、誠實守信、舉止文明、廉潔自律,自覺維護執業聲譽和社會形象。
第四十五條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應當勤奮學習,加強職業修養,積極參加司法行政機關組織的業務培訓和進修,不斷提高專業水平和服務技能。

熱點內容
合同法第79條規定 發布:2025-02-05 08:01:58 瀏覽:693
1986年到1995年的勞動法 發布:2025-02-05 08:00:27 瀏覽:450
廣東立法徵用 發布:2025-02-05 08:00:25 瀏覽:922
考研法學案例 發布:2025-02-05 07:58:44 瀏覽:36
落實經濟法的宣傳教育 發布:2025-02-05 07:51:41 瀏覽:119
2017年南京勞動法 發布:2025-02-05 07:51:07 瀏覽:99
上海有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02-05 07:16:44 瀏覽:498
中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基礎視頻 發布:2025-02-05 06:48:34 瀏覽:692
異世界法官 發布:2025-02-05 06:05:19 瀏覽:292
道德底線開頭 發布:2025-02-05 05:55:37 瀏覽: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