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未成年人法律援助
⑴ 未成年人是否有權利申請法律援助
法律分析:未成年人是有權利申請法律援助的,在列明的可以申請的法律援助案件里,除了以法人為援助對象,其他情況都有可能性。針對未成年嫌疑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因經濟困難或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由檢察機關與法律援助中心聯系,再指派律師為其提供法律援助。
法律依據:《法律援助條例》 第十二條 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須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⑵ 各法律援助機構辦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事項如何分工
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實行屬地管轄,分級管理。
未成年人申請法律援助的事項屬於訴訟事項的,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
屬於偵查或者審查起訴階段刑事案件的,向辦理案件的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
未成年人申請法律援助的事項屬於非訴訟法律事務的,向有權處理機關所在地、申請人住所地或者事項發生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
兩個以上法律援助機構都可以受理申請的,申請人應當向其中一個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申請人就同一事項向兩個以上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的,由最先收到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受理。
涉及跨省(自治區、直轄市)法律援助案件,由市司法行政機關統一協調辦理。
⑶ 法律援助未成年人可以申請嗎
可以申請,但需要具備以下條件:
法律援助是指國家為經濟困通信班的公民或特殊案件的當事人減費或免費提供法律幫助的一項法律制度。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律師法》等有關法律的規定及實踐,目前我國的法律援助主要體現在律師對特定當事人免費或減費提供法律幫助。可以獲得法律援助的人及條件如下:
一、具有中國國籍的公民,具備法定條件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這些法定條件是:(1)申請法律援助的事項是法律應予保護的權利或法律允許行使的權利;(2)為主張、確認、維護、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而需要法律援助;(3)因經濟困難確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
法律援助的申請,應向其戶籍所在地的縣(市)區司法行政機關所屬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說明請求法律援助的目的和主要事實,並提交身份證,戶口簿或暫住證和主自己經濟困難、無力支付代理或法律服務費的證明文件及其他主明案件的材料。法律援助機構收到當事人的申請後,經審查,對符合條件的及時批准,發給當事人《准予法律援助通知書》。不符合條件的,應給當事人不予法律援助通知書。
獲准法律援助的當事人,應持《准予法律援助通知書》到指定的律師事務所辦理簽訂協議、填寫委託書等手續。最後由承擔法律義務的律師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援助。
二、符合法律明文規定的法事人,即可經過法院指定獲得法律援助。例如,《刑事訴訟法》第34條規定:盲聾啞等殘疾人、未成年人、可能被判處死刑的被告人,在刑事審判中如果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應當為其指定辯護律師提供法律援助。
三、可以獲得法律援助的安案件包括以下范圍:
(1)刑事案件。包括被告人歷經濟困通信班或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是盲、聾、啞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被告人可能被判處列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
(2)請求給付贍養費、撫育費、扶養費的事項。
(3)除責任事故外,因公受傷請求賠償的事項。
(4)盲、聾、啞等殘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追索.侵權賠償的事項。
(5)請求國家賠償的訴訟案件。
(6)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事項。
(7)以法人為援助對象的經濟案件。
(8)需要予以公證的與公民個人人身、財產密切相關的法律事實或法律關系。
(9)其他需要法律援助的事項。
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出,未成年人作為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及民事案件的當事人,為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有權向法律援助機構或律師事務所申請法律援助,請求律師免費或減費為自己作刑事案件的辯護人或民事案件的代理人;基刑事案件中,人民法院也會視情況為基人指定律師提供法律援助。未成年人應當充分行使這一權利,在經濟困難的情況下,通過法律援助使自己的合法權益得到保護。
⑷ 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的意義
法律分析: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人員,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人給予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符合法律規定事項的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三十五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⑸ 法律援助未成年人制度
法律分析:盲、聾、啞和未成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 沒有委託辯護律師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條例》第十二條第二款 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須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⑹ 未成年人可以提前申請法律援助嗎
未成年人可提前接受法律援助。在司法活動中對需要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機構或者人民法院應當給予幫助,依法為其提供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法律依據】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五十一條
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及時審理,並適應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點和健康成長的需要,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在司法活動中對需要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機構或者人民法院應當給予幫助,依法為其提供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
⑺ 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的范圍有哪些
(一)公訴案件中未成年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訴案件中的未成年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二)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未成年人且未自行委託律師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所在地同級司法行政機關所屬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三)下列案件,未成年人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1.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2.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4.請求給付撫養費的;
5.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6.因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請求司法保護的;
7.因交通事故、工傷事故、醫療事故、產品質量事故以及其他人身傷害事故造成人身傷害請求賠償的。
(四)法律、法規及北京市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法律援助事項。
⑻ 未成年人可提前接受法律援助嗎
法律分析:未成年人可提前接受法律援助。在司法活動中對需要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機構或者人民法院應當給予幫助,依法為其提供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第一百零四條 對需要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機構或者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門應當給予幫助,依法為其提供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指派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點的律師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務。法律援助機構和律師協會應當對辦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師進行指導和培訓。
⑼ 未成年人可否申請法律援助
(一)公訴案件中未成年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訴案件中的未成年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二)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未成年人且未自行委託律師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所在地同級司法行政機關所屬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三)下列案件,未成年人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1.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2.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4.請求給付撫養費的;
5.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6.因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請求司法保護的;
7.因交通事故、工傷事故、醫療事故、產品質量事故以及其他人身傷害事故造成人身傷害請求賠償的。
(四)法律、法規及北京市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法律援助事項。
⑽ 向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一)法律咨詢、代擬法律文書;
(二)刑事辯護和刑事代理;
(三)民事、行政訴訟代理;
(四)行政復議代理,勞動爭議仲裁代理和其他非訴訟法律事務代理;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法律援助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