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公司自建員工檔案法律

公司自建員工檔案法律

發布時間: 2022-02-09 01:08:33

Ⅰ 公司建立人事檔案包括需要什麼資料

離職之後單位給的人事檔案材料,有哪些材料清單?

檔案只能存放到具備檔案保管許可權的單位,具備檔案保管許可權的單位為縣級以上國企、事業單位、央企、公務員等參公單位。民企、私企是不具備檔案保管許可權。

如果你是在具備檔案保管許可權的單位工作,工作材料單位人事部門會給你完善檔案材料。要是在不具備檔案保管許可權的單位工作,則需要將檔案放到人才中心,之後你需要將工作相關材料交個人才中心的工作人員,由他們給你存放到檔案中去。

需要分情況:

針對在國企央企事業單位等,體制內或有編制人員,人事檔案材料有:勞動合同、考核表、調資表、離職批復、轉正定級手續材料等等。

針對一般具有人事授權的企事業單位的流動人員,2016年以前畢業的,需要有轉正定級,2016年以後畢業的,國家已經取消了轉正定級手續材料。

Ⅱ 公司可以給員工建立檔案嗎假如一個員工品德有問題我想給他寫進檔案里,讓其下一個單位的老闆作為參考

如果你的公司不是國家政府機關相關的,你根本沒有這個權利瞎搞,人家品行有問題其他老闆也會發現的。

Ⅲ 正式單位的正式工和活動工都必須建立個人檔案嗎勞動法里有沒有相關

用人單位應當為勞動者建立個人檔案,具體規定如下:

勞動部、國家檔案局
《企業職工檔案管理工作規定》
勞力字〔1992〕33號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企業職工檔案管理,有效地保護和利用檔案,提高科學管理水平,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企業職工檔案是企業勞動、組織、人事等部門在招用、調配、培訓、考核、獎懲、選拔和任用等工作中形成的有關職工個人經歷、政治思想、業務技術水平、工作表現以及工作變動等情況的文件材料。是歷史地、全面地考察職工的依據,是國家檔案的組成部分。
第三條企業職工檔案工作,在國家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宏觀管理、組織協調下,由勞動主管部門領導與指導,實行分級管理,同時接受同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監督、指導。
第四條企業職工檔案管理工作必須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有關檔案、保密的法規和制度。

第二章機構和職責
第五條職工檔案由所在企業的勞動(組織人事)職能機構管理。實行檔案綜合管理的企業單位,檔案綜合管理部門應設專人管理職工檔案。
第六條職工失蹤、逃亡、合理流動或出國不歸者,其檔案由原所在單位保管,也可由當地勞動行政部門代為保管。
第七條職工死亡後,其檔案由原管理部門保存五年後,移交企業綜合檔案部門保存。對國家和企業有特殊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死亡以後,其檔案由企業綜合檔案部門按規定向有關檔案館移交。
第八條企業職工檔案管理部門的職責:
(一)保管職工檔案;
(二)收集、鑒別和整理職工檔案材料;
(三)辦理職工檔案的查閱、借閱和轉遞手續;
(四)登記職工工作變動情況;
(五)為有關部門提供職工情況;
(六)做好職工檔案的安全、保密、保護工作;
(七)定期向企業檔案室(館)移交檔案。
(八)辦理其它有關事項。

第三章檔案的內容
第九條企業職工檔案的內容和分類:
(一)履歷材料;
(二)自傳材料;
(三)鑒定、考核、考察材料;
(四)評定崗位技能和學歷材料(包括學歷、學位、學績、培訓結業成績表和評定技能的考績、審批等材料);
(五)政審材料;
(六)參加中國共產黨、共青團及民主黨派的材料;
(七)獎勵材料;
(八)處分材料;
(九)招用、勞動合同,調動、聘用、復員退伍、轉業、工資、保險福利待遇、出國、退休、退職等材料;
(十)其他可供組織參考的材料。

第四章檔案的收集、保管和銷毀
第十條職工所在企業的勞動(組織人事)職能機構對職工進行考察、考核、培訓、獎懲等所形成的材料要及時收集,整理立卷,保持檔案的完整。
第十一條立卷歸檔的材料必須認真鑒別,保證材料的真實、文字清楚、手續齊備。材料須經組織審查蓋章或本人簽字的,應在蓋章、簽字後歸檔。
第十二條企業職工檔案材料統一使用十六開規格辦公用紙,不得使用圓珠筆、鉛筆、紅色墨水及復寫紙書寫。
第十三條按規定需要銷毀檔案材料時,必須經單位主管檔案工作的領導批准。
第十四條檔案卷皮、目錄和檔案袋的樣式、規格實行統一的製作標准(見附件一)。
第十五條嚴禁任何人私自保存他人檔案或利用檔案材料營私舞弊。對違反規定者,應視情節輕重,嚴肅處理。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秘密法》的,要依法處理。
第十六條職工檔案管理單位應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做好防火、防蛀、防潮、防光、防盜等工作。

第五章檔案的提供利用
第十七條因工作需要查閱和借用檔案,須遵守下列規定:
(一)查閱檔案應憑蓋有黨政機關、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公章的介紹信。
(二)查閱、使用企業職工檔案的單位,應派可靠人員到保管單位查閱室查閱。
(三)檔案除特殊情況外一般不借出查閱。如必須借出查閱時,應事先提交報告,說明理由,經企業或企業受權的主管檔案工作的領導批准,嚴格履行登記手續,並按期歸還。
(四)任何個人不得查閱或借用本人及親屬(包括父母、配偶、子女及兄弟姐妹等)的檔案。
(五)各單位應制定查閱檔案的制度。查閱檔案必須嚴格遵守保密制度和閱檔規定,嚴禁塗改、圈劃、抽取、撤換檔案。查閱者不得泄露或擅自向外公布檔案內容。對違反者,應視情節輕重予以批評教育,直至紀律處分,或追究法律責任
(六)因工作需要從檔案中取證的,須請示單位主管檔案工作的領導批准後才能復制辦理。

第六章檔案的轉遞
第十八條企業職工調動、辭職、解除勞動合同或被開除、辭退等,應由職工所在單位在一個月內將其檔案轉交其新的工作單位或其戶口所在地的街道勞動(組織人事)部門。職工被勞教、勞改,原所在單位今後還准備錄用的,其檔案由原所在單位保管。
第十九條轉遞檔案應遵守下列規定:
(一)通過機要交通或派專人送取,不準郵寄或交本人自帶。
(二)對轉出的檔案,必須按統一規定的「企業職工檔案轉遞通知單」(見附件二)的項目登記,並密封包裝。
(三)對轉出的材料,不得扣留或分批轉出。
(四)接收單位收到檔案經核對無誤後,應在回執上簽名蓋章,並將回執立即退回。逾期一個月轉出單位未收到回執應及時催問,以防丟失。

第七章 附則
第二十條本規定由勞動部負責解釋。
第二十一條本規定自下達之日起執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國務院各部門可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實施辦法或細則。

Ⅳ 用人單位是否必須建立員工檔案

規模以上企業(用人單位)(8人以上)必須建立。
根據《安全生產法》《勞動法》等法律法規規定,企業(用人單位)要加強員工的管理,為員工建立檔案,條件較差的企業(用人單位)可以委託人才市場(人才服務中心)等專業管理機構代為管理。

Ⅳ 公司是否可以自行保存員工檔案

不能。

人事檔案是中國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項重要特色,它是個人身份、學歷、資歷等方面的證據,與個人工資待遇、社會勞動保障、組織關系緊密掛鉤,具有法律效用,是記載人生軌跡的重要依據。

高校學生檔案則是國家人事檔案的組成部分,是大學生在校期間的生活、學習及各種社會實踐的真實歷史記錄,是大學生就業及其今後各單位選拔、任用、考核的主要依據。事業單位,人事檔案相當重要。

提供保管檔案的服務的機構各地人才市場、各區、縣人才市場及街道辦等。按照我國檔案法、幹部檔案工作條例、流動人員檔案管理暫行規定等法規,畢業生的人事檔案屬於國家法定、強制執行、歸口管理的公共信息,個人不得截留和銷毀。

檔案丟失需進行補檔,也就是說,持有者需回到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及原工作單位,補齊相關證明材料,因為檔案未歸檔會影響到入黨、升學等,影響自己評定職稱、考研政審、勞動保險及日後的離退休手續辦理,也會影響到自己出國留學。如果有考公務員的意向,檔案必須保管好。

(5)公司自建員工檔案法律擴展閱讀:

一、人事檔案的內容和管理是機密的,任何人都不能翻閱自己的人事檔案,人事檔案管理員也不得公開任何人的人事檔案內容,材料有:

(一)履歷材料。

1、幹部履歷表、登記表和簡歷材料。

2、職工、學生等各類人員登記表。

3、職工更改姓名的材料。

(二)自傳材料由本人書寫的敘述本人經歷、思想變化過程、家庭情況、社會關系等內容的材料。

(三)鑒定、考核、考察材料。

1、以鑒定為主要內容的登記表。

2、由組織出具的職工表現材料。

3、部考核和民主評議的綜合材料。

4、作為幹部任免、職工調動依據的正式考核綜合材料。

(四)學歷和評聘技術職務材料。

1、報考高等學校的登記表、審查表、選拔留學生登記表。

2、大中專院校畢業登記表、學習成績表、高校招生登記表、畢 業生派遣證、報到證。

3、學歷、學位證明材料。

4、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申報表、套改、晉升、聘任專業技術 職務的材料。

5、創造發明、科研成果、著作及有重大影響的論文等。

(五)政審材料。

1、審查職工歷史情況的調查報告、審查結論、上級批復、本人 對結論的意見、交代或說明材料、主要的證明材料。

2、入黨、入團、參軍、入學、出國等政審調查材料。

3、更改姓名、民族、年齡、參加工作時間的組織審查材料及所 依據的證明材料。

4、家庭成員及主要社會關系政治歷史情況的證明等材料。

(六)加入黨團材料。

1、黨員登記表、入黨申請書、積極分子考察表、預備黨員考察表、轉正申請書、入黨志願書等相關材料。

2、加入民主黨派的有關材料。

(七)獎勵材料。

1、各級先進人物、英雄模範稱號登記表(審批表);模範事跡、 嘉獎、通報表揚等材料。

2、創造發明事跡、各種科技和業務獎勵材料。

3、功授獎、年度表彰等材料。

(八)處分材料。

1、處分決定、查證核實材料、本人對處分的意見及檢查材料。

2、甄別、復查報告、解除、撤消處分的決定,上級批復及本人意見。

3、通報批評材料。

(九)任免、工資、出國、退(離)休等材料。

1、幹部任免呈報表。

2、錄用、聘用、招聘、提拔、轉干登記、審批表。

3、兵役(入伍)登記表、退伍、軍轉幹部審批表。

4、工資級別變動登記表、職務工資變動登記表。

5、各種工資變動審批表、登記表。

6、出國出境人員審查表。

7、辭職、退職、離休、退休等審批材料。

8、各類代表大會代表登記表。

9、有關工齡方面的證明及組織參考材料。

10、招工審批表。

(十)其他類。

1、工會會員及各種協會登記表。

2、證明有殘疾的體檢表等材料。

3、非正常死亡的調查報告及材料。

4、職工逝世後的生平、報道等。

二、檔案缺失或遺失。

當個人檔案出現缺失或遺失的時候,主要責任還是在當地檔案的管理部門,也是由當地的管理部門進行補全,但是遺失檔案的相關人員,要在管理部門補全個人檔案資料的時候,給予協助。

如果檔案出現缺失,可以由人事檔案出具相關證明,便以其他資料作為輔助材料,缺失的部分由個人進行補充,找到原始的來源地進行重新彌補,或者找證人證言,證明相關人事經歷,最後由人事部門進行確認。

其實如果學籍缺失,可以到原來的學校進行補辦,戶口資料的缺失,可以到戶籍地所在的派出所進行補辦,其他相關的人事檔案缺失,可以由工作單位出具信函證明。

如果原工作單位已經不存在了,就可以由新的單位或者自己的上級主管部門出具證明,如果長期文件和永久性文件缺失,就要到當地的檔案局或者檔案館進行查找,其他比較專業的檔案,比如社保,稅收,工商等這些,就要到對應的部門進行補辦了。

Ⅵ 企業應如何管理員工檔案

員工檔案管理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每個員工都有一份完善的人事檔案,通過查閱檔案,可以對員工的一些個人信息有比較清楚的了解。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員工放棄檔案,或者單位對「棄檔」、「死檔」不聞不問,以及企業人力資源部門不重視檔案管理,勞動合同解除後用人單位扣留勞動者檔案,已成為目前比較普遍的現象。企業應當不斷完善員工檔案管理制度,在管理過程中應當遵守法律規定。 企業檔案管理應遵循的原則 現行的人事檔案管理政策是由中共中央組織部、國家人事部發布的《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暫行規定》 (以下簡稱《規定》)。根據該《規定》,企業在員工檔案管理工作中應遵循以下原則: 集中統一、歸口管理的原則。《規定》第三條規定:「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遵循『集中統一、歸口管理』的原則,接受同級黨委組織部門、政府人事行政部門的監督和指導。」同時,《規定》明確:「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機構為縣以上黨委組織部門和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所屬的人才流動服務機構。其他任何單位不得擅自管理流動人員人事檔案;嚴禁個人保管他人人事檔案。」之所以要堅持這個原則,因為:第一。統一管理檔案有利於國家統一掌握各類人才的總量、專業結構、分布情況,從而制定科學的培養、吸引、使用、規劃人才的宏觀調控政策。第二,只有堅持統一管理,才能維護人事檔案的真實性、嚴肅性,在單位用人時能起到依據作用。 安全、保密的原則。人事檔案工作既是一項服務性工作,又是一項機要性工作。人事檔案要為人才的求職擇業、享受有關待遇、參與社會活動等提供服務,要為用人單位選人用人提供服務,如果沒有服務性,人事檔案工作就毫無意義。但人事檔案工作不同於一般的服務工作,它是一項保密性工作,人事檔案工作機構屬於機要部門,人事檔案是自然形成的,很多材料具有原始性,所以十分強調安全。 公共服務的原則。在組織人事部門成立人才交流機構之前,幹部人事檔案一直是由組織人事部門集中統一管理的,在性質上屬於公共服務。為了方便工作,經批准,一些幹部人事機構健全的大型國有企事業單位可以管理屬於本單位管理的人員的檔案,一定層次領導人員的檔案仍然要由黨委組織部門或政府人事部門管理。 出於深化機構改革和機關轉變職能的需要,黨委組織部門和政府人事部門在成立人才交流服務機構後,把流動人員檔案管理這類比較具體的事務性工作委託或授權給人才交流服務機構負責,但這並未改變人事檔案管理的公共服務性質。 非公企業應當增強人事檔案管理的意識 企業人事檔案是企業歷史地、全面地考察、了解、管理、使用員工的一個重要依據。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現代企業制度的逐步建立,非公有企業迅速發展。由於企業性質、管理模式的不同,非公有企業人事檔案管理中的矛盾和問題也越來越突出,表現在: 企業管理者檔案意識薄弱。由於企業與員工是「僱用」關系,員工的人事檔案管理在企業管理中不受重視,往往是人員不到位、硬體設施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到位。企業管理者只重視人才的接納,而忽視檔案的接收,造成「有人無檔」的現象。 檔案管理面臨責任落實難、材料收集難、管理規范難的情況。具體表現在非公有企業在勞動用工上,無暇顧及檔案工作,缺乏一套適應非公有企業自身發展的人事檔案管理制度。 事實上,非公有企業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人事檔案管理工作理應和其他工作一樣得到企業的重視和加強,為此,建議非公有企業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深化認識,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應切實把企業人事檔案管理工作擺上重要位置。企業人事檔案管理工作,隨著企業的發展,將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競爭,最終還是人才的競爭。企業管理者,應自覺提高對人事檔案的認識,增強依法管檔意識,把人事檔案管理工作作為企業重要的基礎工作,規范管理。 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建立健全制度,加強人事檔案管理的規范性。針對非公有企業人事檔案管理的特點,建立健全企業人事檔案管理制度,確保檔案材料信息的真實性、准確性。使人事檔案不僅反映一個人的歷史和過去,而且更應客觀、及時地反映現實情況,配合企業的「識人」、「用人」。 一個企業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能否構建人事檔案信息網路,有效地開發利用信息資源,從一定程度上講,決定著其競爭的成敗。人才乃企業競爭之本。因此,要重視運用現代設備手段,對人事檔案進行篩選、整理、加工,形成人事檔案的信息精品,從而為企業決策者提供必要的、充分的、准確的個人信息資料,確保企業更合理地開發使用人才,最大限度地發揮人才的潛能。

Ⅶ 如何建立公司員工個人檔案

公司將為每位員工建立一份內部個人檔案,員工的人事檔案則統一存放在轄區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進行管理。

存入員工個人檔案中的文件有:

1、個人資料:身份證、學歷證書、學位證書、專業資格證明等相關資料復印件,以及個人簡歷、個人近照;

2、應聘資料:如應聘人員信息登記表、面試評估表、考試卷、聘書、《勞動合同》以及《員工手冊》等附件的簽收單等;

3、工作資料:如員工崗位情況變動表、績效考核表、工作評估表、獎勵證明、處罰單等。

(7)公司自建員工檔案法律擴展閱讀

存檔方法:

一、是把檔案轉至生源地,由所在地級市的人社局下屬人才交流中心接收,並由個人去辦理託管手續。這種方式比較適合準備在生源地范圍內就業的畢業生和暫時不想就業的畢業生,優點是在生源地就業後辦理手續簡單方便,而缺點是兩年內如離開生源地就業,需重新辦理改派手續。

二、是把檔案留在學校,待落實工作單位後,將戶籍和檔案遷至工作單位所在地,申請檔案留校超過兩年仍未落實工作的,學校將其檔案和戶口遷回生源地,學校不再為其發放就業報到證。

三、是把檔案轉至就業代理或人才交流中心。

Ⅷ 公司建立員工檔案是在試用期還是轉正後公司建立檔案需要調從前員工的檔案嗎是從人才市場調嗎

企業建立員工檔案的具體時間,法律法規沒有明確的規定,一般應當自錄用之日起建立。員工之前有檔案的,需要從原檔案保管單位轉交到企業。

國家檔案局、勞動部
《企業職工檔案管理規定》
第二條企業職工檔案是企業勞動、組織、人事等部門在招用、調配、培訓、考核、獎懲、選拔和任用等工作中形成的有關職工個人經歷、政治思想、業務技術水平、工作表現以及工作變動等情況的文件材料。是歷史地、全面地考察職工的依據,是國家檔案的組成部分。

第十八條企業職工調動、辭職、解除勞動合同或被開除、辭退等,應由職工所在單位在一個月內將其檔案轉交其新的工作單位或其戶口所在地的街道勞動(組織人事)部門。職工被勞教、勞改,原所在單位今後還准備錄用的,其檔案由原所在單位保管。

Ⅸ 公司可以給員工建立員工檔案嗎

這個正規的公司都是有檔案的 開始來的時候培訓 培訓後都有檔案 要是你不幹了公司都會把檔案還你 讓你放到你戶口所在地 檔案局的

Ⅹ 單位把員工檔案丟失應負什麼法律責任

單位侵犯的是一種復合性質的權利,不能僅僅以直接經濟損失來衡量原告的損失。因此單位除承擔繼續補辦原告的檔案外,還應當適當賠償原告的精神損失。理由如下:
首先,職工檔案的義務保管人確定。檔案法第七條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檔案機構或者檔案工作人員,負責保管本單位的檔案,並對所屬機構的檔案工作實行監督和指導。」可知,機關、企事業單位是職工檔案的義務保管人,沒有盡到保管義務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其次,職工人事檔案所承載的權利性質。參照人事檔案管理辦法第三條可知,職工人事檔案是職工個人的工作業績史,思想成長史,品德作風,能力表現的綜合,其內容的每一個部分無不具有人格的內容。因此其權利的屬性屬於人格權,具有名譽權、身份權等性質的特徵,是一種復合性質的人格權。
再次,用人單位丟失職工檔案,侵害的是職工「人身權益」。從侵權責任法第二條規定可以得知,用人單位將職工人事檔案丟失侵害了職工的民事權益,這種權益被侵害,造成的結果並非僅僅是財產損失,同時還有精神損失的內容,因此不能簡單地用財產損失來衡量。單位丟失職工檔案一般來說給職工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都不大,但是有時間接損失是存在的,也屬於賠償的范圍。能否獲得精神損失賠償,按照侵權責任法規定,達到嚴重精神損害的,能夠獲得精神損害賠償。

熱點內容
icu護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2-05 02:19:18 瀏覽:200
民法哲學研究 發布:2025-02-05 02:09:11 瀏覽:464
注會備考攻略2020經濟法 發布:2025-02-05 01:37:32 瀏覽:409
吉安市安福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2-05 01:30:40 瀏覽:65
深圳律師合作 發布:2025-02-05 01:02:09 瀏覽:147
經濟法自考論文選題 發布:2025-02-05 00:39:48 瀏覽:539
刑事訴訟法183 發布:2025-02-05 00:31:10 瀏覽:803
民法典實施日 發布:2025-02-05 00:19:43 瀏覽:379
businesslaw經濟法 發布:2025-02-05 00:15:55 瀏覽:721
中學生法律知識漫畫 發布:2025-02-04 23:56:24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