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賀靜華律師

賀靜華律師

發布時間: 2022-02-10 13:55:41

㈠ 怎樣直擊人心

這種你就是需要知道這個人的,弱點,因為你一旦知道了這個人的弱點之後,他的內心,你就是可以根據這個弱點然後進行這個打擊,我們就可以進行抨擊了。下面是關於人心的(1)賀靜華律師擴展閱讀。

人的心地。《孟子·滕文公下》:「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說、距詖行、放淫辭,以承三聖者。」宋梅堯臣《送懷倅李太傅》詩:「朝騎快馬暮可到,風物人心皆故鄉。」清姚鼐《儀鄭堂記》:「自鄭王異術,而風俗人心之厚簿以分。」
特指善良的心地、良心。如:這個沒有人心的傢伙。
它指人們的意願、感情等。《易·咸》:「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音辭》:「人心有所去取,去取謂之好惡。」宋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上:「所謂人心者,喜怒哀樂之已發者也。」明《巡撫登萊右僉都御史袁可立晉秩兵部右侍郎夫婦誥》:「而人心驚擾之後。尤宜坐鎮倉皇。」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三回:「掘突奏曰:『太子當以社稷為重,望早正大位,以安人心。』」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十回:「這么看起來,人心天意,他們兩個竟是天配的了。」

㈡ 淺談成果地質資料匯交驗收工作

賀靜華

(遼寧省國土資源廳信息中心沈陽110002)

摘要本文主要是筆者在匯交驗收工作中的一些經驗,簡明地闡述了匯交驗收流程,在匯交過程中的產生的問題及提高匯交質量的一些想法。

關鍵詞流程關口前移

成果地質資料是國家的寶貴財富,是對勘查對象調查研究的成果總結,是進一步礦山建設或進一步礦山勘查等地質工作的重要依據。遼寧省國土資源廳信息中心作為省級成果地質資料館藏機構有責任、有義務抓好成果地質資料的匯交質量,解決匯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為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工作奠定基礎。

1 成果地質資料的匯交驗收

1.1 資料接收

作為省級地質資料館藏機構面對的是基層地勘單位,基層匯交單位匯交質量參差不齊,所以匯交上來的地質資料首先要根據《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實施辦法》附件以及相關文件界定是否屬於成果地質資料的匯交范圍,然後根據匯交清單及電子文件登記表結合報告目錄清點匯交資料的數量和件數,清點無誤後接收資料,給匯交人出具匯交回執。

1.2 檢查

成果地質資料的檢查應首先檢查電子文檔的安全性和齊全性,在確定電子文檔載體無病毒的情況下核對的一致性。文字部分:對照紙質資料逐頁進行查看,檢查信息是否一致,Word文檔的標題定義是否正確,插圖、插表的顯示方向是否正確有無遺漏;.PDF文件是否缺字、插圖是否顯示;有無書簽等。附圖部分:在1:1比例下逐圖瀏覽檢查,檢查信息是否齊全,圖例與圖內容是否對應,顏色是否正確,有無變色現象,是否與紙質資料一致,源文件和存檔文件是否一致,是否可被再利用。遼寧省目前成果地質資料匯交人員70%為剛畢業或工作才幾年的年輕工作人員,缺乏地質工作經驗,往往造成成果資料在製作時就不符合國家相關要求,如附圖地層色系為了美觀改成別的色系,剖面圖為了方便就不上地層色系等。而附圖對於一份成果地質資料來講就像戰爭中的軍事地圖、沙盤,如果附圖有誤,會給下一步的地質工作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不可挽回的損失,所以在檢查時附圖是重中之重,特別是源電子文件在這個信息時代就顯得尤為重要。資料庫與軟體:首先查看資料庫匯交內容是否齊全:數據是否完整、技術文檔是否齊全、管理系統是否可用、商業軟體是否有說明文件、口令和密鑰等,然後根據工作指南和建庫報告搭建資料庫瀏覽和應用的工作環境檢查數據量、質量和組織方式等。多媒體:使用相應的媒體播放軟體進行瀏覽,保證畫面流暢、影音清晰。

1.3 驗收

省級館藏機構嚴格按照國土資發2006[210]號文件及相關標准要求對匯交的成果地質資料進行檢查,經過檢查均合格的成果地質資料可以通過驗收(圖1),給匯交人出具匯交合格證書,將報告整理後省級館藏機構保管一套轉交全國地質資料館一套。

圖1 地質資料匯交流程圖

2 關於匯交工作的幾個問題及建議

2.1 成果地質資料在匯交驗收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作為省級館藏機構在資料驗收時有承上接下的作用。對於基層匯交單位所出現的問題既要根據國家相關要求修改,還要深入了解問題形成的原因,協助匯交人找出解決辦法。遼寧省目前存在的主要匯交問題多集中於正文、附表和附圖的紙電一致性,形成問題的主要原因是資料匯交人員和項目組人員脫鉤,造成匯交的成果地質資料由多人修改完成,出錯幾率提高。

2.2 資料匯交前期介入

將成果地質資料驗收關口前移,及時了解中央和地方財政安排地質項目、國土資源大調查、危機礦山找礦、部(省)發放探礦權和采礦權等項目安排情況。在成果地質資料形成前,將地質資料匯交要求、匯交時常見問題及注意事項、匯交相關軟體等文件要求下發項目承擔單位,減少匯交時的常見問題,提高匯交合格率。

2.3 深入地勘單位加強業務指導培訓

成果地質資料在匯交過程中大部分問題是在報告編寫時就形成的,如附圖地層顏色色差、地質體的遺漏、地層顏色無法區分、圖例與圖內容不符等,對此類問題要在資料形成前就進行培訓指導。針對地勘單位隊伍大、人員雜、流動快等特點,可進行分單位、按部門等多種方式進行培訓和指導。

2.4 匯交人之間互查

目前成果地質資料匯交質量日漸提高,匯交人員隊伍日漸強大,對成果地質資料認識也逐步提高越發重視。在成果地質資料匯交前進行自查,自查無誤後匯交質量高的地勘單位之間互查,匯交質量有差異的地勘單位之間可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匯交質量,提高匯交合格率。

2.5 建議匯交人員相對固定

對匯交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培訓後進行考核評估,對考核合格的資料匯交人員下發成果地質資料匯交上崗證書,固定資料匯交人員,減少匯交人的流動性,培訓後可定期對匯交上崗人員進行深入業務指導。上崗證書可實行兩年一檢,保證匯交人員的業務水平。

2.6 多種方式製作電子文件登記表

目前成果地質資料匯交全部附有電子文件登記表,而電子文件登記表作為電子文檔的一個紙質說明文件必須翔實准確。目前ED-Maker生成的電子文檔因軟體自身原因,無法生成存檔文件或是存檔文件缺失信息,這就造成電子文件登記表的容量、盤標簽上文件數不是准確的信息,需要重新修改;還有部分無法生成電子文件登記表或是生成過程中出現各種問題,給匯交單位造成負擔。筆者認為電子文件登記表可以採用多種方式製作:①採用通用的.doc、.xls文本文件格式直接製作;②ED-Maker生成電子文件登記表;③在ED-Maker軟體頁面增加NEXT等提示按鈕。這樣既可以簡明直觀的檢查和修改,也可以節省很多時間,避免製作電子文檔時產生的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以上是筆者在成果地質資料匯交工作中的一些經驗和不成熟的想法,希望會對在同一崗位上的同事有所幫助。

㈢ 我想知道史玉柱的故事。

史玉柱故事之一:小時候

早上5點,天還沒亮,史玉柱就開始從山腳往山上爬。從史玉柱家通向山頂的路上,只有他一個人。史玉柱每天要克服怕鬼的恐懼,從栽滿石榴樹的一片墳地穿過,為的是,黎明時分和幾個要好的同學會聚在懷遠山頂,一起等待天亮。

從初中開始,到18歲離開故鄉,史玉柱不為了什麼,就為幾個要好的同學都去爬山,大家都爬山,「我不去爬山,覺得好像太另類,就養成爬山的習慣。」1962年,史玉柱出生在安徽北部懷遠縣城。「爸爸是懷遠公安局的,我媽媽是一個工廠的工人。」初二之前,史玉柱成績不好,貪玩,愛看小人書,經常被媽媽訓。1977年恢復高考,讓史玉柱開始認真學習,因為「學習可以考大學了。」此前,高中畢業,就『下放』了。

18歲之前,史玉柱隨父親兩次見識過大上海的繁華。基本印象是「太大了。」最深印象是南京路上24層的國際飯店。「還有外灘。」「外灘的樓和懷遠的樓是不一樣的。非常洋氣。」此刻,盡管走在南京路上,史玉柱依然覺得他離大上海很遙遠。

1980年,史玉柱以全縣總分第一,數學119(差1分滿分)的成績考入浙江大學數學系。但在浙江大學數學系剛過了一學期,史玉柱就放棄了成為陳景潤的理想。

「從圖書館借到《數論》,看了之後,我才了解到數學是那麼得難。」和周圍同學比聰明,也讓史玉柱壓力很大。「尤其是長江以南的,成績好的並不想上清華、北大,都去上了浙大,所以,我們那個班裡聰明人太多,學習好的也太多了。」 知道1+1不可能突破之後,史玉柱的數學理想破滅了。「我很想做成一件事情。」但是很早地,「我又意識到我做不成這件事情。」這是「我理想破滅的主要原因。」 理想破滅後的史玉柱開始跑步,培養各種愛好。他每天從浙大跑到靈隱寺,18里,然後,再跑回來,堅持了四年。

史玉柱故事二:從浙大經過安徽統計局到深圳大學

1985年,合肥。安徽統計局農村抽樣調查隊計算機房。23歲的單身漢史玉柱寫會程序,挖會「金子」,自得其樂。2006年,上海瑞金賓館,網路游戲《征途》上線新聞發布會。史玉柱沖著台下喊:「我是一個老玩家,20多年前,就在玩游戲。我懂游戲。」

數學家理想破滅後,史玉柱成績一直維持在中等,「每天被迫進行大腦體操訓練。」大三,畏懼純數學太復雜,史玉柱選擇了計算數學方向。當時還是小型機時代,進機房需要換衣服換拖鞋,編程結果需要打紙帶。史玉柱只覺得挺羅嗦,沒覺得計算機特別有用,對它也沒特別的感興趣。只是一門課而已。

1984年畢業,史玉柱沒什麼想法地被包分配到了安徽省統計局農村抽樣調查隊。「聽說我是學數學的,統計局就是搞數字加減的,所以,就把我分到了統計局。」「這挺荒唐。」「數學不是加減乘除,數學系主要是邏輯,是大腦體操。」

分到單位沒幾天,史玉柱就被通知到西安統計學院進修幾個月。進修老師有抽樣調查之父之稱,這位美國教授介紹了最新的國外的抽樣調查方法,史玉柱發現沒有一樣能離開計算機。回單位說服領導,史玉柱南下廣州,花5萬塊錢扛回了一台IBM PC。

史玉柱寫了個程序,找了兩個人錄入,過去二三十個人忙活一年的活,一兩天就幹完了。搞得很多人從此沒事干。幹得起興,史玉柱又編了一個分析軟體,能分析出,年收入400元以上的農民會買哪些東西,消費特徵是什麼;年收入400元到500元的農民消費特徵又是什麼……

史玉柱的軟體不斷完善,國家統計局後來開了個會,要求全國各地的農村抽樣調查都用史玉柱的軟體。史玉柱因此得到了一二十元獎金和一個進步獎。相比當時每月54元的工資,史玉柱挺知足。

又沒事可幹了,史玉柱就開始基於他分析出的數據,寫關於農村經濟問題的文章,居然還能發表在搞學術人挺在乎的高檔次雜志上。當時的安徽省副省長也在進行這方面的研究,看了不少史玉柱的文章,很欣賞。副省長是中國科技大學教授,深圳大學客座教授,他面試了一下史玉柱,就在1986年將史玉柱招為了深圳大學軟科學專業研究生。這一年,24歲的史玉柱也結婚成了家。

在深圳大學,史玉柱學會了勤工儉學;學會了怎樣給別人帶貨的小生意;看到很多國外書籍和港台關於經濟方面的書,他開始相信中國將來肯定走市場經濟的道路。在深圳大學眾多的講座中,1988年,史玉柱聽到了四通總經理萬潤南的講座。「他的講座對我的觸動非常大。」「他談論四通如何創辦,他的題目大意是《泥飯碗比鐵飯碗更保險》,意思是,四通這個泥飯碗可以變成金飯碗。從那時起,我才有了准備創辦企業的理想。」

史玉柱故事之三:巨人漢卡

1989年10月,深圳。史玉柱舉起一台IBM 286,摔在地上,接著,又舉起一台IBM 286 ,摔在地上。兩名員工抱走剩下的幾台電腦和列印機,從此沒了蹤跡……

1988年,從深圳大學研究生畢業,史玉柱回到合肥原單位。沒幾天,他提交了辭職報告。向以前幫過的朋友借了一台IBM PC,史玉柱開始在家編寫文字處理軟體。「我是從我的原單位統計局看出這個市場需求的。」「當時每個單位都花2萬元購置一台四通打字機,同時也在購置電腦。大多數情況下,電腦總是被放在一旁不用。我就想編一套軟體,取代四通打字,直接用電腦打字。」半年之後,M-6401在史玉柱合肥的家中誕生。史玉柱送了一套給原單位。幾張軟盤一裝,就能打出比四通打字機24點陣更漂亮的64點陣字,而且,編輯屏幕比四通打字機大很多,單位的四通打字機從此被放到一旁沒人用了。一看有戲,史玉柱立即揣軟盤,南下深圳。史玉柱在深圳大學有個老師,同時是天津大學深圳科貿發展公司員工。老師很器重史玉柱,專門為史玉柱成立電腦部,交給史玉柱承包。史玉柱每月只要交一兩千元固定的管理費用,剩下都歸自己所有。

沒錢買電腦,史玉柱將自己的軟體演示給賣電腦的老闆看,「我現在沒錢,你讓我先拿回去,等我軟體賣了錢,給你多加1000元利潤。」賣電腦的老闆居然同意了,讓副經理將電腦抱給史玉柱。這名副經理後來加入了史玉柱公司,現在是征途公司副董事長。沒錢打廣告,史玉柱跑到北京,闖進《計算機世界》報社廣告部,演示軟體給當時的廣告主任賀靜華看。賀靜華答應先給史玉柱打三期1/4版廣告。1989年8月2日,《計算機世界》第一次刊出了史玉柱寫的M6401中文軟體廣告前天,廣州一家政府機關打電話過來說要買,史玉柱跳上中巴趕到廣州去,留了三套軟體給他們。回來後,史玉柱立刻接到了寧波的要貨電話。

8月16日,史玉柱收到三張銀行匯款,一共1.5萬元。一張8820元,是廣州批發的三套;另外兩張是零售匯款,每張3500元。8月收入達到4萬多元,9月份16萬,10月份超過100萬。M6401開始是軟加密,很快被破解,史玉柱立即開始使用加密卡。8月底,9月初,經朋友介紹,史玉柱招聘了三個員工。到10月份,其中一名員工說:「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股份,大家應該將賺到錢的分掉。」史玉柱不同意,主張繼續打廣告。史玉柱對員工說:股份的事情可以商量,但每人25%不可能。」「軟體是我開發的,啟動資金是我出的。我至少應該控股。可以給兩人10%到15%。」兩位員工嫌太少,鬧僵之後,史玉柱摔了電腦,管財務的員工不參與,另外兩名員工只好抱著剩下的幾台電腦和列印機,走人了事。

「我從此再不搞股份制了。」「母公司一定我個人所有,下面的公司可以考慮我控股。」「中國人合作精神本來就很差,一旦有了股份,就有了和你斗的資本。造成公司結構不穩定。」「後來我就給我的高管高薪水和獎金,就是給比他應該得到的股份分紅還要多的錢。我認為,這個模式是正確的,從此以後,我的公司就再沒發生過內斗。」

10月,史玉柱將100萬元廣告砸向《計算機世界》,M6401月銷售額乘勢攀升到了500萬元。1990年前三個月,史玉柱已經掙到了3000萬元。此時,求伯君的WPS藉助方正的品牌和渠道橫空出世,史玉柱一看不妙,帶領一名助手跑進深圳大學學生公寓封閉開發M6402。從M6402開始,史玉柱開始使用巨人漢卡名稱。「當時IBM藍色巨人最火,我們就抄襲了巨人這個名稱。」等到M6402投入市場的時候,WPS已經超越了M6401,巨人M6402縮短了和WPS差距,但還是無法超過WPS。史玉柱再次組織了十幾個人的研發隊伍,跑到深圳大學封閉開發巨人M6403。1991年春節剛過,深圳。巨人連鎖會議。經銷商包機過來,現場訂貨,史玉柱當場拿下3500萬元現金支票。

劉韌

㈣ 實物地質資料在互聯網信息技術應用中的初探

劉蕾 賀靜華

(遼寧省國土資源廳信息中心)

摘要 實物地質資料是地質資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互聯網和電子信息技術的應用和普及,對實物地質資料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實物地質資料信息化建設已經成為信息化建設和地質資料管理的雙重要求和必然選擇。通過互聯網條件下,系統平台開發將傳統的實物地質資料管理與信息化背景下的信息傳輸和交互處理有機整合,實現了實物地質資料在線辦公、協同管理、資源共享的全新現代服務模式。在實物地質資料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系統平台也必須具備相應的功能特點和技術要求,要推廣實物地質資料在互聯網信息技術中的應用也面臨著諸多亟待破解的體制和技術等各方面瓶頸。

關鍵詞 實物地質資料 互聯網 信息技術

實物地質資料指的是在地質工作中形成的對地質找礦、科學調查、礦產開發等工作具有重要價值的岩礦心、岩屑、各類標本、光薄片、化石、測試樣品等,是地質工作深入推進的重要參考資料,是研究和評價地質礦產的重要依據,對地質管理體系建設具有重要意義。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在我國各個行業領域的蔓延和拓展,實物地質資料在互聯網信息技術中的應用也越來越普及和重要。

1 實物地質資料在互聯網信息技術中的應用意義

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和電子應用技術的迅速發展,實物地質資料已經從傳統的管理方式轉化為信息時代的自動化辦公、電子數據、電子文件等形式,在線檢索、資源共享、一站式服務等已經成為實物地質資料信息化建設的必然趨勢。

1.1 實現實物地質資料集成資源庫

實物地質資料的實在性、准確性和現實性與信息化技術的交互性、共享性和集成化有機整合,可以將電子資料室、紙質檔案等有效融合,按照研究、應用、查詢等使用方向,整理各類實物、電子和紙質卷宗,並相應實施資料庫同步建設,提高實物地質資料電子化水平和使用效率。

1.2 提高地質資料綜合服務水平

實物地質資料信息化管理系統按照「外網受理,內網辦公」的指導原則,依據「地質資料匯交監管平台」總體框架,圍繞地勘單位申報應用,地質資料館審核驗收、省級主管部門監管監控等環節,實現各類實物地質資料目錄清單的申報、實物的篩選、匯交、驗收、移交、入庫、掩埋、服務的全程在線網上辦公管理及監管功能。實現對實物地質資料的監管和信息共享服務,並可依據數據來源、數據提供部門、數據使用者的不同權利與義務設定許可權、載入退出、在線與離線等不同服務對象,建立省級、國家級工作成果數據的共享,形成全國、全系統實物資料一本賬,強化監管,共享服務。

1.3 互聯網信息技術倒逼實物地質匯交工作規范化

在互聯網信息技術條件下,發展實物地質資料信息化建設,與之相適應地會開發資料管理和系統應用軟體,並在各級實物地質資料匯交單位中推廣和使用,這就形成了倒逼機制,為推動實物地質資料的匯交管理規范化、標准化和制度化建設創造了條件。在實物地質資料建設,通過現代互聯網技術進行傳輸與管理,館藏機構與匯交單位、信息化系統內外結合的網間結構,將多方協同管理、應用實物地質資料搭建一個高效平台;同時,在加快資料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也為資料實體的管理提出要求,從而,倒逼匯交單位規范實物地質資料匯交工作,提高匯交及時性、完整性和准確性。

1.4 充分發揮地質資料資源效益

互聯網信息技術將實物地質資料信息資源有機整合,消除信息孤島,實現資源共享。系統應用者通過互聯網,將零散的、無序的資料信息融會貫通,將傳統的實體管理向實體、數據、信息綜合開發利用的模式轉變,實現實物地質資料的集成式、協同式管理應用,發揮地質資料信息資源的最大效益。

2 在互聯網信息技術條件下,實物地質資料管理系統應具備的功能特點

2.1 應具備CA身份認證安全保障

實物地質資料信息化系統建設安全性是第一位,應具備CA身份認證功能,在使用系統主功能前設置前置條件,即所有用戶需用CA認證中心頒發的數字證書,通過系統安全網關和認證網關的認證後,方可登錄使用系統,保障系統運行的安全。

2.2 標准化實物目錄清單申報功能

實物地質資料目錄清單是實物地質資料管理的基礎,實物地質資料管理系統要對所填報的材料提供標准化要件提示,明確必報要件及必填數據項,對實物清單中的數據進行合格性檢查,為實物地質資料的發展、使用提供基礎保障。

2.3 細化的實物地質資料管理指標體系

實物地質資料管理系統資料庫應構建實物地質資料全程管理的指標體系,指標體系需包括從實物目錄清單申報、實物篩選、匯交、驗收、移交目錄庫建設、掩埋、入庫管理過程中細化的數據項,滿足各方實物地質資料管理和服務對象的需要。如:地質項目的類型(礦產、區調、水工環等)、項目的總體概況、取得主要成果、實物的分類(岩心、標本、化學樣等)、鑽孔的位置、總進尺(m)、取心、見礦深度、保存狀態(全孔保管、縮減、埋藏、損毀)等信息。系統按照全過程、全生命周期原則,設計地勘單位、地質資料館、主管部門網上管理辦公流程,包括實物目錄清單申報、實物篩選、驗收、匯交、移交、掩埋、整理、入庫、目錄庫建設、服務等過程,對實物地質資料實現全流程管理。

2.4 綜合統計監管功能

通過互聯網技術,實物地質資料管理系統強化統計監管功能,對實物地質資料的保管、分布情況及取得的成果進行有效監測和統計分析,實時了解和掌握實物地質資料管理現狀,形成全系統一本賬,為全社會提供實物地質資料的共享服務。

2.5 成果、實物地質資料內外網一站式服務

實物地質資料管理系統應與「成果地質資料管理信息服務系統」通過互聯網實現數據共享,為系統服務對象提供成果、實物地質資料信息服務在內網電子閱覽室及外網共享服務平台一站式查詢服務。

3 推進互聯網信息技術中實物地質資料建設的建議

3.1 建立健全實物地質資料互聯網信息技術應用制度體系

實物地質資料管理集條理性、嚴肅性、趣味性和科普性於一體,是一項既服務於地質勘查,又具有科學普及意義的重要工作。為保障實物地質資料的長期健康發展,應建立健全實物地質資料信息技術應用的管理辦法與分類方案,提高工作質量。一是建立完善的文件材料歸檔、移交及錄入制度。確定實物地質資料電子檔案的范圍、資料的移交和上傳等時間等相關流程,保障資料的及時性和完整性。二是建立嚴格的庫房管理制度。實物地質資料是非常寶貴的地球資源,保管中必須建立嚴格的實物儲存、清理、參觀等制度辦法,提高資料的安全度。三是建立嚴格的保密制度。提高資料管理人員的保密意識和責任感,對各種保密文件實行嚴格審批借閱制度,並加強網路管理加密制度,確保保密法在實物地質資料信息化建設中全面落實到位。

3.2 推動實物地質資料的標准化管理

實物地質資料是地質資料管理系統一個重要分支,實物地質資料信息化建設涉及面廣、技術性強、專業度高,其中包括現代化存儲技術、存儲信息的標准化等眾多內容。所以,需要制定實物地質資料統一的規范標准,實現規范性數據在信息化環境下的准確交換,有效破解傳統實物地質資料管理體制下的信息資源不成體系、各成一支的問題。同時,技術上的規范,能使不同格式、不同屬性的信息數據統一標准,方便資料庫的配置和資源共享。

3.3 建立實物地質資料互聯網信息技術應用的長遠規劃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間的推移,實物地質資料也是不斷積累、不斷增加的。實物地質資料互聯網信息技術應用建設應以用戶需求為立足點,以展示實物地質資料發展為著力點,既要避免重復建設,又要不斷開辟新的服務功能。這就要求實物地質資料管理部門在建設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同時,應對資料庫信息進行長遠規劃設計。一方面,通過開展實地調研,對服務對象、實現效益、保存資料等進行分類分析,確定信息化建設所需更新內容,另一方面,補充完善實物地質資料信息資料庫,做好人力、物力、財力投入測算。通過逐步更新,循序漸進地實現實物地質資料互聯網信息技術應用的長期不斷發展。

3.4 加強實物地質資料館藏機構建設

加強館藏機構建設是實物地質資料更好地服務社會、社會公眾的基礎和前提。目前,實物地質資料館藏機構不健全、條件差等已經成為嚴重製約實物地質資料匯交、保管和社會化服務的重要因素。要統籌協調實物地質資料人財物的投入,保障充足的館藏空間和清潔的保管環境,並確保網路通信、計算機技術、資料庫建設等技術保障,為實物地質資料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深入應用創造重要條件。

3.5 提高實物地質資料管理人員素質

實物地質資料互聯網信息技術應用需要掌握諸如計算機、信息存儲、數字化、多媒體、網路通信等許多新技術、新方法。同時,互聯網信息技術平台的開發還需要掌握扎實的實物地質資料管理知識,應該是從事實物地質資料信息化建設的人員必須既掌握豐富的實物地質資料知識,又具備現代互聯網信息技術管理的實用技能。管理部門應通過加強培訓學習、建立輪崗交流、明確獎懲等措施,督促管理人員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和綜合能力。同時,應通過舉辦專業技術競賽、論文評比等活動,引入競爭機制,提高實物地質資料信息化建設工作人員整體素質,不斷壯大行業人才隊伍。

4 結語

實物地質資料的發展可以說是挑戰與機遇並存,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新型實物地質資料載體的出現,都需要實物地質資料管理者和互聯網信息技術人員不斷提高對網路環境下實物地質資料管理的認識,加強互聯網技術與實物地質資料的聯系,更好地發揮實物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作用。實物地質資料在互聯網信息技術中的應用正處於日臻完善、如火如荼的發展期,信息手段的應用必將為實物地質資料的數字化管理提供更加系統化、便捷化的功能條件,必將促進實物地質資料管理的准確性、規范性和完整性,必將提高實物地質資料服務社會的質量和效益。

參考文獻

[1]李東風,楊新泉,賀靜華,等.淺析遼寧省實物地質資料管理信息服務系統建設[J].國土資源信息化,2013(2).

[2]宋艷秋.關於提高地質資料信息資源社會化服務能力的思考[J].江蘇科技信息,2010(15).

[3]倪春曉,段兆芳,宋煥霞,等.實物地質資料管理標准研究[J].中國地質礦產經濟,2002(1).

[4]張連芝.淺談網路環境下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雲南檔案,2009(11).

熱點內容
律師職業險 發布:2025-02-04 18:20:05 瀏覽:116
什麼情況下有法律援助 發布:2025-02-04 17:44:37 瀏覽:221
滿城哪有律師 發布:2025-02-04 17:12:56 瀏覽:863
房產聯系人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04 16:52:25 瀏覽:256
刑法宮廷劇 發布:2025-02-04 15:59:01 瀏覽:588
經濟法自然人 發布:2025-02-04 15:43:42 瀏覽:739
行政法庭審筆錄 發布:2025-02-04 15:22:21 瀏覽:280
民事訴訟法是民告官嗎 發布:2025-02-04 15:06:06 瀏覽:876
國家法官學院新校區 發布:2025-02-04 14:39:00 瀏覽:126
2014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考試試題 發布:2025-02-04 14:26:57 瀏覽: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