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公司代付法律

公司代付法律

發布時間: 2022-02-13 04:08:46

『壹』 關聯公司之間代收代付合法么

合法。債權人沒有條件行使權力的時候,可以找人代收債務。找人代收債務屬於代理與被代理關系,債權人可以簽署委託書,委託書的簽訂必須是債權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代理人必須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或是法人,代收代付業務是否合法,主要看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的合法經營范圍。一般情況下,商家找銀行和有支付牌照的第三方支付的辦理代付業務,這樣的代付業務是合法的,若是找的沒有支付牌照的代付平台,那麼就是不合規的。一般情況下,商家找銀行和有支付牌照的第三方支付的辦理代付業務,這樣的代付業務是合法的,若是找的沒有支付牌照的代付平台,那麼就是不合規的。目前也有專做代付的弟四方平台,第四方平台一般是有合法的支付通道合作的。由於現在全網可以提供代付業務的代付平台較多,因而商家在選擇合作的代付平台是一定要找穩定可信任的平台。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第一條為了保護商業銀行、存款人和其他客戶的合法權益,規范商業銀行的行為,提高信貸資產質量,加強監督管理,保障商業銀行的穩健運行,維護金融秩序,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制定本法。

『貳』 稅法有關代收代付的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的規定,企業支付傭金必須以合法憑證入帳。現行對支付傭金的相關稅收規定主要有(不包括對保險企業的特殊規定):

一、內資企業所得稅方面:

對內資企業支付給單位的傭金沒有比例限制,但對支付給非本企業雇員的的個人有不得超過服務金額的5%的限制。

具體規定見《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國稅發[2000]84號)第五十三條規定:納稅人發生的傭金符合下列條件的,可計入銷售費用:

(1)有合法真實憑證,

(2)支付對象必須是獨立的有權從事中介服務的納稅人或個人(不含本企業雇員),

(3)支付給個人的傭金,除另有規定外不得超過服務金額的5%。

二、外資企業所得稅方面:

對外資企業支付的傭金,稅法沒有比例限制,企業可以據實扣除。

但對外資房地產開發企業委託境外企業在境外銷售其位於我國境內房地產的,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從事房地產業務的外商投資企業若干稅務處理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242號),委託境外企業在境外銷售位於我國境內房地產的,外商投資企業向境外代銷、包銷企業支付的各項傭金、差價、手續費、提成等勞務費用,應提供完整有效的憑證資料,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確認後,方可作為外商投資企業的費用列支,但實際列支數額不得超過房地產銷售收入的10%。

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第三十四條規定:

單位和個人從中國境外取得的與納稅有關的發票或者憑證,稅務機關在納稅審查時有疑義的,可以要求其提供境外公證機構或者注冊會計師的注冊證明,經稅務機關審核認可後,方可作為計帳核算的憑證。

(2)公司代付法律擴展閱讀

稅法是各種稅收法規的總稱。是稅收機關征稅和納稅人據以納稅的法律依據。稅法包括稅收法令、條例、稅則、施行細則、徵收辦法及其他有關稅收的規定。

稅法由國家立法機關制定頒布,或由國家立法機關授權國家機關制定公布。一般說來,主要的稅收法規,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公布施行;各稅條例(草案)和徵收辦法,由國務會議審議通過,公布施行;稅法實施細則,由財政部根據稅收基本法規作出解釋和詳細規定;有關地方各稅的征免和各稅具體稽徵管理制度,一般由省級人大常委會或省級人民政府規定。

稅法由一些基本因素所構成:納稅人、課稅對象、稅率。其他因素有:納稅環節、納稅期限、減免稅和違章處理等。

「收支兩條線」進行賬務處理。代收時:「其他應付款」,代付時,全額沖減「其他應收款」,與實付的差額計入「其他業務收入」。沒開發票不代表不繳納稅款,代付業務發生當月需申報繳納營業稅,不得延期納稅。前提是必須與代付方簽訂服務協議,對代付利潤做約定,否則視同銷售,繳納增值稅。

『叄』 代收代付業務是否合法

如果有相應的證書並且屬於正當經營范圍就合法。根據現行法律規定,符合開展代收代付業務資質的機構包括銀行業金融機構和取得《支付業務許可證》的支付機構,且支付機構的業務范圍應當包含相應的網路支付、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或銀行卡收單等經營范圍。代收代付業務是指各商業銀行利用自身的結算便利,接受客戶的委託代為辦理指定款項的收付事宜的業務。

『肆』 公司代收代付怎麼做賬合法嗎

摘要 最好就正正當當做生意,不要偷工減料。

『伍』 公司之間代收代付業務是否合法

法律分析:若是通過銀行業金融機構或取得相關證書且符合自治的的支付機構進行代收代付的,那是合法的;若是通過非法機構進行代收代付的,是不合法的。代收代付業務是指各商業銀行利用自身的結算便利,接受客戶的委託代為辦理指定款項的收付事宜的業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 第三條 商業銀行可以經營下列部分或者全部業務:(一)吸收公眾存款;(二)發放短期、中期和長期貸款;(三)辦理國內外結算;(四)辦理票據承兌與貼現;(五)發行金融債券;(六)代理發行、代理兌付、承銷政府債券;(七)買賣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八)從事同業拆借;(九)買賣、代理買賣外匯;(十)從事銀行卡業務;(十一)提供信用證服務及擔保;(十二)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十三)提供保管箱服務;(十四)經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準的其他業務。經營范圍由商業銀行章程規定,報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准。商業銀行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可以經營結匯、售匯業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二十五條 違反國家規定,有下列非法經營行為之一,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一)未經許可經營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專營、專賣物品或者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的;(二)買賣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原產地證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經營許可證或者批准文件的;(三)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准非法經營證券、期貨、保險業務的,或者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的;(四)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

『陸』 公司物品購買讓員工代付是不是屬於侵犯員工權益

公司購買了物品讓員工代付,這肯定是侵犯了員工的權益,因為員工是沒有義務幫助公司付錢的。

『柒』 公司墊付工人工資後如何追償及法律依據

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存在墊付一說,如果用人單位墊付其他用人單位的工資的,其他用人單位沒有按約定歸還墊付款,用人單位可以到當地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維護合法權益。
《民事訴訟法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護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保證人民法院查明事實、分清是非、正確適用法律、及時審理民事案件、確認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制裁民事違法行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順利地進行。
第三條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 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
第四條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進行民事訴訟,必須遵守本法。
第五條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和組織在人民法院起訴、應訴,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同等的訴訟權利義務。外國法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民事訴訟權利加以限制,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對該國公民、企業和組織的民事訴訟權利,實行對等原則。
第六條民事案件的審判權由人民法院行使。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對民事案件獨立進行審判,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第七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
第八條民事訴訟當事人有平等的訴訟權利。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保障和便利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對當事人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第九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自願和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第十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

『捌』 收到A公司替B公司代付貨款,發票開具給B公司的證明被塗改,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是否符合稅法等法律規定!

被塗改的證明在一定程度上喪失了證據效力
稅法上不允許代開 票

『玖』 由其它公司代付我公司欠供應商貨款該怎麼處理

客戶代付供應商貨款的賬務處理
借:應付帳款-**公司(供應商)
貸:應收帳款-**客戶
具體手續:1.給客戶開收據,註明由客戶代付供應商貨款的摘要內容。
2.要求供應商開收據給我方,說明收到供應商貨款的內容。

『拾』 代付交易違法嗎

代付交易屬於違法行為。
現行監管規定,符合開展代收代付業務資質的機構包括銀行業金融機構和取得《支付業務許可證》的支付機構,且支付機構的業務范圍應當包含相應的網路支付、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或銀行卡收單等經營范圍。目前絕大部分電商平台並不具備持牌的資質,所以,進行代收代付業務屬於違規行為,嚴重的可能涉嫌非法經營罪。
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准非法經營證券、期貨、保險業務的,或者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代付業務是指付費單位在提供付款目標相關銀行賬戶信息及對應款項之後,通過代付系統向目標賬戶劃款的業務。簡單的來說就是指各商業銀行利用自身的結算便利,接受客戶的委託代為辦理指定款項的收付事宜。代付能實現公對公、公對私、私對公、私對私銀行資金轉賬交易。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 【非法經營罪】違反國家規定,有下列非法經營行為之一,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未經許可經營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專營、專賣物品或者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的;
(二)買賣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原產地證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經營許可證或者批准文件的;
(四)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准非法經營證券、期貨、保險業務的,或者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的;
(五)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

熱點內容
道德經第77章 發布:2025-02-04 05:58:04 瀏覽:946
民法典司法機關 發布:2025-02-04 05:51:44 瀏覽:963
道德和情理 發布:2025-02-04 05:48:43 瀏覽:743
常人方法學的創始人是 發布:2025-02-04 04:47:18 瀏覽:415
刑事訴訟法中案情重大的標准 發布:2025-02-04 04:39:23 瀏覽:498
法治頻道懺悔錄 發布:2025-02-04 04:37:05 瀏覽:84
新勞動法崗位調整 發布:2025-02-04 04:06:08 瀏覽:466
沈險峰律師 發布:2025-02-04 03:50:53 瀏覽:363
西寧市人民法院地址 發布:2025-02-04 03:44:47 瀏覽:176
大學生必知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4 03:38:32 瀏覽: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