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公司環境管理適用的法律法規文件是什麼
❶ 公司推行ISO14001環境體系,是否一定要做合規性評價報告針對適用的法律法規做合規性評價對照錶行不行
標准抄4.5.2合規性評價講了三件事情襲:
第一, 要針對履行法律法規的要求制定程序;
第二, 定期對法律法規的符合性做評價;
第三, 評價結果形成記錄並保存。
仔細看標准,並沒有約定記錄的形式,報告也好,表格也好,只要達成標准要求就算是符合標准了。
備註:通常我們在執行的時候除了標准,還會考慮客戶,或相關方的要求,或者自身持續發展的需要。
❷ 環評的法律法規及政策性文件有哪些好迷茫,我要怎麼了解,法律法規是指那裡的法律法規法律法規是什麼
法律法規滿分200、及格120,標准導則滿分150、及格90,技術導則滿分150、及格90,案例分析滿分120,及格72。
❸ 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中要求列出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1 01--作業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公約
2 02--作業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建議書
3 03--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4 04--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5 05--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6 06--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
7 07--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8 08--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9 09--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10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11 11--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12 12--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
13 1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14 14--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15 15--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
16 16--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
17 17--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18 18--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
19 19--中華人民共和國監控化學品管理條例
20 20--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
21 21--國務院關於環境保護若干問題的決定
22 22--環境標准管理辦法
23 23--廢棄危險化學品污染環境防治辦法
24 24--國家危險廢物名錄
25 25--污染源監測管理辦法
26 26--危險化學品登記管理辦法
27 27--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管理規定
28 28--環境保護違法違紀行為處分暫行規定
29 29--固體廢物鑒別導則(試行)
30 30--化學工業環境保護管理規定
31 31--關於加強工業危險廢物轉移管理的通知
32 32--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管理辦法
33 33--城市排水許可管理辦法
34 34--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工作的決定
35 35--清潔生產審核暫行辦法
36 36--國家環境保護總局關於加強化學危險物品管理的通知
37 37--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
38 38--國務院關於「十一五」期間全國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的批復
39 39--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規定
40 40--電子廢物污染環境防治管理辦法
41 41--室內空氣質量標准
42 42--環境空氣質量標准
43 43--煤炭工業污染物排放標准.pdf
44 44--工業企業廠界環境雜訊排放標准
45 45--危險廢物鑒別標准
46 46--聲環境質量標准
47 47--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准
48 48--危險貨物分類和品名編號
49 49--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標志
...........
❹ 企業的環保要求是什麼
企業的環保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四章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第四十二條排放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採取措施,防治在生產建設或者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廢渣、醫療廢物、粉塵、惡臭氣體、放射性物質以及雜訊、振動、光輻射、電磁輻射等對環境的污染和危害。
排放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建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明確單位負責人和相關人員的責任。
重點排污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監測規范安裝使用監測設備,保證監測設備正常運行,保存原始監測記錄。
嚴禁通過暗管、滲井、滲坑、灌注或者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或者不正常運行防治污染設施等逃避監管的方式違法排放污染物。
第四十三條排放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排污費。排污費應當全部專項用於環境污染防治,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擠占或者挪作他用。
依照法律規定徵收環境保護稅的,不再徵收排污費。
❺ 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的作品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概論
第一節 環境影響評價的基本概念
一、環境
二、環境質量
三、環境容量
四、環境影響評價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以下簡稱《環境影響評價法》)的立法目的。
第二節 環境影響評價的產生與發展
一、環境影響評價的由來
二、我國環境影響評價的發展沿革
第三節 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
一、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
二、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中各層次間的關系
第四節環境影響評價制度體系
第二章 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
第一節 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適用范圍和要求
一、《環境影響評價法》的要求
二、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分為兩種類別,即環境影響的篇章 或者說明、環境影響報告書
三、需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規劃類別
四、需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規劃范圍
五、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要求
六、專項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的主要內容
第二節 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審查
一、專項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及規劃有關環境影響的篇章 或者說明的主要內容
二、專項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的有關規定
三、規劃有關環境影響的篇章 或者說明的報送要求
四、專項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報審時限
五、專項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審查程序和審查時限
六、專項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結論及審查意見採納的相關規定
第三節 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法律責任
一、對環境有重大影響的規劃實施後組織環境影響跟蹤評價的有關規定
二、規劃編制機關和審查機關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中違反有關規定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第三章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
第一節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分類管理
一、關於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的法律規定
二、對環境造成重大影響、輕度影響或影響很小的建設項目具體劃分
三、分類管理中環境敏感區的含義
第二節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編制要求
一、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法定內容
二、環境影響報告表和環境影響登記表的內容和填報要求
三、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的有關規定
四、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應當避免、與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相重復的有關規定
第三節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審批
一、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報批時限
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報批過程及審批時限
三、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重新報批和重新審核的有關規定
四、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級審批
第四節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對策措施的實施及後評價
一、建設項目實施環境保護對策措施的有關規定
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後評價的有關規定
第五節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法律責任
一、建設單位未依法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經批准或者未經重新審核同意,擅自開工建設,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二、編制區域性開發建設規劃時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規定
第四章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管理
第一節 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的確立和沿革
一、實施《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證書管理辦法(試行)》階段
二、實施《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證書管理辦法》階段
三、實施《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格證書管理辦法》階段
第二節 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管理的法律法規規定
第三節 環境影響評價機構的資質管理
一、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等級和評價范圍劃分
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機構資質條件的有關規定
三、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機構的管理、考核與監督的有關規定
第四節 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資格制度
一、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登記的有關規定
二、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的職責
第五章 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
第一節 「三同時」制度與環境保護驗收
一、「三同時」制度的由來
二、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
……
第六章 環境影響評價的其他法律法規規定
第七章 環境政策與產業政策
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模擬試題一
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模擬試題二
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模擬試題一參考答案
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模擬試題二參考答案
❻ 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條文和政策法規是什麼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一條為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本法所稱環境,是指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天然的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體,包括大氣、水、海洋、土地、礦藏、森林、草原、濕地、野生生物、自然遺跡、人文遺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城市和鄉村等。
第三條本法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
第四條保護環境是國家的基本國策。
國家採取有利於節約和循環利用資源、保護和改善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的經濟、技術政策和措施,使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
第五條環境保護堅持保護優先、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公眾參與、損害擔責的原則。
第六條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域的環境質量負責。
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防止、減少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對所造成的損害依法承擔責任。
公民應當增強環境保護意識,採取低碳、節儉的生活方式,自覺履行環境保護義務。
第七條國家支持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研究、開發和應用,鼓勵環境保護產業發展,促進環境保護信息化建設,提高環境保護科學技術水平。
第八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大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財政投入,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第九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環境保護宣傳和普及工作,鼓勵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社會組織、環境保護志願者開展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營造保護環境的良好風氣。
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當將環境保護知識納入學校教育內容,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新聞媒體應當開展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對環境違法行為進行輿論監督。
第五十九條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違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罰款處罰,被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自責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處罰數額按日連續處罰。
前款規定的罰款處罰,依照有關法律法規按照防治污染設施的運行成本、違法行為造成的直接損失或者違法所得等因素確定的規定執行。
地方性法規可以根據環境保護的實際需要,增加第一款規定的按日連續處罰的違法行為的種類。
第六十條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超過污染物排放標准或者超過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排放污染物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可以責令其採取限制生產、停產整治等措施;情節嚴重的,報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責令停業、關閉。
第六十一條建設單位未依法提交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或者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經批准,擅自開工建設的,由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責令停止建設,處以罰款,並可以責令恢復原狀。
第六十二條違反本法規定,重點排污單位不公開或者不如實公開環境信息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公開,處以罰款,並予以公告。
(6)評價公司環境管理適用的法律法規文件是什麼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六十八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其他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記過、記大過或者降級處分;造成嚴重後果的,給予撤職或者開除處分,其主要負責人應當引咎辭職:
(一)不符合行政許可條件准予行政許可的;
(二)對環境違法行為進行包庇的;
(三)依法應當作出責令停業、關閉的決定而未作出的;
(四)對超標排放污染物、採用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造成環境事故以及不落實生態保護措施造成生態破壞等行為,發現或者接到舉報未及時查處的;
(五)違反本法規定,查封、扣押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的設施、設備的;
(六)篡改、偽造或者指使篡改、偽造監測數據的;
(七)應當依法公開環境信息而未公開的;
(八)將徵收的排污費截留、擠占或者挪作他用的;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違法行為。
第六十九條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❼ 在做體系認證時,如何識別公司適用的法律法規
注意從幾個方面來收抄集:
1、與產品有關的質量法規和標准;如產品標准、主要材料標准或相關標准;
2、與行業有關的法規或標准,包括一些政府主管部門的管理要求。
3、與污染物有關的標准,包括排放標准、檢測標准等,特別要識別有關的地方標准或法規要求。
4、行業有關的職業健康安全要求,以及通用的職業健康安全要求,這方面的內容挺多,不好識別的話可以找個模板。
5、有一部分國際公約同樣適用國內,也要識別。
❽ 公司每年到環保局了解當地法律法規更新情況 適用什麼條款
4.3.2 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
組織應建立、實施並保持一個或多個程序,用來
a) 識別適用於其活動、產品和服務中環境因素的法律法規要求和其他應遵守的要求,並建立獲取這些要求的渠道;
b) 確定這些要求如何應用於它的環境因素。
組織應確保在建立、實施和保持環境管理體系時,對這些適用的法律法規要求和其他環境要求加以考慮。
❾ 如何識別環境管理體系適用的法律法規
根據你公司的環境狀況和管理活動,生產活動去識別你公司適用的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