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律所法律援助補貼收入稅

律所法律援助補貼收入稅

發布時間: 2022-02-15 04:41:40

1. 律師收取的法律援助案件經費上稅嗎

承辦此類案件是收補助的,沒有稅的。

2. 補貼收入是否要計入所得稅

政府補貼計入營業外收入,是否需要並入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要看其是否符合《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財政性資金 行政事業性收費 政府性基金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151號),要看其是否符合「取得的由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專項用途並經國務院批準的財政性資金」的條件,符合條件的,准予作為不征稅收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從收入總額中減除。否則要並入收入總額繳納企業所得稅。

3. 律所律師無償提供法律援助是否屬於增值稅視同銷售

律所律師無償提供法律援助,是否屬於增值稅啟動銷售,這應該不屬於

4. 法律援助中心支付給律師事務所的補助費會計分錄怎麼寫

借:管理費用
貸:銀行存款

5. 法律援助案件的補貼收入歸誰

目前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各地做法不一。在實踐中爭議較大,各地做法也不一致。《法律援助條例》也沒有對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是否領取辦案補貼作出規定。從性質上分析,法律援助辦案補貼,應當歸辦案的律師所有,且不必交稅。

一、法律援助辦案補貼的性質

1、《法律援助條例》第24條第三款規定:法律援助辦案補貼的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會同同級財政部門,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參考法律援助機構辦理各類法律援助案件的平均成本等因素核定,並可以根據需要調整。

可見,現行法律援助辦案補貼標準的制定主要是參考辦案的平均成本,而且是參考法律援助機構的辦案成本。

2、補貼標准,包含承辦法律援助事項所需的交通費、差旅費、通訊費、復印費、午餐等費用。即辦案補貼的性質就是辦案費用支出補貼。

二、法律援助辦案補貼領取方式,以及是否與有償法律服務一樣納稅?

1、律師直接領取;

2、律師事務所開票領取。領取辦案補貼時開具經營性發票。意味著律師事務所就要按照有償法律服務對辦案補貼進行納稅(包括繳納營業稅、教育費附加、城市維護建設稅、個人所得稅等),事實上,領取法律援助辦案補貼不應納稅。

因為,法律援助辦案補貼性質上只是辦案費用支出補貼,不包含律師的勞務收入。另外,現在的法律援助並不能完全說是政府向社會購買法律服務,因為並沒有買賣雙方的合意,更沒有適用市場的價格標准。現行法律援助從各方面來說都更應是一種政府行為,從這個角度而言,對律師辦理法律援助案件領取的法律援助辦案補貼按照有償法律服務進行征稅,無異於向政府的行政行為征稅。

三、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能否領取辦案補貼?

在實踐中爭議較大,各地做法也不一致。《法律援助條例》也沒有對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是否領取辦案補貼作出規定。有的地方不同意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領取辦案補貼,認為法律援助辦案費用支出可以實報實銷。從法理到實踐,歸工作人員所有是合理的。

1、法律援助辦案補貼是辦案費用支出補貼。

2、一旦領取辦案補貼,就不再將辦案費用支出實報實銷,也不能再佔用法律援助機構的公共資源辦理案件。

3、社會組織人員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辦理法律援助案件可以領取辦案補貼,也為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可以領取辦案補貼提供了參考和支持。

4、《法律援助條例》並沒有禁止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領取辦案補貼,而且司法部《律師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開展法律援助工作暫行管理辦法》第十七條規定,「法律援助機構安排本機構工作人員、指派社會組織人員承辦法律援助案件的管理,參照本辦法執行。」該規定為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領取辦案補貼掃除了制度上的障礙。

四、法律援助人員是否全額領取法律援助辦案補貼?

在實踐中,有一些地方,承辦人員所在單位與承辦人員約定按比例分配辦案補貼。事實上,應分不同情況處理。如果承辦人員利用所在單位資源辦理法律援助案件,其所在單位可以扣除其在單位所消耗的費用;如果承辦人員並沒有利用所在單位資源辦理法律援助案件,應當全額支付辦案補貼給承辦人員,這是由辦案補貼的性質所決定的。

6. 法律援助案件補助免徵營業稅,增值稅,個人所得稅嗎

據我所知沒有這方面的規定,要一樣交稅的。

7. 法律援助補貼計入個稅里的什麼稅目申報

摘要 一、法律援助補貼不需要交稅

8. 法律援助辦案補貼能否免稅依據

不能吧, 法律服務是勞務阿,又不是國家需要的,沒理由免稅,律師事務所就是和公司類似的合夥,沒理由不交稅

9. 法律援助辦案差旅費需要上稅嗎

如果是中央補助地方法律援助辦案專款,根據相關規定,法律援助志願者的辦案補貼,包括差旅費、交通通訊費、文印費、調查取證費等是免稅的。
財政部、司法部關於印發《中央補助地方法律援助辦案專款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中央補助地方法律援助辦案專款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條為加強中央補助地方法律援助辦案專款(以下簡稱法律援助辦案專款)的管理,充分發揮法律援助辦案專款的使用效益,推動法律援助工作的發展,根據財政部《中央對地方專項撥款管理辦法》的規定,特製定本辦法。
第二條法律援助辦案專款是為落實國務院《法律援助條例》,幫助經濟不發達地區解決法律援助經費困難,促進不同地區法律援助工作的協調發展,由中央財政專項安排的補助地方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專項資金。
根據司法部、民政部、財政部等九部門《關於貫徹落實(法律援助條例)切實解決困難群眾打官司難問題的意見》的規定,各級政府應將法律援助所需經費納入預算,省級財政部門應設立法律援助專項資金,各級司法行政部門要廣泛開辟政府財政撥款以外的法律援助經費籌措渠道,充分利用各方面力量解決法律援助辦案所需經費。
第三條法律援助辦案專款的投向是國家級和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市、區),以及經費保障能力較低的其他困難縣(市、區)法律援助機構(含未單獨設立法律援助機構,承擔法律援助任務的縣、市、區司法局,下同)。
第四條法律援助辦案專款的使用范圍
(一)支付接受法律援助機構指派辦理案件的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和接受安排辦理案件的社會組織人員、法律援助志願者的辦案補貼,包括差旅費、交通通訊費、文印費、調查取證費等;
各省級司法行政部門應會同同級財政部門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制定辦案補貼標准。
(二)法律援助機構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直接費用;
(三)受援人敗訴後確因經濟困難無力交納的鑒定費和仲裁費。
第五條法律援助辦案專款的分配
(一)法律援助辦案專款分配原則是:公開、公正、透明;保貧困、保基層、保基本,體現政府的責任和財政支付能力的協調平衡。
(二)法律援助辦案專款採用「因素計演算法」進行分配,即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統計資料,選擇貧困人口數量、財政狀況、法律援助辦案量及其他客觀因素,在量化的基礎上,根據各因素對經費需求的影響程度和財政管理的要求,確定各因素的權重和差異系數,通過公式計算確定補助各地的法律援助辦案專款的數額。
(三)貧困人口數量以國家統計的上年全國各地貧困人口數為准;財政狀況以人均可用財力指標為准,適當參考其他財政指標;法律援助辦案量以上年實際完成法律援助案件數為准;其他因素主要考慮法律援助辦案專款的管理情況和各級財政的法律援助專項資金安排情況。
計算專款的因素及其所佔權重可根據情況的變化進行適當調整。
(四)省級財政部門在分配法律援助辦案專款時,也要以「因素計演算法」為基礎,堅持鼓勵辦案數量多和本身安排辦案經費多的地區的原則。

10. 法律援助,國家補貼律師多少費用

法律援助國家補貼律師的標准各地局部相同。

法律援助案件給律師的費用通常是幾百元的辦案補助,和平時律師收費標准當然是不同的。這個費用不由當事人承擔,由國家財政支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法律援助機構收到結案材料後,應當向指派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師支付法律援助辦案補貼。

補貼的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會同同級財政部門,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參與法律援助機構辦理各類法律援助案件的平均成本等因素核定,並可以根據需要調整。

(10)律所法律援助補貼收入稅擴展閱讀: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五條第二款和第三款的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法律援助的形式,既包括訴訟法律服務,也包括非訴訟法律服務。主要採取以下形式:刑事辯護和刑事代理;民事、行政訴訟代理;非訴訟法律事務代理;公證證明。

法律援助是法律化、制度化的行為,是國家社會保障制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受援對象為經濟困難者、殘疾者、弱者,或者經人民法院指定的特殊對象,法律援助機構對受援對象減免法律服務費,法院對受援對象減、免案件受理費及其他訴訟費用。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