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股權法律問題研究
1. 股權轉讓涉及到的法律問題有哪些
法律分析:股權轉讓涉及到的法律問題有:有限責任公司章程規定股權轉讓的條件,限制股東轉讓股權,其不違反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效力等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七十一條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 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 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 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七十三條 依照本法第七十一條、第七十二條轉讓股權後,公司應當注銷原股東的出資證明書,向新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並相應修改公司章程和股東名冊中有關股東及其出資額的記載。對公司章程的該項修改不需再由股東會表決。
2. 股權轉讓糾紛存在的法律問題
法律分析:股權轉讓糾紛存在的法律問題:股東之間轉讓股份是否需要經過其他股東同意;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是否需要經過股東同意;未經其他股東同意轉讓的法律效力如何;股權轉讓後,公司不予向工商部門申請變更登記怎麼辦。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七十一條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
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3. 股權轉讓中存在的法律問題有哪些
法律分析:股權轉讓中存在的法律問題主要有兩方面:一、股權轉讓的條件,1.必須經合營他方同意,且取得合資企業董事會的通過,合營他方有優先購買權;2.獲得審批機關的批准,並向登記機關辦理變更登記。二、股權轉讓中的法律問題,1.股東優先購買權如何行使;2.股權轉讓價格如何確定;3.股權轉讓後出現的一人公司問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七十一條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4. 股權轉讓的法律問題與糾紛有哪些
法律分析:法律問題有股東股權轉讓包括哪些權利的轉讓?股權的各項權利可以分開轉讓么?股權轉讓並辦理股東變更登記後原股東是否有權主張轉讓之前的利潤分紅?大股東不同意小股東轉讓股權或故意刁難其股權轉讓怎麼辦?等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七十二條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的強制執行程序轉讓股東的股權時,應當通知公司及全體股東,其他股東在同等條件下有優先購買權。其他股東自人民法院通知之日起滿二十日不行使優先購買權的,視為放棄優先購買權。
5. 股權轉讓有哪些需要涉及的法律問題
您好,股權轉讓法律風險包括:
(一)公司負債風險
股權轉讓合同中,受讓方最關心的應該是目標公司的負債問題。在實踐中,股份出讓方的債務以資產擔保之債居多,同時還存在未決的訴訟和仲裁糾紛,以及知識產權侵權、產品質量侵權責任,以及可能或即將發生的公司與高級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幹之間的勞資糾紛等。對於上述既有負債或潛在債務,股份出讓方有的是知道的或應當知道的,有的是不知道或無法預計何時發生的。因此,處理原則和辦法也是不同的。
(二)債務轉讓法律風險
1、既有債務轉讓中的法律風險
受讓人需要全面了解既有債務的數額,是否設定了擔保,利率以違約責任,債權人有無限制權利要求等,此類債務是否為不良債務等。對上述問題的考察,能使受讓人在談判中獲得主動,並影響到交易的價格和受讓後風險負擔的大小,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2、隱性債務轉讓中的法律風險
對於無法預計的負債,如果在股權轉讓協議預定的期限內發生,並且發生實際權利人的追索,該類責任或風險首先應當由目標公司承擔,由此引發的股份轉讓的風險負擔應當由股份轉讓協議約定。因此,有關債務承擔問題應列入風險負擔條款予以約定。受讓方所爭取的是與出讓方劃清責任,要求在正式交割前的所有負債,不管是故意還是過失,均由出讓方承擔。但是要注意到,股權的轉移並不影響到債權人追索的對象,受讓方在成為目標公司股東後,仍然需要清償該債務,再根據股權轉讓合同向出讓方追償。
另一方面,這也涉及到債權人利益的保護問題。如果股權轉讓導致公司合並或分立,應按照法定的通知時限要求通知有關的債權人,合並或分立後的債務由存續公司承擔或按照協議承擔。
3、隱瞞債務轉讓中的法律風險
對於出讓方故意隱瞞真相,沒有真實、全面、及時地向受讓方批露既有負債或潛在負債的,屬於違反信息批露義務的行為,違反了出讓方有關公司債務的陳述與保證義務。當發生債務追索時,將嚴重影響受讓方的股份轉讓合同的利益和預期的收益。
6. 股權轉讓法律問題有什麼
法律分析:在有限責任公司,受讓人即使簽訂了股權轉讓合同,且合同已經生效,在公司為其履行股東名冊登記變更程序之前,尚不能認定其已取得了股東資格,只有在公司股東名冊變更並進行工商變更登記之後,新老股東的交替方才在法律上真正完成,並具有了社會公示性。股份有限公司股權轉讓的情況有所不同。其股權轉讓合同生效,受讓人即取得公司股權,合同當事人為記名股東的,應通知公司辦理股東名冊登記變更。需要說明的是,上述登記變更手續具有宣示性或對抗性,是受讓人保護自身權利,對抗公司或第三人最有效的手段,實踐中一定要予以高度重視,千萬不能因為一時的手續繁瑣而不為從而留下隱患。在進行股權轉讓時,還應當注意法律對轉讓主體、內容、程序上的一些規制。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一條規定,發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公司公開發行股份前已發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七十一條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
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
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
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7. 公司股權轉讓相關法律問題
股權轉讓涉及的問題很多,你們是否有股權轉讓協議?
8. 股權轉讓過程中的法律問題有哪些
一、股權轉讓的條件
1.必須經合營他方同意,且取得合資企業董事會的通過,合營他方有優先購買權
2.獲得審批機關的批准。並向登記機關辦理變更登記
二、股權轉讓中的法律問題
1. 股東優先購買權如何行使
股東優先購買權是指「當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對外轉讓股權時,其他股東基於其公司股東的資格和地位,在同等的條件下,對該股權所享有的優先購買的權利」。
從立法本意看,公司之所以規定股東的優先購買權,目的在於保證老股東可以通過優先購買權的行使實現對公司的控制權,維護其既得利益。歸根結底這仍然是由有限責任公司兼具人合性和資合性的特點所決定的。其人合的性質要求公司股東之間具有很強的合作性,當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時,新老股東能否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將對老股東的利益產生重大的影響。為維護公司之人合,法律賦予老股東優先購買權,以便其選擇是否接受新股東的合作。
(1)明確了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時的處理方式:先協商,協商不成的按出資比例購買;
(2)對優先購買權的具體行使方式作了更明確的規定:出讓方向股東以外的第三方轉讓股權時,將擬轉讓的價格、付款條件等基本情況書面通知其他股東,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內答復,怠於答復的視為放棄優先購買權;(3)否定了出讓方的表決權。
但是《公司法》對於「同等條件」的確定標准以及是否可以部分行使優先購買權沒有做出明確的規定。實踐中關於優先購買權如何行使,仍然存在某些問題:
(1)對新《公司法》第72條規定的「同等條件」和《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第20條規定的「不得比……條件優惠」的理解存在爭議。大致可歸為兩種理解,一是絕對等同,認為優先購買權人購買的條件與第三人相比絕對相同和完全一致;二是相對等同,認為只要條件大致相同即可,但是對條件的理解,有學者認為是價格,也有人認為包括了價格,但不限於價格。
本文認為,絕對說和價格說雖然更具有可操作性,但是過於絕對和僵化,不利於保護主張優先購買權的公司股東的利益,應當將條件理解為包括了價格在內的對價格產生實質影響的條件,至於具體包括哪些應當依當時的實際情況判斷,在發生爭議訴諸法院時由法官依公平原則自由裁量。
(2)股東是否可以部分行使優先購買權?對該問題學理上也存在爭議:持肯定主張的理由是《公司法》沒有禁止股東部分行使優先購買權,法無明文禁止即自由,並且股東優先購買權的立法目的就是為了使老股東通過這一方式實現對公司的控制權,當部分行使優先購買權就可以實現該目的時,沒有必要購買全部股份;持反對主張的理由是原定受讓方有可能為了取得公司的控制權而受讓股份,當這一目的因為老股東部分行使優先購買權而不能達到時,會拒絕購買出讓方的剩餘股份,此時出讓方無法退出公司,如果他堅持退出,可能造成公司清算解散,使公司陷入僵局。
本文認為公司法上制度的建構應當均衡各方利益,因此當部分行使優先購買權不會損害出讓人的利益時,應當允許老股東部分行使,而當部分行使優先購買權會造成剩餘股份無法出讓的結果時就應禁止部分行使優先購買權,要麼放棄,要麼全部行使。
9. 股權轉讓中的法律問題有哪些
法律分析:股權轉讓中的法律問題:1、股東優先購買權的行使,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其他股東在同等條件下有優先購買權;2、股權轉讓價款的確定,可以委託專門機構進行資產評估,合理確定轉讓價格;3、股權轉讓後出現的一人公司問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七十一條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